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寿螺是近年来苏州市水稻及其他水生作物上的重要有害生物,由于其繁殖能力强,容易随水流扩散,目前生产上缺乏有效的监测和防控措施。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定点监测,初步摸清其在苏州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农田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明确了水旱轮作、物理拦截、引诱灭螺、人工捡拾、药剂防控等具体防控措施,并提出下一步的防控思路,为农田防控福寿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纪谷芳 《江西植保》2009,32(3):137-138
福寿螺抗逆性、繁殖力强,扩散蔓延快,在水田、池塘、沟边等水域中繁殖生长,以成、幼螺啮食或咬剪植物的幼嫩组织。在我县中、低海拔的部分稻田已成蔓延之势,成为为害水稻、茭白等水生作物的一种有害生物。根据福寿螺生活繁殖习性与发生为害特点,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福寿螺近年日益加重,2006年全区发生面积达16.67万hm2,玉林达3.33万hm2以上,对水稻等作物生产构成了较大威胁.为了筛选到有效的药剂,了解湖南京西祥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65%螺消(五氯酚钠)可溶粉剂对福寿螺的防治效果,玉林市植保站对该药进行了田间和室内试验,取得了较显著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福寿螺(Pomacea lineata),俗称苹果蜗牛(Apple snail),原生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日本、泰国、越南等国家因福寿螺蛋白质丰富,营养成分高,可供食用,且易饲养,而引进。但是,人们对福寿螺危害性缺乏认识,盲目引进饲养,且因福寿螺作为食用,适口性差,市场销路不畅,加之管理不严,致使其大量丢弃野外,而逐渐扩散蔓延到农田危害农作物。1 发生为害据报道,福寿螺严重危害作物的国家有菲律宾和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  相似文献   

5.
黄婕 《广西植保》2022,(3):14-16
2021年5月,兴安县早稻田福寿螺发生为害严重,从往年的次要有害生物上升为主要有害生物,对早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从越冬螺量基数、气候条件、水稻种植方式等方面对福寿螺严重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为今后水稻生产上福寿螺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福寿螺(Pomacca lineataSpix),又称苹果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动物,原产于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以水生植物为食。20世纪80年代,福寿螺被我国的台湾、两广、四川等地作为一种致富门路引进饲养,后因各种原因而失去市场,养殖户便将大大小小的福寿螺抛进水沟、池塘。由于福寿螺的繁殖力强,防治困难,发生为害逐年加重,最终泛滥成灾,成为稻田新的有害生物,目前已被我国环保总局列为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为了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发生为害,近年来笔者等对贺州市福寿螺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1发生情况1·…  相似文献   

7.
几种药剂防治稻田福寿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种药剂防治稻田福寿螺试验陈秉瑶(鹿寨县植保站)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因可供人食用,鹿寨县于80年代引进,但由于味道不佳而滞销。该螺适应性广、繁殖力强、食性杂、食量大,因而迅速扩散到农田危害作物。近年,福寿螺在部分稻旧已成为一大害螺。螺口密...  相似文献   

8.
福寿螺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随灌溉水在田间及沟渠迅速扩散,危害性大,主要危害水稻、茭白等多种作物,孵化后的幼螺稍长即开始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尤喜幼嫩部分,水稻插秧后至晒田前是主要受害期,它能咬剪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产,是粮食生产上新的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9.
福寿螺(A mpullaria gigas)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1种对我国水稻生产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软体动物.近年来,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上海、江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水稻上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1,2].化学防治是控制福寿螺发生为害的主要方法.当前可用于防治福寿螺的药剂品种较多[3],其中,杀螺胺乙醇胺盐是杀灭福寿螺的有效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10.
福寿螺作为典型外来入侵生物,直接威胁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分析2011-2020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中的福寿螺相关数据,发现福寿螺在农区的为害面积和区域扩大,造成的损失加重.对其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