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明10%醚菊酯EC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10%醚菊酯EC对稻飞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稻飞虱中等至大发生情况下使用,建议使用剂量50~75g/667m^2。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25%吡蚜酮·醚菊酯SC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特开展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5%吡蚜酮·醚菊酯SC对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好,每667 m2用24 g.药后1 d防效达94.75%,药后7、14 d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3.
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1 200~1 500 mL/hm2对以白背飞虱、灰飞虱为主的稻飞虱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效一般在80%~85%,但较对照药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防效一般差5~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进行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速效性和持效性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尤其适宜使用在褐飞虱对吡虫啉和灰飞虱对噻嗪酮产生抗药性的地方,但需要考虑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不同种植方式下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后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天敌蜘蛛和水稻的安全性,为该药剂拌种水稻防治稻飞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22.5、45.0、67.5和90.0 g a.i./ha)的10%三氟苯嘧啶SC对杂交稻(丰优香占)和粳稻(南粳9108)进行拌种处理,以25%噻虫嗪WDG(135.0 g a.i./ha)为对照药剂,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室内分别测定拌种7和15 d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并在田间调查药剂拌种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蜘蛛和水稻的安全性。【结果】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后,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与空白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10%三氟苯嘧啶SC用量≥22.5 g a.i./ha时,直播粳稻播种后98 d、杂交稻播种后126 d对稻飞虱的防效均在90.00%以上;机插秧粳稻播种后112 d、杂交稻播种后119 d对稻飞虱的防效均在90.00%以上;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处理对旱育移栽秧田稻飞虱的防效较差,持效期短,自调查日起已基本丧失对稻飞虱的控制能力。对稻田蜘蛛调查及对水稻生长观察结果显示,直播稻和机插秧稻田蜘蛛种群数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田,而不同处理旱育秧移栽田蜘蛛种群数量与空白对照田相当;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结论】利用10%三氟苯嘧啶SC 22.5~90.0 g a.i./ha拌种水稻可有效降低直播稻和机插秧田田间稻飞虱种群数量,对水稻安全,对天敌蜘蛛影响较小,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20%噻虫胺·醚菊酯SC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在田间条件下比较了20%噻虫胺·醚菊酯SC和25%吡蚜酮WP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20%噻虫胺·醚菊酯SC施药量在450、600 g/hm2时,药后3 d对稻飞虱的防效分别为88.77%和96.21%,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89.82%和92.40%,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92.20%和95.48%,其防治效果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吡蚜酮的防治效果基本一致。[结论]20%噻虫胺·醚菊酯SC可作为稻飞虱防治药剂的替换品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进行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速效性和持效性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尤其适宜使用在褐飞虱对吡虫啉和灰飞虱对噻嗪酮产生抗药性的地方,但需要考虑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廖永红 《农技服务》2011,28(3):276-277
试验结果表明:每1hm~2施用10%醚菊酯悬浮剂450ml和900ml及分别与50%噻嗪酮300g(或50%噻嗪酮300g)混用,对稻飞虱各虫态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10%醚菊酯单用情况下,以900ml/hm~2效果最佳,其对低龄若虫防效达97%以上,对4~5龄的高龄若虫的防效接近80%,防治效果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而醚菊酯与噻嗪酮混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2003年在舒城县城关镇进行醚菊酯防治蔬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施用浓度为225~300ml/hm^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弄清43.7%甲龙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进而为茶叶生产中安全合理使用43.7%甲龙提供参考,在茶树假眼小绿叶蝉若虫盛发期蓬面喷施43.7%甲龙SC的防治效果与在茶叶中的残留检测结果表明,药后3d和21 d,43.7%甲龙SC 12 mL/667m2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9.86%和46.33%,与两对照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喷施43.7%甲龙SC 12 mL/667m2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很明显;43.7%甲龙SC对天敌蜘蛛相对安全,对茶树新梢无伤害;43.7%甲龙SC所含有效成分在茶叶中的残留水平极低.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1O%醚菊酯悬浮剂对水稻灰飞虱的防效以及对天敌和作物的安全性,2010年在水稻大田内对10%醚菊酯SC防治二代灰飞虱进行了试验示范。初步示范结果表明:10%醚菊酯SC1200mL/hm^2处理对灰飞虱具有一定的速效性,但其持效性不及对照药剂25%吡蚜酮Sc300mL/hm^2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300 g/hm2和50%唏啶虫胺可湿性粉剂150 g/hm2在田间均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和速效性。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300 g/hm2药后3 d和25 d防效分别为92.49%和92.11%。50%唏啶虫胺可湿性粉剂150 g/hm2药后3 d和25 d防效分别为92.59%和82.84%。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速效性较好,但其持效性较差。因此,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和50%唏啶虫胺可湿性粉剂既有速效性,又有持效性,能快速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在大面积生产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10%阿维·氟酰胺SC是2010年引进的新农药,为验证其防虫效果和安全性能,特进行了其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用10%阿维·氟酰胺30mL,药后3d即可达到一定防效,药后11d防效仍达90%以上。在蛾子高峰后9d内施药,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虫量。该药不仅速效性好,持效性也非常优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15%唑虫酰胺对甘蓝蚜虫的防治效果;[方法]室内毒力测定采用浸叶法,田间防效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甘蓝蚜虫对15%唑虫酰胺SC表现出敏感性,药后48h,EC50值达到4.925。15%唑虫酰胺SC在浓度为150-300mg·kg-1,药后7天虫口减退率为87.52-91.14%,防治效果较好;[结论]15%唑虫酰胺在甘蓝上使用的有效成分浓度为150mg·kg-1,药剂稀释倍数为1000倍,防治效果较好;[意义]延缓蚜虫抗药性的发展,为该农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剂量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拌种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综合考虑价格等因素,正常年份推荐单季中籼稻使用50%吡蚜酮WG拌种剂量为75g/100kg种子(有效成分),种子催芽至露白时按每100kg种子2 500m L用水量稀释药液拌种,能有效控制秧田期稻飞虱的为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12种常用水稻稻飞虱防治药剂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目前使用较多的12种水稻稻飞虱药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参试的12种防治药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水稻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4 d对水稻稻飞虱防效在86.11%~93.22%,其中10%烯啶虫胺水剂、50%吡蚜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80%吡蚜酮·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种药剂对稻飞虱药后3 d防效均在80%以上,药后14 d防效在90%以上。[结论]10%烯啶虫胺水剂、50%吡蚜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80%吡蚜酮·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对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2003年在舒城县城关镇进行醚菊酯防治蔬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施用浓度为225~300ml/hm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高效、安全的防除旱稻禾本科杂草的药剂,本试验对10种除草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药剂中,330 g/L二甲戊灵乳油200 mL(666.7m2用量,下同)处理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好,30 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1.64%和92.71%.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中,10%噁唑·氰氟乳油150 mL处...  相似文献   

19.
25%吡蚜酮SC防治稻飞虱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飞虱为水稻上主要害虫,特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特效性与速效性均较好,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在武威市天祝县岔口驿村试验研究了10%丙酯草醚乳油300、600、900 mL/hm2对油菜田杂草的防效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丙酯草醚乳油对油菜田主要杂草野燕麦、狗尾草、马唐、苣荬菜、薄蒴草、刺儿菜和荠菜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药后45 d杂草总株防效为75.8%~94.6%,鲜重防效为87.2%~97.7%;对油菜株高没有影响,可降低油菜第一分枝高度,增加分枝数2.38~2.68枝/株,增加角果数137.7~178.3个/株,增产69.35%~77.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