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pH对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中肠腺4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及4种消化酶在中肠腺、胃、肠中的活性分布。结果表明: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5、35、65、45℃,最适pH分别为6.2、5.5、4.4、7.5;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试验条件下,中肠腺中的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均为最高;蛋白酶活性的大小依次为中肠腺〉胃〉肠,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大小依次为中肠腺〉肠〉胃,而淀粉酶活性在中肠腺、胃、肠中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蓝光(λ=436.67 nm±4.8 nm)、红光(λ=625.38 nm±6.3 nm)、黄光(λ=574.95 nm±6.1 nm)和绿光(λ=547.43 nm±4.3 nm)对灰绿、暗红两种体色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成蟹(头胸甲宽59.11~79.98 mm)和同家系仔蟹(头胸甲宽8.9~9.8 mm)摄食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体色灰绿的花盖在蓝光和绿光中的摄食频率均高于其在另外两种光色中的(P<0.05),而体色暗红的赤甲红在红光中的摄食频率明显高于其在另外3种色光中的(P<0.01);绿光中仔蟹的成活率最高,但各颜色光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绿光组仔蟹的蜕壳率最高,仅与自然光组仔蟹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绿光组仔蟹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SGR1)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绿光与黄光中仔蟹的摄食率(FI)较低,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绿光组仔蟹的食物转化效率(FCE)最大,与红光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自然光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3.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pH对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中肠腺4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及4种消化酶在中肠腺、胃、肠中的活性分布。结果表明: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5、35、65、45℃,最适pH分别为6.2、5.5、4.4、7.5;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试验条件下,中肠腺中的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均为最高;蛋白酶活性的大小依次为中肠腺>胃>肠,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大小依次为中肠腺>肠>胃,而淀粉酶活性在中肠腺、胃、肠中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4.
苦豆碱对小菜蛾体内保护酶系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豆碱是植物苦豆子中的一种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苦豆碱对小菜蛾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保护酶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机选取莱州湾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野生个体96只,分别测量了其额宽(X1)、甲长(X2)、甲宽(X3)、体高(X4)、全甲宽(X5)、大螯不动指高(X6)、大螯长节长(X7)、大螯不动指宽(X8)、大螯不动指长(X9)、第一步足长节高(X10)、第一步足长节长(X11)、第一侧齿间距(X12)、第二侧齿间距(X13)、体重(Y)共14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因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日本蟳的14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揭示了多元分析中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真实关系,甲长、甲宽、第二侧齿间距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其中甲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1.060**)最大,是影响体重的最主要因素,而第二侧齿间距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是反向的;决定分析的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0.886,说明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指标已经找到;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甲长、甲宽、第二侧齿间距对体重的回归方程Y=10.028X2+1.962X3-3.662X13-330.271,为日本蟳的育种提供了理想的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6.
随机选取莱州湾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野生个体96只,分别测量了其额宽(X1)、甲长(X2)、甲宽(X3)、体高(X4)、全甲宽(X5)、大螯不动指高(X6)、大螯长节长(X7)、大螯不动指宽(X8)、大螯不动指长(X9)、第一步足长节高(X10)、第一步足长节长(X11)、第一侧齿间距(X12)、第二侧齿间距(X13)、体重(Y)共14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因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日本蟳的14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揭示了多元分析中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真实关系,甲长、甲宽、第二侧齿间距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其中甲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1.060**)最大,是影响体重的最主要因素,而第二侧齿间距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是反向的;决定分析的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0.886,说明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指标已经找到;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甲长、甲宽、第二侧齿间距对体重的回归方程Y=10.028X2+1.962X3-3.662X13-330.271,为日本蟳的育种提供了理想的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7.
植物体内的保护酶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在逆境条件下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ROS)会对植物的细胞膜以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与发育。同时在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存在保护酶系统,即抗氧化酶系统,能够消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酶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综述了3种抗氧化酶的主要特征及功能,以为植物体内保护酶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体质量为60~75 g的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对3种贝类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四角蛤蜊Mactra quadrangularis及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摄食喜好性和对光滑河蓝蛤的摄食节律。结果表明:在海水盐度为28~29,水温为22~24℃,溶氧为6.8~7.8 mg/L的条件下,有或无底质时雌、雄蟹对光滑河蓝蛤的饵料选择指数均大于0,为其喜好的食物,而对四角蛤蜊和菲律宾蛤仔的饵料选择指数均小于0。采用定时投喂方式,每隔4 h投喂一次光滑河蓝蛤,日本蟳在有、无底质条件下均表现出昼夜摄食节律。有底质组的摄食高峰出现在23:00—3:00,平均每小时最高摄食量为0.12 g,7:00—19:00有少量摄食;无底质组的摄食高峰出现在19:00—23:00,平均每小时最高摄食量为0.096 g,7:00—15:00有少量摄食。有底质组的日本蟳19:00—7:00的摄食量占全天的比值显著高于7:00—19:00(P<0.05),19:00—7:00的摄食频率极显著高于7:00—19:00(P<0.01);无底质组的日本蟳19:00—7:00的摄食量比值与摄食频率均高于7:00—19:00,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体质量为60~75g的日本蟳Charybdisjaponica对3种贝类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laevis、四角蛤蜊Mactraquadrangularis及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的摄食喜好性和对光滑河蓝蛤的摄食节律。结果表明:在海水盐度为28~29,水温为22~24qC,溶氧为6.8~7.8mg/L的条件下,有或无底质时雌、雄蟹对光滑河蓝蛤的饵料选择指数均大于0,为其喜好的食物,而对四角蛤蜊和菲律宾蛤仔的饵料选择指数均小于0。采用定时投喂方式,每隔4h投喂一次光滑河蓝蛤,日本蟳在有、无底质条件下均表现出昼夜摄食节律。有底质组的摄食高峰出现在23:00—3:00,平均每小时最高摄食量为0.12g,7:00—19:00有少量摄食;无底质组的摄食高峰出现在19:00—23:00,平均每小时最高摄食量为0.096g,7:00-15:00有少量摄食。有底质组的日本蜉19:00—7:00的摄食量占全天的比值显著高于7:00—19:00(P〈O.05),19:00—7:00的摄食频率极显著高于7:00-19:00(P〈O.01);无底质组的日本蟳19:00—7:00的摄食量比值与摄食频率均高于7:00—19:00,但差异不显著(P〉O.05)。  相似文献   

10.
东海日本蟳的数量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根据1998-1999年东海区虾蟹类资源调查所获的日本资料,以渔获密度表示调查海域日本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定量描述了日本在东海调查海域的数量分布。并根据同年逐月生物学测定资料进行了日本生物学特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本主要分布在31°00′N以北的大沙、长江口渔场,在31°30′N以南很少有分布,底质为沙或泥沙质。高密集区出现在20~30m水深海区,年间最高渔获密度达363.06kg/km2,常年可以进行生产作业,但以秋冬季数量最多,渔获优势甲宽组为45~75mm,雄蟹略大于雌蟹,雌雄蟹周年性比为1∶0.82,繁殖盛期为5-8月,最小抱卵个体甲长为35mm,甲宽为50mm,体重为25g。最后,提出了规定日本最小可捕规格甲宽为50mm,对于甲宽小于50mm者禁止销售,同时应考虑设立禁渔期等合理利用日本资源,加强人工育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增殖放流等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体色与繁殖的关系,于2009年3月—2010年1月在大连市黑石礁海域连续采样,比较了体色青绿的花盖和体色暗红的赤甲红两种蟹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在选择交配试验中,研究了正常体色蟹及人工染色蟹的配偶选择。结果表明:花盖和赤甲红的性腺指数均在5—6月间明显升高,其中赤甲红涨幅明显,6月时达最大值6.64%,而花盖为5.22%,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赤甲红、花盖的性腺指数与其肝胰腺指数均呈负相关,但后者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赤甲红和花盖雌蟹多与雄性赤甲红交配,交配率分别为80.0%和66.7%,显著高于与雄性花盖的交配率(P0.05);相近的15组试验蟹中,人工染成红色的花盖雄蟹和未染色雄蟹与花盖雌蟹的交配率分别为40%、60%,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体色并不是日本蟳选择配偶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对大连南部沿海日本Charybdis Japonica),6d括japonica抱卵量与体质量、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等形态参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抱卵蟹可分为两种体色,体色暗红的“赤甲红”体质量为28.93~72.87g,头胸甲长为3.70—5.65cm,头胸甲宽为5.25~7.30cm,抱卵量为16.11~55.12万彬只;体色灰绿的“花盖”体质量为18.09—90.88g,头胸甲长为3.20—5.45cm,头胸甲宽为4.59—7.73cm,抱卵量为9.58~60.63万粒/只。抱卵“赤甲红”的体质量、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的平均值均明显大于“花盖”(P〈0.05)。“赤甲红”平均抱卵量、生殖力、单粒卵质量的平均值均高于“花盖”,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体色蟹的抱卵量与体质量、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均呈正相关,“花盖”的各相关系数均大于“赤甲红”,二者抱卵量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98-1999年东海区虾蟹类资源调查所获的日本资料,以渔获密度表示调查海域日本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定量描述了日本在东海调查海域的数量分布。并根据同年逐月生物学测定资料进行了日本生物学特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本主要分布在31°00′N以北的大沙、长江口渔场,在31°30′N以南很少有分布,底质为沙或泥沙质。高密集区出现在20~30m水深海区,年间最高渔获密度达363.06kg/km2,常年可以进行生产作业,但以秋冬季数量最多,渔获优势甲宽组为45~75mm,雄蟹略大于雌蟹,雌雄蟹周年性比为1∶0.82,繁殖盛期为5-8月,最小抱卵个体甲长为35mm,甲宽为50mm,体重为25g。最后,提出了规定日本最小可捕规格甲宽为50mm,对于甲宽小于50mm者禁止销售,同时应考虑设立禁渔期等合理利用日本资源,加强人工育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增殖放流等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对中国沿海的日本蟳7个地理群体进行形态学差异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日本蟳群体间的差异为不同地理种群的差异。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日本蟳各群体大致按分布海区的不同而聚集,并且无与地理距离相关的明显聚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7.639%、19.004%、12.270%、10.178%,其累计贡献率为89.090%。判别分析的结果表明,舟山群体与威海群体的判别率最低,均为40%,长江口群体的判别率最高,为73.3%,7个日本蟳地理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56.5%。根据判别分析获得两个典型判别函数,其贡献率分别为76.4%和14.2%,累计贡献率为90.7%,判别分析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日本蟳渤海群体、黄海群体和东海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形态学差异。  相似文献   

15.
持续低温对养殖日本黑褐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5、0、-5℃对日本黑褐蚁(Formica japonica Mottschulsky)进行处理,并将各组存活率与其SOD、POD、CAT活力和MDA含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个低温处理组的活动能力、SOD、POD、CAT活力水平和存活率明显低于正常生活对照组,并随时间延长显著下降;但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即持续低温对日本黑褐蚁的存活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硫酸铜对金鱼急性毒性及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探讨硫酸铜对金鱼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当水温为(12±2)℃、pH为6.7~7.2时,CuSO4对金鱼(墨龙睛)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21.88、15.85、12.59和9.12mg·L-1,SC为0.912mg·L-1。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对照组和高毒浓度试验组金鱼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高毒浓度试验组金鱼肝细胞超微病理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染色质聚缩于核中央,线粒体空泡化、嵴乱而减少,粗面内质网断裂、脱粒、解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能够指示硫酸铜药效浓度的水生动物,为促进硫酸铜防病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室环境下探讨不同硫酸铜浓度(0.07、0.15、0.30、0.60和1.20 mg/L)治疗人工感染寄生虫鱼类的效果,通过多个急性毒性试验筛选药效浓度区间内敏感的指示生物,并结合实际生产,设计一套合理的生物指示硫酸铜药效的养殖病害防治办法.[结果]0.60 mg/L为实验室环境下硫酸铜治疗多子小瓜虫、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病的适宜浓度;综合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筛选出硫酸铜杀虫浓度区间(0.15~1.20 mg/L)内敏感的指示生物是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并建立了一套硫酸铜药效评估体系,即在施药后4h内投放麦穗鱼进行行为、异常情况观察,可评估硫酸铜药效浓度情况.[结论]麦穗鱼可作为水产养殖中硫酸铜治疗寄生虫病药效浓度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