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复合菌发酵豆粕生产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通过优化豆粕发酵工艺参数,研究发酵条件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并对不同批次和不同厂家的产品进行分析,为选择发酵豆粕产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接种菌龄分别是24 h和36 h;在1000 L发酵罐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接种菌龄均为18 h。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优化产蛋白酶培养基为:豆粕92.85%、麸皮4.64%、玉米粉2.32%、葡萄糖0.19%,料水比1∶0.6,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接种比为2∶3,接种量为4 mL/100 g。通过对发酵产品分析,生物降解是去除抗原蛋白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海藻渣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复合菌剂进行发酵,以甲醛含量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发酵海藻渣最佳工艺条件为培养基组成为海藻渣100 g、麸皮20 g、豆粕25 g,发酵温度为45℃,发酵时间为10 d,复合菌剂接菌量为5%,海藻渣采用优化工艺经复合菌发酵后甲醛含量可由367.88 mg/kg降至57.14 mg/kg。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是对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GuoL.Zhou液体发酵培养基的营养源和培养条件进行探索。[方法]以发酵培养液中的菌球生物量、菌丝生长速度和菌球萌发活力指数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的培养的温度、pH值、碳源、氮源、接种量进行优化筛选,研究最佳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并对发酵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功能性成分测定对比。[结果]液体发酵培养中最佳的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27℃、起始pH为8.0、接种量为11%、碳源是海藻糖、氮源是豆粕粉,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海藻糖2.0%、豆粕粉3.5%、KH_2PO_4(0.05%)、MgSO_4(0.025%),该条件下菌球生物量最高为2.36g·100mL~(-1)。发酵菌丝体的三萜类化合物、β-葡聚糖和黄酮含量均高于子实体。[结论]通过对发酵工艺的筛选优化,为该菌的人工驯化和功能性食品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姚小飞  叶璐  赵世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76-8478,8490
[目的]为大豆多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外线诱变后筛选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B1-2菌株发酵豆粕生产大豆多肽,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各因素对枯草芽孢杆菌B1-2发酵豆粕生产大豆多肽的影响依次为:豆粕含量、培养基pH值、发酵温度和接种量。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中含9%豆粕、2%麸皮,以培养24 h的枯草芽孢杆菌B1-2菌株为发酵菌种,在初始pH值7.5,温度35-40℃,接种量8%条件下发酵64 h,此条件下豆粕蛋白的水解度可从初始条件的17.80%提高至21.06%,比条件优化前提高了18%。[结论]该研究优化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生产大豆多肽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抗菌脂肽在农业生产、医药和食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高效生产是其产业化应用的关键。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BBD)对纳豆菌NT-6菌株固态发酵产抗菌脂肽的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麸皮与豆粕的比例、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培养基含水量、接种量、无机盐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得到最适固态发酵条件是:10 g固体基质(麸皮7 g、豆粕3 g)、加入适当的无机盐(0.67%的葡萄糖、0.64%的谷氨酸钠、0.15%的硫酸胺、0.10%的磷酸氢二钾)、123.78%含水量、10%接种量、36.75℃、发酵72.4 h,在此条件下,所得抗菌脂肽产量为61.76 mg/g。[结论]利用麸皮和豆粕等基质,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可以高效优化脂肽发酵条件,使脂肽的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邱玉玲  张磊  炎曙明  缪鑫昕  胡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53-12654,12683
[目的]对干酪乳杆菌NH-2固态发酵基质进行筛选及优化。[方法]以麸皮、米糠及豆粕为候选基质,通过基质发酵保湿性、产物活菌数与表面结构的比较,以及后续的复合基质试验,确定干酪乳杆菌NH-2最佳的固态发酵基质。[结果]麸皮与米糠以3:5的比例混合时为干酪乳杆菌NH-2最佳的固态发酵基质,在该条件下产物活菌数最高可达(85.70±2.35)×108cfu/g。[结论]干酪乳杆菌NH-2能以麸皮、米糠为基质通过固态发酵实现其高密度发酵培养。  相似文献   

7.
多菌株固态发酵豆粕生产高蛋白饲料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粕为原料,利用混菌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豆粕固态发酵条件.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3.7℃、料水比1:0.975、接种量10.53%,在此条件下发酵豆粕的蛋自含量从45.16%提高到53.94%,提高率为19.44%.  相似文献   

8.
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黑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固态发酵豆粕的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影响因素,建立优化的发酵工艺。[结果]确定的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培养条件为:当固态物料中含有10%麸皮,9%玉米粉,1%葡萄糖及0.15%K2HPO4和0.01%MgSO4时,在28℃恒温条件下培养48~72 h,每隔6 h翻料1次,大豆肽含量最高可达6.159 mg/g。[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大豆肽的发酵法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唤明  薛晓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141-5142,5231
[目的]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这3种菌混合发酵生产发酵豆粕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酶来提高发酵豆粕的水解度。[方法]通过添加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进行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结果表明,最佳加酶条件为中性蛋白酶加酶量为20U/g,酸性蛋白酶加酶量为20U/g,纤维素酶加酶量为6U/g;并且在此加酶优化条件下,发酵豆粕的水解度由优化前的9.32%增加到19.65%。[结论]添加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能显著提高发酵豆粕蛋白质水解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条件对酵母菌数的影响试验,以及对葡萄糖、尿素、K2HPO4、生物素的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获得了酵母生长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以麸皮为基料,葡萄糖2%,尿素0.5%,K2HPO41.0%,生物素0.01%,在500 ml广口瓶中装量30 g,料水比1∶1,接种量1%,于28℃培养64 h的条件下,酵母培养物菌数达6.16×108cfu/g,比优化前发酵培养基中菌数提高1.34倍,比单因素试验结果提高了24.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