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安徽农业科学》2020,(3):230-231
土地要素配置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和关键点。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是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促进土地要素市场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重要措施。结合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实践,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分析了编制实施村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作用,总结了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编制实施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2.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有合理流转和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引导和促进土地经营权流通,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对我国农用土地的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笔者认为,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必须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在农民享有长期承包土地权利的前提下,通过赋予农民交易土地使用权的权利,允许农民在承包期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有偿转让其土地使用权,实现土地优化配置,提高土地经营效率。在这些制度性创新研究中,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制度创新中的几个制约因素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保持农村稳定的基础,也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有合理流转和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引导和促进土地使用权流通,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需要,也是减少农民,富庶农民,促进农民分工分业的需要。近年来,余杭区通过加强宣传、政策引导、转移培训、合力指导等办法,提高了广大农户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积极探索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办法、新途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6年下半年,笔对全区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进行了调研,本从分析土地使用权流转着手,列举流转的主要形式,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对策措施,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是指土地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定性、定量和定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依据国内外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概述了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的概念、理论体系及一般流程;重点阐述了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方法与模型,从理论原则、模型构建、算法优化、与GIS空间分析模块结合四个角度分析了各种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提出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展望,认为土地利用空间优化仍可从理论完善、单个模型或算法的改进、转换规则的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相似文献   

6.
周来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7):227-233
在中国农村土地租赁市场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利用2015年1月江西省丰城市和遂川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基于农地流转的视角,重新审视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农地经营规模可通过土地市场效应、要素配置效应和规模效应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实证结果则验证了理论假说。因此,应继续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削弱土地细碎化对技术效率的负向影响;同时,应鼓励农户异地从事非农就业,从而加速农户农地流转的参与,进而提高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变迁,以土地资源性与资产性功能的拓展为主线,呈现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要素与土地要素不断优化配置的特点,一直以来,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充当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从1984年政策开口到1988年奠定土地流转宪法地位以来,农村土地流转日益规范化,根据2018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细化和严格规范土地流转工作,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有助于推动全市农业结构优化和规模经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必然要求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尤其是集体土地使用权,如果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在承包期内,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有偿转让其土地使用权,能够使土地使用权顺畅地流通,才能有效地优化配置农村的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系统设计的思考,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实现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的妥善处理以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两个方面起到的作用展开研究。方法以某县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为研究对象,从系统设计的原则、主要目标、模块设置、系统硬件设计和系统模块设计几个方面入手,对基于GIS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展开分析。结果通过对系统的实际应用进行讨论,对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做出研究。结论基于GIS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系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在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人口承载力系统以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系统中应用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借助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内蒙古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内容、指标及权重。并通过内蒙古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研究,根据内蒙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借助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包头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内容、指标及权重。并通过对包头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研究,根据包头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传统小规模分散式的农业发展模式生命力减弱,土地规模化经营趋势越发明显。本文以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农业园区为例,构建两部门生产模型,结合美国农业规模化数据分析土地规模化经营对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程度取决于农业园区全要素生产率、国家工业化进程和土地租金等因素;土地规模化会促进城镇化进程,但这种作用呈边际递减态势;土地规模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但前提是农业园区全要素生产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3.
从规划的本质入手,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目标的特性进行了剖析,并对规划目标确定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目标是制定规划目标的指导方针,市场力是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最有效的引导力。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的制定应以政治目标为前提,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中心,以解决人地矛盾和协调土地与经济发展关系为重点,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利用特点开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法对新疆奇台县小麦种植户收益含补贴和不含补贴这2种情境下的要素配置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SPSS软件对3组效率值进行配对t检验,以了解农业补贴对全要素配置效率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结果显示,奇台县小麦种植的适度规模区间为22~24 hm~2;农业补贴能提高全要素配置效率,减少粮农各要素的投入冗余量,有利于实现粮农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补贴实施过程中纯技术效率偏低。建议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大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力度,使农户适度扩大土地规模,发挥农业补贴和要素投入的规模效益;简化补贴类型,减少农业补贴发放过程中纯技术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5.
朱解放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806-4808
我国传统的城市土地制度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由于这种土地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价值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作用,因而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该研究以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土地使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从产权制度、土地市场和土地价格3个方面对我国城市土地制度创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南京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运用农业全要素贡献模型,对南京郊县农业生产要素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面临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无论从农业总产值还是农业增加值来看,南京郊县农业已经进入"高投入-高产出"的阶段。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南京郊县应该优化农业投入要素的结构配置,以技术投入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农地流转制度是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农村土地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研究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和俄罗斯、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的农地流转制度。研究表明,农地流转制度是实现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晰的权利界定,赋予农民充分的土地权利是实现农地流转的必要条件;完善的土地交易市场,市场一方面是农地交易的平台,另一方面能够在国家的监督下实现土地的公平交易;其他制度的保障,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能够在农地流转中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中央一号文件专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央持续将"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有力佐证。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乡村发展在一号文件中的发展目标、重视程度、侧重内容、政策举措等各不相同。根据一号文件中关于乡村发展的政策变迁,本文认为乡村发展大致经历了四次跨越,未来将更加突出市场在乡村建设中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步强化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不断拓宽农业农村的功能内涵等。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南京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运用农业全要素贡献模型,对南京郊县农业生产要素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面临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无论从农业总产值还是农业增加值来看,南京郊县农业已经进入“高投入-高产出”的阶段.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南京郊县应该优化农业投入要素的结构配置,以技术投入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增长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利用2011-2018年全国30个省面板数据完成GMM(Gaussian Mixture Model)估算,在研究农业信贷配置效率与中国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我国信贷配置效率对农业生产率增长影响机制和路径选择的问题.研究发现:农业信贷规模通过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产品对外贸易、企业研发、人力资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作用效率不高.而农业信贷配给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说明真正运用到农业生产中的资金不足,即农业信贷资金利用效率低.本文研究结果反映出目前我国农业金融配套服务不够完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