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双歧杆菌胡萝卜复合汁增菌培养基的优化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胡萝卜为主要原料,以两歧双歧杆菌(Bbm)和长双歧杆菌(Blm)为试验菌株,研究了胡萝卜汁基础培养基中添加单一营养因子对Bbm菌细胞生长量的影响,进一步利用正交实验筛选出Bbm菌胡萝卜复合汁增菌培养基;利用优选的胡萝卜复合汁增菌培养基对Blm菌进行验证性增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胨、牛肉浸膏、酵母膏、玉米浆可显著促进双歧杆菌Bbm的细胞增殖(P<0.01)而磷酸氢二钾既能促进Bbm生长,又有缓冲培养基pH值的作用;利用L934筛选出Bbm的胡萝卜复合汁增菌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在胡萝卜汁中添加0.3%大豆蛋白胨,0.6%牛肉浸膏,0.5%酵母膏,0.4%玉米浆,0.2%磷酸氢二钾,将此培养基经37℃培养12 h,Bbm活菌数4.75×109cfu/mL,Blm活菌数4.82×109cfu/mL。  相似文献   

2.
胡萝卜汁双歧杆菌发酵乳饮料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双歧杆菌发酵乳饮料中胡萝卜汁、蔗糖的添加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胡萝卜汁的添加量以10 0 g/ kg,蔗糖以 80 g/ kg为宜。按设定工艺生产 ,最终产品风味口感良好 ,无胡萝卜的不良风味 ,其活菌数达到 10 6m L- 1 ,β-胡萝卜素≥ 3.1mg/ L ,保质期 1个月  相似文献   

3.
酸面团酵母菌Sy22的分离与发酵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性能优良的面团发酵菌株,本试验从来自内蒙古的发酵酸面团中分离获得5株酵母菌株,分别对其发酵性能进行测定,最终选取性能优良菌株Sy22进一步研究。基于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以及26SrDNAD1/D2区序列分析综合测试结果,菌株Sy22被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30℃下发酵12h,分别对单独添加该菌株面团的发酵性能以及该菌株与类食品乳杆菌412联合发酵面团的发酵性能、活菌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单一酵母菌株发酵后,面团pH由6.07降至5.36,滴定酸度由3.6°T增加到5.02°T,发酵力为0~1.32%;联合菌株发酵后,酸面团pH由5.58下降至3.85,滴定酸度由5.24°T增加到14.02°T,发酵力为0~1.79%,酸面团中的酵母菌活菌数为8.2×108 CFU/g,乳杆菌412活菌数为9.6×109 CFU/g。由此得出,菌株Sy22可单独作为面团发酵菌株使用,能很好的参与面团的发酵;与类食品乳杆菌412联合后发酵能力好,并表现出良好共生性。  相似文献   

4.
胶质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是一类能分解土壤中磷、钾和硅酸盐矿物的化能异养型好氧细菌,广泛应用于微生物肥料中。该菌在微生物肥料生产过程中主要是经液体发酵后由草炭吸附而成,这种工艺生产的微生物肥料有效活菌数和芽胞率均较低。因此,如何通过改善胶质芽胞杆菌的发酵方式和发酵条件以提高其有效活菌数和芽胞率显得尤为重要。对陕西省洛川县苹果园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YA-07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为胶质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建立了一种使该菌产生高密度有效活菌数和高芽胞率的固体发酵条件。结果表明:YA-07能够产生大量有效活菌数和高芽胞率的培养基组分为500 mL培养瓶装草炭50 g,淀粉添加量3%,蛋白胨添加量3%,不添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在培养温度30℃,pH 7.0左右,接种量10%,培养时间144 h条件下,YA-07的有效活菌数可以达到1.58×10~9 cfu/g,芽胞率可以达到91.3%。利用固体发酵技术提高了胶质芽胞杆菌的有效活菌数和芽胞率,在改善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对促进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含双歧杆菌碳酸发酵乳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表明,采用嗜热链球菌和双歧杆菌单菌培养制备生产发酵剂,混菌发酵工艺是可行的。发酵乳中的双歧杆菌活菌数达到10~9cfu·mL~(-1)。最佳发酵条件为: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2:1,接种量6%,生长促进剂0.1%。发酵终点为 pH≤4.7,OD≥4.3,发酵时间为3~4 h。产品在4~5℃贮藏一周后,双歧杆菌活菌数在10~5 cfu·mL~(-1)。  相似文献   

6.
为研制成本低且具有合生元效果的富硒双歧杆菌制剂,以南瓜为主要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最佳培养基配方,考察多种双歧杆菌在最优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及富硒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组成为:南瓜汁浓度16.09%、大豆蛋白胨3.24%、半胱氨酸盐酸盐0.28‰时,动物双歧杆菌01的活菌数可以达到9.37±008 lgCFU/mL,高于在MRS、GMRS、PYG和TPY培养该菌所得的活菌数量。在上述优化南瓜汁培养基中培养,动物双歧杆菌01、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假小链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BB12的有机硒含量可以达到(13.20±0.39)~(78.11±0.42) μg/g菌体,有机硒转化率为1.76%~6.41%。培养获得的双歧杆菌以南瓜汁和脱脂乳为保护剂,冻干存活率可以达到70.8%±0.5%。研究证明了南瓜果肉作为双歧杆菌增殖和保护基质的潜质,并为富硒双歧杆菌南瓜粉制剂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Bs2004菌株的固体发酵条件和干燥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麸皮、豆粕等比例混合为最佳发酵基质,含水量65%,水中添加5%蔗糖和5%酵母粉、pH值7.5、32℃培养24h时,发酵物含菌量最大,达9.62×109cfu/g。发酵物经65℃真空干燥,活菌数为9.581×109cfu/g,为最佳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鉴定供试菌株,对其固态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从8株供试菌株中筛选出两株优良菌株B02和B06,采用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方法、16S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对B02和B06进行鉴定;以活菌含量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固态发酵培养基组分的不同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B02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06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02和B06最佳培养基配比分别为麦麸695.6g/kg、豆粕87.0g/kg、玉米粉87.0g/kg、米糠130.4g/kg和麦麸761.9g/kg、豆粕95.2g/kg、玉米粉95.2g/kg、米糠47.7g/kg。B02和B06在麦麸、豆粕等发酵物料中生长良好,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培养最高活菌含量分别可以达到1013 cfu/g和1010 cfu/g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发酵乳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并经过耐氧训化的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与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乳链球菌)单菌培养制备生产发酵剂,对混合菌株发酵乳饮料的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选用PGA和CMC-Na为稳定剂,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为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2:1:1,按种量4%,发酵终点pH≤4.5,发酵时间6~8h,产品4~5℃贮藏7d后,双歧杆菌活菌数达到10^7cfu.ml^-1。  相似文献   

10.
贾素中  杭晓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72-174,188
[目的]优化益生菌发酵桑葚汁饮料的加工工艺。[方法]以桑葚汁为主要原料,以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为发酵菌种,对桑葚汁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发酵时间、接种量4个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所制得的发酵桑葚汁饮料进行感官评价,得到发酵工艺的最佳组合,同时对其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优化出的最佳发酵工艺:桑葚汁添加量为50%,蔗糖添加量为5%,发酵时间为24 h,接种量为3‰,由此所得的发酵桑葚汁呈红棕色,具有果香及发酵风味,口感酸甜。在0~4℃冷藏条件下贮藏28 d后,活菌数仍有2.1×10~8CFU/m L。[结论]复合益生菌发酵的桑葚汁饮料可作为一款营养保健活菌饮料,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乳酸发酵型莜麦饮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健  刘媛  兰凤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906-2907,2999
[目的]制备一种乳酸发酵型莜麦饮料。[方法]以糖化后的莜麦汁为原料、乳酸菌为发酵菌种,探讨菌种驯化、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乳酸发酵型莜麦饮料品质的影响。[结果]乳酸发酵型莜麦饮料的制备工艺为以糖化后的莜麦汁为原料,采用驯化后的乳酸菌为发酵菌种,接种量4%,在42℃下发酵6 h。[结论]该研究为莜麦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虾青素果汁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以果汁(西瓜汁、菠萝汁、混合果汁)为原料,法夫酵母为菌种发酵生产虾青素果汁饮料,研究果汁种类、菌体接种量和种龄等对虾青素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果汁加入量、糖浓度、(NH4)2SO4、酵母膏稀释液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菌体最佳种龄为48h,最佳接种量为10%,最佳发酵液为西瓜汁。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虾青素果汁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西瓜汁10%,糖浓度8%,(NH4)2SO4 3%,酵母膏0.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虾青素的产量较工艺优化前提高了113.2%。[结论]该研究优化了虾青素果汁饮料的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3.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联合发酵的番茄汁和胡萝卜汁随发酵时间延长,pH值降低,菌数增加。番茄汁和胡萝卜汁经发酵后核黄素、硫胺素、吡哆醇的含量增加而抗坏血酸的数量却减少了。发酵番茄汁和胡萝卜汁中谷氨酸含量较高,而一些含硫氨基酸的数量较少。本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发酵温度和接种量,并给出了蔬菜汁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证明调制后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具有良好的工艺学性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草莓低醇饮料生产工艺并优化其参数,为我国草莓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及草莓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速冻草莓为原料,利用酵母对酶解获得的草莓汁进行厌氧发酵,并对发酵温度、酵母用量、含糖量、发酵时间、初始pH、振荡频率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优化后的最佳草莓低醇饮料发酵工艺参数为:草莓汁初始pH 3.5,含糖量9.0%,葡萄酒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05%,发酵温度20℃,发酵时间60 h.[结论]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发酵获得的草莓低醇饮料色泽亮丽、醇厚甘冽、果香浓郁、风味独特,其糖度3.4%、pH 3.55、酒精度3.26%vol、感官质量评分95.0分.  相似文献   

15.
乳酸菌发酵胡萝卜汁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求乳酸菌发酵胡萝卜汁的最佳工艺,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研究了发酵胡萝卜汁各参数的不同组合对发酵胡萝卜汁感官质量的影响,建立各参数与产品感官质量之间的回归模型,考查了各参数间的互作效应。获得了发酵胡萝卜汁的最优参数组合为:胡萝卜汁浓度(26.8%)、蔗糖添加量(6.4%)、接种量(2.9%)、菌种比例(1.26∶1)、发酵温度(28℃)。  相似文献   

16.
董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03-17805
[目的]研究了杨桃黄瓜复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制作工艺。[方法]以杨桃和黄瓜为主要生产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经驯化使其适应杨桃黄瓜复合汁的生长环境,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杨桃黄瓜复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和最佳口感调配方案。[结果]最终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杨桃汁:黄瓜汁=4:1(W/W),脱脂牛乳添加量为10%(V/V),接种量6%(V,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16h;最佳口感调配方案为:蔗糖4.0%(W/W),柠檬酸0.2%(IV/W),杨桃汁5.0%(W/W)。[结论]产品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海带发酵乳酸饮料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霄  吴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60-21763,21767
[目的]优化海带发酵乳酸饮料的工艺。[方法]以海带为原料,辅以适量乳粉,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具有海带特殊芳香和营养价值的海带乳酸发酵饮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确定制备稳定性较好的海带汁、乳酸菌产酸和海带汁发酵的最佳条件以及海带乳酸发酵饮料的调配工艺。[结果]制备海带汁的最佳条件是:选用90℃温水浸泡120 min,料水比为1∶100倍;乳酸菌产酸的最佳条件是:海带汁50%,培养温度40℃,培养时间10 h,接种量6%;海带汁发酵的最佳条件是:添加7.5%的乳粉、10%的蔗糖,接种量6%,40℃下发酵10 h;海带乳酸发酵饮料的调配工艺是:75%的海带发酵原液,2%的白砂糖,0.09%的柠檬酸,0.02%的β-环糊精。[结论]该研究为海带的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高品质的益生菌发酵复合果蔬汁,对果蔬汁的发酵工艺及风味品质进行研究.通过观测发酵前后的pH值变化、滴定酸度、糖度和活菌数等因素,研究不同的发酵微生物、不同的果蔬种类和不同发酵时间对发酵结果的影响,结合感官评价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风味品质进行评价分析.果蔬种类和发酵菌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芒果、圣女果和胡萝卜为复合果蔬汁原料,以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复配发酵48 h的制品pH低、酸度较高、活菌数高、感官评价结果质量最优;GC-MS风味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酯类、醇类和酸类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增加,风味较好.说明以优化的发酵工艺制备的复合果蔬汁具有感官风味较好、活菌数含量高等特点,可为发酵制品的研制及发酵果蔬汁的市场开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寻各种乳酸菌在黑枸杞汁中的发酵能力和特性,选取新鲜黑枸杞汁,采用巴氏杀菌法灭菌,接种于不同乳酸菌进行发酵,对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群成活数、pH值、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以及感官评测等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各种乳酸菌能在黑枸杞汁中良好生长,活菌数均突破10~8CFU/mL;发酵48 h后,4种乳酸菌发酵的黑枸杞汁的pH值均低于3.5。与未经发酵的黑枸杞汁相比,经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后的黑枸杞汁中花青素含量与黄酮含量提升最大,其中花青素提升了33.84%、黄酮提升了68.82%;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后,黑枸杞汁的总酚含量提升最多,提升了61.25%;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后,黑枸杞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提升最高,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提升了163.50%、羟自由基清除率提升了59.44%;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后,黑枸杞汁有着最强的DPPH自由基去除能力,清除率为89%。经乳酸菌发酵后的黑枸杞汁口感上佳,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发酵能力要强于其他3种乳酸菌。该研究结果可为黑枸杞汁的益生菌发酵和益生菌果汁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