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乏情是一个常见问题。使这些乏情母猪发情、配种并受胎,对提高母猪的经济效益意义极大。乏情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垂体不能分泌足够的促性腺激素以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增加体内促性腺激素(Gn)、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类似物,基本上可促进卵泡发育成熟,使乏情母猪发情。而对于卵巢上有持久黄体或黄体囊肿的母猪,适时给予氯前列烯醇钠(PGF2α),就可消除黄体使母猪发情。  相似文献   

2.
正母猪乏情是指青年母猪7~8月龄或经产母猪断奶2周以上仍不发情,其卵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一种生理现象,垂体不能分泌足够的促性腺激素以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就会引起母猪乏情。随着规模化密集型饲养方式的提升,母猪出现乏情的几率越来越大,已成为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养猪人必须搞清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彩红 《兽医导刊》2013,(11):27-29
一、乏情乏情俗称不发情,是指青年母猪6~8月龄或经产母猪断奶15 d后仍不发情,其卵巢处于静止状态,非病理性的无周期活动的生理现象。(一)诊断要点母猪是常年发情的家畜,发情周期为20~21 d(18~24 d也属正常范围),以接受爬跨作为发情判定标准,发情持续期为2~3 d。发情征兆还有急躁不安、爬跨其它母猪、食欲不好、咬栏圈、外阴部红肿,以及流出水样粘液等表现。若无上述表现则为乏情。(二)防治方案首先要找出乏情的原因。常见的由于品种、公猪的刺  相似文献   

4.
非繁殖季节羊诱导发情排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处于乏情状态的绵山羊,不管是泌乳性乏情还是季节性乏情,卵巢上都无发育成熟至可以排出的卵泡,也无功能黄体存在.这显然是由于垂体促性腺激素活动低下,FSH与LH的水平低,这种情况下,如果用外源的生殖激素(神经生殖激素、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或创造人工气候环境或公羊效应等其它方法引起内源促性腺激素分泌与释放,可使卵巢恢复活动,引起卵泡发育成熟至排卵.  相似文献   

5.
1初情期延迟 初情期延迟是指长发育正常的大型后备母猪,7月龄后仍未见发情。卵巢发育不全多发于长期患慢性消化系统病、慢性呼吸系统病、寄生虫病的母猪。由于卵巢发育不全,使得卵巢内没有大的卵泡发育以致不能分泌足够的激素引起发情。  相似文献   

6.
一.后备母猪乏情 母猪初情期为160~200日龄,超过210日龄或体重超过120千克的后备母猪不发情者为乏情.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犬卵巢组织结构和生殖周期阶段的相关性,试验对犬不同生殖周期阶段卵巢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犬卵泡期、黄体期和乏情期卵巢体积分别为812.63、1081.80和446.03 mm3,黄体期高于卵泡期和乏情期(P<0.05),卵泡期高于乏情期(P<0.05);卵泡期、黄体期和乏情期卵巢质量分别为0.89、1.14和0.71 g,卵泡期低于黄体期且高于乏情期,但3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卵泡期卵巢中可见较多次级卵泡和少量成熟卵泡,黄体期卵巢中可见部分次级卵泡和闭锁卵泡,并有大量黄体存在,乏情期卵巢中卵泡类型主要以原始卵泡为主。可见,犬卵巢形态及组织结构与所处生殖周期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8.
不同激素组合处理乏情母猪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合激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PMSG)分别结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对产后乏情母猪进行诱情处理 ,结果表明 :(1 )PMSG处理后 5d内诱导发情率为 1 0 0 % (比国外同类试验高 8%左右 ) ,第一情期受胎率为 83.3% ,比三合激素处理组高 76 %。 (2 )三合激素处理组受胎母猪的平均产仔数 (8.2 2± 1 .6 2 )头 ,明显低于PMSG处理组 (1 0 .5 0± 0 .82 )头 (P <0 .0 5 ) ,说明PMSG +HCG处理乏情母猪效果较好。三合激素处理组的未孕母猪返情受胎率高 ,说明第二情期多为正常发情。 (3)两种处理均对乏情母猪的繁殖机能有促进作用 ,且对处理后的母猪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乏情俗称不发情,使指青年母猪6 ̄8月龄或经产母猪断奶15d后仍不发情,其卵巢处于禁止状态,非病理性的无周期的生理现象。乏情降低了母猪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增加了养猪成本,由于规模化猪场采取密集型的饲养方式和现代的繁殖方式,使母猪出现乏情的几率大大的增加。目前母猪乏情已成为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彩红 《动物保健》2013,(11):27-29
一、乏情 乏情俗称不发情,是指青年母猪6~8月龄或经产母猪断奶15d后仍不发情,其卵巢处于静止状态,非病理性的无周期活动的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11.
猪实用繁殖技术研究体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祖昆  陈裕明 《养猪》2000,(1):22-24
处女母猪性成熟迟后(8月龄以上不发情),断奶后母猪乏情,产后母猪子宫炎,产后母猪少乳或无乳症,以及公猪性欲不强,精液质量欠佳等,乃当前影响集约化养猪业繁殖的主要问题。本文介绍了作者对该领域中部分问题的研究体会与心得。1 母猪乏情起因与调控方法1.1 母猪乏情的起因假说母猪乏情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达到性成熟和体成熟的处女母猪(8月龄以上)推迟发情时间,乏情时间有时可长达12月龄以上,甚至不发情。猪场中处女母猪乏情比例一般在10%左右,严重的猪场达到30%以上,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其二是断奶后母猪不发情。正常情况下母猪应在…  相似文献   

12.
1后备母猪不发情 有些后备母猪已达到配种Et龄和体重,但没有表现出性周期。其原因是后备母猪生殖器官先天发育不良或畸形;或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较少,使卵泡不能正常发育和成熟,导致母猪乏情。此类母猪可以用公猪试情的方式,促进其发情排卵,也可用激素诱导发情。后备母猪饲养过肥,可导致卵巢内脂肪浸润、卵泡上皮脂肪变性、卵泡萎缩,也可引起后备母猪不发情、不受孕。这类母猪应减少精饲料给量、加强运动,便可促使其发情。对于后备猪群中经处理后确实不能正常发情的个体,应予以淘汰。  相似文献   

13.
1乏情 乏情俗称不发情,是指青年母猪6-8月龄或经产母猪断奶15d后仍不发情,其卵巢处于静止状态,非病理性的无周期活动的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14.
母猪乏情的现象、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如明 《养猪》2004,(5):15-16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乏情是一个常见问题。在管理水平中等的种猪场。有5%~15%青年母猪达到性成熟和体成熟年龄仍未发情,约有10%母猪断奶后乏情;有些个体农户饲养的瘦肉型母猪因乏情不能正常繁殖的达50%以上。使这些乏情母猪发情、配种并受胎。对提高母猪的经济效益意义极大。  相似文献   

15.
1后备母猪不发情有些后备母猪已达到配种日龄和体重,但没有表现出性周期。原因主要为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较少,使卵胞不能正常发育和成熟,导致母猪乏情。此类母猪可以用公猪试情的方式,促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分析发情和乏情初产母猪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母猪乏情调控的分子机制。选用6头健康的断奶初产母猪,分为发情组(3头)和乏情组(3头),屠宰后分别采集下丘脑、垂体、卵巢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GO功能富集、KEGG通路及相关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发现,发情组下丘脑、垂体、卵巢分别获得52 432 800、52 573 730和52 209 252条clean reads,与猪参考基因组(Sus scrofa 11.1)的比对率分别为78.69%、81.49%和79.26%;乏情组下丘脑、垂体、卵巢分别获得52 516 724,52 476 820和52 195 962条clean reads,与猪参考基因组的比对率分别为82.38%、83.05%和80.20%。与发情组母猪相比,乏情组母猪下丘脑中共有71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92个,下调基因318个;垂体中共有70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83个,下调基因424个;卵巢中共有95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635个,下调基因321个。3种组织中的共有差异表达基因为36个。与母猪情期调控相关的亲吻素-1(KISS1)、G-蛋白偶联受体54(GPR54)、速激肽3(TAC3)、速激肽3受体(TACR3)、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CYP17A1)、芳香化酶(CYP19A1)、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和雌激素受体1(ESR1)基因在乏情组母猪体内显著下调(P<0.05;P<0.01)。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TAC3、TAC3R、KISS1和GPR54相关蛋白在乏情组母猪下丘脑中也显著下调(P<0.05)。GO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正调控胆固醇酯化反应、卵巢类固醇生成、GnRH信号通路、FoxO信号等一些与类固醇激素生成和卵泡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本研究结果表明,发情和乏情初产母猪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上与情期调控相关的基因存在差异表达,尤其是Kisspeptin/GPR54和TAC3/TACR3两大系统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乏情组母猪下丘脑中均显著下调,推测可能是Kisspeptin/GPR54和TAC3/TACR表达受损导致了下丘脑调节功能障碍,进而导致了初产母猪乏情。该研究为揭示初产母猪乏情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支持,为今后利用分子技术改善母猪乏情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乏情俗称不发情,是指青年母猪6~8月龄或经产母猪断奶15d后仍不发情,其卵巢处于静止状态。非病理性的无周期活动的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18.
1断奶刺激乳腺发育及泌乳是由垂体促乳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雌激素、孕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岛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乳汁分泌还受吮吸对乳头的刺激强度、频率以及乳汁排出量的影响。母猪在泌乳期间血浆中促乳素的水平很高,从而抑制了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母猪表现为乏情状态,卵巢活动受到抑制。当断奶后,这些激素的综合作用,又使母猪迅速进入发情期。仔猪若4~5周龄断奶,一般母猪于断奶后1周左右发情。为使母猪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地区母牦牛繁殖率普遍偏低,初情期母牦牛的乏情情况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其繁殖性能.为探究初情期母牦牛乏情产生的机理,以其营养代谢为切入点,对乏情和发情的初情期母牦牛的血液各类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乏情组母牦牛促性腺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激素(E2)和孕酮(P4)均显著低于发情...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象分析方法对乏情期、怀孕期牦牛卵巢的促卵泡素受体(FSHR)、促黄体素受体(LHR)的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卵巢的皮质、髓质、颗粒层和膜内层、黄体中都分布有FSHR和LHR。且牦牛卵巢皮质、髓质中的FSHR光密度值在乏情期显著大于怀孕期(P0.05);怀孕期无黄体侧卵巢颗粒层和膜内层中FSHR光密度值均大于乏情期和怀孕期有黄体侧(P0.05)。怀孕期有黄体侧卵巢皮质处LHR光密度值最大,乏情期次之,怀孕期无黄体侧最小,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怀孕期无黄体侧卵巢髓质处LHR光密度值显著小于怀孕期有黄体侧和乏情期(P0.05);在乏情期、怀孕期无黄体侧和怀孕期有黄体卵巢颗粒层和膜内层处LHR光密度值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牦牛卵巢中FSHR和LHR随着生殖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