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业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食用菌相关标准,实施绿色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成为食用菌产业化的必由之路。现以滑菇为栽培对象,参照食用菌生产相关标准介绍其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食用菌发展趋势与若干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辽宁省食用菌发展现状辽宁省发展食用菌产业自然条件优越 ,物质资源丰富 ,劳动力充足 ,农副产品下脚料种类多、数量大。辽宁省发展食用菌生产起步较早 ,2 0世纪 80年代初 ,部分科研单位在城市近郊试种平菇成功。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 ,在东部山区采取半熟料半开放式代料块栽香菇获得成功。同期 ,从日本引进奥羽 2号、3号滑菇菌种在辽南沿海及东西部部分山区进行栽培推广。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辽宁省食用菌生产迅速发展 ,尤其是多种栽培方式 (块栽、袋栽、地栽 )的代料栽培技术的推广 ,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到 2 0 0 0年 ,辽宁省食用菌栽培面…  相似文献   

3.
滑菇是我国出口食用菌的主要品种之一,产地主要在辽宁省。滑菇在我镇发展也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全镇颇具规模,总数已达100万盘,每盘纯收入5~6元,是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滑菇栽培方法简单,取料广泛,投资少,见效快。栽培方法有多种,我镇采用室内块栽,经多年的生产实践,积累了高产经验。  相似文献   

4.
范晓光 《新农业》2007,(3):56-56
滑菇是我国出口食用菌的主要品种之一,产地主要在辽宁省。滑菇在我镇发展也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全镇颇具规模,总数已达100万盘,每盘纯收入5~6元,是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滑菇栽培方法简单,取耕广泛,投资少,见效快。栽培方法有多种,我镇采用室内块栽,经多年的生产实践,积累了高产经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滑菇又名光帽伞、滑子蘑。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并含有钙、磷、铁、钠及维生素。滑菇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专家认为滑菇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创汇产品。滑菇是适于低温下栽培的食用菌,很适宜在东北各地区栽培。滑菇的传统生产方法是用木箱栽培,为节省生产成本,近年来开始采用托盘栽培法,按一定规格做活动木模,放在托盘上,装料播种后,脱去木模,菌块放在托盘上培养。取材方便,有利推广。  相似文献   

6.
《农村实用技术》2013,(4):24-25
银耳-滑菇高产高效周年栽培技术是根据银耳属中温结实型菌类,而滑菇属低温结实型菌类的特点,在同一个菇棚进行两菇周年的高产高效栽培,夏季栽培银耳,冬春季栽培滑菇,并利用银耳废菌糠栽培滑菇,废料得到循环综合再利用,变废为宝,可促进食用菌生产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现将该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岫岩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工栽培食用菌历史悠久,尤其是滑菇栽培已有40多年历史。多年来,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以及农民的辛勤努力,岫岩食用菌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步走向了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岫岩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岫岩县曾被授予"中国滑菇第一县",并于2008年,经国家农业部批准,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如何保持滑菇发展势头,如何使滑菇产业再  相似文献   

8.
正秀珍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一种栽培量渐增的新兴食用菌[1],其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秀珍菇生产以夏季设施栽培为主、春秋自然季节生产为辅的周年生产,均是袋料出菇栽培,但真正大规模的工厂化栽培还没有实现。近年来,秀珍菇周年袋料栽培技术不断成熟,各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制约秀珍菇生产的原材料短缺特别是人工费上涨等问题日益显现。针对这一情况,作者进行了秀珍菇工厂化瓶栽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秀珍菇工厂化瓶栽技术总结如下,为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辽宁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合滑菇栽培,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颇受广大菇农的欢迎。滑菇现已成为辽宁省第三大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随着目前国内外需求趋势的上升,滑菇已成为辽宁省出口创汇的主要食用菌品种,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文章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滑菇栽培时出菇阶段的几点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鸡腿菇栽培有袋栽和畦栽两种方式,袋栽易成簇出菇,菇个不匀,采大碰小,严重影响商品价值.随着食用菌贸易国际化、生产标准化的发展,商家对鸡腿菇的感官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畦栽省工、省力,出菇整齐均匀,正品率高,目前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我国首次对半地下菇棚堆袋栽培滑菇的研究进行了报导。通过试验研究,探索出在半地下菇棚用堆袋栽培滑菇的技术。结果表明:该法栽培滑菇不仅不须建菇房,投资少,而且比菇房用瓶栽和箱栽等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菇质好,产量高,生物效率为75-119.9%。具有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王永昌 《新农业》2006,(2):51-51
滑子蘑,又名珍珠菇,是我国出口食用菌主要品种之一。滑子蘑冬季块料栽培,主要是利用简易的菇棚进行冬季接种、越夏养菌、秋季出菇的一种栽培模式。由于生产技术简便易学、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因此成为广大菇农发展食用菌生产致富的主要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一、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滑菇块栽(帘栽)为春种秋收一年一茬,是北方地区滑菇主要栽培模式,一般可采用冷棚式栽培,靠自然温度养茵和出菇.1月至3月,棚外自然气温在-10~3℃即可播种,适宜播种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棚外自然气温-4~8℃),4月至8月为发茵期,9月份棚外自然气温降到20℃以下开始出菇,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出菇盛期,一般11月中下旬采收结束,采收期2~3个月.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平菇、银耳、黑木耳、皱环球盖菇、滑菇、松菇等20余种。近几年,食用菌栽培更是成果可喜,但据栽培户反映,时常有食用菌病虫害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现介绍八种病虫害的防治简法。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平菇、银耳、黑木耳、皱环球盖菇、滑菇、松菇等20余种。近几年,食用菌栽培更是成果可喜,但据栽培户尽映.时常有食用菌病虫害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现介绍八种病虫害的防治简法。  相似文献   

16.
酒糟及秸秆栽培鲍鱼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酒糟及作物秸秆类综合培养料栽培高温珍稀食用菌鲍鱼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采用生物发酵结合物理灭菌法处理培养料和头潮菇立体袋栽、后潮菇覆土畦栽出菇配套技术,鲍鱼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2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辽东地区食用菌生产原材料以阔叶木屑为主,每年要消耗大量的阔叶林木资源。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木砍伐受到严格限制,使香菇、滑菇等生产原料相对减少,不仅本地木屑紧缺,外地木屑也供不应求。针叶林资源储量大,但因其含苯酚类、烯萜类和具有芳香油类物质,对食用菌菌丝体生长起抑制和致死作用,可导致菌丝体培养失败,即使能出菇,其畸型菇也较多。多年来针叶木屑在食用菌生产上未得到开发利用。为了节约阔叶林资源,充分利用松杉木屑,2004~2005年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在针叶木屑栽培香菇、滑菇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将经物理与化学方法处理过的松杉木屑70%与30%阔叶木屑混合,进行半熟料、全熟料菌棒栽培,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本地区推广应用。松杉木屑的开发利用为食用菌产业开辟了一条资源利用的新路。  相似文献   

18.
滑菇又称光帽鳞伞,是栽培较为普遍的木腐性食用菌之一,其原产于日本,我国的主产区是河北省北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省赤峰市等地。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市场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采用公司连基地,基地加农户的模式,以及民间自发组织生产,滑菇栽培在牡丹江地区有了较快的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继黑木耳之后第二大人工栽培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19.
林强 《福建农业》2006,(4):F0004-F0004
古田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是远近闻名的“菇乡”勤劳淳朴的古田人民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人工段木栽培银耳,至上世纪70年代先后试验成功银耳瓶栽和袋栽技术,继而开发出袋栽香菇和大田竹荪三大生产的科技浪潮,并逐步形成独特的“古田食用菌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20.
滑菇半熟料块栽是一项管理粗放、效益较高,适于庭院空地经营的致富项目,本文就滑菇的半熟料制作、发菌、出菇管理、采收等做了详实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