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东北大部地区水稻进入孕穗抽穗期、部分已齐穗,生长发育比常年提早5天左右,总体长势较好。7月份以来,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病害发生,加之病菌基数高、感病品种面积较大,如后期持续多雨潮湿天气,可能造成稻瘟病大发生。为此,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建议各地切实加强水稻生产中后期田间管理控水促根,适当施用氮肥,重点抓好病害防控,确保获得好收成。一是防好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要高度重视以穗颈瘟为主的稻瘟病防控,立足预防为主,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无论前期是否打过防治叶瘟病的药,均要在水稻破口期和抽穗末期防治穗颈瘟。可每亩用20%三环唑100g或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100m或克温散100mL,兑水50~60kg喷雾;或选用枯草芽孢  相似文献   

2.
水稻稻瘟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症状 水稻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以节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苗瘟是指水稻苗期发病,由于黑龙江省水稻苗期气温偏低,不易发生稻瘟病。叶瘟一般在7月上、中旬发生。在田间常见的有急性型与慢性型病斑。急性型病斑近圆形,绿色,病斑正面和背面有大量的灰绿色霉层。  相似文献   

3.
<正>稻瘟病又名稻热病,该病的发生与环境、寄主、品种及防治等方面原因关系密切。日照少,雾露持续期长的山区和气候较温和的沿江地区发病重。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局部田块甚至颗粒无收。1.稻瘟病的分类与识别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北方地区发生较普遍的是叶瘟,特别年份穗颈瘟也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螟虫防治适期在8月1号前后,力争在5号之前普遍防治一次,结合稻叶瘟、纹枯病一次防治。推荐持效期达15至20天的普尊、稻腾、稻瘟酰安等高效环保杀虫剂。"7月30日,山东省郯城县郯城镇水稻种植区的农民大都收到了这条镇农技站发来的农技短信。目前,郯城县已有3万多农民受惠"农情短信"。  相似文献   

5.
稻曲病是水稻抽穗扬花期极易感染的病害,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通常发病的田块减产10%-15%,严重的田块可达50%.另一方面,稻曲病病菌会严重污染粮食,人、畜食用后影响健康.掌握稻曲病的发病规律,弄清其发病原因,因地制宜采取防治措施,是减少水稻产量损失,提高水稻品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前进农场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在农场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现了水稻稻瘟病的零发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保证了水稻的丰产丰收,现将我场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经验总结如下:1.指导思想2012年前进农场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稻瘟病三遍防治不动摇。在稻瘟病的防控上采取以农业防控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控措施;在化学防治上坚持地面  相似文献   

7.
农药富士一号是日本试产和推广的杂环类杀菌剂。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剂型有40%乳油和40%可湿性粉剂。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兼治飞虱和水稻小粒菌核病及云形病等。残效期约10~12天。 1985年,我地水稻发生稻瘟病较为普遍,主要用富士一号进行防治。该药虽然毒性较低,但一些农户没有严格按用量使用,又连续用农药富士一号污染后尚在残效期的稻草、牧草喂水牛,在污染了的场地放牧、饮水,引起水牛中毒。  相似文献   

8.
<正>1.水稻稻瘟病的病症种类与识别1.1稻瘟病的症状由于为害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一般以叶瘟、节瘟和穗颈瘟危害较大。1.2苗瘟秧苗一般在三叶期发病,不产生明显病斑,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变褐,卷缩枯死,湿度大时,基部有大量灰色霉层。1.3叶瘟在秧苗三叶期后至抽穗均可发生。叶上产生的病斑因气候条件影响和品种抗性的差异,在形状、大小和色泽上都有所不同,分为四种类  相似文献   

9.
一、叶枯神1.特点:该产品为14%可湿性粉剂。具有强力杀菌、高效广谱等优点。能防治水稻多种重要病害,如叶尖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云形病、叶黑粉病等。同时对水稻有明显的增绿防衰和增产作用。2.用法用量:病害严重田块以水稻孕穗期和齐穗后各用药1次为宜,病害较轻的田块在水稻抽穗前后防治1次即可。每公顷用药750-900克,对水600-750千克均匀喷雾。3.注意事项:①本品可与强碱性物质以外的一般农药混用。如奎克、杀虫双、杀虫单、扑虱灵等。②用量要准确,不得随意增减用药量。二、奎克1.特点:该…  相似文献   

10.
多菌灵又名苯骈咪唑NO.44,系苯骈咪唑类杀霉农药,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用量少、残留量低的农药。可防治麦类赤霉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油菜菌核病、瓜类白粉病和稻炭疽病等。对人、畜低毒,LD50(半数致死量)为5~10克/公斤,但人、畜、禽误食大量后仍有中毒致死的危险,禽类尤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正>美谐是由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高效杀菌剂。该产品高效广谱、持效期长,防病、治疗、防早衰,促进生长,改善品质。其适用作物及病害防治方法如下:1.水稻:防治对象:纹枯病、稻瘟病、胡麻叶斑病、鞘腐病、稻曲病。防治方法:每亩用量9~12克,发病初期亩对水50公斤手动喷雾,视病  相似文献   

12.
裴玉侠 《农业新技术》2001,19(6):31-32,33
稻曲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稻粒的真菌病害,河北省承德市在80年代中期随调入"辽粳五号"稻种后传入.目前全市水稻种植区均有此病发生,且已成为冀北山区水稻上的常发病害. 稻曲病在水稻开花以后至乳熟期发生,病菌侵入谷粒后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然后迅速生长,形成直径1cm左右的近圆形"稻曲".根据我校自80年代末至2 000年调查,每个病穗上有稻曲1~2个,可造成减产5%左右;每个病穗上有稻曲3~5个,可造成减产15%~20%以上;每个穗上有稻曲6~8个时,空秕率达35%~40%,千粒重下降5%以上 ,碎米率40%以上,对产量和米质均有较大影响.为对此病进行有效的防治,我校自1987年起,开展了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初步摸清了该病的发生规律并总结出较为有效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在检查蚕桑生产时,发现有的地方为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稻螟危害,使用机动喷雾器,喷射敌杀死、杀虫脒。富士一号等农药,造成的农药中毒和环境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禽畜死亡,蔬菜不能食用。特别是在夏季养蚕期间,农药严重污染桑叶,引起蚕儿中毒死亡,减少蚕茧产量,影响蚕农收入。据三台县调查统计,农药中毒的养蚕户超过30%,绝  相似文献   

14.
连续2年在田间采用3种药剂于不同时期进行了防治野豌豆属种子害虫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药剂处理与对照相比,虫食率由32.5%~43.2%减少到3.2%~17.4%,防效提高到55.2%~91.7%,防治效果非常明显。在3种药剂中,以10%溴氧菊酯的防治效果最好。野豌豆属种子害虫防治的最佳时期是每年的7月30日~8月20日。生产中,建议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的同时,在最佳防治时期以高效低毒的10%溴氧菊酯药剂为主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水稻的孕穗抽穗、灌浆成熟期,也是其多种病虫大量发生和集中为害的时期,如果防治不力,将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绝收。应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和田间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1.稻瘟病症状:叶片上出现梭形、内灰白外黄色、中间有褐色坏死线的慢性病斑,或圆形、水渍状、灰绿色的急性病斑;穗颈上先出现灰黑色病斑,后全穗成白穗。调查决策:绕田埂一周目测,见有发病中心或有急性病斑时立即施药。防治方法:每公顷用75%瘟失顿可湿性粉剂450-525克,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00克,或40%富士一号乳油1500毫升,加水7…  相似文献   

16.
2016~2017年在湘西水稻两熟制地区开展了冬种黑麦草对稻瘟病菌越冬存活力及后作水稻稻瘟病发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冬种黑麦草田残留稻兜上的稻瘟病越冬菌丝随越冬时间的推进,存活率从2016年12月的72. 80%显著下降到2017年4月的52. 80%,冬闲田无明显下降。从越冬病菌产孢量看,冬种黑麦草田稻兜的稻瘟病菌产孢数量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均在显著减少,冬闲田则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减少显著,2017年2月到4月降低不显著;比较同一调查时间冬种黑麦草田与冬闲田越冬病菌产孢量,发现冬种黑麦草田的越冬病菌产孢量均比冬闲田显著降低。在冬种黑麦草对后作水稻稻瘟病发生的影响上,在同一调查时间,无论是病叶(穗)率还是病情指数,冬种黑麦草田均显著低于冬闲田,其中2017年7月、8月和9月冬种黑麦草田的病叶(穗)率分别比同时期冬闲田的病叶(穗)率低52. 83%、26. 97%和20. 61%,病情指数分别低66. 82%、45. 48%和39. 84%。冬种黑麦草对后作水稻稻瘟病发生的控制以2017年7月最高,为40. 05%,8月和9月的控病率分别为31. 26%和28. 49%。综合以上结果,在稻区实施冬季种植黑麦草,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稻瘟病越冬菌丝的存活率,而且也显著降低越冬病菌的产孢数,有效减少后作水稻稻瘟病的初侵染源,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后作水稻稻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不断增长,长期使用单一药剂使水稻稻瘟病病原菌生理小种不断改变,传统的化学药剂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并对近几年发生较为普遍的新病害水稻叶鞘腐败病、纹枯病等细胞壁为甲壳质的真菌病害几乎无效,同时为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需要,生物  相似文献   

18.
兔瘟亦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危害养兔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如不及时防治,死亡率可达60%~90%,甚至全群覆没,造成重大损失。笔者1997~2000年间重点从事兔瘟的防治研究,现将防治情况总结如下:1 流行情况 潍坊市坊子区民间养兔历史悠久。近年来,人们又把它作为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养殖项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是危害养鹅业最大的传染病之一。雏鹅的发病率为60~100%,死亡率为50~100%。全世界养鹅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目前防治小鹅瘟最有效的生物制剂是抗小鹅瘟高免血清(GPS)。利用成年鹅制备抗GPS已有多年历史。为了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异源GPS的研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稻曲病主要为害水稻穗部的单个谷粒,一般情况下稻曲病的田间病株率在5%~15%;单穗病粒在10粒以下,产量损失3%~5%,严重时田间病株率可达40%以上,单穗病粒数多达10~30粒,可造成产量损失8.7%~45.7%.多菌灵、井冈霉素、异稻瘟净等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效可达83.7%以上.最佳用药时期为水稻破口前3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