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甘蔗伸长期两次喷施“蔗丰灵”,能促进蔗茎伸长增组,有效茎数比对照多7020条/hm^2,蔗茎产量增加15.2%,蔗糖分增加0.66%(绝对值),同时提高蔗农和糖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甘蔗品种的蔗茎产量及蔗糖分表现的区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 0个甘蔗品种 (系 )在 1 999- 2 0 0 0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中 2年新植和 1年宿根的蔗茎产量及甘蔗糖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1 )参试的甘蔗品种 (系 )的蔗茎产量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性 ;(2 )参试的甘蔗品种 (系 )总体上表现出较强的蔗糖分变化的相对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桂中蔗区甘蔗磷肥施用效应,为当地甘蔗生产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施磷量处理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进行田间试验,设4个施磷量处理(P0、P1、P2、P3),对应磷肥用量分别为0、59.925、119.850、179.775 kg/ha (P2,O5),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蔗生长性状的影响,并计算各处理的磷肥农学效率.[结果]施用磷肥处理甘蔗分蘖期、伸长初期、工艺成熟期均能明显提高甘蔗的长势,与不施磷肥处理相比,施磷处理的有效茎数、茎径、产量分别提高6.48%、6.67%和8.70%;P1、P2和P3的磷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14.51%、10.82%和8.31%.当磷肥施用量超过119.850 kg/ha(P2O5)时,甘蔗单茎重与磷肥农学效率均随着施肥量的继续增加而降低.[结论]从甘蔗增产效果以及肥料资源高效利用等综合考虑,桂中蔗区甘蔗磷肥的合理施用量为119.850 kg/ha( P2O5).  相似文献   

4.
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对甘蔗螟虫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特丁硫磷颗粒剂为对照,进行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对甘蔗螟虫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甘蔗松蔸时施用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2.0~3.0kg ai·ha^-1,药后60、90d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均超过75%,与对照药剂5%特丁硫磷颗粒剂3.0kg ai·ha^-1处理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因此,生产中建议结合新植蔗播种、宿根蔗松蔸时使用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推荐使用剂量为2.0-3.0kg ai·ha^-1。  相似文献   

5.
甘蔗高效液肥“蔗丰灵”在武鸣府城镇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于生长早期叶面喷施,可使甘蔗植株增高,蔗茎增粗,从而使甘蔗增产,并提高蔗茎品质,增产幅度15-20%,提高蔗糖分1.18%(绝对值)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复合性营养型的化学催熟剂—甘蔗增糖增产剂在我县蔗区应用的可行性,在1994/95年榨季实施400公顷示范推广经验上,1995/96年榨季继续推广666.7公顷,每公顷用4500ml增糖增产剂兑水750kg进行喷施,30天后调查表明:可增加甘蔗蔗糖份1.35%,田间锤度增加2.24%,每公顷增产蔗茎6291kg,增幅达9.4%。大机压榨甘蔗蔗糖份增加0.71%,重力纯度增加0.104%,还原糖下降0.12%。每公顷新增经济收入3087元,项目新增经济效益190.6万元。  相似文献   

7.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生产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与常规种植田间比较试验表明,在新植连作时,无论是否是健康种苗繁殖的后代,每萑都进行热水脱毒处理,其效果大于传统的常规种植,桂糖11号蔗茎增幅45.28%~51.19%,拔地拉蔗茎增幅61.49%~66.22%:而且每萑下种前的种茎都进行热水处理后种植比前萑健康种苗种植出的种茎不再进行热水处理就直接下种效果好,桂糖11号蔗茎增幅2.92%~6.78%,拔地拉蔗茎增幅0.48%~0.66%;而后者又比传统常规种植方法好,桂糖儿号蔗茎增幅38.50%48.27%,拔地拉蔗茎增幅61.01%~65.56%。上一萑已做过热水处理、茎尖脱毒组培苗种植,新植一年后的宿根蔗桂糖11号蔗茎增幅也比对照高32.05%~40.86%。各个处理的蔗糖分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增幅0.91%~1.71%(绝对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 ,研究 p H值为 4 .86蔗作土每公顷施 15 0 0 kg石灰 (A处理 )、15 0 0 kg钙镁磷肥 (B处理 )和 180 0 kg石灰 + 90 0 kg钙镁磷肥 (C处理 )的效应。结果表明 ,3个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 p H值 ;有效地促进甘蔗对 N、P、K,特别是 P的吸收 ;提高甘蔗单株绿叶数、伸长速、茎长、茎粗、单茎重、有效茎数及蔗糖分 ,改善甘蔗品质 ;每公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分别提高 8.2 % -13.0 %和 10 .2 % - 2 2 .8%。 B、C处理的促进效应较 A处理明显  相似文献   

9.
巴西 45号于 1 993年从巴西引进 ,经广西甘蔗研究所 2年室内外检疫 ,未发现检疫性病害。广西甘蔗研究所于 1 995- 2 0 0 0年大田新植 5次、宿根 3次试验结果表明 :巴西 45号平均蔗茎产量(93660 kg/ hm2 )较对照品种桂糖 1 1号 (79650 kg/ hm2 )增产 1 4 0 1 0 kg/ hm2 ,增幅 1 7.59% ;1 0月至次年 1月平均蔗糖分 (1 4 .1 8% )较桂糖 1 1号 (1 3.66% )高 0 .52 % (绝对值 )。3年区域品比试验结果表明 ,巴西 45号平均蔗茎产量 (89955 kg/ hm2 )较桂糖 1 1号 (7641 0 kg/ hm2 )高 1 3545 kg/ hm2 ,增幅 1 7.70 % ;平均蔗糖分 (1 4 .0 8% )较桂糖 1 1号 (1 3.93% )高 0 .1 5% (绝对值 )。 2 0 0 1年 1 2月该品种经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 ,命名为桂引 4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甘蔗新品种桂糖03-2287的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表现,为其在甘蔗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2和2012~2013年度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点桂糖03-2287和对照新台糖22号(ROC22)2年新植和1年宿根试验以及生产试验所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桂糖03-2287第1、2年新植平均甘蔗产量分别为100.00和106.67t/hm^2,兮别较对照增加10.58、12.47t/hm^2;从11月到次年2月份,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3.46%和13.77%,较对照低0.43和0.47个百分点;平均含糖量分别为13.31、14.70t/hm^2,分别比对照增加7.5%和10.3%。宿根平均甘蔗产量为113.37t/hm^2,较对照高23.8%;平均蔗糖分为13.99%;平均含糖量为15.81t/hm^2,比对照增加19.6%。在生产试验各试点中,桂糖03—2287的甘蔗产量均比对照ROC22高,平均较对照增加9.6%。[结论]桂糖03-2287在新植和宿根中,较当前的主栽甘蔗品种ROC22更为高产、稳产,单位面积产糖量更高,新植蔗的蔗糖分比ROC22略低而宿根蔗无明显差异。应属一个中晚熟优良甘蔗品种,可在广西甘蔗生产上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