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明 《河南农业》2012,(8):61+63
联合国一直致力于妇女权利的保护,尽力消除影响妇女赋权的因素,而联合国妇女署作为联合国促进两性平等和妇女赋权的新兴专门机构,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非常光明的前景.但是辩证地看,联合国妇女署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对妇女权利保护的充分发挥.通过阐述联合国对促进两性平等和妇女赋权的努力以及联合国妇女署所存在的问题来阐述国际性妇女权利保护的必要性以及现存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立足于对妇女的解放,主要侧重对妇女问题的系统分析,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我国的妇女观思想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建立和发展,同时加快我国妇女全面解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重庆市东中西三个乡镇的乡村妇女基本文化技能现状的实证调查发现,当前乡村妇女读写能力和数字能力总体良好,但科技社会的问题解决能力较为缺乏。不同背景的乡村妇女的基本文化技能差异较大,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及其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乡村妇女的基本文化技能有显著影响。当前乡村妇女基本文化技能存在内外两方面的问题。基于统计分析和田野调查,建议加强相关政策建设以保障乡村妇女的受教育权益,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支持乡村妇女学习和发展,提升妇女的精神世界以激发乡村妇女主动学习意愿。  相似文献   

4.
妇女参政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是实现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政治权利的重要内容,是体现妇女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指标.提高这一群体的参政意识对提高农民总体的民主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影响妇女参与政治的因素着手分析,探寻影响当今妇女参政议政的积极程度的原因,为提高妇女参政意识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探讨妇女工作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阐述妇女工作特点,揭示妇女工作与院校图书信息事业的内在联系,说明妇女工作推动院较图书信息事业发展的机制和成就。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留守妇女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探讨提升生活质量的对策,对河北省200多个村的388名留守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客观条件、对留守的认知、家庭状况和生产任务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留守妇女生活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表明: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均偏低,其中,文化程度高的生活满意度相应较高;留守妇女中照顾老人的负担非常沉重,大部分(76%)妇女至少需要照顾2位老人,其对生活的满意度较低;住房宽敞和够住的妇女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住房拥挤的妇女;家庭月收入高于1 000元的妇女满意度显著高于低收入的妇女;交通状况满意度最高的是水泥路与柏油路;对休闲健身设施的要求不高;联合家庭中的留守妇女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核心家庭;自愿留守、经常与丈夫联系、很少与丈夫吵架、与公婆关系很好的留守妇女的生活满意度显著较高.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留守妇女生活满意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妇女自主和自治意识的增强,妇女NGO不断出现,福建妇女NGO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中有着独特优势,在推动闽台交往、密切两岸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闽台妇女NGO合作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促进闽台妇女NGO合作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永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749-2751
农村妇女的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妇女的职业培训对于提高家庭收入,促进妇女自身能力建设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镇坪县实施的联合国"贫困地区儿童规划与发展项目"中妇女培训工作的实地考察,分析了我国贫困地区妇女及其家庭的特点,总结了镇坪县妇女职业技能培训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现存的留守妇女服务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其需求。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介入留守妇女服务中,可以弥补现有服务的不足,完善留守妇女服务,促进留守妇女服务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李苗  齐顾波  戴健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12):2332-2339
【目的】 研究新疆南疆农村妇女的现状、观念动态、意愿情况、受教育程度及社会影响等,为提高南疆农村妇女综合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4个村350名村民为研究对象(随机收取10%女性和4%男性),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参与式研讨、专家座谈和文献资料检索等方法,调查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96.8%的妇女承担全部家务,52.5%的妇女有外出打工的经历;39.7%的妇女与丈夫共同承担养家,25.8%的妇女为主要养家;家中有决策权的妇女占94.93%,独立决策的妇女占到27.65%,与丈夫共同决策的妇女占67.28%,妇女在南疆农村家庭中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在不断增强。99.5%的妇女认为接受教育对于自身很重要,62%的妇女有过上大学的愿望,69.3%的妇女希望培养女儿进入大学学习,75.6%的妇女希望培养儿子进入大学学习,对于子女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很迫切;97.2%的妇女有学习一技之长的愿望,87.2%的妇女有学习技能外出打工的愿望。90%的女性对当前的生活状况和条件满意;98.6%的妇女认为妇女具有独立思想很重要,跟随丈夫思想重要的仅占1.4%。妇女对驻村工作队认可度极高。【结论】 农村妇女在新疆南疆家庭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南疆农村妇女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明确;妇女的生活质量明显好转,但受教育程度亟待提高。妇女参与公共活动有一定的积极性,参与村级治理意识有待提高。应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的综合职能,丰富农村妇女生活,鼓励参与社会活动,发挥妇女的群体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情况,选取福建省作为调查对象,在对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选用村规民约是否有歧视妇女和妇女家庭种植土地面积等变量表征妇女土地权益问题,选用家庭年总收入和家庭农业收入等表征妇女家庭收入,采用2阶段最小二乘法测算了土地权益问题对妇女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妇女的歧视性规定会影响到农户家庭的农业收入和年总收入,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普遍但不严重;进一步从土地调整政策、出嫁女、招女婿、离婚妇女回迁、丧偶妇女等角度分析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缘由;最后提出要适时调整土地,确认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加强对农村基层民主的引导与监督,保护妇女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7):206-20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男性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市,丈夫外出务工之后,留守妇女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然而,当前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明显地存在缺位现象,为留守妇女构建个人支持网络、自助团体支持网络、社区支持网络,可以有效增强留守妇女的自助能力,改善留守妇女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让庄稼院妇女在劳务输出中树立辽河儿女品牌?东辽县妇联紧紧围绕提升妇女素质,精心呵护来自庄稼院的妇女,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教育,使她们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东辽县妇联把借助品牌带动全县妇女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一项中心  相似文献   

14.
美国妇女作为一个独立群体参与南北战争,并在战争进程中发挥作用。这一过程中,北方妇女和南方妇女作为对立双方对待战争的态度及参与程度有所不同。而战争对妇女产生的影响对于白人和黑人妇女而言,结果不尽相同。基于以上内容分析,美国妇女与此次战争的关系不仅体现为妇女罹受战争磨难和在战争中为所属阵营作出贡献,其更深层次内容为妇女以战争为契机与条件,得以重塑自我,获取解放。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农村留守妇女居家创业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留守妇女创业的对策和建议,并探讨了农村留守妇女居家创业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积极引导妇女参与发展经济,昔日围着锅台转的农家妇女,如今成了增收的生力军. 八十九团鼓励妇女参与发展经济,积极组织妇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使全团1000多名农家妇女掌握了种植和养殖等方面的技能,农家妇女们靠一技之长发展起了庭院养殖、特色种植、特色林果业等经济项目,人均增收1000多元.  相似文献   

17.
孙慧明 《现代农业》2012,(10):93-94
截止到2011年底,河南省留守妇女达150万,占农村已婚妇女总数的30%。留守妇女是家庭生活的支柱,乡风文明的建设者,农村经济建设的领头羊,村务管理的主力军。"留守妇女"存在的问题:劳动强度大,精神负担加重,文化生活缺乏,致富能力弱,夫妻交流少,民主管理意识不强,维权意识有待提高。解决留守妇女需要党和政府高度关怀和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帮扶活动,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关爱留守妇女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8.
胡艳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96-19499
以家庭内部劳动分工为视角,运用新家庭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深入分析了西北农村留守妇女的从业困境,并通过分解妇女可支配劳动时间,认为农村留守妇女在可购买家务劳动条件下,外出务工可以提高总效用。最后,针对影响农村留守妇女的从业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今,我国妇女社会地位正在逐步提高,但农村妇女暴力犯罪也呈上升趋势。笔者对吉林省农安县妇女暴力犯罪情况进行了调查。1996年以来,农安县检察院共办理妇女犯罪案件69件,其中暴力犯罪案件53件,全部是杀人、伤害案件,占妇女犯罪总数的76.8%。各年度妇女犯罪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20.
性别与贫困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陕西、云南、贵州3个省6个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调整的妇女赋权指数及财富指数,在测量农村地区妇女赋权和贫困状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妇女赋权与家庭贫困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缺乏生产的决定权和资源的控制权是导致妇女未被赋权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地流转决策权的缺失是体现妇女未被赋权的核心指标,妇女赋权水平最高的指标是管钱;妇女未赋权与家庭贫困程度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妇女被赋予越少的权力和能力,该家庭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越大;妇女被赋权人群中贫富人口分布差异不大,但妇女未被赋权的人群中,贫富分布差异显著,贫困农户中妇女未被赋权主要体现在管钱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