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4月11日,中国工程院朱英国院士、863联办主题专家万建民研究员和国家"863计划"强优势水稻杂种的创制与应用课题首席专家邓华凤研究员等一行人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黄庭旭副所长的陪同下,考察观摩了水稻所在三亚藤桥南繁育种基地的强优势新品种展示,详细了解"华南稻区强优势水稻杂种的创制与应用"项目的研究进展,对水稻所强优势品种选育及福建省南繁育种基地水稻新品种展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4月12-14日,由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中心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承办的国家863项目"水稻航天生物育种关键技术与新品种选育研究"水稻航天诱变新品种现场考察及学术交流会在海南三亚顺利召开。四川省农科院、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广东华农大种业有限公司等与会代表一同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代表参观了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三亚藤桥南繁育种基地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4月5日,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水稻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水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海南省三亚藤桥福建省南繁基地举行。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岿然、院领导陈永共、张伟光、陈世奎莅临现场观摩指导。现场观摩会由谢华安院士主持,福建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处、院科研处、党办负责同志以及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生物所,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厦门大学等项目承担单位的有关科研人员参加观摩会。现场观摩会上,谢华安院士、杨惠杰  相似文献   

4.
由袁隆平院士、朱英国院士和谢华安院士等领衔,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涵盖全国6大稻区,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内数十支强优势杂交稻育种研究团队,于2015年4月8-10日在海南三亚市召开了国家863计划"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14年课题年度总结会暨强优势杂交稻新品种示范现场观摩会。院水稻所作为子课题的牵头单位,其三亚藤桥的南繁基地承担了此次会议华南稻区强优势杂交稻新品种展示观摩现场。  相似文献   

5.
<正>由袁隆平院士、朱英国院士和谢华安院士等领衔,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涵盖全国6大稻区,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内数十支强优势杂交稻育种研究团队,于4月8日-10日在海南三亚市召开了国家863计划"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14年课题年度总结会暨强优势杂交稻新品种示范现场观摩会。院水稻所作为子课题的牵头单位,其三亚藤桥的南繁基地承担了此次会议华南稻区强优势杂交稻新品  相似文献   

6.
正为加强华南稻区强优势水稻优异种质资源交流,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华南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负责人郑家团研究员召集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区农科院水稻所、海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等5家单位,在福建省南繁育种基地开展强优势水稻优异种质资源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0月29-31日,我院水稻所黄庭旭副所长带领团队蒋家焕博士、周鹏助理研究员一行3人参加由华南农业大学举办的"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华南稻区2015年晚季水稻新品种展示观摩会"。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农科院、福建省农科院等11个省市农科院(所)、高校的51名水稻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此次观摩会。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处副处长赵炳然研究员、Monsanto公司科学院吴坤生博士全程参加了此次交流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4月8-10日,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和南京农业大学共同承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项目2018年度总结与工作计划会在海南三亚召开。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谢华安院士、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专员叶世英博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齐绍武主任、项目首席专家袁定阳研究员、院水稻所占志雄所长,以及来自7个课题共44家科研院所的近120名代表参加会议。9日上午,与会代表们参观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亚基地、国家水稻公园、院水稻所强优势杂交种展示示范现场。下午,召开项目2018年度总结与工作计划会。会上,项目组和7个课题的首席专家或责任专家分别从课题实施情况、凝练阶段性重大成果、2018年工作亮点、2019年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汇报。课题二由我院水稻所责任专家郑家团研究员进行汇报。谢华安院士对项目进行了点评,他对项目研究进展表示充分肯定,特别指出各稻区对杂交优势利用、优势类群创建和强优势组合高效培育技术体系的研究对国内杂交稻领域乃至国际上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强调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面临着市场劳动力紧缺等问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进一步加强各承担单位协同攻关,促进水稻育种材料与技术方面的交流,2016年9月19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杂交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沙县夏茂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基地,福建省农科院谢华安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志强教授、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2月26日,福建农科院与大田县举行优特水稻新品种应用院士专家工作站签约仪式,大力推进当地优特水稻产业发展,助力大田县乡村振兴。农科院陈永共书记、谢华安院士、余文权副院长,院办公室、人事处、科研处、科技服务处、水稻所负责人,大田县委熊旭明书记,县农业局、县茶业局、济阳乡政府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水稻所所长占志雄、济阳乡党委书记杨道成分别代表院县双方签订院士专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新品种通禾85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禾856是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强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4月8日,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农业良种选育及集约化种养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二"水稻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启动会暨水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海南南繁基地召开。在重大专项首席专家谢华安院士、农科院张伟光副院长、院长助理郑家团研究员等陪同下,福建省科技厅张天明副厅长、农业处程绍汉处长一行莅临福建省南繁育种基地,与在海南南繁基地的全体科技人员一道,对福建省重大专项专题二"水稻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的参加单位,包括水稻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近日,福建省2014年水稻新品种展示会在建阳市举行,来自全省的多位水稻专家、种子企业代表、基层农技人员、示范地的种粮大户等100余人现参加了场观摩会。30多个福建省新育成的杂优水稻良种亮相现场,等待专家评判。在莒口镇后山村水稻新品种展示现场,展示区汇集了来自种业公司及科研院所新育成的30多个水稻新品种,"展台"面积达230亩,被划分成优稻新品种展示区、水稻后备品种展示区和主推品种示范区,  相似文献   

14.
6月7日至8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联合举办的全国水稻研究所所长会暨UNDP项目交流会在合肥市举行。来自苏、浙、皖、赣、闽、湘、鄂、川、贵、滇、黑、辽、吉、京、津、新等地的水稻所(粮作所)所长和专家及UNDP(联合国开发署川C京代表处、中国农学会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安徽省农科院院长程剑、副院长杨剑波到会致辞。会上,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介绍了在UNDP项目"水稻改良及其在安徽贫困地区的应用'咱执行情况,邹江石、李成奎、闽绍楷等著名水稻专家作了学术报告,与会的所长们介绍了各自的所情。中国水稻研…  相似文献   

15.
组织水稻新品种新组合现场观摩会是南方农作物科技开发集团(浙江)的主要工作之一。1995年的中稻现场观摩会于9月5~7日在合肥举行,通过考察,一些水稻新品种(系)(如中繁25、中籼178)、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4月13—15日,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牵头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2017年度工作总结与现场观摩及学术报告会在海南陵水顺利召开。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机构负责人、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中国水稻所程式华所长以及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广东农科院水稻所、广西农科院水稻所、华南农大等16家参与单位近50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7.
江优明62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福建六三种业共同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于201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11—2013年在永安市示范推广,表现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介绍了江优明62在永安市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4月12—13日,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暨国家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推进活动在海南三亚举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宜优嘉7"荣获籼稻组金奖。这是福建省水稻籼稻品种首次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同时获得籼稻组金奖的还有三明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水稻新品种"明轮7)占"。"宜优嘉7"的选育者——水稻所籼三系研究室主任朱雄涛副研究员介绍,"宜  相似文献   

19.
2016年9月28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三明市沙县召开2015年福建省重大专项——"粮食作物优质、高产、抗逆育种及关键技术研究"水稻专题"杂交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周少川研究员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一文中扼要介绍了核心种质的提出、核心种质的表型研究和育种实践、核心种质的分子育种及核心种质育种探索的重点,较系统地勾勒出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的全貌。丰丝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应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2003年在广东省试种面积达4000多hm^2,2004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目前在华南稻区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