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研究黄河湿地林区主要鼠类群落,2014—2017年采用捕鼠铗捕捉的方法,调查贺兰县湿地林区鼠类群落。结果表明:贺兰县黄河湿地林区主要鼠类群落结构为东方田鼠+黑线姬鼠+仓鼠;东方田鼠是该区域的优势种,黑线姬鼠为次优势种。不同年份黄河湿地林区鼠类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川西北盆周山区鼠类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川西北盆周山地鼠类群落结构、不同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和相似性进行的研究表明,黑腹绒鼠、社鼠、高山姬鼠,龙姬鼠比例最大,是各群落的优势种;多样性,均匀性最大的为农作区的C群落,相似性最高的是人工林区的A群落与C群落。 鼠类群落结构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研究鼠类群落结构,阐明鼠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群落生态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此类研究国外较早(Hafney,1977),近年来国内也有不少报导(刘季科等,1979;钟永勤等,1981;张洁,1984;蒋光藻等,1989),但均为草原、荒漠、平原和北方的研究。笔者于1989年6月到1991年6月间对龙门山东南侧,南到什邡,北至平武,东南与成都平原相邻的盆周山地鼠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采用2007—2018年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分析泰山风景区地闪密度、地闪强度、地闪年、月、日变化特征及其林区雷击火灾风险高值区域。研究表明:泰山风景区年均地闪密度为1.82次/(km~2·a),桃花源景区以东、南天门以北区域属于地闪密度极值区;地闪活动季节性分布特征明显,8月最频繁,4月正闪占比最高,日变化特征为高峰时段14∶00—17∶00和19∶00—21∶00;地闪平均电流强度为11.91 kA,最大地闪强度出现在中天门附近,电流强度达-116.834 kA;南天门、桃花峪、桃花源、天烛峰、巴山林区所在区域雷击火灾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4.
鼠类群落多样性与鼠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在长白山林区的黄泥河、大兴沟、天桥岭等林业局,调查了鼠类群落多样性、植物群落多样性及鼠害发生情况,共布设11700个铁日,捕鼠10种,获得鼠标本662只,分别记载性别、体重、体长、尾长等和捕获地点。依据长白山垂直分布带的海拔高度,划分为3个林带。又根据不同的生境类型设20个样地。本文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最后讨论了鼠类群落的多样性、鼠害的发生与植物多样性、草本植物盖度、林分郁闭度、草本植物生物量、土壤含水率及海拔高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陕西秦岭西部林地资源,针对近年来时有严重发生的鼠害,2017—2020年,在宝鸡市马头滩林业局林区采用捕鼠器捕捉法,调查研究了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鼠类种类、种群数量与结构,危害树木种类、时期,不同诱捕器诱捕效果等,结果为该林区鼠类主要有大林姬鼠、黑线姬鼠、褐家鼠等3种,其中大林姬鼠是优势种,黑线姬鼠是次优势种,鼠类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基本稳定;害鼠数量天然林多于人工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鼠害春季重于秋季,主要危害椴树、槭树、华北落叶松、华山松等树种,啃食树木基部树皮等;陷阱法捕鼠效果好于笼捕法。  相似文献   

6.
<正> 东北林区原始林是以红松为主的地带性针阔混交林。现在,除留有的原始林、人工林外,随着林区的不断开发和破坏,原生的针阔混交林演替成派生和过伐林及次生植被群落。本文重点研究在林区具有普遍性而又与营林工作有关的杨桦、灌丛、柞林等派生及次生演替类型鼠类区系特征及其营林防鼠对策。一、调查地点与方法1979年10月21—31日,我们在黑龙江省牡丹江至长汀铁路沿线,调查了牡丹江林区以灌丛为主的石河林场;大海林林区原始林边缘地带以柞林为主的红星林场、以杨桦林为主的兴  相似文献   

7.
吉林市主要森林害鼠群落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落结构是鼠类群落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鼠类的群落结构,分析害鼠的分布特点,对控制害鼠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通过对吉林市大旺林场森林鼠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市鼠类群落组成简单,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林以大林姬鼠为主要害鼠,其年度有较大变化,林木种子或果实易遭受危害;落叶松林以黑线姬鼠为主要害鼠;水湿地周围的水源涵养林以东方田鼠为主要害鼠;吉林市的鼠类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随植物的丰富度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以套网振落法在"蜀南竹海"毛竹竹冠采到昆虫113种(类),隶属于13目,54科.整个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中优势度最明显的为同翅目类群,在4个调查样地林区内,其相对多度为30%~51%,其次是蜘蛛类,相对多度为19%~43%.昆虫亚群落的优势物种为同翅目的一种小绿叶蝉(Empoasca sp.),且该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4个调查样地林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趋势为Ⅲ号样地林区》Ⅱ号样地林区》Ⅰ号样地林区》Ⅳ号样地林区;而优势集中性指数则为Ⅱ号样地林区》Ⅲ号样地林区》Ⅳ号样地林区》Ⅰ号样地林区,表明Ⅱ号样地林区由于环境条件和林相特点致使害虫大发生的可能性较其他林区大.群落多样性指数(H')的季节动态表现为低→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5-6月和8-9月.以竹冠节肢动物群落内主要类群的物种数和多度为变量,对不同样地林区4~10月的7次调查样本进行群落季节格局的最优分割分析,结果表明最适分割数为5,该分割将群落的季节动态区分为5个时期,该划分基本反映出竹冠主要害虫的发生、消长与气候的年变化和竹林季相的关系,对于指导毛竹害虫综合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泰山小记     
山东省泰山是世界名山,山势恢宏。山上松柏苍翠,古迹遍布,山路蜿蜒。由中天门向上全是石阶,延绵不断,直到山顶。南天门两座高耸的山峰相邻,中间是山涧,清泉流鸣,如玉带垂下。山下阳光明媚,山顶云雾缭绕,或石刻,或奇松,或飞瀑。泰山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自秦始皇封禅以来,历代皇帝无不登泰山祭天,文人骚客们也纷纷前来怀古,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墨迹和诗篇。泰山奇松,因为秦始皇登泰山时在树下避雨,护驾有功,被御封为“五大夫松”。在五松亭旁的云步桥上听泉观瀑,别有情趣,正所谓:十里青山,一挂流水,都作许多情。进入…  相似文献   

10.
泰山鸟类的研究杜恒勤(山东省林业学校)于新建(山东省林业厅)泰山丰富的植被,种类繁多的昆虫和鼠类以及复杂的自然景观,为多种鸟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食物资源和栖息场所,使得这里一年四季生活着大量的鸟类,为鸟类的研究提供了依据。1泰山鸟类研究概况泰山的鸟类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在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漆树群落中设置22块样地,进行了漆树群落结构调查,以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小陇山林区漆树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漆树群落中,漆树的伴生树种较多,种群趋于正金字塔型,种群处于缓慢增长阶段;从高度级和大小看,群落内幼苗幼树较多,大径级个体较少,促进群落进一步稳定增长的措施应该是限制采漆,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2.
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庙台槭群落进行了调查,在不同地段设置样地3块,分析了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动态变化;编制了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从多角度研究了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疆昌吉州荒漠林鼠类危害及鼠类群落结构的调查,摸清了主要鼠种、数量及与梭梭被害率的关系。荒漠林区夜行鼠捕获率为10.16%(1199/11790),其中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占总捕获数量的81.65%。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密度、洞群密度和洞群覆盖率与梭梭被害率的关系呈倒"V"字形曲线,子午沙鼠、三趾跳鼠Dipus sagitt与梭梭被害率相关性不明显。建议将大沙鼠密度、洞群密度和洞群覆盖率列入大沙鼠监测调查方法和梭梭被害后是否需要采取防治措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以绥阳林区森林和沼泽过渡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网格的调查方法,并应用系统软件分析方法建立了经验回归模型,揭示了森林———沼泽过渡带群落的结构、生产力、植物多样性等群落梯度和交错带环境梯度的相关规律,并结合交错区环境梯度分析这些群落特征形成机制和演替规律,为该地区沼泽地保护与经营管理交错带生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金钱械群落进行了调查,在不同地段设置样地10块,分析了小陇山林区金钱械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动态变化;编制了小陇山林区金钱械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从多角度研究了小陇山林区金钱械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金钱械群落进行了调查,在不同地段设置样地10块,分析了小陇山林区金钱械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动态变化;编制了小陇山林区金钱械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从多角度研究了小陇山林区金钱械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子午岭林区林虫区划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子午岭林区林虫区系结构及林虫进行水平划分论述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梁峁顶部群落区、干旱阳坡群落区、较湿润阴坡群落区、沟道群落区4区的主要林虫种类及其危害特征,提出了子午岭林区今后开展森林害虫防治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对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腹地和林缘区的锐齿栎群落的大小分布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林区腹地分布区锐齿栎群落的个体较多,锐齿栎成年林木树高频度分布的峰值出现在7 - 19 m间,占总数的73.54%, 3 m以下的幼苗幼树占总数的18.43%,锐齿栎幼苗的萌发受中成林木、灌木的影响较大。在林缘分布区内,小于3 m以下的幼苗幼树与林区腹地分布相类似,但3 m以上各树高阶的数量都很少,特别是成熟林木较少,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林区腹地锐齿栎群落不同层次的物种组成丰富,物种数均高于林缘区,林区腹地锐齿栎群落多样性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林缘区锐齿栎群落多样性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庆阳市4种不同生境类型中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优势度及群落间的相似性等特征。结果显示:子午岭林区的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水域沼泽区次之,残塬农作区最低。子午岭林区和黄土沟壑区鸟类群落间的相似性最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样带法,以海南岛霸王岭林区典型的热带针叶林与阔叶林交错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群落类型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及研究区域内环境因子的综合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林分经针阔交错区的变化,土壤 pH、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有效钾含量都表现为阔叶林区>针阔交错区>针叶林区,全钾含量、凋落物厚度和群落类型光因子表现为针叶林区>针阔交错区>阔叶林区,土壤含水量、全磷含量和土壤砂砾含量变化不显著;3种群落类型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土壤含水量和全磷含量与其他环境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外,其他因子间都显著相关;3种群落类型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 pH、土壤有机质含量、凋落物厚度和光因子对第1轴的贡献最大,全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对第2轴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