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IG核酸探针检测病鸡羽髓MDV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取病鸡含羽髓的羽毛,用免疫琼扩试验检测,检出率为80%;将病鸡髓经超声波处理、SDS和蛋白酶K裂解、经酚和氯仿抽提后,用乙醇沉淀病毒核酸,用我们研制的以Digoxigenin标记的MDV核酸探针检测,检出率为100%,结果表明,核酸探针是检测MDV灵敏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DIG-标记IBDVcDNA探针进行斑点杂交试验鉴定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实验结果证明,该探针能与试验的10株IBDV的RNA发生阳性杂交反应,结果清晰稳定。无非特异性反应,本试验是一种新的敏感的IBDV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DIG-标记核酸探针鉴定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DIG-标记IBDVcDNA探针进行斑点杂交试验鉴定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实验结果证明,该探针能与试验的10株IBDV的RNA发生限性杂交反应,结果清晰稳定,无非特异性反应。本试验是一种新的敏感的IBDV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IBDV特异引物对IBDVRNA进行逆转录和PCR扩增。以低触点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回收PCR扩增带,经酚-氯仿纯化后,用DIG际记制备IBDVCDNA核酸探针.斑点杂交试验证明,该探针能与IBDV不同毒株(STC、Lukert、B_2和LQ)发生阳性杂交反应,敏感度为1pg.本实验制备的IBDVcDNA核酸探针不仅为IBDV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提供了敏感可靠的手段,而且也是核酸探针制备方法的一次探索。  相似文献   

5.
DIG—标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cDNA探针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IBDV特异引物对IBDV RNA进行逆转录和PCR扩增。以低融点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回收PCR扩增带,经酚-氯仿纯化后,用DIG标记制备IBDV cDNA核酸探针。斑点杂交试验证明,该探针能与IBDV不同毒株发生阳性杂交反应,敏感度为1pg。本实验制备的IBDV cDNA核酸探针不仅为IBDV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提供了敏感可靠的手段,而且也是核酸探针制备方法的一次探索。  相似文献   

6.
实验性鸡马立克氏病羽髓病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光镜1电镜等方法对鸡马立克氏病羽髓组织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羽髓远端坏死,羽髓中有多量肿瘤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呈弥漫性或局部性浸润,电镜观察,肿瘤细胞核异型性明显,核膜凹陷,核内出现假核内包含物,在一些羽髓中,巨噬细胞吞噬肿瘤细胞较多见,而且观察到一些肿瘤细胞发生调亡,结果表明,鸡马立克氏病羽髓病变十分明显,羽髓的形态学变化可用于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用核酸探针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核酸探针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许兰菊王丽李慧张书松(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贫血病毒(CAV)引起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病鸡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有较高的死亡率,该病又称...  相似文献   

8.
于魁 《中国家禽》2000,22(3):33
利用鸡胚卵黄囊接种试验,以绒毛尿囊膜(CAM)上病毒痘斑生长情况为依据,诊断鸡MD,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鉴定鸡羽髓上皮细胞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前后差异表达的蛋白,本研究以MDV强毒GA株人工感染SPF鸡,并通过双向电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病毒感染后4 d、7 d、14 d和21 d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分别有2个、8个、25个和9个;而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出29种蛋白质,其中包括能量代谢相关蛋白、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细胞骨架蛋白、信号传导蛋白、转录相关蛋白、免疫相关蛋白和其他功能蛋白质.本实验首次对鸡羽髓上皮细胞感染MDV后各时期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研究,鉴定了多种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进一步揭示MDV与宿主的相互关系、感染性病毒粒子的成熟和致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检测牛粘膜病病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课题建立了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V)的诊断方法。根据BVDV基因序列的结构特点,在编码非结构蛋白p125高度保守基因区内,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PCR技术从BVDV基因重组质粒中扩增出了BVDV特异的、保守的400bp核苷酸片段,经纯化后,地高辛标记,制备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特异性核酸探针。通过检测BVDV细胞培养物、相关病毒及核酸载体和BVDV细胞培养物的总R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室前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显示,鸡羽髓组织中亲环素蛋白(CyP)、LIM和SH3蛋白1(LASP1)和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PCBP1)3种蛋白为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过程中差异表达蛋白。为进一步检测这3种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以MDV GA强毒株感染SPF鸡,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病毒感染14 d和21 d后这3种蛋白在羽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检测结果表明,病毒感染14 d后,羽髓组织中这3种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其中LASP1 mRNA和PCBP1蛋白分别下调62%和48%(p<0.05);在21 d,除CyP蛋白表达基本不变外,其他mRNA和蛋白均不同程度下调,其中LASP1蛋白下调达到46%(p<0.05)。结果表明在两个不同的MDV感染时期,MDV均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羽髓组织中这3种蛋白的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阐释MDV与羽髓组织的相互作用机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用羽髓物鸡胚接种法诊断鸡马立克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魁 《中国家禽》2000,22(3):33-33
利用鸡胚卵黄囊接种试验 ,以绒毛尿囊膜(CAM)上病毒痘斑生长情况为依据 ,诊断鸡MD ,收到满意效果。1健康鸡胚经隔离饲养、血清学检验(AGP)并证明无MD抗体的种鸡所产种蛋孵化的鸡胚。2羽髓浸液MD可疑鸡5只(70日龄) ,每只鸡取翅羽20根 ,剪下带羽囊的羽根放入消毒过的试管内 ,加入灭菌生理盐水3mL ,用消毒过的镊子挤出羽髓 ,弃去羽囊壳 ,破碎羽髓 ,搅拌后即为1份羽髓浸液 ,备用。3接种试验用上述羽髓浸液 ,按常规方法 ,即时(不加保存)接种于已孵化4~5d的健康鸡胚卵黄囊 ,每份羽髓浸液接种12个鸡胚 ,每胚…  相似文献   

13.
1 发病情况 2006年5月10日1养殖户到门诊部就诊,主述:其饲养了1500只230日龄的产蛋鸡,最近几天发现鸡笼上爬满了虱子,鸡身上、翅膀下爬满了虱子,产蛋量减少,请求诊治。  相似文献   

14.
王俊江 《中国家禽》2007,29(10):33-33
1发病情况洮北区某鸡场有5年养鸡经历,每年都是前一年春季进雏,经过1个产蛋期,第2年秋季下架,采用全进全出制。2005年12月初,该场的4栋鸡舍存栏的2万只青年蛋鸡产蛋量显著下降,并有掉毛现象,曾调整饲料中钙、磷、多种维生素  相似文献   

15.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鸡新城疫cDNA,制备核酸探针,经斑点杂交和碱性磷酸酶显色后,探针同该cDNA的PCR产物、PCR产物重组子和新城疫强、弱毒株呈现阳性反应,与IBV、ILT、MG和正常尿囊液等均呈阴性杂交反应,田间病料的杂交试验也表明该cDNA探针是敏感且特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用核酸探针检测新城疫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鸡新城疫cDNA制备核酸探针,经斑点杂交和碱性磷酸酶显色后,探针同该cDNA的PCR产物,PCR产物重组子和新城疫强,弱毒株呈现阳性反应,与IBV,ILT,MG和正常尿囊液等均呈阴性杂交反应,田间病料的杂交试验也表明该cDNA探针是且特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地高辛(DIG)标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pol基因的保守片段制成核酸探针,与IBV参考株、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禽流感病毒、正常鸡胚尿囊液及正常鸡肾组织等的RT-PCR产物进行斑点杂交,以检测探针的特异性,结果该探针仅与IBV毒株的RT-PCR产物杂交呈阳性,与对照病毒和组织的RT-PCR产物杂交呈阴性.敏感性试验显示,探针最低能检出约3.4pg的IBV RT-PCR产物.用该方法检测了38份疑似IBV临床病料,31份阳性;而用RT-PCR法扩增IBV S2基因确诊为阳性的只有29份.对人工接种IBV H52弱毒苗鸡咽喉和肛门拭子32份进行检测,检出15份阳性.结果表明,利用DIG探针检测IBV的RT-PCR产物,特异性和敏感性强,可重复,能克服RT-PCR非特异性反应和探针Northern杂交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用核酸探针检测伪狂犬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伪狂犬病毒(PRV)特异性糖蛋白GP50克隆重组质粒PUP作为探针,检测实验感染乳猪15头份以及屠宰场随机采样15头份证明通过PCR和分子克隆技术制备的PRV特异性糖蛋白基因片段的光敏生物素探针,能有效地用于临床检测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双向电泳方法研究鸡羽髓蛋白组学,以进一步了解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新机制,从SPF鸡羽根挤出羽髓,提取其中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并对不同裂解液、IPG胶条pH值范围、一向等电聚焦条件、二向SDS-PAGE凝胶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采用17cm,pH 5~8 1PG胶条,400μg羽髓蛋白进行的双向电泳,图谱用PDQuest8.0.1分析,可分辨的蛋白点约为700左右,不同样本间的匹配率大于80%.可见,本研究建立的双向电泳方法分辨率及重复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20.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鸡马立克氏病病毒血清1型(MDV1)引起的鸡高度接触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MDV1在体内的复制状况与其致病性强弱及传播能力直接相关。本实验选择近几年从国内不同地区MD暴发鸡场分离的6株MDV1强毒株、弱毒疫苗“814”株和国内标准MDV1强毒J-1株,分别人工感染SPF鸡,采用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感染后1d~28d病毒在淋巴细胞和羽髓中的复制状况。结果显示,接种1d后即可在淋巴细胞中检测到MDV1(10^2.6 copies~10^5.2 copies/10^6 cells);在检测期间,淋巴细胞中病毒载量略有上升的趋势,总体呈现不规律变化,而且变化并不明显。接种7d后羽髓中病毒载量开始显著增加,14d~21d达到峰值,超强毒株峰值处病毒载量可达到10^7 copies/10^6 cells,峰值期病毒载量是感染前期(1d~7d)的100~10000倍。强毒株在体内的病毒载量高于弱毒株,即复制能力高于弱毒株。研究表明,MDV1国内流行的毒株有增殖速度快,病毒载量高的新特点;MDV1致病性的高低与在其在体内的复制能力的高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