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安徽省苎麻生产的主要问题是种植分数-生产布局不合理、单产低、品质差等。因此,有必要调整其生产布局,在最适宜种植区集中种植。安徽省苎麻的最适宜种植区为皖南山区北缘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和大别山区的东南山麓。  相似文献   

2.
沈其文 《中国麻业》2001,23(4):32-34
咸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土壤条件适宜,苎麻种植历史悠久,原麻丰富,纺织工业规模较大,产品质量较优,但苎麻品种和刮制质量不良,导致纺织品成本加大、种植面积缩小,因此,要实现咸宁苎麻产业化仍存在着严重的制约因素,首先必须解决原麻高产优质问题。本文特提出优化和发展苎麻的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江西宜春地区种植苎麻历史悠久,万载苎麻驰名中外。广大麻农有丰富的种麻经验,品种资源丰富,自然条件适宜苎麻生长。为了充分发挥我区苎麻生产优势,使苎麻生产尽快得以恢复和发展,满足麻纺工业的需要。宜春行署于1982年11月批准将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苎麻研究室改为宜春地区苎麻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1.原料资源比较丰富。湖南气候适宜,农民久有种植苎麻的历史习惯。如沅江县早在唐代就已大量种植苎麻,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国内苎麻商业中,一直流传“无沅不成庄”的说法。近几年来,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放宽,苎麻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一九七九年,我国苎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而湖南的总产和单产又居全国第一。老麻区正在不断巩固发展,新麻区又不断开拓,  相似文献   

5.
根据苎麻生长所需要的关键性气象因子,主要是气温和降水,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分析历年数据,对分宜苎麻种植区域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本县苎麻生产的合理布局提出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一、湖南发展苎麻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1.原料资源比较丰富。湖南气候适宜,农民久有种植苎麻的历史习惯。如沅江县早在唐代就已大量种植苎麻,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国内苎麻商业中,一直流传“无沅不成庄”的说法。近几年来,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放宽,苎麻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一九七九年,我  相似文献   

7.
咸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土壤条件适宜,苎麻种植历史悠久,原麻丰富,纺织工业规模较大,产品质量较优,但苎麻品种和刮制质量不良,导致纺织品成本加大、种植面积缩小,因此,要实现咸宁苎麻产业化仍存在着严重的制约因素,首先必须解决原麻高产优质问题.本文特提出优化和发展苎麻的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疆大豆气候态生试验结果,订出区划的指标;进而把新疆划分成最适宜、适宜、不适宜大豆种植区,及下属十三个亚区。并从1980年—1982年“全国大豆品种生态型联合试验”中找出了适合各亚区种植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9.
江西宜春地区种植苎麻历史悠久,万载苎麻驰名中外。广大麻农有丰富的种麻经验,品种资源丰富,自然条件适宜苎麻生长。为了充分发挥我区苎麻生产优势,使苎麻生产尽快得以恢复和发展,满足麻纺工业的需要。宜春行署于1982年11月批准将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苎麻是我县传统经济特产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土壤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足,无霜期长,适宜苎麻生长。解放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我县苎麻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面积由1949年3300亩,发展到1982年的9449亩,产量由2664担上升到9178担,增加了2.5倍。但是,由于苎麻的用途由过去民用转为轻纺工业用后,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环境保护、生产成本、技术研发、行业联系及政策扶持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当前苎麻生产的形势与问题,从天然纤维需求、苎麻特性及农业资源区划等角度分析了苎麻产业的发展前景,并从种植区域布局、机械化生产、清洁化脱胶、多用途及政策等方面重点提出了推动该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达州市苎麻原麻标准化生产前、后种植状况及效果.原麻标准生产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提出推行苎麻标准化生产是实现苎麻由传统种植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种麻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苎麻高产高效种植是以多用途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有别于传统的苎麻以收获韧皮纤维为主的种植模式.通过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实施,提高单位面积苎麻纤维产量、苎麻嫩茎叶产量和麻骨产量,开发苎麻嫩茎梢叶青贮喂肉牛、麻骨麻屑栽培食用菌的用途,大幅度提高苎麻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目前主产麻区苎麻价格急剧下降的情况及其原因,提出了调减面积、更新良种、储存原麻、综合利用、扩大加工、疏理流通等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目前主产麻区苎麻价格急剧下降的情况及其原因,提出了调减面积、更新良种、储存原麻、综合利用、扩大加工、疏理流通等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我国水土流失状况和坡地苎麻防治水土流失的良好效果;从苎麻根系发达、覆盖度高、抗逆性强等方面阐明了苎麻保持水土的原因,并从成本低、见效快、缓解天然纤维与粮争地的矛盾、比较效益明显等方面分析了利用苎麻保持水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受农业部委托,在江西省农业厅经作局配合下,本文作者对江西省1998-2002年的苎麻生产现状、销售及加工情况进行了调研,对该省近5年来苎麻生产、销售及加工环节的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该省苎麻产业发展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分宜县苎麻夏布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五”以来,分宜县瞄准本县传统的苎麻夏布特色,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苎麻夏布业的优惠政策,通过实施推广苎麻良种、改善麻园生态、农民培训、高产示范、做大龙头企业等措施,使全县苎麻夏布业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增大,产品创新创名牌,种麻大户涌现,夏布织造业稳步发展,苎麻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升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作者通过在越南实地考察苎麻种植产业、气候条件,对越南苎麻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同时与中国苎麻产业情况进行比较,找出其优势,旨在为中国从事苎麻生产、加工、外贸、科研及决策的有关单位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20.
本文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科研成就:苎麻、亚麻、黄/红麻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麻类及同类纤维种质资源研究;麻类种植技术研究;麻类加工技术与加工机具的研究与推广;麻类生物脱胶与产品加工研究,特别是纤维质生产乙醇及环保型麻地膜的研究。本文还分析了未来该所麻业发展的走向:从麻类作物拓展到纤维植物;加工手段从农业微生物拓展到酶制剂;产品从传统的纺织原料拓展到生物能源与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