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是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它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来说,我们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并且予以妥善解决。否则,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即使在目前各项改革措施纷纷出台,国企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抛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管。  相似文献   

3.
4.
“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相当于1978年的3.27倍,年均增长率高达6.4%,为同期世界各国之冠。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出现停滞现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实现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曾经被认为是农村奔小康所必需达到的目标,可是这一目标自1989年以来,除了1996年外,其他年份都没达到。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仅比1999年增长2.11%,和1997年相比也仅仅增长了10.5%。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还会占相…  相似文献   

5.
邵伟 《山东农业》2003,(6):19-1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政府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尤其像山东这样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农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国际市场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要求我国必须遵循WTO有关规则,履行所作出的承诺,放开市场准入,这对山东主要农产品生产带来很大影响。虽然根据比较优势分析,入世后蔬菜、水果、畜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出口会大幅度增加。但现在看来,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增强,…  相似文献   

6.
浅析“三农”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历来都十分重视的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最薄弱的环节。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8.
《河北农业》2004,(3):1-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3个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近些年来,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及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3个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近些年来,“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及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12.
《山东农业》2003,(2):1-1
1月8日,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会议指出,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中的“狼群理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周应堂  韩美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72-2573,2575
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中国传统农业是在人多地少的特殊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三农”问题必然将长期存在。提出了“狼群理论”,认为让农民从“狼群中的羊”成为“狼群中的狼”,核心是农业企业化。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产业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问题。目前农村大多数劳动力仍然从事农业,收入的来源也主要是农业活动;而中国的农业又受人多地少之困,难以开展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技术落后,人均劳动收入也非常低;扩大农业产量,市场容量又有限,价格下降使农民收入不能提高;遇到天灾,价格上升,产量却下降,收入也不能提高。结果,城乡收入差距比过去一个阶段具有拉大的趋势;收入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问题(包括由地方政府“乱摊派”、“乱收费”所引起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成为今后发展的一个潜在隐患。 所有这些问题似乎形成了一个怪圈。而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16.
“三农”问题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铁军 《山东农业》2001,(11):10-11
一般认为,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资源会自动实现优化配置。根据微观农业经济理论讨论农业问题,也同样认为在市场的作用下,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个要素之间的互相替代和优化配置。现在我提出的问题是,假如要在这种学术语境中研究三农问题,人们首先应该讨论的是这种理论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否市场经济这种理论本身,就是讨论“三农”问题的内在前提呢?我看没有这么绝对。 第一个要素看土地。在很多讨论中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作了全面部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把“三农”问题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充分说明了“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我们一定要结合山东的实际,深刻学习领会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握“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和遵循,真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一)中央强调要把…  相似文献   

18.
关注“三农”问题的人大多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朱镕基总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或者在内部会议讲话中屡屡提及的一句话就是:“入世后我最担心的是农业。”面对全球经济竞争,中国的“三农”问题,不仅让国务院总理耿耿不寐,中国的经济学人也著文鼓与呼,献计献策,希望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让农民不断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农村稳则天下稳。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都把“保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村民自治也好,社会治安一票否决也罢,甚至过去的户籍管理制度,近年来的减轻农民负担、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无一不是遵循这个思路。然而,从经济角度看,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关键要解决好发展问题。就像下棋要讲棋眼、治病要找病根,解开“三农”问题的“穴道”,绝招只有一式: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惟有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 然而,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却一直在迂回爬坡。统计资料显示,1997~2000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农村市场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及农村市场化推进的紧迫性,提出了在开拓农村市场中必须进行农村、农业、农民、政府4个层面的创新。同时,提出6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