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一、马铃薯香脆片1.原料处理。选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薯块,用清水洗净,沥干后,去掉表皮,将薯块切成1~2毫米厚的薄片,再投入清水中浸泡,以洗去薯片表面的淀粉,避免变质发霉。  相似文献   

2.
新章 《农技服务》1994,(4):31-31
<正> 1、选料:选个大、薯块饱满、外表光滑的马铃薯为原料。2、造型制坯:用清水冲洗薯块外面的泥土,去掉薯皮,洗净。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的果坯。3、灰浸、水漂:将坯放进容器内,倒入0.6%的石灰水。浸泡16个小时取出,放入清水中漂洗4次,每次漂2小时。洗  相似文献   

3.
<正> 1 选料 选个大、筋少的薯块,用清水冲洗干净。去皮、去两端、除杂质,并切成适当大小的块。 2 软化 将切好的薯块倒入不锈钢锅或铝锅中煮沸20分钟,使薯块软化。薯块与水的比例为1:1.5。 3 制浆 将软化后的薯块用打浆机制浆或用磨推浆,过滤。 4 糖煮浓缩 将滤液倒入锅内熬煮,并补加糖20%,琼脂或果胶1%,  相似文献   

4.
1选种选择无病斑、无腐烂的块茎作薯种,薯种收集后选一块墒情好的土地掩埋15 cm或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摊开保存,待来年开春时取出栽植,一般3月中下旬即可播种。 2种薯处理 下种前用薄而锋利的刀快速按5 cm×5 cm面积纵切成薯块,每个薯块100-150 g,保证每个薯块都有薯皮。将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沾种,并晒1-2 h,然后放在室内2-3 d,待切面干燥后栽种。或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施消毒,即喷即下种,不能堆捂。  相似文献   

5.
传统习惯上,马铃薯主产区的种薯来源主要是每年收获后偏小的薯块或大薯块,来年播种时再切块。这样保证不了薯块的质量,切块时将人为地使病原菌传播开。  相似文献   

6.
一、选料选个大、筋少的薯块,用清水冲洗干净。去皮、去两端、除杂质,并切成适当大小的块。二、软化将切好的薯块倒入开水中煮沸20分钟,使薯块软化。薯块与水的比例为1∶1.5,不能用铁锅煮,应使用不锈钢锅或铝锅。三、制浆过程将软化后的薯块用打浆机制浆,或用磨推浆,过滤。四、  相似文献   

7.
<正> 薯渣是红薯或甘薯提取淀粉后的下脚料,在农村大多直接作饲料喂猪,利用率较低。现介绍一种利用薯渣快速提取柠檬酸钙的新技术。它具有投资省、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产品销路好等优点。提取柠檬酸钙后的曲渣因发酵营养更为丰富,可做畜禽的精  相似文献   

8.
<正> (一)甘薯蜜干1、选薯:剔除虫薯烂薯老成薯,选择表皮光滑、色泽明丽甘薯,以白皮薯为最佳。2、去皮剖型:将薯置水中冲洗干净,用刨去皮,分剖成3×3×5厘米规格或对分成大小适中。3 煮熟:把剖型的薯块放入开水锅中热煮。红皮薯全熟为宜,白皮薯半熟即可。  相似文献   

9.
<正>用玉米茎秆制作。先将玉米秆的硬皮剥掉,把无虫蛀的瓤子切成薄片,用清水浸泡12小时后,放入大锅里煮;当瓤子被煮得烂熟时搅成糊状,加适量清水稀释搅匀过细筛;再将滤好的浆液用细布袋进行挤压或吊干,这样就可得到湿淀粉。筛子上面的粉渣还可酿酒或造醋。用各种豆荚皮制作。先用较粗的筛子筛除豆荚皮中的泥沙杂质,再用水洗去灰尘,然后用清水浸泡8~10  相似文献   

10.
红薯酥饼具有香、甜、脆、酥等特点,是风味独特的食用佳品。其加工方法如下。1、打浆。将鲜红薯去皮洗净,用打浆机打浆或切碎后用石磨磨成细腻的浆液。2、过滤。按1千克红薯浆加1千克清水的比例,将薯浆水置于大缸或池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拌匀。石灰用量为鲜红薯重量的0.5% ̄1%。将薯浆水用滤布或双层纱布过滤除渣。3、沉淀。将过滤的薯浆水静置于12 ̄24小时。除去黄水和浆水,即得到粗制红薯淀粉。4、干燥。将红薯淀粉块取出,置于60 ̄80℃的烘干机内烘干或晒干备用。5、蒸制。将红薯干淀粉加入适量清水搓成直径4 ̄5厘米的长筒形粉团,放入蒸笼…  相似文献   

11.
傅生 《吉林农业》2005,(8):25-25
1、选种在田间精选健壮的植株,收获后再进行块选,选择芽眼深,薯皮柔嫩光滑,薯形整齐,无病虫害,薯块重50~100g的作种。2、培育短壮芽种薯收获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室内,平铺2~3层,室内温度保持20~25℃,经过两个月左右,马铃薯开始发芽。这时要进行选芽,选留顶端壮芽3~4个,其余用小刀挖掉,使养分集中。3、育苗移栽前20~30天开始育苗。育苗时,将带有短壮芽的种薯,芽向上直立排在温床内,薯间距离5~6cm,浇水后覆土3~5cm,把短芽盖住,温床上盖玻璃或用塑料薄膜密封。晚上或阴天,加盖草苫防寒保温,床温保持在2℃以上。幼苗出土后,白天可保持15℃左…  相似文献   

12.
早收栽培下甘薯新品种浙薯70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薯浙薯70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薯70的单株结薯数比心香、浙紫薯1号少,结薯较迟,但一旦结薯后,薯块膨大速度快,扦插后第90天薯块在100~250 g之间或50~200 g之间的比例明显高于心香甘薯;浙薯70薯块商品性较好,食味优,是一个比较适宜于作为早收栽培的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 鲜红薯或薯干磨粉后,余下的粉渣中仍残留着大量淀粉。对红薯渣进行熬制,每100公斤粉渣可生产糖稀60公斤左右(糖稀可广泛用于食品加工等)。薯渣熬制糖稀的方法是: 1 生麦芽 取大麦13公斤,开水浸泡2分钟后捞出,放入小缸内,用湿布蒙上,根据温度高低放置3~7天,使之生成3.3~5厘米的大麦芽。 2 研磨 用石磨把大麦芽象磨薯粉那样磨成浆状(用粉碎机打浆也可),注意麦芽浆的浓度不要太低。 3 配料 在大箩筐里装干粉渣60公斤,加入适量稻壳(粉渣与稻壳体积比约为5:1),加水适量,搅拌后呈湿豆腐渣状(稍干稍湿都没关系)。 4 蒸料 往锅内加水65~75公斤。将搅拌好的料全部装入笼屉内,大水烧蒸,开锅后改用微火,约烧9~10  相似文献   

14.
<正> 1 果脯 挑选无筋、无虫眼、无斑痕的中等以上甘薯,红心甘薯更好。用清水洗净,去皮后,先切成厚度为6毫米左右的圆片,再切成菱形、三角形或条状的小块。随即放入0.3%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以除外表的淀粉。按3:2的水和砂糖将砂糖化开,加入1.4%的柠檬酸煮沸。薯块和糖液的比例为1:1.2~3,放入薯块以糖液淹没薯块为好。用旺火煮开,继续用微火加热,再加入薯块量30%的蜂蜜,再煮30分钟,随时撒些砂糖,使糖液浓度保持在55%~60%,将煮好的薯块和糖液一并倒入缸中,浸渍24小时。将浸好的薯块控去糖液,排列房中烘烤5小时左右。烘烤时翻动几次,  相似文献   

15.
鲜红薯加工酿制黄酒 ,薯源广、投资少、见效快 ,较适合于农户及乡镇企业。一般每 10 0kg鲜薯大约可产9~ 12°的黄酒 70~ 90kg ,其酿制技术如下 :鲜薯→清洗→切片→蒸煮→糖化→发酵→压榨→灭菌→包装。酿制中应注意 :1 原料处理鲜薯用清水洗净 ,切成薄片后加2~ 3倍清水 ,  相似文献   

16.
室内人工接种测定甘薯品种对马铃薯腐烂线虫的抗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将毛壳菌(Chaetomium sp.)上培养繁殖的马铃薯腐烂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1945),经表面消毒处理后配成一定浓度的悬浮液,用管法人工接种甘薯薯块。薯块的最适接种虫量为500条,温度25℃。接种后30天观察。以薯块横切面发病程度和线虫繁殖量作为分级标准。试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甘薯品种对该线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张路  程明  杨宏 《农技服务》2001,(10):32-32
<正> 用鲜红薯酿制黄酒,薯源广、投资少、见效快,适宜于农户及乡镇企业加工经营。一般每100公斤鲜薯可产10~13度的黄酒80~90公斤。其操作技术如下: 1、原料处理 鲜红薯用清水完全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早收栽培技术下甘薯品种浙薯75推迟收获后的薯块膨大动态,开展了浙薯75甘薯在早收栽培技术下推迟收获的分期挖薯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薯75在早收栽培条件下推迟收获,其后期的薯块膨大速度较快,薯块增重比例高,扦插后167 d的单株薯块重达到1090g,比扦插后90d的单株薯块重增加了142%.说明浙薯75在早收栽培技术下推迟收获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徐玉红 《河南农业》2023,(19):25-25
在甘薯生产过程中,培育壮苗是获得高产的关键环节。只有育足壮苗,才能做到早栽、苗全、苗壮,为甘薯高产、稳产、优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精心挑选薯块留种用的甘薯要在下霜前收获完毕,收获时气温不要低于10℃。甘薯过早收获、产量低;过晚收获,容易发生冻害,不宜留种。种薯要选用夏薯或者秋薯的薯块, 生长期短,水分多,发芽早且多。种薯要挑选180 g 左右、长形、营养充足、萌芽能力强、有优良性状的新薯块。不管是自己预留的薯种,还是购买的薯种,一定要选育适合当地生长、无病斑、无破伤、没有病虫害的薯种。  相似文献   

20.
<正>一、播前准备1.品种与种薯(1)正确选用品种: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合当地栽培条件,商品性好的各类专用品种。(2)种薯选择及处理,种薯在播种前15~20天进行严格挑选,标准为:薯块完整、无病烂、无冻伤、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的幼嫩薯块,淘汰尖头,有裂痕、薯片暗淡的薯块。2.种薯催芽播种前15~20天将冷藏或经物理、化学方法人工解除休眠的种薯置于15~20℃黑暗处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