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川党参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等条件对川党参种子萌发的影响,找出川党参种子发芽的最佳基本条件,从而为川党参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的发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不同温度(15,20,25,30,15/25,20/30℃)和不同发芽床(纸间、纸上、砂间、砂上)等处理对川党参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在25℃下川党参种子发芽率在第8天达到高峰,在15℃下川党参种子发芽率最低。发芽床以砂上为最佳,砂中为最差。[结论]在25℃进行砂上培养是川党参种子萌发检验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2.
Larrea tridentata的种子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测定,Larreatridentata种子净度为97.4%,去除种皮能促进种子迅速、整齐地发芽。在砂床、纸床、蛭石床3种发芽基质上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在砂床和蛭石床上的发芽速度比在纸床上快。在恒温(25℃)和变温(20~30℃)两种温度条件下进行发芽比较,结果显示:在恒温25℃时发芽率高,发芽速度快且整齐,可见25℃较适宜L.tridentata种子发芽。种子萌发时大约前9h为吸水期,且前4h吸水速度最快,吸水量是自身质量的1倍左右。  相似文献   

3.
边银霞  王辉  石玉璋  韩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71-17573
[目的]讨论温度和光照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发芽试验法,测定不同条件下油松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恒温处理下,油松种子萌发的适合温度为25℃和30℃;变温处理下,油松种子在20℃/25℃发芽率较高,萌发速度较快;光照可以促进油松种子的萌发。[结论]该研究得出油松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为油松种群的人工繁育和植被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找出适于蓝盆花种子发芽的前期处理条件,为提高种子发芽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培养皿发芽法,通过选用不同的发芽床和浸种温度对蓝盆花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研究其对蓝盆花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纸间培养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种子腐烂率最低,而砂间培养没有种子发芽且种子腐烂率最高;40℃浸种温度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浸种温度升高,发芽率逐渐降低。[结论]蓝盆花种子发芽适宜的浸种温度为40℃,纸间为种子发芽的最适发芽床。  相似文献   

5.
菘蓝种子发芽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菘蓝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将果实在清水中浸泡5h后剥去果皮,然后将种子置于不同温度、发芽床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发芽,统计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适宜于菘蓝种子发芽温度范围较广,在温度为15~30℃时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最高可达97.25%,但其发芽势差异显著,以20℃最高.纸上和砂上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93...  相似文献   

6.
梁子宁  赖开平  朱意麟  方峰  叶一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34-13036,13044
[目的]明确不同条件下五月艾种子的发芽特性。[方法]通过发芽试验,考察了不同发芽床、温度、光照、pH、水势、播深、不同预处理条件、不同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等因素对发芽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的发芽床中,五月艾种子在纸上(TP)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94.32%;在20~35℃条件下发芽率较高,其中在25℃下,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达到67.50%和93.25%;光照对发芽无明显影响;种子在pH值为4~10时,发芽率较高,为80.21%~92.98%;最适萌发水势为0~-0.2Mpa,发芽率为88.25%~93.02%;最适播深为0~1cm,出苗率大于92.53%;赤霉素处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在冰箱中保存,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种子的活力。[结论]该试验对不同条件下五月艾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其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五月艾的引种、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发芽试验来探讨孜然芹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破除方法,进而研究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萌发的影响。设低温层积、赤霉素浸种、温水浸种和层积后浸种4种休眠破除处理,设152、02、5和30℃4种恒温,(15/25)℃(、20/30)℃2种变温,共6种温度处理,设纸上(TP)、纸间(BP)、砂间(BS)和砂上(TS)4种发芽床处理,光照设0(黑暗)和2 000 lx 2个处理。结果表明:孜然种子休眠的原因是种皮内存在发芽抑制物质,经温水浸种冲冼可破除休眠,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和15/25℃,发芽床可选择纸上,对光照不敏感,可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发芽,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7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11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豆品种的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及室内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发芽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百粒重较高的大中粒种子以恒温 2 0℃ ,百粒重较低的小粒种子以恒温 2 5℃发芽率最高 ;最适宜的发芽床是消毒后的砂床 ,其砂水比为 5 :1;覆盖厚度为 1.5~ 2cm ,自然环境中 ,平均气温超过 2 5℃后不宜做大豆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膏桐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温度。[方法]分别采用室温清水浸种18h,60℃清水浸种10min,20%双氧水浸种3min和无任何处理的膏桐种子,放置于15.0、17.5、20.0、22.5、25.0、27.5、30.0℃的恒温下进行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对膏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在15.0℃条件下膏桐种子不能萌发;温度在17.5~30.0℃时,膏桐种子均可萌发,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提高,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温度在25.0~30.0℃时,膏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都不显著。[结论]不同处理的膏桐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不同,20%双氧水浸种3min处理的膏桐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0℃,其他方法处理的膏桐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30.0℃。  相似文献   

10.
李威  谭勇  陈文  高婷婷  朱芸  王恒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299-4301
[目的]探讨温度对不同品种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选取裕民无刺、新红4号和吉红1号3个红花品种种子作试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温度对3个品种红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很大。红花种子在温度5~35℃下均有萌发,随着温度升高,始发芽时间提前,发芽周期缩短,发芽率降低。在温度5~25℃下都可以保证很高的发芽率,最高发芽率在10℃,为87.89%。但考虑到地温与大气温度的差异性,所以播种红花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15℃。[结论]栽培红花时宜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品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层积联合赤霉素(GA3)处理对石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石香薷的大规模人工栽培奠定基础。[方法]将石香薷种子分别在5~10℃变温和15、20℃温度下用河沙、木屑及滤纸作基质层积,分别浸泡在400、600、800 mg/L的GA3中18、24、30 h,置于25℃种子发芽箱中发芽。[结果]发芽温度为25℃,在5~10℃变温下用河沙层积处理后用800 mg/LGA3浸泡石香薷种子30 h,种子平均发芽率最高,为96.25%。[结论]层积处理后用GA浸种能明显促进石香薷种子发芽,这为石香薷的大规模人工栽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棉花种子的发芽特性。[方法]以南疆主栽的中棉所35号和新海23号为材料,设置纸培、砂培2种培养方式和81、22、02、42、8℃5种恒温,研究温度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不同温度下,新海23号的发芽率均高于中棉所35号,平均发芽天数少于中棉所35号。随着温度的降低,2个棉花品种的发芽速度减慢,发芽率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砂培更有利于棉花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加快种子的发芽速率,种子的平均发芽天数少。[结论]新海23号比中棉所35号发芽时耐低温,可以适当早播。  相似文献   

13.
任雅君  梅洛银  丁敢丽  黄亿  徐云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720-7721,7723
[目的]探讨2种水温浸种对蓝花楹鲜种和干种发芽指标的影响,为蓝花楹种子繁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利用恒温培养箱,经25和45℃温水浸种后,测定蓝花楹鲜种和干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及活力指数指标。[结果]蓝花楹鲜种的适宜浸种温度为25℃,其发芽率为62%,发芽指数为5.4,发芽势为57.33%,活力指数为124.47;而蓝花楹干种的适宜浸种温度为45℃,其种子的发芽率为32.67%,发芽指数为3.02,发芽势为29.00%,活力指数为80.33。[结论]蓝花楹鲜种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干种萌发的适宜温度为4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栀子种子萌发受抑制的原因及抑制物存在的部位,寻求提高发芽率的最佳方法,为其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西樟树和安徽亳州两个栀子主产地的栀子果实为材料,探讨浓硫酸浸泡2~24 h对栀子种子吸水率的影响;研究栀子种子、果肉和果皮甲醇提取液(0.005~0.050 g/mL)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测定浓硫酸、赤霉素(0~1.5 g/mL)和生长素(0.1~5.0 g/mL)、不同温度(15.0~30.0℃)和发芽床(蛭石、纱布、滤纸、湿沙)等处理的栀子种子发芽率。【结果】浓硫酸处理后不同产地栀子种子的吸水率普遍提高,达到饱和时其种子平均吸水率高于未酸蚀种子34.31%。果肉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更高。随着栀子果皮或种子的甲醇浸提液浓度的增加,白菜种子萌发势和发芽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经0.005~0.015 g/mL果肉甲醇浸提液处理的白菜种子萌发势和发芽率缓慢下降,但当大于0.015 g/mL时,白菜种子萌发势和发芽率急剧降低;随着果实甲醇提取液浓度的提高,白菜发芽种子根明显变短,芽缩短,长势变弱,以果肉的甲醇提取液抑制物作用最强,其次为果皮、种子;此外,提取液对根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芽的抑制作用。浓硫酸处理的栀子种子发芽率为零,且种子极易霉变。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栀子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种子出现发黑现象。在0.3~1.2 g/mL赤霉素范围内时,随着赤霉素浓度的提高,栀子发芽率逐渐升高,其中以1.2 g/mL赤霉素的发芽率最高。在20~30℃范围内,栀子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而在20℃以下,发芽率极低。在30℃最适温度条件下,以滤纸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其次为湿沙、纱布、蛭石。【结论】栀子果肉和果皮中均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是抑制种子萌发的首要因素。栀子果皮、种子和果肉中抑制白菜种子萌发的化学物质种类或数量可能不同。浓硫酸、生长素对栀子种子发芽具有抑制作用,赤霉素则具有促进作用。栀子种子的最适发芽条件为:用1.2 mg/mL赤霉素避光浸泡48 h后,在滤纸培养床上30℃恒温避光培养。  相似文献   

15.
桔梗种子的吸水特性及萌发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温度、发芽床和试剂处理对桔梗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寻求桔梗种子最优萌发条件。结果表明,25℃/15℃的变温处理利于桔梗种子萌发;桔梗种子以蛭石作为发芽床,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土壤、河砂和滤纸;100 mg·L-1GA3和200 mg·L-1PEG 6000处理能显著提高桔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  相似文献   

16.
吴晓明  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836-9837
[目的]筛选适合省沽油种子萌发的最佳方法。[方法]采集当年生成熟种子,设置3个处理,即贮藏于4℃冰箱、用砂层积贮藏、放在木桶内不做任何处理,进行不同贮藏条件下的萌发试验。[结果]3种处理中,省沽油种子贮藏于4℃冰箱发芽率为75%,圃地出苗率为52%;用清水砂层积贮藏发芽率为62%,圃地出苗率为45%;放在木桶内不做任何处理发芽率为3%,圃地出苗率为1%。[结论]综合考虑认为,采用砂层积贮藏方法进行种子贮藏处理发芽率和圃地出苗率较高,该方法简单易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选用不同的发芽床和浸种温度对肋柱花种子进行发芽试验,以期找出适于种子发芽的前期处理条件,为提高其繁殖效率,更为进一步制定种子质量检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不同发芽床类型和浸种温度对肋柱花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砂上培养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种子腐烂率最低,而砂间培养种子腐烂率最高;40℃浸种温度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浸种温度升高,发芽率逐渐降低。肋柱花种子适宜发芽条件为浸种温度为40℃,砂上为种子发芽最适发芽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