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了如东县2018年秋季菁松N×皓月N试养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种菁松N×皓月N与对照种菁松×皓月全龄发育经过基本相同,各眠眠蚕蚕体质量和熟蚕蚕体质量略高于对照种菁松×皓月,公斤茧粒数相近,蚁蚕结茧率与张种实际产茧量略高于对照种;除洁净略好以外,其他茧丝质量检验成绩相仿。建议进一步加强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
于 2 0 0 0、 2 0 0 1年春秋共四季 ,以现行品种菁松×皓月为对照 ,对桑蚕新品种东岳 A× 92 0 4进行了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其饲养成绩较好 ,表现体强好养、蚕大茧大、产茧量高、茧丝质等主要成绩好于对照菁松×皓月 ,其它成绩与对照相仿  相似文献   

3.
华康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培育的耐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家蚕新品种。山东广通蚕种集团于2015年引进试繁并进行农村区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与现行的菁松×皓月相比,虫蛹率(97.8%)比菁松×皓月(96.6%)高1.2个百分点;产量稳,盒种产茧量45.3 kg比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44.0 kg)高2.95%;茧质优良,茧层率23.3%比菁松×皓月(24.8%)低1.5个百分点,解舒率73.7%比菁松×皓月(66.0%)高7.7个百分点;效益好。适宜在山东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袁桂阳  苏茂科  艾军  曹宁宁  王忆  唐斌 《四川蚕业》2019,(收录汇总):27-29
在凉山州会东县采用常规桑叶育方式饲育小蚕人工饲料蚕品种“茗山×碧水”,春季饲养成绩单产比“菁松×皓月”略低,比全县平均成绩高,丝质成绩相当;秋季饲育成绩和丝质成绩均显著好于对照种“781×7532”和全县平均成绩。  相似文献   

5.
以菁松、皓月为基本骨干,配制四元杂种,通过配合力测定,选育出"和山1号"新品种.杂交种实验室鉴定"和山1号"四元杂交万蚕产茧量21.49 kg、万蚕产茧层量5.093 kg,鲜茧出丝率18.4%分别比对照种菁松×皓月高7.40%、11.03%和4.66%;解舒率、纤度、净度、解舒丝长等主要丝质成绩与对照种菁松×皓月相仿,是一对高产、优质、好养、茧形匀正,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多丝量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品种浙凤1号(雌29×卵36),与现行当家品种菁松×皓月的对比试验情况来看,该品种孵化齐一,一日孵化率高,小蚕期趋密性强,各龄蚕眠起齐一,体质强健好养,食桑旺,五龄食桑量比菁松×皓月略多,抗病力好,张产和万头蚕产量高,是具有优良综合经济性状的新品种。上蔟齐涌、喜结上层茧。丝质成绩与菁松×皓月相比,解舒率高,解舒丝长长,上车茧率高;茧丝长略短,清洁净度好,净度比菁松×皓月略低,但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报告了2018年春蚕期菁松N×皓月N的试养结果,试验种菁松N×皓月N与对照种菁松×皓月相比,眠起快而齐,尤其是大蚕期发育较快,全龄发育经过时间略短,对病毒病的抗性较强,张种产茧量较高,kg茧粒数多,蚁蚕结茧率相对较高,粒茧丝长相仿、纤度略小,清洁、洁净略高。  相似文献   

8.
文章报道了2015年春蚕期苏荣×锡玉的试养结果,该品种较菁松×皓月全龄发育经过略短、抗性较强、粒茧丝长长,正交苏荣×锡玉较菁松×皓月茧形略大,反交锡玉×苏荣较皓月×菁松茧形略小,kg茧粒数、干壳量、解舒丝长、解舒率以及清洁、洁净等成绩总体较好。该品种在农村有推广前景,但有关性状表现还需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9.
安康市2016年秋季在汉滨区、石泉县、平利县、旬阳县11家养蚕户进行了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农村养蚕试验,与当地大面积推广的家蚕品种菁松×皓月、明丰×春玉、春华×秋实相比较,华康2号抗病性强,好养、高产,综合性状优良,但丝质成绩不如菁松×皓月品种。  相似文献   

10.
《江苏蚕业》2017,(1):9-11
2015年和2016年春蚕期,建德市对家蚕新品种和山1号进行农村试养,通过饲养结果调查,新品种的综合效益要高于对照种菁松×皓月,并且饲养成绩和蚕茧丝质成绩的各项重要指标都好于对照,是一对适合春蚕期在建德市农村饲养的优良多丝量蚕品种。  相似文献   

11.
《江苏蚕业》2017,(4):18-19
为了尽快筛选出适合射阳秋季抗血液型浓病蚕品种,2017年晚秋蚕在射阳特庸对家蚕抗病毒新品种菁松N×皓月N和苏菊×明虎进行了农村试养对照。试养结果表明,菁松N×皓月N和苏菊×明虎二个品种龄期相近,食性、性状、产量都没有明显差别,抗血液型浓病菁松N×皓月N明显高于苏菊×明虎。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不同家蚕品种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效果,选择安徽省5个现行蚕品种(菁松×皓月、皖丰×夏晖、华康2号、华康3号、苏豪×钟晔)为试验品种,以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品种优食一号为对照种,设置全龄桑叶育(MF)、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AMF)、全龄人工饲料育(AF)3种饲育处理方式,以龄期经过、蚕体重、经济性状与健康性、丝质成绩为指标调查不同家蚕品种不同饲育方式的综合成绩。结果表明,各试验品种AMF组家蚕综合饲育成绩较优秀,与MF组差异较小,而各试验品种AF组综合饲育成绩较差,品比结果表明菁松×皓月综合饲育成绩较优。因此,采用小蚕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方式饲养优食一号或菁松×皓月可以实现较为理想的饲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多丝量家蚕新品种苏豪×钟晔试养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小英 《中国蚕业》2008,29(1):28-29
家蚕新品种苏豪×钟晔在建德市农村试养成绩表明:苏豪×钟晔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全龄经过少11h,张种用桑量少6.9kg,发病率低1.1%,张种产茧量高5.62kg,张种产值高123.7元,上车率高1.29%,茧丝长多297m,解舒率高8.35%,出丝率高1.9%;各项指标均优于菁松×皓月。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晚秋蚕期对871×872等6对家蚕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苏豪×钟晔、873×874总体表现最好;苏豪×钟晔产茧量较高,茧质较好,盒种产茧量达到50.5 kg、茧层率为23.3%、茧丝长为1 050.7 m,分别比对照种菁松×皓月提高了13.48%、5.43%、11.34%;873×874抗性较强、丝质较优,健蛹率为96.7%,结茧率为83.8%,解舒率为89.91%,分别比菁松×皓月提高了5.68%、10.85%、28.77%.871×872蚕体粗大,茧形大而匀整,在本次试验中发生了微量农药中毒,蚕茧的产质量受到了影响.限菁松×限皓月在食性和眠性上与菁松×皓月相比无明显差别,茧层率为24.9%,健蛹率为100%,分别比菁松×皓月提高了5.51%、3.41%;茧丝长为1 148.9 m,解舒率为75.19%,分别比菁松×皓月提高了14.93%、31.98%.洞·庭×碧·波和湘晖×芙蓉是夏秋用蚕品种,整齐好养、耐粗抗病.洞·庭×碧·波、限菁松×限皓月是限性斑纹品种,幼虫期体表斑纹不同,个体差异较大,茧形大小欠均匀.  相似文献   

15.
2017年夏秋季对汉中市推广的4对家蚕品种进行了饲育调查,结果显示:873×874、华康2号的张种产茧量高于菁松×皓月、川山×蜀水,华康2号、菁松×皓月病弱小蚕发生率、大蚕发病率、死笼率低于873×874、川山×蜀水,华康2号、菁松×皓月夏秋季饲养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2017年春,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及苏州大学选育的3对家蚕新品种9801×9802、鲁41×鲁42、苏婴×熙阳在山西省进行了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3对参鉴品种的全茧量、茧层率均高于菁松×皓月,苏婴×熙阳丝质成绩好,纤度明显细于菁松×皓月,3对参鉴品种普通茧质量百分率[1-(双宫茧质量+薄皮茧质量)/总收茧量×100%]均高于对照种。9801×9802与菁松×皓月相比,万蚕收茧量高9.51%、万蚕茧层量高11.95%、50 kg桑产茧量高7.82%、50 kg桑茧层量低2.60%;鲁41×鲁42与菁松×皓月相比,万蚕收茧量高17.48%、万蚕茧层量高32.63%、50 kg桑产茧量高2.71%、50 kg桑茧层量高2.38%;苏婴×熙阳与菁松×皓月相比,万蚕收茧量低2.15%、万蚕茧层量高3.38%、50 kg桑产茧量高10.18%、50 kg桑茧层量高2.83%。  相似文献   

17.
《四川蚕业》2017,(4):29-31
现行推广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选择,一方面要求在提高原种对饲料摄食性的同时基本保持原种的基本性状,另一方面也要满足一代杂交种的基本性能与对照种无明显差异。为了检验原种的饲料摄食性选择是否影响一代杂交种的性状表现,本试验分别以菁松选择系(菁松R)和对照系(菁松)与皓月组配生产的一代杂交种"菁松R×皓月"和对照"菁松×皓月"为材料,在江苏盐城大丰区和云南大姚县做了试验比较,结果显示:选育系的产量和生命力均与对照系相仿,没有出现饲料摄食性选择引起杂交种性能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沈建华  丁农  邱萍 《中国蚕业》2002,23(1):27-29
菁松×皓月是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一对春用蚕品种,因为其茧丝质成绩优良,多年来一直是浙江省春蚕当家品种.但近几年来随着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农村氟化物污染严重,菁松×皓月由于其耐氟能力较弱,时常出现氟化物中毒现象,造成蚕茧欠收.能否对菁松×皓月进行改良,在保持其茧丝质优良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其耐氟能力,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据报道,林昌麒等通过对200多个资源品种进行耐氟性鉴定,发现了带耐氟显性主效基因的载体品种T6,用T6与菁松、皓月原种杂交,再连续回交固定,已经选育出耐氟改良品种菁松F×皓月F,该品种在保持原菁松×皓月主要优良经济性状的同时,耐氟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全龄耐氟在90mg/kg以上.2000年春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引进菁松F×皓月F进行耐氟性测定及常规饲养比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云南省血液型脓病暴发的问题,2014年开始引进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华康2号, 2015年在实验室内对华康2号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抗性进行了测定,并在陆良县、鹤庆县、祥云县、沾益县、保山市及元阳县等蚕区农村基点开展了饲养比较试验,以菁松×皓月为对照蚕品种。对BmNPV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华康2号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的半致死浓度(LC_(50))值达到10~9数量级,而菁松×皓月仅为10~5数量级,华康2号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的LC_(50)值比菁松×皓月高出4个数量级。农村基点饲养结果显示,华康2号的虫蛹率普遍比菁松×皓月高,万蚕收茧量在15.00~22.12 kg之间,在血液型脓病暴发的情况下,华康2号的盒种产茧量比菁松×皓月高40%以上。丝质鉴定结果显示,华康2号的丝质成绩与菁松×皓月差异不大,且陆良县和鹤庆县等蚕区饲养的蚕茧均能缫6 A级高品位生丝。以上结果表明,华康2号具有较强的抗血液型脓病能力,容易饲养,茧丝质好,是优良的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可以在血液型脓病多发的季节和蚕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菁松×皓月是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现行饲养的高丝量品种。具有好养、优质、高产的性能。一九九○年我省引入菁松×皓月一代什交种进行农村试养,表现较好.为了生产需要,我所于一九九一年引进原种试养,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试养方法 1991年春从江苏省引进菁松A、菁松B和皓月A、皓月B原母种进行试繁以美蓉、湘晖、7522等品种为对照,设专人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