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过对西安市郊区的9种蔬菜50个样品的可食部分中重金属元素的监测 ,探明了蔬菜中重金属汞、砷、铅、铬、镉的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铅是西安市郊区蔬菜中的主要污染元素 ,在检测的9种蔬菜样品中 ,铅的超标率为48.0 % ,最高超标6.91倍 ;铬和镉的污染仅表现在个别蔬菜中 ,超标率分别为4.0 %和2.0 % ,最高超标分别为5.20倍和1.32倍 ;汞、砷无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2.
长沙地区蔬菜重金属污染初探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测定了长沙市各主要蔬菜基地生产的13个蔬菜种类88个样品中重金属铅、镉、铬、砷、汞等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所测蔬菜样品中,铬、砷、汞的含量未超标,尚未构成污染,但铅、镉污染严重,超标率分别为60%和51%.不同蔬菜种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不同地点的蔬菜重金属污染情况不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西安市城区10种蔬菜80个样品中汞、砷、铅、铬、镉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0种蔬菜中砷和镉的含量普遍较低,对蔬菜均未构成污染;汞和铬的污染仅在芹菜、茼蒿和生菜中,超标率均为2.5%;铅的超标率为61.2%,最高超标8.03倍。5种重金属元素汞、砷、铅、铬、镉在10种蔬菜中的积累情况为绿叶菜类茄果、瓜类蔬菜。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大学菜市场蔬菜中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山西农业大学主要食用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对菜市内6个摊位5种蔬菜30个样品的可食部分中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研究。查明了蔬菜中重金属铅、汞、砷、镉和铬的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铅和汞是菜市场蔬菜中的主要污染元素,超标率分别为53.3%和16.7%;镉在油菜和西红柿中各有一超标,超标率为6.7%;铬只有一个样品超标;砷无超标现象。在检测的蔬菜品种中,茴子白和黄瓜污染最严重,油菜和西红柿次之,西葫芦污染最轻。  相似文献   

5.
对济南东北郊菜地土壤及两种常见蔬菜(萝卜、白菜)中的重金属(镉、铅、汞)含量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为汞〉镉〉铅,值均小于1,超标率均为8.3%,综合污染指数为0.560,土壤属安全;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蔬菜对镉的吸收能力远大于铅,且白菜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较萝卜强。  相似文献   

6.
温州市场蔬菜、水果重金属元素污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温州市场上19种蔬菜、水果的123个样品中重金属Hg,As,Pb,Cd的含量状况的调查研究,探明了这4种重金属元素在蔬菜、水果中的含量状况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镉是温州市场上的蔬菜、水果中的主要污染元素,某些品种的超标率高达50%,蔬菜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最高的为1.7倍,水果达1.6倍.铅的污染次之,虽然没有发现超标的样品,不过潜在的污染风险还是存在的.汞和砷的含量都较低,潜在的污染风险不大.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室外采样室内分析研究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状况及不同土壤类型的分异特征.102个代表性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铜、锌、镉、汞和砷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内蒙古第二次土壤普查调查值:铅、锌、镉、汞和砷均高于世界土壤背景值,特别是汞为世界土壤背景值的3.3倍;按照我国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汞的超标率为8%;不同类型土壤中金属含量分异明显.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客忽视.  相似文献   

8.
沈阳效区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沈阳郊区三个农产品生产区域的土壤及农产品中的七种重金属进行检测,用两种方法(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土壤背景值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沈阳地区土壤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较重的元素是镉和汞。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其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2.51和2.89; 以土壤背景值为标准评价其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9.46和13.56。农产品中主要超标元素为铅,沈阳郊区的白菜超标率100%;超标倍数3.9。水稻中铅的检出率100%;超标倍数1.8。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迅速发展,大米种植土壤重金属污染加剧。本次试验分别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汉中市6个县区、70家大米企业共100批次本地大米中铅、镉、汞的污染情况,并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为保障人们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铅检出率为69%,镉检出率为100%,汞检出率为5%,3种元素超标率均为0。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均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贵阳市售蔬菜重金属含量状况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莉  刘玲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Z1):59-60
为了解贵阳市市售蔬菜的重金属污染情况,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对贵阳市4个蔬菜批发市场销售的蔬菜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4个批发市场蔬菜的砷、铅、汞、镉、铬、铜几种主要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低于相应的食品卫生标准,只有某些蔬菜品种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超标率均不高。因此,从重金属污染这个角度来说,贵阳市售的蔬菜基本上是安全的,消费者可以放心消费。  相似文献   

11.
温州市主要水果基地重金属含量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温州市几个主要水果基地土壤重金属(汞、砷、铅、镉、铬)含量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除总汞含量部分基地超标外(超标率23%),其它几种元素均符合国家对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土壤质量的指标要求(合格率100%),基地土壤质量达标率为77%。  相似文献   

12.
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对湘江长沙段水体镉、砷、铅及汞四种主要重金属污染物进行检测,并运用内梅罗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汞为湘江长沙段水体重金属污染物,所有取样断面检测数据总体超标率为70.59%,其他重金属含量较低,随着水流流向及采样时间的推移,各重金属污染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作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黑石铺和杜甫阁断面与二级保护区的坪塘断面污水域重金属污染状况属污染及重污染级别,作为工业用水区的丁字镇、霞凝港和三汊矶断面水质基本属于清洁级别,但也出现轻污染。  相似文献   

13.
对温州地区各类农业基地的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温州地区水果、茶叶和牧草基地土壤基本未受重金属污染,一线蔬菜生产基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镉、铅和汞均超出了温州的背景值,污染率分别达85.7%、92.9%和100.0%,14个基地中有10处基地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其中镉的超标率为43.0%。单项污染指数表明,蔬菜基地以镉和汞污染为主,其中镉污染程度接近中度。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各类基地土壤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茶叶、牧草、水果、蔬菜 茶叶和牧草基地土壤无污染风险,超过1/2的一线蔬菜基地...  相似文献   

14.
在杭州市域范围内采集27个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样本,采用Tessier法分析土壤中镉、铜、铅、汞等4种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探讨当地农田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组成特点及其与土壤性状的关系,评估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生态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杭州市农田土壤中镉、铜、铅、汞的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异,镉、铅和汞的赋存形态均以残余态最高,铜以有机质结合态最高。土壤中各态重金属的含量与重金属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的含量与土壤p H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中镉的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总比例(平均17.6%)明显高于其他重金属元素(平均2.9%~6.0%),农田土壤中镉有较高的生态污染风险;土壤汞的残余态比例平均在50%以上,且有机质结合态和氧化物结合态汞的比例也较高,而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汞的比例很低,表明土壤中汞的生态污染风险较低;有机质结合态和氧化物结合态铜和铅的总比例较高,说明铜和铅具有中等程度的生态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EM与有机肥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正交试验,研究了土壤中加入低量铅、汞条件下,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配施对油菜生物量和土壤、油幕中重金属铅、汞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土壤全汞、全铅、有效铅、油菜中铅的含量均会增加,在本试验范围内,有机肥施用量越大,铅、采的生物有效性越强.EM微生物菌剂可明显降低土壤全汞、全铅、有效铅、油菜中铅的含量,降低土壤重金属铅、汞的生物有效性,浇施比喷施要好,油菜生物量增加.施用EM有益微生物菌剂,可以达到对低浓度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微生物修复、降低重金属含量、改善品质的目的.试验范围内,低浓度铅、汞复合效应表现为铅、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调查了凤凰县农村土壤中镉、铅、铬、汞、砷5种重金属的含量状况,重金属限值参照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Ⅱ级标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指标参照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除了铅和铬之外,镉、汞、砷均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超标情况,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全县土壤无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7.
4.重金属有哪些危害? 答:重金属污染主要包括:铅、汞、镉等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污染极大影响食用菌质量安全,掌握食用菌重金属污染状况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保障食用菌产品质量,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黔东南州食用菌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对黔东南州各县(市)食用菌生产单位不同种类食用菌的铅、镉、砷、汞含量进行检测,并根据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评价样品的质量等级。结果表明:102个食用菌样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样品为2个,均为镉含量超标,超标率为1.96%,样品合格率为98.04%。4种重金属中,镉的检出频次和均值最高,分别为83个、0.070 mg/kg;铅和汞的平均值均在较低水平,分别为0.017 mg/kg、0.011 mg/kg;铅的检出率最低,为28.9%,但变异系数最大,其在不同种类食用菌中的含量差异明显。平菇、香菇、木耳、秀珍菇、猪肚菇、鸡枞菌5种食用菌的4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6,重金属含量接近或略高于背景值,产品等级综合评价均为一级,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土壤环境中不同污染浓度的重金属镉(Cd)、汞(Hg)、铜(Cu)和铅(Pb)对荸荠生长的影响及空间分布规律,为荸荠的安全种植及合理布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广西主要荸荠品种桂蹄2号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不同污染浓度的镉、汞、铜和铅的盆栽试验,设0、0.25、1、1.75、2.5 T(T为每个重金属土壤环境限量值)5个添加量浓度,土壤中重金属浓度为添加量浓度+试验土壤本底浓度。在荸荠成熟后,分析荸荠果肉、皮和茎叶中各元素分布及富集积累规律。【结果】荸荠在不同浓度的各重金属处理下均能正常生长,吸收重金属元素特征分别为:铜、铅和镉在不同部位含量分布为:茎叶皮果肉;汞分布为:皮果茎叶。荸荠中不同部位重金属的含量随着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25 T汞处理下和2.5 T铅处理下,荸荠果肉中汞和铅的含量分别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中新鲜蔬菜水果的限量值。【结论】低浓度重金属的处理会促进荸荠产量的提高,荸荠各部位对重金属吸收累积具有显著的分布规律:镉、铅和铜元素地上茎叶植株吸收多,块茎吸收少,汞则相反;荸荠对铅和镉耐受性强,在土壤达到环境限量值时,荸荠果肉中铅和镉含量符合标准要求;汞容易被荸荠吸收,在有汞污染风险的区域建议不要种植。  相似文献   

20.
泉州地区克氏原螯虾重金属含量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重金属含量及污染情况.[方法]随机收集泉州地区3个不同菜市场的克氏原螯虾180份,根据国标规定采用样品湿法消解消化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结果]镉检出范围为0~0.411 mg/kg,未超标;砷检出范围为0 ~0.518 mg/kg,超标率达0.9%;铅检出范围为0~0.424 mg/kg,未超标;汞检出范围为0.005 ~0.082 mg/kg,未超标;铬含量的检出范围0 ~3.178 mg/kg,超标率达2.78%;锰检出范围为0.03~ 32.64 mg/kg,超标率达4.6%.且不同组织器官中重金属含量不同.[结论]泉州地区的克氏原螯虾体内含量超标的重金属主要是砷、铬和锰,若长期食用这类克氏原螯虾将损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