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适合册亨县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开展了玉米直播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移栽+平作的产量和净产值明显高于直播+平作、直播+垄作,直播+平作的产量和净产值略高于直播+垄作。在劳动力比较富集的地区,玉米种植建议采取育苗移栽+平作的方式;在劳动力相对欠缺的地区,建议采取直播+平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3种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兴黄单999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垄作和直播+平作分别比育苗移栽+平作增产19.65%和6.36%,值得在普安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浪 《农技服务》2010,27(4):445-447
进行了玉米不同直播模式与播期的对比试验。玉米直播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移栽+平作的产量、经济性状水平都高于直播+平作和直播+垄作,直播+垄作又高于直播+平作;玉米直播播期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播期宜早不宜迟。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不同种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粪团育苗移栽+平作产量最高,产量为8287.5kg/hm2,玉米直播+平作产量次之,玉米直播+垄作产量最低,但从经济效益来看,净产值最高的是直播+平作,育苗移栽+平作与直播+垄作之间无太大差异,又都明显低于直播+平作;直播方面,4月6日播种的产量和效益低于4月11日,但高于4月16日、21日、26日;4月11日播种的产量和效益高于4月16日、21日、26日。因此,在劳动力比较富积的地区,玉米种植建议采用育苗移栽+平作的方式;在外出务工人口多、农村劳动力相对欠缺的地区,玉米种植建议采用直播+平作的方式;建议该地玉米的最佳播期为4月11日。  相似文献   

5.
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产量上,育苗移栽+平作处理的产量最高,直播+平作与直播+垄作2个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明显;经济效益上,直播+平作处理的净产值最高。因此,在劳动力比较富积的地区,玉米种植建议采用育苗移栽+平作的方式;在外出务工人口多、农村劳动力相对欠缺的地区,玉米种植建议采用直播+平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王芳 《农技服务》2008,25(11):14-14
于2008年在兴仁县进行了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的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育苗移栽+平作处理(单产8647.65kg/hm2)的产量明显高于直播+平作处理(单产8047.28kg/hm2)和直播+垄作处理(单产8127.58kg/hm2),分别增产6.94和6.01。玉米育苗移栽+平作的种植模式是兴仁县玉米种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适合册亨县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开展了玉米直播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移栽+平作的产量和净产值明显高于直播+平作、直播+垄作,直播+平作的产量和净产值略高于直播+垄作。在劳动力比较富集的地区,玉米种植建议采取育苗移栽+平作的方式;在劳动力相对欠缺的地区,建议采取直播+平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直播+垄作+覆膜和育苗移载+平作,可在普安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邹城市现有耕地95万亩,常年种植小麦50余万亩。为了调整本市小麦产区种植业结构,同步实现粮食增产、品质提高和粮农增收,解决平原高产麦田旺长、冻害、病害、倒伏和早衰等五大问题,克服平作直播夏玉米易受“芽涝”的影响,2004年我们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引进了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麦玉米双垄作栽培模式。2004~2005年度在郭里镇示范1000亩,2005~2006年度扩大到1.6万亩。经调查统计,垄作小麦平均亩产482.8kg,较平作亩增产55.1kg,增长12.8%;直播垄作玉米平均亩产600.6kg,较平作亩增产40.1kg,增产7.6%。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半干旱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垄作(传统)、留茬平作(留高茬30cm)、灭茬平作3种耕作处理方式对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个耕层中可以看出,在玉米生长发育时期内留茬平作的土壤含水量略高于常规垄作和灭茬平作。播种、苗期到拔节时期常规垄作不同土层的温度均高于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垄作的产量明显高于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常规垄作的20m2穗重比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高13.2%和5.6%。垄作产量比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高16.1%和7.3%。  相似文献   

11.
对比研究了玉米常规垄作、留茬平作、灭茬平作栽培模式的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及产量情况。结果表明: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的出苗期、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分别比常规垄作的晚1~2d。5~20cm深处的土壤温度,常规垄作的较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的略高。0~50cm深处,播前土壤水分,常规垄作的比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的高0.2~0.3个百分点;苗期、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土壤水分,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的高于常规垄作的0.9个百分点左右。玉米产量,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的分别比常规垄作的低7.5%和3.3%。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东北春玉米春季低温干旱和耕层蓄水能力差的问题,设置3种耕作处理,即平作平管、平作垄管和垄作垄管,研究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耕作方式下土壤平均温度垄作垄管与平作垄管差异不大,高于平作平管1.26℃。平作可减少表层土壤水分的损失,垄作管理方式则可有效增加深层土壤含水量。不同耕作方式下,垄作垄管的产量比平作垄管和平作平管处理分别高3.8%和5.2%。  相似文献   

13.
杂草是影响水稻直播田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筛选适合寒地水稻湿润直播田的除草剂,研究了不同时期施用不同除草剂对湿润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前封闭施用40%苄嘧·丙草胺或40%苄嘧·丙草胺+38%苄·噁·丙草胺,2叶1心期施用55%吡嘧·丙草胺或55%吡嘧·丙草胺+38%苄·噁·丙草胺,5叶1心期施用480g·L~(-1)灭草松+36%二甲四氯钠·氯氟吡可高效防除直播田禾本科杂草、莎禾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直播稻的出苗情况、生长发育动态和产量性状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药剂在生长期施用没有产生明显的药害。  相似文献   

14.
以华南9号为试验材料,进行4种不同栽培方式对木薯生长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直播、地膜覆盖+育苗移栽、露地+育苗移栽这三种栽培方式对木薯的出苗期提早、出苗率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较明显,与露地+直播(CK)相比,出苗期分别提早36、31、31 d;出苗率(CK为82.53%)分别提高19.24%、14.29%、14.29%;产量(CK为27 274.20 kg/hm2)分别提高41.98%、26.72%、11.45%;淀粉含量(CK为27.13%)分别提高3.50%、2.10%、1.40%。地膜覆盖+直播这种栽培方式木薯出苗期早、出苗率高、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机械精量穴直播(以下简称机直播)、机直播+抗倒剂和人工手插3个处理对比,研究了抗倒剂立丰灵对机直播水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倒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植株的高度,促进了水稻植株的矮壮与抗倒性能;机直播+抗倒剂和机直播处理较人工手插处理显著地提高了结实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实际产量分别增13.58%和10.00%,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垄作覆膜栽培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了垄作覆膜栽培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在垄作覆膜栽培条件下,表现均比对照增产,尤以直播+垄作+垄上覆膜模式产量表现最高,为8 728.5 kg/hm2,比对照增产12.3%,直播+垄作+全田覆膜模式表现次之,为8 200.5 kg/hm2,比对照增产5.5%,直播+垄作+垄沟上覆膜产量与对照相当。在生育期表现上,垄作覆膜栽培均比对照短3~7 d。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直播稻田中稗草及千金子难以防除,危害程度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因此,于2018年8月在普济圩地区开展了3%氯氟吡啶酯乳油、3%氯氟吡啶酯乳油+10%氰氟草酯乳油、3%氯氟吡啶酯乳油+10%氰氟草酯乳油+安融乐3种药剂处理对直播稻田高龄稗草和千金子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氯氟吡啶酯乳油1 200 mL/hm~2+10%氰氟草酯乳油2 250 mL/hm2+安融乐可以实现对高龄稗草和千金子的有效防除,株防效分别为86.4%、100.0%,鲜重防效分别为95.9%、100.0%,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该复配药剂可用于直播稻田后期高龄稗草和千金子的补除。  相似文献   

18.
小麦垄作栽培的肥水效应及光能利用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小麦垄作栽培中以垄沟内小水渗灌代替传统平作的大水漫灌 ,化肥以垄沟内集中条施代替传统平作的撒施 ,相对增加了施肥深度 ,由此灌溉水的利用率较传统平作提高 1 8 9%~ 3 2 2 % ,氮肥利用率提高1 2 7%~ 1 3 7%。垄作栽培由于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光能利用率较传统平作提高 1 0 0 %~1 3 2 %。  相似文献   

19.
小麦产量提高的同时,氮肥用量也不断增加,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影响。探讨通过结合种植方式和优化氮肥用量以稳定产量,同时减少氮肥使用。以济麦22为供试材料,于2013—2014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农学试验站以20 cm+40 cm沟播和30 cm等行距平作种植方式为主处理,3种施氮量为副处理(纯氮量分别为N0:0;N1:112.5 kg/hm~2;N2:225.0 kg/hm~2)。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相同氮量处理下,20 cm+40 cm沟播较30 cm等行距平作能显著提高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和旗叶光合速率(P_n)。沟播提高了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沟播光能截获率比等行距平作高23.65%(N_0)、27.18%(N_1)、31.26%(N_2),产量比等行距平作高6.32%(N_0)、14.37%(N_1)、2.38%(N_2)。在112.5 kg/hm~2(N_1)下,沟播产量优势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冬小麦施氮112.5 kg/hm~2结合20 cm+40 cm沟播能优化群体结构、减氮稳产、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李军 《现代农业科技》2011,(24):172+174
进行10%韩秋好乳油+480 g/L灭草松水剂防除单季稻直播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10%韩秋好乳油+480 g/L灭草松水剂防除单季稻直播田杂草效果较好,安全性也较高,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