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责任编辑     
吕纪增 《蜜蜂杂志》2005,25(12):31-31
饲养的蜂种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还要考虑是副业还是专业饲养,定地还是转地饲养,以及管理技术水平。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以及高寒地区,适合饲养黑色品种蜜蜂;西南和华南亚热带地区,西方蜜蜂度夏困难,不宜定地饲养。亚热带地区以及广大山区,适合饲养中蜂。其他蜜源丰富的平原和浅山区,饲养意大利蜂,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优良生产性能。开始饲养蜜蜂,以购置5 ̄10群较适宜。蜂群过少,如有损失,不易繁殖补充;在技术经验不足的情况下,饲养蜂群过多,容易造成巨大损失;随着技术的提高,可以逐渐扩大饲养数量。蜂种最好向本省的种蜂场…  相似文献   

2.
<正>一、云南蜜蜂饲养概况云南人工饲养蜂群 89.49 万群,其中西方蜜蜂17.49 万群,东方蜜蜂 72 万群;30 群以上蜂场 5000 个。1. 西方蜜蜂饲养情况云南省饲养西方蜜蜂 17.49 万群。大转地放蜂大约有 12 万群蜂,600 个蜂场;小转地放蜂大约有 5 万群蜂,250 个蜂场。西蜂饲养蜂场共计 850 个左右。大转地蜂场近年逐渐稳步增长,一方面原来小转地蜂场开始大转地,同时原来中蜂饲养户改养西蜂。外省到云南放蜂情况:20 万群,大约 1000 个蜂场,来至全国各地: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到内蒙古、宁夏、陕西及新疆等 26 个省(区)的养蜂场。  相似文献   

3.
赵中和 《中国蜂业》1999,50(2):12-12
转地饲养的特点是蜜源衔接紧凑,连续不断,能获得高产。定地饲养是分散放牧,能利用零星蜜源。各有好处。但从产量上说,还是转地饲养为高。一、转地饲养转地饲养因蜜源丰富,不仅能获得高产,而且增殖快,蜂群壮,疾病少,这是养蜂的一种生产方式。但转地饲养有三苦:装...  相似文献   

4.
郑州 《蜜蜂杂志》2006,26(11):21-21
我在饲养新疆黑蜂的过程中,有几个需要探讨的问题,现陈述如下。1体色为黑色的蜜蜂生产出的蜂产品营养价值要高?蜂蜜:我们用同一蜂场同等群势的蜂群作比较,都是3天取一次蜜用波美折射计测,黑色蜂群产的蜜要比黄色蜂群产的蜜高0.5波美度左右。同样是封盖蜜,新疆黑蜂比其他黑蜂浓度要高,比黄色蜂的浓度更高,所以气味、甜味等都比较浓。用新疆黑蜂的蜂王幼虫在黄色蜂群中培育蜂王,封盖后的第4天左右,会被黄色蜜蜂全部拖掉;用黄色蜜蜂的蜂王幼虫,在黑蜂群中育王则未出现过上述现象。花粉:新疆黑蜂不喜欢代用花粉,而干花粉做成的粉条黄色蜂种却用…  相似文献   

5.
转地蜂群的饲养管理有其本身的特点。因此,要随着转地放蜂的路线、转地放蜂的目的、转地放蜂的路程、运输工具、气温和群势等情况的差异,灵活运用各项管理措施。由于在转运途中蜜蜂生活条件有所改变,尤其要根据蜂群生物学特性,做到安全运蜂。  相似文献   

6.
萧德强 《中国蜂业》2004,55(6):11-11
自1997年以来,辽西地区晚秋经常发生大面积爬蜂,致使本地区的蜂群饲养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现在很多蜂友谈"爬蜂"色变,束手无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群势骤降或爬光.面对这样严重的秋季爬蜂,笔者谈谈如何预防爬蜂和做好晚秋蜂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春季定地、小转地蜂群的饲养管理,依次为双王同巢,防治疫病,组织生产群,更换老蜂王,防止盗蜂.转地外省的大转地蜂群,其饲养管理依次为分批加继箱,防止蜜粉压卵圈,育王分蜂,预防自然分蜂,准备转地,注意蜂群途中安全,预防工蜂偏集,调整群势,取蜜采浆,追花夺蜜,再次准备转运.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2011,62(7)
1972年3月,我开始饲养意蜂。说来可笑,由3框蜂起家,后来又用蜂箱换得16框蜂,4只蜂王。由家乡到苏北,再到吉林敦化转地放蜂。10个平箱,9箱是双王饲养,1箱隔成4区作交尾群,当年培育出18只蜂王。蜂群发展壮大了,采用双王和单王饲养都一样,但双王群的蜂王必须同龄,  相似文献   

9.
不论在什么地区饲养蜜蜂,原则上都要养强群,特别是定地饲养.大家知道定地养蜂和大转地养蜂是无法相比的,因为大转地蜂群由于不失时机的转场,蜂群始终处在不离花的环境里.而定地饲养的蜂群就做不到这点.虽说管理措施大同小异,但定地饲养蜜源有限,只有油菜是一个稳产的好蜜源,就是早了些,开花流蜜期蜂群正处于新老交替期和增殖期,没有更多的适龄采集蜂.  相似文献   

10.
强壮的蜂群是优质高产的基础,是养蜂者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饲养强群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越冬期蜜蜂的死亡率是影响饲养强群的一个主要因素。从秋末或冬初蜂群内最后一批幼蜂出房到翌年春季新蜂出房之前,蜂群内部没有新蜂出世,蜂群中只死不生,逐日减少,蜂群强度下降,以至下降到群势的最低点,这个最低点也是蜂群新一年繁殖的起点。越冬蜂  相似文献   

11.
蜜蜂的转地饲养是充分利用蜜源。增加蜂产品产量和发挥蜂群生产潜力的饲养方式。我国目前蜂群保有量达700多万群,是世界养蜂大国。幅员辽阔,蜜粉源植物种类繁多.南北气候差异明显,花期交错,为蜂群的转地饲养提供了有利条件。搞好转地饲养,取得较好的养蜂经济效益.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的蜂场和李蜂友的蜂场同在北京西南郊房山区内,相距不足40里,他的蜂场在平原,我的蜂场地浅山区,我们都采用小转地饲养方式。采荆条花时,李蜂友的蜂群到山区来,5月份采剌槐花时。我的蜂群到平原去,秋后各自回家繁殖越冬蜂。有个问题困扰我多年,多数年景,我的越冬蜂蜂量不比李蜂友的少,春繁时群势也差不多,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认真总结多年来的养蜂经验 ,认为在秋季胡枝子花、向日葵花、荞麦花以及各种山花等花期 ,要从利用好这些蜜源 ,生产部分蜂蜜和调整群势 ,做好越冬准备的需要出发 ,对蜂群采取以下几点饲管措施 :1、勤摇蜜。盛花时 ,每 2 -4天摇一次蜜 ,天气好 ,进蜜多 ,要把巢中的大部分蜜摇出来 ,天气不佳 ,要少摇蜜 ,保留一些饲料蜜。2、育新王。秋季盛花期是育王的好机会 ,定地饲养的蜂群和小转地的蜂群要有计划地培育一批蜂王 ,换掉老劣蜂王 ,为繁殖越冬蜂备好优良蜂王。3、治螨虫。此期蜂群里的蜂儿还不是越冬蜂 ,可采用杀螨剂 1号 ,以 1∶40 0…  相似文献   

14.
何邦春 《蜜蜂杂志》2019,(5):I0010-I0010
李少航蜂友生于1949年,祖籍广东。汽车公司退休职工。"文革"时在赣南插队落户,随后在赣南成家立业,是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的业余养蜂人。他从1968年开始养蜂至今,从未中断。中、意蜂都养。饲养的蜂群规模最多时曾达到50群。退休前一直定地饲养,退休后开始小转地饲养。每年春季赴广东省从化采荔枝蜜,结束后转场到赣南荫掌山林场进行休整后采山乌桕蜜,一年之中转场数次。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中蜂和意蜂为素材进行同群饲养,通过移位迷巢法,直接合并法,抽调子脾法,引入幼虫法,把中蜂并入意蜂群。中蜂能在混合群内正常进行蜂群日常工作,以抽调子脾法对意蜂干扰最小。  相似文献   

16.
蜂群转地饲养追花夺蜜,是增加蜂产品产量,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长期转地放蜂耗费大量的人力、运力,费用大,蜂群难以保持强群,在运蜂途中如何减少损耗,保持群势,安全到达目的地,历来是养蜂技术的难点之一。1掌握放蜂信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7.
转地放牧或补充饲养时发生盗蜂的处理方法可迅速把蜂群搬到别处,以不能回蜂为宜,或看难盗蜂群或被盗蜂群,在夜间互相调换蜂群连箱对调,可使蜂群很快安定;盗蜂往往是因为缺乏蜜源而引起,亦可在本场距离蜂群60米处(附近要没有其他蜂场或蜂群),设立供采点,用面盆...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这些蜂友们家住黑龙江省东宁县老黑山镇,每户饲养蜂群在二十群以上一百群以下,以定地饲养为主,结合小转地放蜂,全部为业余养蜂。以产蜜为主。我的这些蜂友有养蜂50多年的,也有近几年开始养蜂的,年龄最大的蜂友70多岁,年龄最小的30多岁。虽然养蜂时间相差之大,但他们都能将蜂群养的全县大有名气,并年年有效益。蜂群无疾病,都能年年安全越冬,无损失,使外地很多养蜂户前来参观取经,包括专业养蜂场也前来交流。那么,我们这些蜂友们有哪些比其他养蜂人高明之处?那究竟在哪里?通过与其他蜂友交流,结论有了。  相似文献   

19.
田慧宇  张水艳 《中国蜂业》2019,(5):53-53,56
蜜蜂规模化饲养是现代蜜蜂养殖发展的趋势,也是必然发展的结果。我地蜜蜂养殖量为10.5万群,其中转地放蜂5.5万群,定地饲养5万群。转地蜂群从南到北追花夺蜜,养殖者效益可观,并有下一代参与养殖,劳动强度大也能相继完成;定地养蜂年龄偏大或者是家中抚养老人,他们无法转地追花夺蜜,养殖效益相对较差。为了有效利用地方蜜粉资源,现对定地蜜蜂养殖提出规模化饲养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养蜂生产中有些养蜂人对品种改良、杂交蜂种认识不清,仍采用旧式传统饲养模式。有的蜂友饲养的蜂王个体小,工蜂也比其他蜂场的体型小,其主要原因是蜂群近亲血缘导致种性退化和育王期间处女王营养不足所致。有的养蜂人从不购买种王,也不与其他蜂场交换蜂王或王台,全是自产自繁,长期自繁造成蜂群生产力、抗病力下降,蜂种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