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的妊娠期平均280天,初乳期约7天,围产期可定为妊娠186天至产后7天。畜牧上也有将乳牛的围产期定为从产前15天至产后15天,为狭义的围产期。根据理论和实践需要,我们认为乳牛围产期宜从妊娠190天即预产期前3个月起至产后15天止。在此期间经历后期泌乳、干乳,分娩和早期泌乳四个阶段,由于乳腺相继发生泌乳、干乳、开始泌乳突发性变化,同时伴有胎儿后期生长发育、分娩  相似文献   

2.
奶牛围产期(产前21天至产后15天),也称为奶牛的病理期,因为80%的奶牛发病和死亡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现将奶牛围产期的几种常发病介绍如下。1妊娠水肿奶牛进入围产期后乳房易发生水肿,严重者波及腹下和后肢,持续时间过长者会感染皮肤病和乳房炎,造成产奶量的下降。造成妊娠水肿的  相似文献   

3.
乳牛围产期是指妊娠母牛分娩前后各 1 5天。在乳牛的整个生理过程中 ,围产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它不仅承受了整个分娩过程所引起的应激 ,而且机体本身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它饲养得好与差 ,不仅影响当胎次的产乳量及繁殖能力 ,严重的会影响其终身使用价值。1 围产期母牛的体况及饲养要点1 .1  在经过 45天左右干乳期的精心饲养后进入围产期前半期的母牛 ,应有一个良好的体况 ,即食欲旺盛、肢蹄完好、体膘达 7.5~ 8成 ,为产后维持高产性能做好充分准备。但又切忌膘层过瘦或过肥。实践证明 ,过瘦的重胎牛 (膘层低于 7成 )产后泌乳…  相似文献   

4.
乳牛围产期一般是指产前15天到产后15天,在这段时期当中,乳牛要经历分娩前的各种生理变化、产程中的应激及产后产乳量上升等的变换过程.可.  相似文献   

5.
奶牛围产期是指分娩前后15d这段时间。分娩前15d称围产前期;分娩后15d称围产后期。乳牛阶段饲养的生产实践表明,这一阶段对母牛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干乳期是成乳牛的一个重点,而围产前期是干乳期的一个重点。有资料表明,成乳牛的死亡有70%~80%发生于围产期,所以围产期饲养管理以保健为中心。  相似文献   

6.
成牛乳牛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生理机能效益的发挥。它对母牛的毓率、泌乳量、利用年限的长短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按成牛乳牛不同的生产阶段和生理状态,在饲养管理上可分为三期,即围产期、泌乳期和怀孕后期。一、乳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怀孕母牛产前15天至产后21天为围  相似文献   

7.
一、奶牛泌乳阶段的饲养 奶牛从产犊到泌乳期结束,按着奶牛泌乳规律将奶牛泌乳阶段划分为围产期、泌乳上升期、泌乳高峰期、泌乳稳定期、末乳期和干乳期6个阶段。为了调动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按着各阶段的变化,必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母牛分娩前15天至分娩后15天称围产期,以分娩为界又分为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  相似文献   

8.
围产期是指母畜分娩及其前后一定时期,狭义地讲,只包括从出现分娩症状开始,至产后不超过1天的时间,而广义的围产期在医学领域包括怀孕后1/3期至哺乳结束,而在兽医临床上是指妊娠后期到泌乳初期这段时间。  相似文献   

9.
奶牛临产前的3周(围产前期)和产后2-3周(围产后期)的一段时间称为围产期,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产犊前15天至产犊后15天。奶牛在这30天中要经历干奶期、分娩期、泌乳期。在这段时间里既要维护好母牛的健康及胎儿的生长发育,还要照顾到奶牛的产奶量和卵巢机能的恢复,应提高精料的能量与蛋白质水平,保持日粮营养平衡,为瘤胃消化机能的转换打下基础。因此,围产期是奶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乳牛围产期营养工程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乳牛产前14-21天至产后14-21天,被称为围产期。此间,乳牛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泌乳期的产量高低、繁殖性能、乳牛和犊牛的健康。乳牛围产期饲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提出的乳牛营养工程技术具体含义是:针对乳牛营养生理特点和相应的饲养模式,围绕一定的饲养决策目标,将多种营养调控技术加以系统组合,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以期达到理想的生产目标和健  相似文献   

11.
成乳牛阶段包括泌乳期和干奶期,母牛泌乳期又可分为围产期(产前产后各15 d)、泌乳盛期(产后16~100 d)、泌乳中期(产后101~200 d)和泌乳后期(产后201 d至干奶);母牛干奶期为干奶至分娩的一段时间。笔者现将上述各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八珍汤对乳牛产后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提高乳牛产后期免疫状态的新方法,对试验乳牛分4组(产前第30d至产前第1d灌喂组、产前第15d至产后第15d灌喂组、产后第1d至第30d灌喂组、不灌喂中药对照组)灌喂中药八珍汤,检测产后期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结果发现,产前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d升高;产前产后组CD3、CD4和CD8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d和第15d升高;产后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5d和第30d升高,CD4细胞数量也在产后第30d升高。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能力,产前产后组在产后第1~30d明显提高,产后组在产后第15d和第30d明显提高。各组乳牛产后期CD21细胞数量的变化相近。结果表明,从产前第15d开始到产后第15d每日喂八珍汤,能明显提高乳牛产后期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增加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而对B细胞数量增加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围产期是指分娩前后15d这段时间。分娩前15d又称围产前期,分娩后15d又称围产后期。乳牛阶段饲养的生产实践表明,这一阶段对母牛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将围产期健康乳牛3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产前第28d开始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i00%组)、标准日粮增加20%的日粮(能量摄入120%组)和标准日粮减少20%的日粮(能量摄入80%组),产后备组乳牛均饲喂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第56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乳牛血液葡萄糖、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前低能饲喂可以增加围产期乳牛血浆葡萄糖浓度,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乳牛血液葡萄糖、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浓度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奶牛围产期一般指奶牛产前21天至产后14天,其中产前3周称为围产前期,产后2周为围产后期。围产期是奶牛整个泌乳周期中最至天重要的一个时期.存这个阶段.奶牛经历了巨大的生理与代谢变化,以及一系列应激反映.如分娩、泌乳、日粮结构改变、饲养环境改变等,  相似文献   

16.
奶牛围产期(前前15天至产后15天),也称为奶牛的病理期,因为大多数的奶牛发病和死亡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现将奶牛围产期的常发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产后低钙血症(产后轻瘫)是一种急性经过疾病,其特点是由于内分泌系统机能紊乱,致血钙减少,并伴有骨骼肌的轻瘫,咽、舌、肠道的麻痹,知觉丧失(昏迷)。本病主要见于产后第一周的高产乳牛,有时产前1—2天或产后4—5天甚至产后12周的乳牛也可发生。山羊、母驼、母水牛、绵羊的产后低血钙症则少得  相似文献   

18.
奶牛围产期常发病病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产期是指母畜分娩及其前后一定时期。狭义地讲 ,只包括从出现分娩症状开始至产后不超过1天的时间 ,广义的围产期在医学领域包括怀孕后1 /3期至哺乳结束 ,而在兽医临床上是指妊娠后期到泌乳期这段时间。奶牛围产期疾病是指与奶牛妊娠、分娩密切相关 ,并发生在围产期内的一系列疾病 ,如生产瘫痪、子宫炎、卵巢囊肿、乳房炎、真胃左移、妊娠毒血症、胎衣不下、酮病等。某些学者还把慢性网胃炎、真胃扩张、单纯性消化不良和无典型临床症状等也包括在内。本文围绕奶牛围产期的一些常见病 ,在综合目前国内有关文献报道资料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将年龄、胎次相同,年产奶量大于5000kg的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按照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低能组饲喂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对照组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高能组饲喂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试验从产前14天开始至产后28天结束,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不同能量摄入对围产期奶牛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InsR)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脂肪InsRmRNA相对表达量从产前14天至产后28天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产后14天达到最大值,且产后高于产前;低能组产前InsR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高能组和正常组,产后1天至产后28天高于高能组和正常组,产后14天显著高于高能组(P<0.01)。可见,干乳期低能饲喂奶牛,产后脂肪InsRmRNA表达增加,提示产前适当降低能量摄入水平,有利于胰岛素抑制泌乳初期脂肪动员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正>围产期(产前3周至产后2周,其中产前3周为围产前期,产后2周为围产后期),是奶牛产奶周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一时期奶牛具有以下生理特征:(1)胎儿发育对营养需要的增加,营养过多或不足,都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和母牛产后的健康;(2)为分娩和产奶做准备,母牛内分泌状态发生明显改变、干物质采食量减少均会影响奶牛的营养代谢;(3)血钙在产犊前最后几天有所下降;(4)母牛由于妊娠、分娩、泌乳,免疫状况下降,抗病力降低,奶牛常见的各种疾病如产褥热、酮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