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牛乳中酪蛋白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鲜乳高速离心分离得到酪蛋白。并以分离得到的酪蛋白为原料,从流变学特性、粒径、Zeta电位和透光度等几个指标研究了其在不同pH下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5.0~7.0范围内,Zeta电势值(绝对值)、电导率值和粘度都是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大,而酪蛋白胶粒的粒径先增大后减小,在pH值5.8和6.2时最小。分散稳定性分析仪测定结果显示,酪蛋白溶液在pH6.2到pH6.6时最稳定。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种现象与其微观结构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乳化剂对乳清蛋白溶液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亲水性的蔗糖酯还是亲油性的单甘酯,当加入到乳清蛋白溶液时,都能够有效阻止蛋白质分子的聚合。乳清蛋白Zeta电势值(绝对值)和体系的电导率值都是随着乳化剂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表面张力值都是在添加量为0.01%时达到极大值,而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体系的黏度值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一直增大。此外,同单甘酯相比,蔗糖酯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值、电导率值及乳清蛋白粒子的Zeta电势大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流变仪,扩散光谱和FTI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NaCl对酪蛋白酸钠溶液特性的影响.添加NaCl后,FTIR图谱的形状和波峰并未发生变化,但是强度发生变化,分析原因为:NaCl同蛋白质竞争吸水,间接增加了蛋白质浓度,并且降低了体系的扩散性能,表现在特征衰减时间r的增加上,但是NaCl并未影响酪蛋白酸钠溶液的2级结构.流变学特性研究表明:3%和7.5%的酪蛋白酸钠溶液为牛顿流体,15%的酪蛋白酸钠溶液为非牛顿流体,添加NaCl能够显著增加体系的黏度值.对15%的酪蛋白酸钠溶液进行时间依赖性和触变性研究的结果表明,此时的体系是负触变性体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增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广泛应用于乳制品或乳饮料中。采用AR-G2流变仪,通过稳态流动、应变扫描、频率扫描、动态黏弹性温度扫描及动态黏度温度扫描等实验研究pH值对海藻酸丙二醇酯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的增加使海藻酸丙二醇酯溶液的黏度降低,同时使其黏弹性与复合黏度降低,损耗正切增加。另外,pH值低于7时,海藻酸丙二醇酯溶液的剪切稀化程度减弱,pH值高于7时,溶液的剪切稀化程度增强。同时,pH值影响海藻酸丙二醇酯溶液的黏度及黏弹性的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5.
对羊奶的热稳定性、酒精稳定性、凝乳特性及羊奶制品(羊奶粉、羊奶酸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研究表明: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对羊奶的稳定性都有显著的影响.温度在120~140℃范围内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羊奶的热稳定性明显降低;30~80℃范围内,酒精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pH6.7时,羊乳的热稳定性最好,pH6.4~7.2时,随pH值升高,羊乳的酒精稳定性增强.无机盐离子Ca2+对羊奶热稳定性和酒精稳定性的影响作用相似,稳定性均随Ca2+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对于羊奶制品,降低水分活度可以提高其贮藏稳定性,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含量的增加会降低酸奶贮藏期间的滴定酸度、黏度及持水性.另外,发酵酸奶所用稳定剂的不同、贮藏温度的不同也会影响制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体系的pH值均会影响酸性乳饮料的稳定性.在浓度0%-0.6%、pH4.6-3.6范围内,体系的粘度随浓度增加、pH升高而增加;随CMC浓度增加,所能稳定的pH范围也增加,沉降量降低.在相同条件下,调酸型酸性乳饮料比发酵型易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我国研究人员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体系pH值=7时,随着羧甲基纤维素(CMC)浓度的增加,由酪蛋白酸钠(CN)制备的水包油乳化液表面蛋白的覆盖率增加,且β-酪蛋白最易与CMC发生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提升农药的沉积率,减少环境污染意义重大。为探究安全、有效的提升农药沉积率的新途径,文章采用磁化方法对农药进行处理,探究磁场强度、温度、循环次数对农药的表面张力、电导率、pH值的理化特性影响,并在温室大棚无风环境条件下,使用玻璃纸对农药进行收集,对柑橘定植苗农药的沉积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磁场强度和循环次数对表面张力影响显著,温度不显著,表面张力随磁场强度和循环次数的增加不断减小,减小至54mN/m后趋于平缓;磁场强度、循环次数对电导率影响显著,温度不显著,电导率出现极小值;磁场强度、温度、循环次数对pH值的影响均不显著;经过3900Gs、20次循环磁处理后,喷雾颗粒粒径减小,柑橘定植苗农药沉积率提高了2.6%~6.0%左右。  相似文献   

9.
鲁海军  许丽 《饲料工业》2005,26(22):25-27
1 前言  热应激是指动物受到超过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时所引起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热应激会造成动物体内血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在热刺激下出现热喘息、呼吸次数增加、血中CO2排出过多、pH值升高.为了保持平衡,通过肾排出血液中Na^+、K^+等离子来降低血液pH值,引起血中钠、钾离子水平下降,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一种阳离子脂质体包埋角鲨烯佐剂的制备工艺,试验采用乙醇注入法结合探头超声,以卵磷脂、胆固醇和硬脂胺为原料包被具有免疫功能作用的可代谢油脂角鲨烯,以粒径、稳定性指数(TSI)和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研究,并对阳离子脂质体包被角鲨烯佐剂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阳离子脂质体包被角鲨烯佐剂制备条件为:卵磷脂15 mg/mL,胆固醇2.0 mg/mL,角鲨烯8 μL/mL,探头超声时间15 min,超声功率100 W。在此条件下所制佐剂平均电位45 mV,平均粒径182 nm,黏度<80 mPa·s,其粒度小、黏度小、性能稳定,具有进一步作为疫苗佐剂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大豆磷脂S75、注射用大豆油和Poloxamer 188为辅料,采用高压匀质法,制备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粒度/Zeta电位测定仪测得其粒径、多分散系数和Zeta电位分别为(174.9±8.7)nm、(0.174±0.021)和(-30.9±1.06)mV;加速稳定性试验后,其外观、pH、粒径、电位和药物含量等均符合要求;局部刺激性较普通注射液轻。结果表明,注射用伊维菌素亚微乳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刺激性小。  相似文献   

12.
氟苯尼考纳米乳制备及其抑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制备氟苯尼考纳米乳并了解其抑菌效果,本试验进行了处方筛选、物理性质考察、抑菌圈试验,通过测定氟苯尼考在多种油相中的溶解度,确定最佳油相;再以乳化剂-助乳化剂(Smix)体积比Kv值及Smix-油相体积比为考察指标,结合伪三元相图筛选最佳处方组成;利用染色法鉴别纳米乳类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乳微观形态;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度分布、Zeta电位;采用离心及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经抑菌圈试验观察氟苯尼考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微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橄榄油为最佳油相,EL-40为最佳乳化剂,丙三醇为最佳助乳化剂,优选的Smix体积比Kv值为2.0,Smix-油相体积比为8:2。氟苯尼考纳米乳最佳处方组成为:氟苯尼考120 mg,N,N-二甲基甲酰胺0.1 mL,橄榄油2 mL,EL-40 5.7 mL,丙三醇2.3 mL,水6 mL。氟苯尼考纳米乳为水包油(O/W)型,外观呈球形,大小均匀无黏连,平均粒径28 nm,粒径呈正态分布,Zeta电位为-0.454 mV,经离心试验及长期试验样品稳定,对4种常见菌体外抑菌效果强于同浓度氟苯尼考溶液。本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纳米乳制备方法简单、可行,且纳米乳稳定,抑菌效果良好,在畜牧养殖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在pH 2.5,3.5,4.5和5.6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拉巴豆种子萌发、生长、光合特性和酶活性等生理生态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胁迫下,随着pH的下降,拉巴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地上部鲜重、根长、根鲜重和叶片POD活性均减小;株高增长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叶片SOD和CAT活性均增大。在pH≤2.5的模拟酸雨生存条件下,拉巴豆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高纯度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VP2蛋白自组装的亚病毒颗粒(subviral particles,SVPs),并对重组VP2蛋白(rVP2)SVPs的组装效率和均一性进行评价,本试验利用大肠杆菌表达IBDV rVP2,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对蛋白表达情况和免疫反应性进行鉴定,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切向流超滤浓缩系统纯化rVP2蛋白,并通过透射电镜(TEM)、高效液相尺寸排阻色谱(HPSEC)、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及粒径和表面电位(Zeta potential)等多种检测技术对单个SVP组装形态和整体组装情况进行分析检测,初步建立了IBDV rVP2 SVPs组装效率的系统性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在大肠杆菌中实现IBDV rVP2的大部分可溶性表达,且能与鸡IBDV阳性血清有明显的免疫反应性,纯化后rVP2纯度提高66.9倍,回收率达到93.3%。TEM观察rVP2自组装成直径约25 nm的SVPs,视野内SVPs大小均一,均匀分散。HPSEC检测结果显示,rVP2 SVPs的分子质量约为2 482 ku,与20个VP2三聚体形成的T=1二十面体SVPs分子质量一致。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检测结果显示,rVP2 SVPs体积分布均一,组装效率高。粒径和Zeta电位检测结果表明,rVP2 SVPs颗粒分散度较好、体系稳定,有利于rVP2 SVPs的长期保存。本试验通过多种检测技术对rVP2 SVPs的组装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实现了rVP2 SVPs的高效组装,为IBDV SVPs疫苗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针对性的研发一种安全性好、能有效增强免疫效果、使用方便的猪瘟活疫苗新型佐剂稀释剂(AD),并对AD的免疫增强效果进行评价。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制备了AD,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AD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其稳定性、粒径、多分散指数(PDI)及Zeta电位进行表征。将AD与猪瘟活疫苗混合后,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进行佐剂增强免疫效果评价。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的AD平均粒径为100.4 nm,PDI为0.147,Zeta电位为-28.7 mV,试验结果表明其稳定性良好。免疫效果评价试验结果显示,佐剂组小鼠血清中抗猪瘟病毒(CSFV)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抗体水平能持续较长时间,表明AD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佐剂组小鼠血清中IL-4、IL-6和IFN-γ的水平均有明显提高,表明该疫苗佐剂能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本试验制备的佐剂稀释剂与疫苗混合使用,能显著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从而增强疫苗的免疫刺激能力。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novel oil-in-water (O/W) emulsion as adjuvant diluents (AD) for live vaccine against 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 that coul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immune effect of vaccine.The AD was prepared by 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 technique.Formulations and preparation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with response surface design.Its stability, particle size, polydispersity (PDI) and Zeta potential were characterized.The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and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of the AD were evaluated with BALB/c mice by intramuscular injection.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AD prepared by optimized formulation and parameters was 100.4 nm, PDI was 0.147, and Zeta potential was —28.7 mV.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 had good stability.The AD was inoculated combined with live vaccine against CSF into BALB/c mice by intramuscular injec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ve vaccine against CSF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 could be evoked in mice by co-inoculation with AD and vaccine.The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levels in co-inoculated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with obvious phenomena of higher levels of IFN-γ, IL-6 and IL-4 in serum.The result revealed that cellular immune capabilit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the AD.The results strongly revealed that cellular immune capabilit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AD for effective immune-adjuvant for live vaccine against CSF.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一种适用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株(Staphylococcus aureus small colony variants,SASCVs)引起奶牛乳腺炎感染的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评价其对SASCVs菌株的抗菌活性。【方法】 通过对槲皮素(0.05、0.10、0.15和0.20 g)和替米考星原料药用量(0.2、0.3、0.4和0.5 g)及转速(500、1 000、1 500 r/min)、反应时间(0.5、1.0、2.0 h)、反应温度(25、50、75 ℃)、溶剂浓度(5.0%、7.5%、10.0%)进行考察,以外观性状为指标,筛选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最优配方和制备条件;以微观形态、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粒径和Zeta电位为指标,对制备的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表征;通过琼脂扩散法、微量肉汤稀释法和体外杀菌曲线,对比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和市售替米考星溶液对SASCVs菌株的抗菌活性,评价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的优势。【结果】 当替米考星为0.4 g、槲皮素为0.1 g、溶剂为20 mL 7.5%的聚乙二醇溶液,在转速为1 000 r/min、反应时间为1 h、反应温度为50 ℃时,所制备的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最优,其溶液外观性状显示颜色清亮,无沉淀和絮状物;微观形态显示该混合物纳米粒分布均匀,颗粒大小一致;沉降体积比为1,再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741.9 nm,Zeta电位为-7.69 mV。替米考星标准品、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和市售替米考星溶液对SASCVs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4、1.51和1.38 cm,对SASCVs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1和2 μg/mL;体外杀菌曲线表明,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对SASCVs菌株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本研究所制备的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对SASCVs菌株具有较强杀菌能力,可为治疗由SASCVs菌株引起的奶牛乳腺炎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