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柠条为原料,设置对照组(无添加剂)和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测定厌氧发酵14 d、56 d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pH值以及发酵56 d青贮微生物种群,分析植物乳杆菌对柠条青贮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14 d、56 d,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显著提高(P<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青贮14 d,两组干物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青贮56 d,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干物质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4.58%(P<0.05)。青贮56 d,柠条青贮微生物群落在门水平上,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厚壁菌门丰度比对照组增加了30.84%(P<0.05),而变形菌门丰度降低了93.92%(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乳杆菌属丰度显著增加了140.74%(P<0.05),肠杆菌属、肠球菌属,片球菌属丰度显著下降(P<0.05),魏斯氏菌属丰度下降,但差异不显著。综上,添加植物乳杆菌能提高柠条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同时降低不良微生物肠杆菌属的丰度,增加有益菌乳...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用作青贮接种剂的植物乳杆菌,试验在不同温度(15、25、37和45℃)、pH(3.0、4.0和5.0)和渗透压(4%、6%和8%NaC1)的条件下,对8株不同来源的植物乳杆菌进行生长试验及产酸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生长有差异,其中菌株48-2对不同温度、pH和NaC1质量浓度有较好的耐受性.这将为下一步青贮接种剂的研究提供菌株来源.  相似文献   

3.
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AP)和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LAB)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新鲜甘蔗尾为原料于聚乙烯薄膜袋中真空青贮,共设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取新鲜甘蔗尾500 g,避光室温青贮发酵。试验组Ⅰ在甘蔗尾中添加20 mL LAP菌剂(6.00×1010 CFU/mL)及30 mL生理盐水;试验组Ⅱ添加20 mL LAB菌剂(8.80×109 CFU/mL)及3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只添加50 mL的生理盐水。45 d后测定各组青贮常规营养成分含量、pH、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LAP的试验组Ⅰ或添加LAB的试验组Ⅱ甘蔗尾青贮pH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Ⅰ乳酸含量和试验组Ⅱ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丁酸含量较高,而在两个试验组中均未检测到丁酸(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CP)含量也有一定程度升高(P=0.071);两个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Ⅰ、Ⅱ的有氧稳定性分别提高了34.29%和42.86%(P<0.05)。综合以上结果,添加LAP 或LAB 均能有效提高甘蔗尾青贮的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其中LAP对提高甘蔗尾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共分为10组,A组为对照组,添加生理盐水;B、C、D组为植物乳杆菌添加组,分别在新鲜甘蔗尾中添加10、20和30 mL/kg植物乳杆菌液;E、F、G组为布氏乳杆菌添加组,在新鲜甘蔗尾中分别添加10、20和30 mL/kg布氏乳杆菌液;H、I、J组为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联合添加组,在新鲜甘蔗尾中分别添加10、20和30 mL/kg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等体积混合的菌液。每组3个重复。室温青贮40 d,结束后采样测定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乳杆菌组降低了甘蔗尾青贮pH,显著增加乳酸含量(P<0.05),且随着植物乳杆菌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与添加植物乳杆菌相比,添加布氏乳杆菌组甘蔗尾青贮中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均随着布氏乳杆菌添加量的提高效果更显著;添加布氏乳杆菌组甘蔗尾青贮有氧稳定性较对照组提高48 h。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联合组甘蔗尾青贮中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物质损失较单独添加布氏乳杆菌组有所降低,且能够提高青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利用效率。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与布氏乳杆菌联合处理(添加量达到2×106 CFU/g鲜重,I组)青贮甘蔗尾能够有效提高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饲料工业》2017,(21):27-31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以新鲜的甘蔗尾为原料,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AP)分别以菌液体积比为1:1、1:2和2:1的比例进行添加青贮,共设了3个不同的试验组合和一个对照组,每个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取400 g甘蔗尾于聚乙烯薄膜袋中真空青贮;对照组只添加40 ml生理盐水,不添加任何菌种;试验Ⅰ组:7.5 ml BS+7.5 ml LAP+25 ml生理盐水;试验Ⅱ组:5 ml BS+10 mlLAP+25 ml生理盐水;试验Ⅲ组:10 ml BS+5 ml LAP+25 ml生理盐水。经过43 d密封厌氧青贮后,结果显示:试验Ⅰ组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和其它各试验组相比,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乳酸的含量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pH值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Ⅰ组相比pH值显著降低(P<0.05)。枯草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不同比例添加青贮试验组有氧稳定性最低增加了72 h,与对照组相比有氧稳定性提高了90%以上。因此,枯草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组合能够有效提高甘蔗尾青贮后的营养品质并改善有氧稳定性;尤其是枯草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比例为12时,对提高甘蔗尾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乳酸菌互作对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orghum sudanense)青贮效果的影响,将前期筛选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短乳杆菌(L.brevis)按不同比例(1 ∶ 0(LP06),0 ∶ 1(LBR02),4 ∶ 1(F-1),3 ∶ 2(F-2)...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对云南楚雄市干热气候环境下生长的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确定植物乳杆菌在辣木茎叶青贮中的最适添加量。以PKM1品种辣木茎叶为试验材料进行青贮,试验共设5组,分别为CK组(不添加植物乳杆菌)、M1组(添加0.12 g/kg植物乳杆菌)、M2组(添加0.24 g/kg植物乳杆菌)、M3组(添加0.48 g/kg植物乳杆菌)、M4组(添加0.96 g/kg植物乳杆菌)。青贮45 d评价青贮饲料质量。结果显示:各组辣木茎叶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均较好,M3组和M4组辣木茎叶青贮的感官评价均达一级优良,CK组、M1组、M2组辣木茎叶青贮的感官评价达到二级尚好;M3组、M4组辣木茎叶青贮pH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M3组辣木茎叶青贮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CK组、M1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紫花苜蓿和全株玉米为原料,探讨不同混合比例对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混合比例。试验设5个处理组:紫花苜蓿单贮组(Z),全株玉米单贮组(Y),20%紫花苜蓿+80%全株玉米(ZY28),40%紫花苜蓿+60%全株玉米(ZY46),50%紫花苜蓿+50%全株玉米(ZY55),将各组青贮发酵60 d后开窖并测定青贮发酵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单独青贮,发酵品质较差,青贮饲料评分较低。与紫花苜蓿单独青贮相比,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中,随着全株玉米比例的提高,青贮发酵品质逐步改善,当达到60%时,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值,并使丁酸含量低于检测水平,提高了乳酸含量,获得优质混合青贮饲料。随着玉米比例的进一步提高,其pH值和感官评分没有明显变化,而干物质含量略有降低。从营养均衡和发酵品质综合考虑,建议以40%紫花苜蓿与60%全株玉米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了植物乳杆菌BLCC2-0001在胃肠道中的耐受性及作为益生菌的功能特性。人工模拟胃肠道环境,研究植物乳杆菌的耐受情况。同时对肠道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拮抗特性和安全性试验进行研究。作用4h,在pH2.5和pH3.5的酸性环境及人工胃液、肠液中的存活率皆在80%以上,在0.3%的胆盐环境中,存活率为60%左右。对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在20mm以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株乳杆菌不会产生硝基还原酶、无溶血现象发生,能产生少量的D-乳酸。植物乳杆菌BLCC2-0001具有较强的耐受胃肠道环境的作用,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可以作为动物微生态制剂的菌株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从健康仔猪肠道内容物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抗逆性较好、产酸及抑菌能力较强的菌株LYP06-2,结合其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乳杆菌属的植物乳杆菌(Laetobaeillus plantarum)。菌株LYP06-2在pH2.0的人工胃液中处理3h后存活率为31.3%,人工肠液中存活率为33.0%,胆盐浓度为0.3%时存活率为3.7%,对大肠杆菌K88、K99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也有较强的产酸能力,这为将来规模化生产有效的微生态制剂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究西藏地区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不同混合比例青贮对饲料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设置6组,A组、B组、C组为正常混合组,玉米和苜蓿的比例分别为2∶1、1∶1、1∶2;FA组、FB组、FC组为混合青贮组,玉米和苜蓿的比例分别为2∶1、1∶1、1∶2,每个处理3个重复,青贮60 d。结果表明,随着苜蓿比例提高,青贮饲料中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氨态氮含量明显提高,粗脂肪含量明显降低。试验组中共检出22个门、46个纲、115个目、224个科、643个属的细菌,在门水平上,青贮前后的优势菌群分别为蓝藻菌门、厚壁菌门;在纲水平上,青贮前后优势菌群分别为氧发光菌纲、芽孢杆菌纲;在目水平上,青贮前后的优势菌分别为叶绿体菌目、乳杆菌目;在科水平上,青贮前后的优势菌分别为叶绿体菌科、乳杆菌科;在属水平上,青贮前后的优势菌属分别为叶绿体菌属、乳杆菌属。研究表明,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的混合比例为1∶1时青贮饲料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13.
试验以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为原料,探讨不同混合比例青贮效果,确定最佳混合比例。试验设5个处理组:全株玉米单贮(Y组)、紫花苜蓿单贮(Z组)、75%全株玉米+25%紫花苜蓿(Y75Z25组)、67%全株玉米+33%紫花苜蓿(Y67Z33组)、50%全株玉米+50%紫花苜蓿(Y50Z50组)。结果表明,全株玉米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的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含量介于全株玉米单贮和紫花苜蓿单贮之间。表现为,青贮饲料粗蛋白(CP)、粗灰分(CA)含量随着紫花苜蓿比例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随着紫花苜蓿比例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紫花苜蓿单贮,发酵品质较差。与紫花苜蓿单贮相比,混合青贮饲料随着全株玉米比例的提高,青贮效果逐步改善,当比例达到67%时,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总氮值(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乳酸/总酸值(P0.05),并使丁酸含量低于检测水平,获得优质青贮饲料。综合各项指标,以67%全株玉米+33%紫花苜蓿与75%全株玉米+25%紫花苜蓿混合青贮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分离鉴定了一种来源于青贮万寿菊的乳酸菌,并探索其发酵工艺。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NA的序列分析,确定分离得到的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命名为ldr-1。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以碳源、氮源和起始pH值三者为响应因子,以活菌数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模型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设计。分析表明,该模型不显著,所以,单因素试验条件即为此三因素的最佳添加量。在发酵工艺为玉米蛋白粉15%,蛋白胨25%,起始pH6.0,30℃发酵16 h后,活菌数可达到4.0×109cfu/mL。经过海藻酸钠、氯化钙包被并冻干后,冻干存活率为84.95%,大大增加了对外界温度的稳定性。上述试验为ldr-1作为万寿菊青贮剂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同型发酵乳杆菌对低水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的影响,本试验以田间晾晒5 h后的紫花苜蓿(干物质含量为50%)为原料,添加不同种类同型发酵乳杆菌[棒状乳杆菌(LCO)、干酪乳杆菌(LCA)、植物乳杆菌(LP)和戊糖乳杆菌(LPE)],调制青贮饲料,青贮60 d后,测定其发酵...  相似文献   

16.
李亚  谈重芳  王雁萍  李宗伟 《草地学报》2012,(2):368-372,377
对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8-6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分别研究了培养时间、温度、接种量、培养基起始pH值、培养基碳源、氮源等因素对细菌素产生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水平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产细菌素的最佳培养基组合和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3%,胰蛋白胨2%,蛋白胨1%,酵母膏1%,硫酸镁0.058%,吐温-80 0.2%,30℃培养24h,培养基起始pH值为6.5,接种量2%。乳杆菌8-6优化后效价为1825.56IU/mL,比优化前提高了373.15%。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一株来源于鸡肠道内容物的植物乳杆菌DK106的益生性能,试验测定了该菌株的生长特点、抗逆性、药物敏感性、抗氧化能力和黏附性等。结果显示,该菌株在14?h进入生长稳定期|能耐受0.3%胆盐浓度|对氟苯尼考、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林可霉素敏感|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达90.79%|该菌株经二甲苯处理30?min后,其表面疏水率高达97.40%|自凝聚率在第5小时可达68.80%|与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第2小时共凝聚率分别达到20.59%、16.37%和55.32%。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DK106具有良好的益生性能,可作为家禽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菌株来源。[关键词]鸡|植物乳杆菌|益生性能  相似文献   

18.
试验初步研究菊粉对植物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的影响。在MRS 培养基中添加1%、2%、3%和4%的菊粉,测定2株菌生长的OD600nm位和pH。结果表 明,当菊粉添加量为1%时,促进植物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植物乳杆菌 生长OD600nm最高为2.799,pH从5.98降到3.59;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OD600nm最高 为3.051,pH从6.55降到4.74。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紫花苜蓿和黑麦草混合青贮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试验以贵州省常见紫花苜蓿和黑麦草按70∶30比例混合青贮,测定青贮第0、14、21、28、42、72、84、100、114、128、142d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结果:从0~142d,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青贮饲料干物质中的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下降12.00%(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也呈逐渐下降趋势,分别降低17.87%、17.70%(P<0.05);粗灰分含量呈上升趋势,上升29.31%(P<0.05)。结果表明:青贮过程中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会导致蛋白质流失,但也降低了纤维素水平,增加了青贮饲料的可消化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评估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对青贮大麦营养成分和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将收集的全株大麦萎蔫24?h后,使其干物质含量达到481.34?g/kg,然后切成3~5?cm,分为3份,每份4个重复,对照组直接加入2?mL/kg水,植物乳杆菌组接种1.0×106?CFU/g植物乳杆菌,EM菌剂组接种0.5×106?CF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