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用林业及其与社会林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用林业的概念及分类,以及农用林业与社会林业的关系,农用林业是一独立学科,没有社会林业的介入,农用林业照样生存。农用林业是社会林业的基础,社会林业又是农用林业及其用户—农民的中间桥梁。  相似文献   

2.
农用林业社会林业及其他李蓓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国土面积190.46方平方公里,由大小13700多个岛屿组成。由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印尼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约1.44亿公顷,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5%;森林蓄积量为83亿直方米,可利用森林面积...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目标是全面展示与评价农用林业在华北平原地区所取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及其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评价将在地县、乡村、土地利用及农户四个层次上展开;在地县一级,将探讨农用林业的发展进程,木材供需与流通渠道。农用林业的生态效益以及政府在造林中的作用等宏观问题;乡村一级的评价将集中在收入分配、林木管护、集体经济的作用以及不同乡村中树木的不同社会经济效益;在土地利用层次上将阐述中国特殊的土地政策对农用林业的影响,不同土壤类型上产生的不同农用林业模式;农户评价以272个农户调查为基础。对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农户在农用林业中的决策与选择、参与农用林业的程度及其受益情况做出分析与判断。研究结果表明,农用林业在华北地区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同时,由于政策不稳定,集体经济的解体以及土地权利的模糊使农用林业面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用林业的发展伴随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转向高度市场化、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农用林业发挥了巨大作用,农用林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自然环境条件,而且更重要地取决于社会经济因素,农用林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当地农民对农用林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需求,然而,对这些需求的满足程度,或者说,农用林业效益的实现则取决于社会经济因素构成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从而形成对农用林业发展的基本约束。农用林业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并得以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善制度与政策环境,加强政府干预和乡村参与,并促使乡村经济行为规范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从事农用林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1995年11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省的Parung punjang农用林业示范点,由参与示范点工作的村民小组与茂物农业推广学校,森林自然保护研究与开发中心(FECRDC)、亚太地区农用林业网(APAN)秘书处共同举办了制订农场计划的培训班。  相似文献   

6.
在对我国亚热带东部地区的农用林业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国际农用林业研究委员会的农用林业分类系统,并参照有关文献,对该区现有的农用林业模式进行了分类和描述。结果表明,该区的农用林业模式种类丰富,模式的组成成分多种多样。其中有些模式规模较大,历史悠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建议今后要加强对农用林业的研究,不断创立和优化适宜的农用林业模式。为实现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竹农用林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现代农林业研究的深入和集约经营水平的提高,竹农用林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同一土地单元内,树木与农作物和动物联合在一起的农用林业系统给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文章简要叙述中国传统竹农用林业的模式、生长和结构特点,归纳出三个类型计八种竹农用林业模式,讨论了某些模式的营建技术,并对中国竹农用林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本观点:(1)农用林业的形成和发展与经济体制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我国正在进行的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是农用林业问题研究的基本背景;(2)农用林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历史性,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影响着农用林业发展的规模.水平和趋势。基于上述观点,从江苏省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出发对江苏省农用林业形成、现状及发展选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以江苏省典型区域和典型模式──里下河地区农林多业复合经营模式为例进行了具体的经济分析和评价。结论:(1)江苏省农用林业的发展方向及强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与水治理的关系;(2)江苏省人多地少,农林多业复合经营模式对滩泽地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很难为当地农民自觉接受和推广;(3)江苏省属发展中国家的较发达地区,农用林业的主要发展取向应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乡村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1987年10月16日至11月7日,中国农用林业考察团一行七人赴澳大利亚考察了农用林业的发展情况。代表团在维多利亚(Victoria)和新南威尔士(N.S.W.)两州,行程六千多公里,详细地考察了澳大利亚私人牧场经营的农用林、森林苗圃、森林公园、桉树天然林和辐射松人工林和无性系造林,以及造纸厂、锯材厂、林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社会林业在南非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并产生一些相关的新词汇和新思想。《南非森林可持续发展白皮书》给社会林业下定义:社会林业是被设计和应用以满足当地社会、家庭和环境需求,并有利于环境发展的林业,它由当地社区完成或在他们的参与下完成。社会林业包括农场林业、农用林业、  相似文献   

11.
竹和中国的农用林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传统农用林业经营模式历史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农用林业模式的设计原理和顺序。根据应用竹类植物在营建农用林业模式的重要性,提出了将这类模式命名为竹类农用林业模式,同时对中国竹类农用林业的六种主要模式及其营建技术作了初步探讨,认为竹类农用林业模式是世界上许多国家为解决当前面临众多问题时可采用的一种良好的土地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12.
对农用林业的需求,本质上是对其效益的需求,农用林业的效益构成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部分,甚至构成农民基本的生存条件,这是农用林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早期的农用林业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生产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农民自身的需要,对农用林业成本与效益的核算显得并不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用林业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经营者迫切需要知道哪些模式更具盈利性、更有市场前途,政府与决策者需要知道哪些模式具有更大的社会效益、更需要扶持,因此,农用林业的成本效益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已成为农用林业发展与推广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华南地区主要农用林业模式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林学会生态分会、中国林科院国际农用林业培训中心和FAO亚太地区农用林业网络(APAN)共同举办的“中国农用林业(Agroforestry)高级专家座谈会”于1994年3月29~31日在北京召开。APAN协调员赖镇国先生和中国林业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林科院及有关的林业院校、研究所的25名专家参加了座谈会。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我国的农用林业的发展,提高研究水平,发展具有特色的农用林业  相似文献   

14.
农用林业是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通过木本植物和非木本植物间生态和经济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实现土地可持续性经营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与土地的压力日趋严重。农用林业具有缓解人口增加导致的土地压力增大和自然资源退化的作用,它可以通过优  相似文献   

15.
“国际农用林业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4月28~5月5日在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140多名代表分别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会共收到论文163篇,其中国内121篇,国外42篇。会议第一阶段是学术讨论,第二阶段到扬州的高邮、无锡的大浮乡、常熟市虞山林场和苏州等地参观考察了亚热带沿江、沿湖地区农用林的模式和发展情况。根据大会的入选论文和发言材料,现就当前世界农用林业的主要模式和今后发展走向分别概述如下。一、当前世界农用林业主要模式农用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它把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业生产系统之中,并具有为农户提供粮食、饲料、燃料及其它林产品的潜在优势;同时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了农用林业的概念、起源和经营方式,继而阐述了农用林业模式对现代农业和林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应中国林科院邀请,以加利福尼亚州森林更新中心副经理劳瑞(Laurie Lippitt)为团长的美国农用林业专家考察团一行五人,于6月初考察了我省民权县的平原绿化,并就发展农用林业的技术、政策及其社会、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许多会议和出版物在帮助人们了解农用林业系统的广泛用途及其多种形式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却较少知道农用林业系统的生物物理学关系。《亚洲农用林业生物物理学研究》(Biophysical Research for AsianAgroforestry)一书旨在对农用林业系统进行评介,而不是描述。本书对以前未曾  相似文献   

19.
印度尼西亚林业及其经营ITTO海南项目印度尼西亚林业考察组1994年12月17日至1995年1月2日,由中国林科院和海南省林业局共同组建的林业考察组,一行5人,刘印度尼西亚三个最主要的岛屿——爪哇岛、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进行了为期17天的项目考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用林业高级专家座谈会综述钟懋功,何群为推动我国农用林业(Agroforestry)的发展,提高研究水平,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用林业系统理论,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学会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际农用林业培训中心于1994年3月29日至31日在北京联合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