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在管涔林区经营采伐标地内的伐倒木,按2cm 区分段实测各部分带皮去皮直径和稍端长度,计算带皮和去皮材积,按2cm 一个径阶进行归类,用Ⅴ=aD~bH~c分别对云杉和落叶松进行回归,求各径阶对应树高的材积,进而编制成管涔林区云杉落叶松二元材积表。通过对相关系数,单株材积检验,认为该表可在管涔林区使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3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2980株林木胸径与冠幅直径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建立落叶松人工林胸径与冠幅直径直线相关关系式为y=0.732 0.148x.求得各径阶林木密度.编制6~17cm径阶的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用固定标准地资料验证.结果表明,伐后保留密度越接近经营密度,单位面积蓄积增长量、单株材积就越高.不仅采伐强度符合技术规定,而且能获得理想的间伐利用木材。  相似文献   

3.
利用5994株样木,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落叶松、樟子松、白桦的胸径与根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研究中分别以立地区域、径阶对胸径与根径的关系进行了拟合,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宜宾市人工杉木根径和材积的相关性,解决林业生产中通过根颈(伐桩)测算材积的实际问题,在宜宾市人工杉木林中选取888株树干通直圆满、无断梢的单株,755株用于编表样本,133株用于检验样本。采用直线方程、倒数方程、幂函数方程、指数方程、对数方程、抛物线方程等6个数学模型作为备选模型研究根径-胸径的数量关系;采用直线方程、幂函数方程、指数方程、抛物线方程等4个数学模型研究胸径-材积的数量关系。通过拟合评价和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D1.3=0.807971D0+0.007 696适用于宜宾市人工杉木根径-胸径数学模型,V=0.000 112 0D1.32.554 969适用于宜宾市人工杉木胸径-材积的数学模型,可用于宜宾市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5.
全苏林科院在阿穆尔州和雅库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南部兴安落叶松纯林内进行了直径生长量按树高分布的研究。工作方法是:在标准地上伐倒10株标准木(每木调查时每逢第10和30株),标准木按相对高测定带皮和去皮直径,并用生长锥锥取木蕊,在测定木材年轮的电动机X仪上沿木蕊测量每十年的年轮。按所得资料进一步整理并绘图,从图上找出每十年相对高处的直译生长量(图1),为使计算工作自动化编制了B3CM一2的电子计算机程序。为揭示直径生长量按树高分布的特点,做了不同  相似文献   

6.
采集了4168株编表样木数据,按原林业部"林业基础数表标准化技术业务组"推荐的"可变出材率表"的编制方法,利用样木的测径数据建立削度方程,编制了黑龙江市县林区主要树种一元材种出材率表。经检验,本出材率表精度较高、适用性强,可供生产经营单位、管理部门和科学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7.
一、根径材积表的编制方法同一元材积表(胸径材积表)是否一样?根据一个因子(根径或胸径)与树干带皮材积的函数关系[V=F(D)]而编制的数表称为一元材积表。一元材积表有根径材积表和胸径材积表之分。日常工作中,若不加说明,一元材积表指胸径材积表。无论那种一元材积表,它们的编表方法基本一样:首先伐倒一定数量的林木,实测材积及对应的根径或胸径;然后用多种函数表达式,求解系数值,以剩余平方和最小者为优;  相似文献   

8.
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立木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根径(D0.0)、去皮胸径(D去)、树高(H)同胸径(D)关系的研究,结合解析木结果,建立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模型、根径立木材积模型和树皮材积模型。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胸径是根径的0.730 7倍,去皮胸径是带皮胸径的0.942 7倍,树高模型为H=121.0-13 754.9/(D+116.6);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V)模型分别为V=0.000084738D2.7516和V=0.000 03D1.88737H1.19248,根径立木材积(V)模型为V=0.0002D0.022652;一元和二元树皮材积(V皮)模型分别为V皮=0.000051724D2.1911和V皮=0.000 059D2.311560H-0.163587。  相似文献   

9.
小兴安岭人工樟子松林立木胸径与冠幅直径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兴安岭林区,我们曾在不同林龄,不同密度和不同立地条件的10块标准地内对1316株人工樟子松立木进行胸径和冠幅直径的测定,获得数据如表。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根径与胸径的线性关系张立华,刘国权(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围场068466)落叶松是塞罕坝主要造林树种,系统地研究其根径与胸径的线性关系,是以根径为依据,是科学估测伐前因子的重要手段,在基层生产中有着重要意义。1资料的来源与整理本文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丹东所辖各县区的落叶松人工林中随机抽取288株落叶松样本,对其胸径(D1. 3)和根径(D0.05)进行实测,采用多模型选优法建立了根径和胸径的相关数学模型。结果显示,选取的三项式、乘幂、指数和对数4个方程的相关指数均大于0. 90,其中三项式曲线方程拟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3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2980株林木胸径与冠幅直径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建立落叶松人工林胸径与冠幅直径直线相关关系式为y=0.732+0.148x,求得各径阶林木密度,编制6~17cm径阶的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用固定标准地资料验证,结果表明,伐后保留密度越接近经营密度,单位面积蓄积增长量、单株材积就越高,不仅采伐强度符合技术规定,而且能获得理想的间伐利用木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落叶松人工林树干解析所得的圆盘扫描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整理后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及作图,得到在不同解析木类型(LX)、年龄(A)、胸径(DT)、树高(TH)和冠幅(CW)(整株树木各处的树皮厚度模型中则为带皮直径(DOB),高度(H)和年龄(A))下落叶松人工林树皮厚度(BT)变化规律。并建立落叶松树皮厚度的多元线性预估模型,从而能够通过胸径等易测量变量预测树皮厚度。  相似文献   

14.
在森林经营和森林调查工作中,林分年龄是关键性的因子。为了查定年龄往往要伐树,既浪费木材又浪费人力。本文探讨查定年龄的简易方法,所用材料为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林Ⅲ地位级456株标准木。标准木年龄40—193年,胸高直径6—49厘米,树高9.6—29.2米。一、年龄和胸高直径的关系把456株标准木,按每10年进行归类,求出平均年龄、平均胸径和最大最小直径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落叶松人工纯林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2005年秋对长白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疏伐,林冠下栽植4年生红松,2012年秋对上层长白落叶松进行生长伐,设计轻度、中度和强度3种采伐强度,并设置一组对照。分析5 a后不同采伐强度对上层木长白落叶松及冠下红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层长白落叶松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中度采伐和强度采伐的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平均生长率差异不显著;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加,冠下红松的地径、平均胸径、树高和冠幅逐渐变大,差异显著。综合考虑,对于45年生长白落叶松林,冠下更新红松,红松更新7 a后,再次对上层长白落叶松进行中度采伐,林分保留株数200株·hm~(-2),目标树保留株数120株·hm~(-2),郁闭度0.5较为适宜。为了培育落叶松大径材,可将培育年限延长1个龄级,即51 a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编制本表,在本县腰街、水塘两乡柠檬桉人工林中按径级随机抽取了66株标准木,伐倒后用累高求积法分别求算单株树木材积,伐倒木径级分布为6-28cm,年龄4-6年,其所在地区海拔800-1000m,林分密度166-330株/亩。首先:对所选取的标准木,先用轮尺测其胸径和地径,伐倒后按递减的树干等差级数进行树干区分,直径差  相似文献   

17.
《林业科学》2021,57(10)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水曲柳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对邻近树木胸径和距离的响应,为制定合理的水曲柳根系取样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4种林分密度(Ⅰ:3 572株·hm~(-2),Ⅱ:3 128株·hm~(-2),Ⅲ:2 215株·hm~(-2),Ⅳ:1 468株·hm~(-2))的水曲柳人工林内,随机布点取样,测定0~10、10~20和20~30 cm土层吸收根(直径≤0.05 mm)和细根(直径≤2.0 mm)生物量及0~30 cm土层的吸收根总生物量和细根总生物量,并记录距取样点最近的1株和4株树的距离及胸径。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检验细根生物量与邻近树木距离和胸径的关系。【结果】0~30 cm土层吸收根和细根总生物量受林分密度影响显著,二者均在密度最小林分中最大;从林分密度Ⅰ~Ⅳ,吸收根占细根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61.6%、54.3%、52.9%和63.4%;在所有林分中,50%以上的细根和吸收根生物量分布在0~10 cm土层;在4种密度林分中,吸收根和细根总生物量与最近1株或4株树的距离均相关性不显著(P0.05),仅有密度Ⅲ林分1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与最近4株树的平均距离显著正相关(P0.05);与细根总生物量相比,0~30 cm土层吸收根总生物量与邻近树木胸径之间呈现出更普遍的相关,但相关性显著水平与林分密度有关;密度Ⅰ林分吸收根和细根生物量均与最近1株树胸径显著正相关(均R~2 0.19),而密度Ⅱ林分吸收根和细根生物量均与最近4株树的平均胸径显著正相关(均R~2 0.21);密度Ⅲ林分中吸收根生物量与最近1株或4株树的胸径均显著相关(均R~2 0.16);而密度Ⅳ林分中吸收根和细根生物量与邻近树木胸径均不显著相关;在调查的3个土层中,细根和吸收根生物量与邻近树木胸径的相关性主要出现在0~10 cm土层,并呈现出与0~30 cm土层细根总生物量相似的规律。【结论】基于对不同密度水曲柳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认为可在东北林区不同密度水曲柳人工林内灵活设置细根取样点,不必考虑与附近林木的距离,但需考虑邻近树木胸径大小的影响,在平均木周围设置取样点是可选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内蒙古大青山42株华北落叶松解析木数据,从中选取密度相同、立地条件不同的4块标准地分析立地条件对华北落叶松生长规律的影响以及密度不同、立地条件相同的3块标准地分析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生长均有一定影响,树高、胸径生长量,阴坡大于阳坡,相同坡向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的树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密度对树高生长影响较小。不同密度对落叶松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即密度越大的林分其标准木的胸径和材积越小,胸径和材积生长速度越慢,生长量也低。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密度调控,可发挥其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黑龙江省东南部人工落叶松林分直径结构的研究认为,随着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平均胸径的逐渐增加,其直径正态分布曲线偏度、峰度、最大相对胸径值、相对平均胸径值在各径阶株数累积分布曲线上的位置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而最小相对胸径值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辽东栎根径材积表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吕梁山森林经营局164块标准地和719株辽东栎样木资料,通过二元、一元材积式,并选择最佳的胸径—根径回归关系式,编制出辽东栎立木根径材积式(表),此表可在吕梁山森林经营局辽乐栎林中使用,本编表方法还可供其它地区或其它树种编制根径材积式(表)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