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20个马铃薯品种的单株块茎产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系统聚类分析对马铃薯块茎的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在榆林市种植的适用于不同加工用途且品质优良的马铃薯品种。结果表明,不同马铃薯品种间各品质指标存在很大差异,单株块茎产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6.76%、50.07%、50.66%、64.79%、33.72%和68.10%。陇薯11号的单株块茎产量与淀粉含量最高,LZ112的还原糖含量最高,陇薯9号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老红皮的维生素C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20个马铃薯品种的品质指标可以用4个主成分来表示(方差累积贡献率达90.448%),各成分代表性指标分别为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进一步采用隶属函数法和系统聚类分析对马铃薯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共筛选出7个品质较优的马铃薯品种,占供试品种的35.0%。其中,1种(定薯3号)可作为菜用和淀粉加工的兼用种质,1种(甘引薯1号)可作为全粉加工和油炸食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不同品种黄瓜的营养品质特性,以筛选营养物质丰富的品种。【方法】在常规施肥环境下以25份华北型黄瓜品种为试材,于黄瓜盛果期采样测定表征果实营养品质的7项指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计算供试黄瓜品种7项品质指标与参考样的关联度,依据果实营养品质优劣对各黄瓜品种进行排序。【结果】供试黄瓜品种中,VC含量为432.5~625.9mg/kg,变异系数7.98%;可溶性糖含量为1.13%~2.12%,变异系数13.34%;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03~1.82mg/g,变异系数15.10%;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3.88~20.86mg/hg,变异系数11.16%;有机酸含量为1.07%~2.99%,变异系数26.05%;硝酸盐含量为80.16~386.76mg/kg,变异系数34.33%;亚硝酸盐含量为0.699~1.681mg/kg,变异系数23.01%。其中有机酸含量、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差异较大,Vc含量差异最小。供试黄瓜品种中与参考样关联度(等权和加权)排序在前2位的品种是改良津春2号和津优36号,即二者综合品质表现最好,排序在后2位的是中农26号和长青二号,即二者综合表现最差。综合评价结果与25份黄瓜品种各营养指标分析结果一致。【结论】不同黄瓜品种在品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综合营养品质最好的黄瓜品种是改良津春2号,营养品质最差的是长青二号。灰色系统理论避免了单一性状评价的偏差,用于黄瓜营养品质分析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山西部分梨品种抗寒性测定及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鉴定山西部分梨品种的抗寒性以达到对抗寒育种中亲本的选择。以1 年生梨枝条为试材,在人工低温处理下研究7 个梨品种枝条中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束缚水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供试梨品种的抗寒性顺序为:‘苹果梨’>‘晋酥梨’>‘晋蜜梨’>‘玉露香梨’>‘雪花梨’>‘玉酥梨’>‘库尔勒香梨’。(2)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温度的下降而上升。(3)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呈显著正相关,而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寒性无明显相关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可溶性糖可单独作为抗寒性的鉴定指标。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4.
不同供磷水平对韭菜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培法,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对4个韭菜品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0时4个韭菜品种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低,随磷浓度的升高,各供试品种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各处理中,791雪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始终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岭南地区不同产区荔枝的营养品质特性及差异性,以海口、茂名、湛江、广州、惠州、汕尾6个荔枝主产区的8个荔枝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单果重、可食率、Vc、还原糖、蔗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8项品质指标,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产区间荔枝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荔枝品种在单项品质指标上各有优劣,紫娘喜和糯米糍荔枝单果重和可食率分别最高,妃子笑荔枝Vc和还原糖含量最高,桂味荔枝蔗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不同品质指标存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8项品质指标综合为3个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妃子笑荔枝。不同产地相同品种的荔枝品质指标也存在差异。海口、湛江、茂名3个产区妃子笑荔枝单果重、Vc、还原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均无显著差异,但海口妃子笑荔枝可食率、糖酸比均显著高于湛江妃子笑;广州桂味荔枝的可食率、Vc和总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茂名桂味;在广州、惠州、汕尾3个产区糯米糍荔枝中,单果重、Vc、蔗糖含量最高的为惠州糯米糍。通过聚类分析将3个产区的荔枝分为了3类,每类所包括的荔枝均为相同的荔枝品种。研究结果将为荔枝鲜食品种的筛选及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叶菜类蔬菜对硝酸盐积累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辉  张涛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00-102
对生菜、油菜、苦苣、多味奇菜的硝酸盐含量、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产量进行测定,研究相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栽培的4种叶菜类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差异以及其营养品质和产量的情况.在4种供试叶菜类蔬菜中,苦苣硝酸盐含量最低,产量最高、维生素C含量等各方面综合品质高于其它供试叶菜类蔬菜.研究结果对选择蔬菜中的低硝酸盐积累品种提供了依据,大大改善了蔬菜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大樱桃果实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贵州省威宁地区种植的5个大樱桃品种为试材,探讨品种间果实外观及内质指标的差异显著性,并对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大樱桃引种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等12项果实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单果质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及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与横径,固酸比与糖酸比、可溶性糖,呈显著相关性;12项指标反映的品质可用3个主成分来表示,累计贡献率达93.55%,第1主成分值在综合品质评价上起关键作用,5个大樱桃品种中布鲁克斯和斯帕克里综合品质较优,桑提娜属中等,黑珍珠和艳阳较差。  相似文献   

8.
以6个红枣品种临泽小枣、俊优2号、脆枣、骏枣、爆米花和子弹头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测定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研究其在低温处理下的生理变化特征,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品种枣树的半致死温度值(LT50)为-23.73~-16.06℃,俊优2号的最低、子弹头的最高。不同红枣品种的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规律性,随温度的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用Logistic方程拟合求出的各供试砧木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均显示,不同品种红枣枝条的抗寒性差异较大,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俊优2号、临泽小枣、脆枣、爆米花、骏枣、子弹头。  相似文献   

9.
核桃优良品种枝条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5年生的礼品1号、礼品2号、中林1号、中林5号、辽核1号、辽核3号和晋龙1号7个山西主推核桃品种为试材,对其生育后期和休眠期枝条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等部分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在整个越冬过程中,7个品种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POD酶活性呈规律性变化。说明上述指标与供试核桃品种的抗寒性有一定的关系。综合比较供试品种的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可以得出,辽核3号、晋龙1号抗寒性较强,中林1号、礼品2号和礼品1号的抗寒性次之,而中林5号和辽核1号的抗寒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早黄、布兰瑞克、青皮这3个品种的无花果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果实成熟期时对其单果重、横径、纵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无花果果实品质指标存在差异。青皮的单果重最大,3个无花果品种的果形指数均大于1,为近圆形,属于较优果型。布兰瑞克的VC含量最高,为37.9 mg/kg;新疆早黄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最高,且可滴定酸含量最低;青皮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且糖酸比和固酸比均为最小值。综合各项无花果果实品质指标分析,布兰瑞克营养丰富,新疆早黄鲜食口感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研究新疆酿酒葡萄糖类物质积累特性,为资源特性评价及糖品质调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赤霞珠、赤霞珠5、赤霞珠6、赤霞珠9、梅鹿辄、梅鹿辄4、品丽珠、霞多丽、威代尔和雷司令等10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其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分析各糖类物质组分所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及各品种(系)的可溶性糖含量特性。【结果】10个品种(系)成熟时以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为主,蔗糖积累为辅,且果糖略高于葡萄糖,其中果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51.23%,葡萄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49.02%,蔗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仅2.91%。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赤霞珠5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较含量最低的威代尔高了29.21%。赤霞珠5的可溶性固形物较威代尔高了30.59%。聚类分析将10个酿酒葡萄品种划分为 3 个类群。第1类群葡萄品种有赤霞珠9、梅鹿辄4、赤霞珠、梅鹿辄,各糖类物质含量均适中;第2类群葡萄品种为霞多丽、威代尔、雷司令,各糖类物质含量均偏低;第3类群葡萄品种有赤霞珠6、品丽珠、赤霞珠5,各糖组分关系较近,糖类物质含量均较高。【结论】筛选出高糖型品种(系)为赤霞珠5,低糖型品种为威代尔。  相似文献   

12.
HPLC-ELSD法测定植物可溶性糖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大等优点。为了了解甘薯品种的可溶性糖组分和糖化特点,对11份甘薯重要种质资源的生薯和熟薯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甘薯的生薯和熟薯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试验群体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8.41 mg·g-1和123.05 mg·g-1。在生薯可溶性糖中,蔗糖含量最高,占可溶性糖的45%左右,麦芽糖含量最低,仅占可溶性糖的10%左右。在熟薯可溶性糖中,麦芽糖含量最高,其中约90%来源于蒸熟过程中淀粉的转化,增量可占熟薯可溶性糖的50%以上。熟薯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主要来源于生薯可溶性糖,在甘薯蒸熟过程中变化较小。因此,甘薯的熟薯可溶性糖含量高低是由麦芽糖含量决定的。浙薯13蒸熟糖化效果好,熟薯可溶性糖和麦芽糖含量分别为179.64 mg·g-1和138.44 mg·g-1,均显著高于其余10个品种。红皮白心是一个生薯高糖品种,生薯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均居参试品种之首。  相似文献   

13.
高寒区苜蓿越冬的生理适应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不同苜蓿品种的抗寒能力,测定了不同品种的苜蓿根部不同时间中可溶性糖、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肇东苜蓿、准葛尔和CW200品种根部的可溶性糖、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丙二醛含量表现不同,品种和不同时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品种之间比较,准格尔苜蓿的可溶性糖、脯氨酸、游离氨基酸积累量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品种,CW200根部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的积累比其它两个品种低。3个品种的丙二醛含量在温度降低初期含量均较高,但随气温的下降其含量降低,并保持相对稳定;准格尔苜蓿丙二醛含量下降较为明显,并且随温度降低丙二醛含量比其他两个品种低,CW200丙二醛含量高于其它两个品种。综合测定的参数说明,准格尔苜蓿抗寒能力较强,CW200较差。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和年限人参中糖类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不同品种和年限人参糖类成分的含量,并分析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高丽参、西洋参、林下参和园参的总糖、还原糖和可溶性多糖含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品种人参总糖含量以林下参最低;还原糖含量以林下参最低,高丽参和园参含量最高;可溶性多糖含量以林下参和高丽参最高。不同年限园参的检测发现,7年生园参的总糖含量明显降低,还原糖含量明显升高。[结论]不同品种人参糖类含量存在差异,且差异与生长环境和加工程序有一定关系;不同年限园参中糖类的含量与其生长年限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分蘖特性不同的4个寒地粳稻品种和2个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水稻分蘖发生与植株可溶性糖、全氮含量及分蘖相关基因转录表达量关系。结果表明,分蘖发生起始时间、速度及最高茎数等分蘖特性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穗数型品种分蘖早生快发;在分蘖过程中高分蘖品种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糖氮比均显著高于低分蘖品种,全氮含量与此相反;分蘖过程中高分蘖品种OsTB1、OsD3和OsD14基因转录表达量均显著低于低分蘖品种,OsMADS57基因转录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低分蘖品种;分蘖发生数与分蘖不同时期植株全氮含量呈不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糖氮比及OsMADS57基因转录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与OsTB1、OsD3、OsD14基因转录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12个苜蓿品种根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晚秋和早春时期根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季节变化动态,以期为当地紫花苜蓿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国内外12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其在晚秋和早春时期根部可溶性糖、还原糖、总糖和淀粉含量,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抗寒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和春季不同苜蓿品种根部可溶性糖、还原糖和总糖含量以及可溶性糖/淀粉值差异显著(P0.05),淀粉含量在秋季差异显著(P0.05),春季差异不显著(P0.05)。从晚秋至翌年早春,不同苜蓿品种根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幅度差异较大,可溶性糖含量下降率为8.71%~41.43%,淀粉下降率为51.21%~79.37%,还原糖下降率为17.47%~56.16%,总糖下降率为26.10%~48.78%。聚类分析可将12个苜蓿品种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根部低淀粉含量类,包含M1和M8号二个品种,淀粉含量低于3.0%;第二类为根部高淀粉含量类,包含M3、M4、M6、M7和M11号五个品种,淀粉含量在3.91%~4.82%之间;第三类为根部高可溶性糖含量类,包括M2、M5、M9、M10、M12五个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在8.0%以上,淀粉含量在3.0%~4.0%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杂交高粱在新疆地区的适应性及品质特性,以辽杂37号、辽杂36号、辽杂19号、辽粘3号4个品种的杂交高粱为试材,比较不同杂交高粱在新疆奇台县的农艺性状、秸秆及籽粒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引进的4个高粱品种在奇台县都能成熟,生育期为139 d.辽杂37号的籽粒产量最高,为6 240.90 kg/hm~2,与辽杂36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辽杂19号和辽粘3号的产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品种秸秆的总糖、还原糖和粗纤维素质量分数有差异,而粗蛋白质质量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糖质量分数范围在1.61%~6.92%,其中辽杂37号秸秆的总糖质量分数最高,辽杂36号秸秆总糖质量分数最低.辽杂19号秸秆粗纤维素质量分数最低,辽杂36号秸秆粗纤维素最高.不同杂交高粱籽粒的粗蛋白质和淀粉质量分数有差异,而籽粒的粗灰分质量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辽杂36号的籽粒粗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为14.30%.辽粘3号和辽杂36号籽粒的淀粉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77.77%,76.80%,它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辽杂36号、辽杂19号、辽粘3号相比,辽杂37号具有较高的籽粒产量、可溶性糖、粗蛋白质和高籽粒淀粉,综合性状比较好,在新疆奇台县具有一定的推广种植价值.  相似文献   

18.
温室中7个樱桃品种果实内在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7个樱桃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设施栽培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品种采收后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维生素C(Vc)、蛋白质等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了各主要物质变化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美早(AM)的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最高;明珠(MZ),AM和黑珍珠(BLA)的可溶性固形物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AM和BLA品种的维生素C的质量比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早大果(EBF)和红灯(RED)果实的可滴定酸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BLA酸度最低;BLA果实的糖酸比最高.AM,MZ和RED的可溶性蛋白质的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显示樱桃果实内在品质的优劣依次为AM,BLA,MZ,RED,矮化萨米特(mSUM),萨米特(SUM),EBF.SPSS相关性分析显示各品种樱桃果实中的VC的质量比与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蛋白质的质量浓度与可溶性固形物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综合比较分析7个樱桃品种的内在品质后认为:AM品种为北方设施栽培7个品种中内在品质最好的品种,是温室栽培的较好樱桃品种.  相似文献   

19.
棉花营养物质和单宁含量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并在室内测定不同棉花品种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组织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单宁物质的含量,旨在明确棉花体内这些物质与品种抗性的关系。【方法】以12个棉花品种为材料,通过连续2年田间抗性鉴定确定这些棉花品种的抗性水平;然后分别采用Bradford法、蒽酮-硫酸法和香草醛法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不同棉花品种各生育期不同组织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单宁的含量;最后进行12个棉花品种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单宁含量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棉花品种对绿盲蝽抗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云南黄绒土棉和美中棉为高抗品种(综合抗性指数<1),AH-510、苏联棉、荆7516-1和池州红叶棉为高感品种(综合抗性指数>3)。棉蕾和棉铃中蛋白质含量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在苗期顶叶中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增加,但在棉蕾中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降低;单宁含量在棉蕾中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降低,但在铃期顶叶中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增加。【结论】12个棉花品种中云南黄绒土棉对绿盲蝽抗性最强,池州红叶棉对绿盲蝽抗性最弱。蕾期棉蕾及铃期棉铃中蛋白质含量与其对绿盲蝽抗性存在显著负相关;苗期顶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和其对绿盲蝽抗性呈显著正相关,而蕾期棉蕾中可溶性糖含量和其对绿盲蝽抗性呈显著负相关;蕾期棉蕾中单宁含量和其对绿盲蝽抗性呈显著负相关,而铃期顶叶中单宁含量和其对绿盲蝽抗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几种制干辣椒品种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不同品种辣椒的营养特点。[方法]对几种干辣椒品种的辣椒素含量及其新鲜样品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蛋白质及胡萝卜素含量进行分析,了解新疆地区主要干辣椒品种的营养特点。[结果]世纪红辣椒素的含量最高,可以制作很多化工产品;陇椒1号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为研制药品提供原材料;陇椒1号可溶性总糖含量最多,可做成干辣皮子或制成辣椒粉等;早优王蛋白质含量最高,可作为鲜食品种进行栽培;陇椒1号的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可作为天然色素、药品、保健品的原材料进行种植。[结论]为今后在新疆地区选育优质、专用干辣椒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