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槿年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94,(6):36-37
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PS)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感染性腹泻及食物中毒的病原体,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病原特性、生态分布、对人和动物的致病作用以及微生物学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联系作者从动物粪便中检出类志贺邻单胞菌的事实,概述本菌的研究进展。 一、发现分类和命名 本菌最早系1947年Ferguson和Henderson于美国密执安州一病人粪便中分离,由于此菌具有宋内氏志贺氏菌Ⅰ相抗原而引起注意,并标志为C_(27)副大肠菌,属肠杆菌科。兹后许多国家先后自人及动物粪便中分离到具有同样特性的C_(27)菌株,并对其分类学进行了研究。鉴于该菌在形态生理 生化特性上和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和弧菌属相近,故曾分别建议将此菌归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合肥地区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动物贮存宿主,采用二次增菌分离培养法,对15种228份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2处36份样品检出此菌,总阳性检出率为15.79%,鱼类、观赏水禽、家鸭、猪和清摘工,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29%、17.86%、13.04%、6.67%和10%,表明该菌具有广泛动物贮存宿主,尤其是淡水鱼类,同时对36株阳性菌的血清分群,其中17株可分群,分群率为47.22%,共分布于7个血清型,人源与动物源共有的血清群是O19 相似文献
3.
温泉鱼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和舒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病的淡红墨头鱼(Garra rufa)病鱼体内分离到两株致病菌(G1和S1)。对该菌进行系统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主要生理生化和人工感染等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G1菌株V-P、氧化酶、ONPG、葡萄糖和尿素等为阳性,硫化氢、七叶苷和甘露醇等为阴性;S1菌株V-P、尿素、硫化氢、七叶苷和甘露醇等为阴性,氧化酶、ONPG和葡萄糖等为阳性。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理化特征,确定G1菌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S1菌株为舒氏气单胞菌(Aermonas schubertii)。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舒氏气单胞菌对壮观霉素、利福平、洛美沙星、四环素、头孢氨噻肟、头孢曲松和氟哌酸敏感,而对磺胺异恶唑和氨苄青霉素不敏感;类志贺邻单胞菌对奈啶酸、丙氟哌酸、呋喃妥因、头孢氨噻肟、利福平、头孢曲松、磺胺异恶唑和氟哌酸敏感,但对氨苄青霉素和甲氧苄啶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 查明江苏某鹅场鹅发病及死亡原因。【方法】 剖检病死鹅,运用细菌分离纯化、染色观察、生化试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16S rDNA测定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通过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探究分离菌株的特性。【结果】 从患病鹅肝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细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此菌株可发酵葡萄糖、麦芽糖、枸橼酸盐、尿素;MALDI-TOF MS鉴定结果显示,此菌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发现,分离菌与类志贺邻单胞菌相似性最高,达98%以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庆大霉素等10种抗菌药敏感,对四环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唑林表现为中介,对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6种药物表现为耐药,是典型的多重耐药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5.0×106.5 CFU。【结论】 本试验首次报道了从鹅体内分离到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了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头孢西丁等有效的临床常用抗菌药,分离株对小鼠致病性较强,提示其带来的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20,(2):311-317
采用人工肌肉注射类志贺邻单胞菌(Pseudomonas shigella)后,以针对细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感染鲟鱼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鲟鱼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Chaol、ACE、observed_species、 Shannon和Simpso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和对照组鲟鱼肠道优势菌群均为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iod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但感染组鲟鱼肠道拟杆菌门细菌丰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变形菌门(特别是邻单胞菌属)细菌丰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能导致鲟鱼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和丰度显著变化,为鲟鱼细菌性疾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病死犬病料中分离到1株类志贺邻单胞菌,并对该菌做了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本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庆大霉素耐药机制与所携带的质粒相关;本菌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其LD50为1.6×10^7.4CFU。用PCR方法扩增分离菌株16SrDNA基因并测序,并将其与GenBank上其他细菌16SrDNA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的16SrDNA核苷酸序列与类志贺邻单胞菌(GQ359962.1)的同源性为98%,因此将该分离菌株鉴定为致病性肠球菌,命名为YN-1株(云南-1株)。 相似文献
10.
11.
为探究病原菌感染杂交鲟肠道转录组变化情况,本试验以常见病原菌类志贺邻单胞菌接种约360 d杂交鲟,于接种24 h后,采集杂交鲟肠道组织样本,提取组织总RNA,采用Illumina HiSeqTM 2000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杂交鲟肠道差异表达免疫应答基因并进行GO功能分类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试验感染组杂交鲟肠道差异表达基因为13 542个,其中上调基因为9 774个,下调基因为3 768个;GO分析发现,杂交鲟肠道差异表达基因显著性富集到生物学过程的主要有免疫系统过程、免疫效应过程、刺激反应等;显著性富集到分子功能的主要有DNA结合、信号受体活性、核酸转录因子活性等;显著性富集到细胞组分的主要是胞外区、胞外区组成部分、细胞膜等。KEGG分析发现,杂交鲟肠道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免疫信号通路有RIG-Ⅰ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细胞溶质DNA传感途径。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杂交鲟对肠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御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对鲟体内分离菌进行鉴定、致病力探究和耐药性分析。本研究从濒死鲟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NZ-2017),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 rRNA基因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菌种属进行确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确定分离菌的致病力。结果显示,NZ-2017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16S rRNA基因经测序及BLAST比对,显示其与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同源性达99.70%,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确定分离菌为类志贺邻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4种药物敏感,对卡那霉素、阿莫西林、泰乐菌素、复方新诺明4种药物耐药;5种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携带3种耐药基因:Sul1、Sul2和Intl1,与药敏表型相符。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小鼠有致病力。本研究对贵州地区鲟发病流行的病因作出了准确诊断,为该地区细菌性鱼病预防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观赏动物及其饲养员粪便检出类志贺邻单胞菌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赵欣花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ll。SShig-elloide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在水源、河床淤泥及动物体中更为常见。国外一些学者认为该菌与感染性腹泻和食物中毒有关,国内亦曾...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确定引起湖北荆州某养殖场框镜鲤患病的病原,筛选出用于控制病原感染的抗菌药物和中药。从患病框镜鲤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QPB1,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特征进行鉴定,结合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并从39种中药中筛选有抑菌效果的药物。结果显示,分离菌株QPB1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类志贺邻单胞菌(MK397781.1)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9.79%;药敏试验表明QPB1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13种抗菌药物敏感,对红霉素、哌拉西林等7种抗菌药物耐药,并携带耐药基因tetA、tetM、sulⅠ、sulⅡ;中药抑菌试验表明,丁香、连翘、黄连等9种中药对QPB1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试验表明,从患病框镜鲤中分离的优势菌株QPB1为类志贺邻单胞菌,其生物学特性、耐药基因型及抗菌药物的筛选为类志贺邻单胞菌的临床诊断和精准施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52株不同淡水鱼类维氏气单胞菌耐药表型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细菌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测定共获得52株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52株维氏气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52株维氏气单胞菌存在比较严重的耐药性,且不同地域分离的维氏气单胞菌菌株对常用的抗菌药物的MIC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庆大霉素、阿莫西林、红霉素全部耐药;对阿米卡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8.08%、94.23%和84.62%;其次是环丙沙星、强力霉素和恩诺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8.85%、71.15%和57.69%;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5.38%和11.54%;所分离菌株均为多重耐药,分别为6重耐药、7重耐药、8重耐药、9重耐药和10重耐药。其中7重耐药和8重耐药分布最广,分别为21.15%和40.38%。 相似文献
17.
18.
19.
鱼源气单胞菌的主要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分离于草鱼肠炎、白鲢鱼打印病、鲢鱼白皮病、草鱼烂鳃、鲤鱼体表出血感染及甲鱼败血症等病例的80株细胞进行了主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均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细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29株(占36.25%)、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38株(占47.5%)、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13株(占16.25%)。在被检验的病例中,或为其中一种气单胞菌的单独感染,或为两种、三种气单胞菌的混合感染。经做人工感染试验检查,表明这些分离菌均为相应感染症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