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本期起,本刊将推出由北京迪智成咨询创立的深度营销模式系列课程,我们将从《营销创新和深度营销模式》、《渠道运作实务》、《终端运作实务》、《整合传播和促销策略实务和技巧》、《经销商的战略选择与管理提升》、《有效执行营销计划和预算》等6个方面,全面介绍"农资深度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在近期出版的《农资营销实战全指导》一书中,笔者指出"分"和"营"不是文字游戏,是有内涵差别的。深度营销不仅在策略上对深度分销进行了丰富和完善,更重要的是以"价值"和"效率"为落脚点,提出了重构营销价值链的"1P+3P"基本模式,进而形成了厂商价值一体化模式、立体渠道、"1+N"渠道等围绕渠道和网络建设的市场精耕细作具体模式,以获得竞争优势和改善盈利能力。适应深度营销模式的组织功能发育和营销队伍重塑是模式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基础保证。这也是作者10年来从事系统性、实战操盘式最底层的营销咨询指导理论和思维营养。  相似文献   

3.
<正>深度营销模式的核心就是让业务员和经销商的个别行为变成普遍行为,使个人自发行为变成企业的有组织行为。因此说,深度营销模式转型的核心是组织和管理转型,再归结起来就是营销队伍的转型。如果没有组织和管理转型支撑,没有不断夯实的组织和管理有效支撑,深度营销模式转型是不能成功的。转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韧性,这也是大多数农资企业成功实现深度营销模式转型的困难症结所在。下面就介绍深度营销模式系统推进的逻辑和要点。利基市场和滚动发展战略与一位朋友聊天,他说:"派几个干部到外地开分公司,这些干部去了就大张旗鼓招人、外联。  相似文献   

4.
<正>服务农民为核心农民利益大于天山西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山西省内最大的农资流通企业、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重点龙头企业、是商务部授予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在全国首创了"上联工厂保资源、中联系统保网络、下联农民保市场"的"三联三保"营销模式,并荣获2005年第三届国际营销节"杰出营销案例"首枚金奖。  相似文献   

5.
张博 《中国农资》2011,(7):58-61
<正>最近几个农资老总问我:怎么才能有效推进和落实深度营销模式呢?他们也按照深度营销模式的基本内容做了,但是,做的效果不理想,对最终能做到什么程度也没有预期,往往都半途而废,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了,因此郁闷得很。  相似文献   

6.
贺灵  曾刚 《中国农资》2014,(41):20-20
<正>2014年是中国现代农资行业史上最艰难的一年,也是最能显示企业发展能力和企业家商业智慧的一年。在这个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德阳美丰农资化工有限公司按照"改革创新,狠抓市场"的要求和部署,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从经营模式、营销理念、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对农资行业的变革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专营直销,创新营销推广模式近两年,一种取消全部中间环节,直接面对农民销售农资的农资经营模式——直销店,逐渐红火起来。在绵竹市石堤镇,从事农肥销售26年的刘永生建起了德阳美丰农资镇级直销专营  相似文献   

7.
李鑫 《中国农资》2020,(10):6-6
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农资企业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到了各种阻碍和困难。而随着情况逐渐好转,农资企业还将面临后续的挑战。《中国农资》记者采访多位行业营销人士了解到,目前传统农资营销的手段逐渐受限,农资新营销的升级还需要时间去调整和适应。各种移动互联网平台成为农资企业的营销阵地,传统的渠道关系不足以应对疫情危机,农资营销模式变革的阶段已经到来,如何生存发展是每个农资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徐明宇 《中国农资》2014,(16):16-16
<正>本报讯今年以来,中农控股旗下江苏中农农资有限公司面对市场形势,积极加大自有"中国农资"品牌和进口高端肥料等差异化产品营销力度,创新差异化产品营销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营销之路。面对农资产品严重供过于求、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严峻形势,江苏中农2014年针对江苏农业的种植结构、耕作方式和价格走势,加大"中国农资"品牌的高  相似文献   

9.
阴剑锋 《中国农资》2006,(11):50-51
创新理念 王锡义用13年的努力实践,将自己的农资营销体验上升为“驻点直销”的全新农资营销理论,驻点直销模式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有效的将营销理论转化为企业生产力。从营销理论到营销书籍,带动了中国农资营销行业的飞速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正>在今天,农资市场的竞争已趋于白炽化,越来越多农资企业开始感受到传统营销模式的尴尬,企业盈利能力越来越微弱。一方面,传统的广告促销、人员推广、返利销售等营销组合已无法有效激发消费者的消费诉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农资行业的观察者与记录者,中国农资传媒特别推出"农资1对1"深度访谈栏目,旨在通过专业、深度、思辨的方式,解惑焦点问题,发掘行业价值。本期"农资1对1"深度访谈栏目由中国农资传媒三农调研咨询中心主任王旭波主持,特邀深圳市百年盛世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赵一沣,就疫情下市场供需关系、复合肥营销格局、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异地建厂、中小企业求生之路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黄逞渊 《中国农资》1998,(5):29-30,41
<正>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成败与存亡在于营销。供销合作社农资部门如何运用现代营销理论促进销售、促进企业发展是一个现实的课题。本文试就农资企业营销的现状、营销组合及加强营销的措施等作一些探讨。 营销:农资经营新课题 近两年,农资企业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从客观原因看:一是农资流通逐步市场化,资源主要由市场配置,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二是农药、化肥、农膜买方市场形成,竞争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农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环境保护、农业与农民的新变化,都对农业技术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原有的服务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农技推广部门、农资企业在深化原有服务的基础上,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一种新的模式——服务营销模式正在形成,随着这一新模式的推广普及,农资销售即将进入服务营销新时代。服务营销的优势现代服务营销理论认为,像农药化肥产品,其需求是个性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资》2007,(5):52-54
<正>为建立全国交流产品营销的最佳平台,5月12日左右营销管理咨询机构在西安举办了第一届“整合形势下的农资营销新思路高端研讨会”。此次高端研讨会厂家和经销商针对厂商关系、未来农资市场的营销模式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热烈的讨论,从而拉近了厂商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有效的面对面沟通平台,与会者对此次高端研讨会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正>本报讯由上海汉和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与肇庆好丰收农资公司共同主办的"高端植物营养营销战略研讨会暨2013粤西经销商战略启动仪式"在广东粤西德庆市举行。本次研讨会结合当前复杂的行业环境,围绕"农资困境与突破"、"高端植物营养发展趋势"、"农化服务与营销模式新转变"为核心,就经销商、零售商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务实的交流与探讨。上海汉和首席执行官罗培繁在会上向合作伙伴介绍了上海汉和"核心客户战略"及2013年  相似文献   

16.
张琴 《中国农资》2008,(12):76-77
<正>2008年让人们难忘和记住的事很多,农资界更是如此,就在年终岁末,被誉为肥料界盛会的磷复肥产销会上,一种新的营销模式让农资人眼前一亮:沃夫特营销俱乐部山东分部成立仪式在山东潍坊举行,据了解,这是继今年8月15日沃夫特营销俱乐部东北分部成立之后又一重要举措。而"今年加入俱乐部了吗"无形中也成了沃夫特经销商见面的第一句话。  相似文献   

17.
依据多年为农资企业服务的经验,笔者发现从去年开始,对零售商的疏导与培训越来越多,主办者有的是厂家,有的是大的经销商,我们发现"决胜终端、品牌经营"在农资渠道领域真正形成了氛围。分销渠道的精细化管理一浪高过一浪,新的渠道模式也被广泛使用,如邮政系统的农资销售,营销渠道创新与深化呈现很多新的内容,农资营销渠道变革的探索在理论界也开始受到关  相似文献   

18.
张博 《中国农资》2011,(9):62-64
<正>深度营销绩效考核第二个难点是绩效检核不到位,自然而然,精耕细作的深度营销绩效考核指标考评就难做准确,深度营销模式也就难以推进。能否有效地进行绩效检核和评估是判断基于深度营销模式组织转型和队伍重塑的基本标志,也是推进深度营销模式最艰难的、不可或缺的环节。绩效检核与评估的难点很多企业的营销高管经常有如此困惑,深度营销模  相似文献   

19.
汪洋 《中国农资》2014,(14):16-16
作物解决方案最早由国外农化企业提出,其显著的效果和潜在的价值引发了更多农资企业的关注。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国内一些农资企业纷纷加强了研究和投入,从种子、植物营养、病虫害防治、植保机械等角度全方位关注作物,共同推行作物解决方案在行业内的发展正成为众多农资企业,尤其是农化企业参与并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定位,如何因地制宜地制定作物解决方案?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哪些必备的因素?方案的落地应该通过建立何种营销模式来不断推进……近日,由中国植保学会在江苏省举办的首届"作物解决方案高层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及企业营销负责人从营销的角度论述了作物解决方案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他们认为:"现代农业要求的不仅是高质量的农资产品,更是全方位的服务,而实现成功的作物解决方案一定要通过建立合理的营销模式、组建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最终要实现方案中所涉及的各个群体的共赢。  相似文献   

20.
陈献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95-3195,3198
面对我国农资市场的新形势,就建设农资营销网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当前我国农资营销网络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设我国农资营销网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