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小花苗在花盆里生长,浇水是个问题,尤其是幼苗期。直接浇水会将小苗冲坏。浸盆法虽好,但又很费时间。另外浸盆时间长了,还会水大,使小苗“喝水”太多。  相似文献   

2.
3月和煦的春风中,盆栽茉莉新培的泥土中悄悄钻出一株小苗,在朝阳中伸展着纤细的身姿。这不是平常的小草,从它的第一对极不规则的真叶和通体表面的粘液,以及粘液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可以断定,这是一株西红柿。泥土是从近郊取回来的,大概种籽当时正沉睡其中。既来之,则安之。我随手将西红柿苗安置在家中最大的花盆里。盆里是我为“小姐”们配制的美容养颜营养套餐,“小姐”们自然是指月季、茉莉、君子兰等。盆底堆放着猪骨、鱼刺、蛋壳等物,上面覆盖厚厚的泥土,不时洒些水,保持泥土湿润,以便肥料尽快腐熟。  相似文献   

3.
正35岁的崔盼站在土豆粉加工流水线旁,不时地调整正在切丝的土豆粉,动作娴热自如。一个月2000多元工资,还给管饭哩。崔盼戴着口罩却掩不住笑弯了的眼睛。崔盼家住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西古村,地处渭北旱塬,靠天吃饭,广种薄收,让崔盼想到的是,改变自己窘境、打开幸福大门的竟然就是从小吃到大的小土豆。说起西古村当下正在发展土豆产  相似文献   

4.
说起桂花的珍稀品种,状如游龙的"中华龙桂"应该是名副其实的了。中华龙桂 Osmamhus fragrans(Latifolius group)‘Zhonghua Ionggui’,灌木,高约3米,长势旺盛。枝条自然弯曲,似一条条游龙。叶长椭圆,近披针形,平均长约8.2厘米,宽约2.9厘米;先端尖,向背面微翘;叶缘有锯齿,基部楔形;新嫩枝红紫色,转绿后叶柄呈紫色。成龄叶柄紫绿色。花蕾淡绿色,花黄白色,较稀少,但香气特浓(图1左上角)。据资料记载,中华龙桂也叫九龙桂,早在明清时既是难得的皇宫供品,民间难觅芳踪。笔者踏破铁鞋,有幸在成都找到了它。中国盆景造型讲究的"寸枝三弯"、"二弯半"、"三弯九拐"等,都离不开人为的蟠扎造"弯"。而"龙桂"无需人工扭曲,自然地形成一道道"弯"(图1,3岁树龄),仿佛妙趣天成的艺术品,实在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相似文献   

5.
2006正6~7月,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烟草站用“两长一短”法在该镇赵门前村的12户烟农中烘烤了30炕烟(品种为K326、云烟87),烤出的全部都是上等优质烟叶,每亩烟叶纯收入由过去的1700元提高到4200元。2007年,此烘烤法很快在邵阳县推广,现该县已被湖南长沙卷烟厂定为全省3个优质重点开发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6.
如同粉嫩可人的孩童,丝毫不懂含蓄,稚气未脱,却偏要花枝招展,热烈地把美丽的光芒释放到极致。这就是毛茸茸的艳斑苣苔。  相似文献   

7.
1997年10月,我从四川苍溪邮购了日香桂二叶小苗5株,盆栽于楼顶。经精心养护,不仅全部成活,而且生长良好,病虫害少,不断开花,香气浓郁,果然是一个不择地域、抗逆性好、易栽培常开花的桂花好品种。我萌生了想自己繁殖的念头。 1999年8月,经过一年零10个月的莳养,植株有了可取的枝条,我于是开始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的一天,家住北京复兴路61号院东3楼的读者裴先生给杂志社来电话:邻居杨先生的山药上长出了奇怪的“多肉植物”,引得很多人围观。可是谁也道不出个所以然来。第二天我亲自前往,想一看究竟。只见杨先生的山药种在居民楼前绿化带的柏树下,已经种了3年了。纯属种着玩玩,从没喷过除虫剂.也没采过山药的根茎,就是去年采了些山药豆(气生块茎)。最近除了雨水多一些,气候也没什么异常。  相似文献   

9.
<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中和镇福泉村,靠近路边有1家马铃薯手工作坊,呈现着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这不60多岁的漏粉大户于福国正在铲料,旁边是他的侄子和亲戚在操作着出粉的各个程序,在蒸腾着雾一样的热气中,银丝般的湿粉正从一口大锅里顺着水槽流淌到大盆里,再由人工将其捋顺到一个固定的夹板上,再放到冰凉的井水里冷却,等到规定时间取出晾晒……采用传统老式墩浆法自然晾晒而成的手拍粉,  相似文献   

10.
《茶业通报》2011,(1):31-31
日前国家农业部文件通知,由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主持选育、岳西县茶叶局主要参加选育的"石佛翠"茶树良种,通过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安庆市首个自己选育的国家级茶树良种。这是继创制出全国名茶"岳西翠兰"、"天柱剑毫"、"天华谷尖"后,安庆茶叶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我居住的干休所是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当时土地还没有现在这样寸土寸金,一栋二层小楼前面有偌大的空地,可以种花植树。不知从何时开始,院里种了十几棵香椿树,一到春天,尖尖的紫红香芽就冒头了,于是大家大饱口福。去年,光滑的树干上有的地方开始有红褐色排泄物渗出(图1),有的地方虽没有机械损伤,但有透明的树液流出(图2)。出于好奇,我用医用手术镊子探察。树皮虽没有变化,但是已经空了,有塌陷,找来裁纸刀挖开,发现只剩薄薄的一层,中间什么也没有了,白白的树干露出。继续挖开,里面竟然有一条胖胖的虫子(图3),头部有点压缩,还有一对尖尖的尾部。不知是什么虫,反正不是“好东西”,先把它处死再说。其  相似文献   

12.
孙韵 《科学种养》2013,(9):9-10
跨进小学门槛的那一天,父亲就给他取了一个与农有关的名字——姚支农,希望他长大后有所作为,不忘记农民,不忘记农村。勤奋好学的姚支农不负父母厚望,高中毕业那年,怀揣着建设和发展家乡的梦想走进贵州农学院。从边远的农村到繁华的都市,巨大的城乡差别,更  相似文献   

13.
《茶业通报》2023,(1):22-22
从2012年探索夏秋茶高效利用,到2022年获得省级一等奖,历经10年时间,伴随着以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宛晓春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茶学专家的科技攻关,大别山区黄大茶实现了“华丽转身”,从不知名的“粗枝大叶”变成了如今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金枝玉叶”.  相似文献   

14.
<正>绿泽园艺场是我们辛集市苗木行业的领军企业,也是在冀中南地区数得着的规模较大的苗圃。辛集市林业局副局长吕润航告诉记者。绿泽园艺场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它具有三新特点。理念新要建设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苗圃,必须要有新的理念。按部就班,跟着别人跑是不会有出头之日的。绿泽园艺场经理牛宝家说。记者了解到,35岁的牛宝家虽然年龄不大,但堪称苗木行业的资深人士。牛宝家毕业于河北农业大  相似文献   

15.
在上海的一间普普通通的民宅旧楼里,我拜访了热心读者徐苏龙千元生极力摊荐给我们的“民间盆景高人”——毛洪元先生。徐先生之前一直给我们“念叨”他这位师傅技艺如何如何高,家里宝贝如何如何多,可就是固执地不愿用文字来传播他的经验。毛先生真有他说的那么厉害?  相似文献   

16.
出生在花木之乡江苏如皋的谭桂根,从父辈起就开始树苗的扦插、繁育、栽培。如今他经营的如皋根美苗木种植合作社,种植的几乎都是国旗红紫薇商品苗,在四川温江有紫薇种植面积近6000亩,江苏如皋有2000多亩,总面积超过8000亩。他生产的紫薇无论在面积、数量还是规格上,在江苏乃至全国都数一数二。因此,谭桂根被苗木界人士亲切地称为“紫薇王”。  相似文献   

17.
提到朱廷朴,业内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四川仲华九龙桂种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全国知名的苗木经纪人,但很多人还不知道,如今他又多了一个身份,就是成都市花卉协会会长。1月6日,在成都市花卉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朱廷朴当选为第五届成都市花卉协会会长,他也因此成为企业负责人当选省会城市花协会长的第一人。日前,记者有机会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8.
横切、竖切、斜切,万“切”不离其宗。掌握了门道,根据需要,你也可以在家中把朱瓣的鳞茎切割繁殖运角得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19.
施中英 《种子世界》2014,(8):I0004-I0005
<正>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抗虫棉的国家。截至2012年,国产抗虫棉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抗虫棉种植总面积的95%以上。20世纪90年代棉铃虫大暴发,导致整个国家出现棉荒,纺织业几乎崩溃。国家的忧虑、棉农的渴望、国外种业的步步紧逼,激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三堆的民族感情——中国的事情中国人自己解决,他一头扎进了抗虫棉研究。经过数个寒冬酷暑的探索,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棉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60岁的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亦是一个农民"明星",每当人们提起他,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依靠产品创新和超前的市场经营理念成为了当地莜麦加工行业的排头兵,并带动村里一大批群众增收致富,掀起了燕麦加工行业的浪潮,把万全燕麦推向了世界。他就是河北省万全县万全镇苏家桥村"康希"燕麦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