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兽药杂志》2008,42(2):51-51
1 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 猪蓝耳病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猪和带毒猪。病毒由病猪的鼻腔分泌物、唾液、乳分泌物、病公猪精液和尿中排出。在外界环境中,常存在于圈舍、污泥、饲料、饲草、用具、饮水及污水中。尤其在饮水、污水中存活期较长,是造成传播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主要研究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地区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6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猪,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病猪33例,接受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对照组病猪33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两组病猪治疗3 d后的采食量、体温等数据,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猪α干扰素在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疗效确切,并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病猪临床症状,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中南、华东地区自2006年夏季开始发生大范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然后向全国范围延伸,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呼吸急促、皮肤发红并且体温升高,解剖病猪可以发现病猪有内脏出血或者肺炎等症状。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且很难治愈,给我国的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猪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宁夏银川市一育肥猪场发生了一起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食欲减退或废绝,部分病猪体温升高、后期腹式呼吸或呼吸困难、部分病猪跛行或两后肢不能站立,有较高死亡率的传染病。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确诊该病为猪喘气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感染。通过采取饲料中拌泰万菌素预混剂、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粉剂、对患病猪及食欲减退的仔猪肌肉注射头孢噻呋和替米考星防治、加强饲养管理、隔离淘汰病猪、彻底消毒灭源等综合防治措施,本次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卢小萍 《动物保健》2014,(7X):67-67
蓝耳病是猪的多发疾病,对于养猪业的打击极大,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增加消费负担,猪蓝耳病主要侵害对象是繁殖母猪与仔猪,带毒猪与病猪是蓝耳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母猪粪便、鼻分泌物与尿液中均存在病猪,即使其症状消失后依然会排毒。猪蓝耳病有着传播迅速的特征,如果健康猪与病猪集中饲养、频繁调运以及同圈饲养,就很容易爆发猪蓝耳病。本文主要分析猪蓝耳病的发病原理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普通型猪蓝耳病应用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注射治疗的效果,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120头普通型蓝耳病猪,按照体重差异分为三组,A组20头(低于30kg)、B组32头(30-50kg)、C组68头(高于50kg),三组均每日注射林可霉素的基础上给以蓝耳病弱毒疫苗注射一次,连续治疗10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A组(低于30kg)的总有效率为55.0%、B组(30-50kg)的总有效率为84.4%、C组(超过50kg)总有效率为91.2%.不同体重病猪治疗效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注射在体重30kg以上病猪中治疗中具有较好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病猪临床症状,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以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传染病。本文针对该病的诊治方面进行探讨,供同行们参考。1流行病学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猪和带毒猪,病毒由病猪的鼻腔分泌物、唾液、乳分泌物、尿液和种公猪精液中排出,常存在于圈舍、用具、饲料和饮水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和病猪接触传  相似文献   

8.
汉中市某养猪场发生了一起以母猪流产、产死胎、弱仔、木乃伊胎,仔猪、育肥猪高热、食欲减退或废绝、腹式呼吸或呼吸困难、跛行或两后肢不能站立为主要临床症状,有较高的死亡率的传染病。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确诊该病为猪蓝耳病、猪圆环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感染。通过采取紧急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淘汰扑杀病猪、彻底消毒灭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隔离、饲料中拌药、饮水中加药、病猪肌肉注射药物治疗等综合防制措施,本次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1流行特征猪蓝耳病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生猪感染蓝耳病毒后造成免疫抑制进而继发感染其它病毒、细菌、寄生虫。特别是变异的蓝耳病毒(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感染生猪后,继发或混合感染猪瘟、猪链球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伪狂犬病、猪弓形体等疾病,导致病猪临床症状和病变复杂化、严重化,大大提高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临床症状该病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临床症状严重。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皮肤发红或发紫;眼结  相似文献   

10.
美国农业部的科技人员研究出一种新的治猪气喘病的方法,使用此法能迅速有效地控制该病蔓延,并能刺激猪体增重、方法是:在病猪的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 B_6,连续食用3~4天即可痊愈;食后每天增重0.3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普通型猪蓝耳病采用弱毒疫苗治疗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县867头患普通型猪蓝耳病的病猪大量注射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次,另每天注射林可霉素,连续治疗10天,观察治疗结果。结果:体重不足30kg的猪蓝耳病病猪致死率达57.33%,存活率较低,30kg以上普通型猪蓝耳病病猪,治愈率达82.81%,疗效相对较好。结论:对于应用弱毒疫苗治疗猪蓝耳病,其根本目的是紧急接种,快速激活自身防御系统,对抗疾病,另外,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以防病情扩散传播。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31日酒泉市畜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我市金塔县某猪场发生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我们迅速组织兽医技术人员赶赴发病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病理剖检,将所采集的病料送往省动物防疫控制中心进行病原检测。最后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于是立即将发病地区采取隔离封锁、处理病猪、强化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猪的高热病是以蓝耳病为主的呼吸道综合症,今年以10~50 kg幼猪发病较多.病猪主要是靠本身自行康复,药物只能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嗜睡,呼吸急促,膘情差.大约三分之一的患猪腹泻,注射抗生素后有所好转,停药后患猪仍然腹泻,有些猪脱水.所有猪腹部臌胀,敲击腹部,发鼓音.病猪食欲很差,半数食欲废绝,但饮水正常.体温均在373℃~38.2℃之间,除少数猪体温稍偏低外,大多体温正常.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研究猪鞭虫病的防治,笔者在确诊120头病猪为猪鞭虫病后,在其饲料中加入伊维菌素—芬苯哒唑预混剂和广谱抗生素氟苯尼考,加入剂量分别为500g/t、100g/t,疗程持续5~7d。结果发现,除15头病死猪进行焚烧外,其余105头病猪用药3d后,粪便中的虫体清晰可见,而用药7d后,105头病猪已逐步恢复正常。选用伊维菌素—芬苯哒唑预混剂和广谱抗生素氟苯尼考可有效驱除病猪体内的虫体;同时,通过加大消毒和清洗力度,来保证养殖场的环境,也可从根本上杜绝猪鞭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省某猪场母猪发生繁殖障碍和仔猪突然发病,病猪出现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等初步怀疑是猪蓝耳病病毒等传染病的感染,通过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及猪伪狂犬病毒进行检测,结果猪蓝耳病病毒核酸阳性,最终确诊为猪蓝耳病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7.
2月初,一养殖户反映其饲养10头仔猪发病,症状为病猪焦燥不安,兴奋、转圈,前冲、后退,身体震颤,不断有咀嚼行为,口渴喜饮水,体温正常. 畜主介绍,发病猪群40日龄,28日断奶,自配饲料饲养.发病前1天由某酒店拉泔水饲喂后发病.病猪无体温升高症状并结合其他临床症状,怀疑为食盐中毒.  相似文献   

18.
潘清华  陈焯锋  邓碧珊 《养殖技术顾问》2014,(5):266+287-260,287
为探究重组猪α干扰素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将本院收治的患有猪蓝耳病的病猪,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病猪25头。对比两组病猪的临床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病猪临床治疗效果(治愈率80.0%)相对于对照组病猪(治愈率68%),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应用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经济和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10年5月以来,宜昌市普通型猪蓝耳病零星散发,通过对发病猪注射大剂量猪蓝耳病弱毒疫苗进行治疗,对30kg以上病猪的治愈率可达90.2%,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猪呼吸道疾病是猪场中最容易发生的疾病,病猪主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咳嗽和腹部呼吸等,一旦有猪只发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病原体污染饲料饮水而造成疾病在全群中迅速传播,如果发现或救治不及时,还会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日常生产中我们不仅可以是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中药与抗生素来有效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疾病,还必须结合通风管理的接种疫苗等措施,这样实施综合防控计划才能降低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