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浩  陈淑玲 《南方农机》2023,(12):184-187
【目的】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成功获批“1+X”证书制度“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第三批试点背景下,旨在探索如何将“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1”和“X”的有机衔接。【方法】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为实施对象,将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完善书证融通体系,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书证融通课程体系、完善书证融通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持续提升师资技能水平五个方面开展改革实践,健全“1+X”证书制度试点专项工作机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升级实习实训条件,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结果】该教改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更快、更好、更全面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职业等级证书技能,通过为期三年(2020—2022年)的学生考证实施,完成了309人的学生培训,通过219人,总通过率70.87%;与此同时,学校也获评2次“优秀考核管理中心”、1次“优秀试点院校”。【结论】该教改模式可提高证书考核通过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其他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开展“1+X”证书书证融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萃珍  管菊花  黄磊 《南方农机》2023,(13):182-185
【目的】“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一项重大改革与创新,要稳步推进高职工业机器人“1+X”证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法】课题组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整理细化了工业机器人“1+X”证书考核点,将证书考核内容匹配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及课程模块,采用项目化教学整合知识点,对接岗位能力、结合证书考核标准。重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明确教学改革试点方向,打造教学创新团队,提升实训室有效利用率,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果与结论】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1+X”证书的考证通过率提高了20%,表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培养满足注塑制品生产企业和模具企业对注塑模具设计岗位的技能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达到国家模具设计师(中级)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标准。【方法】课题组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高职模具专业核心课“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课程改革的背景、现状和问题,探讨了该课程进行“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融合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根据企业行业要求、职业标准、技能大赛、“1+X”证书标准,形成以注塑模具设计员岗位能力为目标,以典型注塑模具结构设计为主线,以企业真实案例为载体,以培养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思政要素的“岗课赛证”融合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育人模式。【结果与结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课程“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实践后,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大大提高,其学习成绩、课程完成度、出勤率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都有一定提升,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宋理敏 《南方农机》2023,(9):192-195
【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再次明确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类型教育背景下,为快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有效落实教学计划、培养德技双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专业课程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方法】以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为突破口,通过剖析课程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理念、育人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和创新性实践。【结果】教学团队通过课程改革,育人成效显著,2 000余名学生直接受益,数控铣工职业资格证书首次通过率由50%上升到80%,“1+X”车铣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取证率达50%以上,实习生对岗率达75%以上,企业满意度达98%,并建成了优秀教学团队,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深化改革提供了可行思路和方法。【结论】通过对“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课程全方位改革实践,有效解决了课程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日常教学与大赛训练、证书考核培训分离,课岗对接、课赛融合、课证融通不畅以及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不仅使课程改革、专业建设迈上了新台阶,而且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有效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吴年祥  李翔 《南方农机》2022,(14):169-171+178
为规范人才培养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背景,以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例,将“1+X”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能标准与学历证书对应的专业、课程、师资建设等方面内容有机融合,实现岗课赛证互联互通。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组建专业订单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团队师资建设等方式,提升了教学效果与社会服务成效,夯实了育人质量,推动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植保无人飞机应用技术是一项设备投入高,需要扎实理论和熟练技能,符合当前先进生产力的技术,深受学生欢迎。“1+X”证书制度实施以来,大多数学校将植保无人飞机应用技术作为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教师和学生以通过率作为考证的目的,这远达不到教育部设定的高素质综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基于此,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法研究“1+X”植保无人飞机应用技能等级证书实施状况,分析考证之外的植保无人飞机相关的“岗课证赛创”开展情况,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实际情况出发,优化与证书相关课程内容及开展方式,梳理构建课程内与课程间的关系,实施教师、学生、课程相互融通的“岗课证赛创”融通课程体系。实施两年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获得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无人飞机应用“1+X”试点牵头单位的称号,学生考证通过率98%以上。教学实践表明,“岗课证赛创”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可全面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植保无人飞机行业、企业培育“技术硬、上手快、有证书、敢创新、善协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行业企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水平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发展。以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课程为例,将“岗课赛证”融合实训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依据行业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集成岗位技能水平的要求,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重构教学内容。将行业企业标准,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赛项技术要求融入课程考核标准中,围绕集成岗位所需的集成调试能力重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使学生更满足行业企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培养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实现高端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需紧密围绕岗位需求和行业发展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岗课”融通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技能竞赛来检验“课赛”融通成果,通过“课赛证”融通来获得职业技能证书。基于此,课题组在“岗课赛证”四方面融通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四位一体相融合的方式形成一个闭环式教育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视域下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学生“课程学习—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考证”的融通培养,提高学生具备的岗位所需技能,培养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宋艳丽 《南方农机》2022,(16):184-187
“岗课证赛深度融合”创新了综合育人模式,在职业阶段性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行五轴加工技术工程实践体系建设,通过“岗课证赛深度融合”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课题组结合专业教学实际情况,探讨了高校科技园工程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模式。五轴加工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主要表现在“1+X”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通、专创融合等方面。专业教育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协调发展,通过开设跨学科的交叉融合课程,将课程体系融入“1+X”证书制度,为实现五轴加工技术工程实践体系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根据"1+X"证书"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中级考核要求,对原有课程"KUKA工业机器人电气系统维护"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教学内容源于KUKA机器人维修与维护项目,教学情境采用OBE教学理念设计,采取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修改后的课程标准全面覆盖"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中级考核要求,以达到课证融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丽英 《南方农机》2023,(11):177-180
【目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是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急需解决目前计算机视觉应用相关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方法】笔者基于岗课证标融通的理念,从课程内容、思政融入、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多元化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设计,以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该学院2020级大专人工智能班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且对本研究中的项目四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专业性质,融入思政元素;根据项目内容,创建“五步六环”教学模式;实行全程画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结果】教学实践表明,98%的学生基本达成三维学习目标,50%的学生成绩优秀,82%的学生难点成绩达到良好,同时德技双修,参加人工智能相关赛项成绩显著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班级平均成绩提高了9%,技能提高了10%,素质提高了11%;学生规范意识和劳模精神显著增强,典型学生与班级平均成绩差距缩小,学生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实现了纵向增值发展。【结论】该教学模式能够与新理念、新标准、新业态有机融合,项目知识点能与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点相结合,学生能够顺利达成三维学习目标,可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辛改芳  朱俊  唐静 《南方农机》2022,(24):163-167
“数控机床电气传动”是高职院校智能制造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了实现“岗课赛证”融通,首先,整合“岗位能力、任务驱动、职业标准”的课程教学内容,紧扣岗位技能标准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其次,重构“岗课赛证”模块化递进式的课程体系。同时,将技能竞赛成果、职业标准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构建“课程平台、教学资源库、实训装置”课程资源体系。最后,提出“岗课赛证”融通的多维度评价体系,高度达成教学目标。教改实践证明,“岗课赛证”的深度融通,可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综合育人。  相似文献   

13.
沈晔超  葛勇 《南方农机》2022,(20):186-188
在岗课赛证、产教融合的新形势下,课题组基于“1+X”证书制度的试点和推广,以“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课程为例,通过师资培养提升教师技能,依托岗位需求创设沉浸式教学情境,以赛促教助推学生技能提升,把握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力求打造学习即上岗的精品课程案例,探索一种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提高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抓手,从师资队伍培养、书证融通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了在"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改革系列举措,以期为职业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默  党金金 《南方农机》2023,(24):171-174
【目的】根据职业技术院校的类型与特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探索“岗课赛证”相互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法】课题组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的现状和问题,深刻理解了“岗课赛证”的融合内涵,以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该专业当前发展遇到的瓶颈与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与结论】通过设置新型课程体系,完成了与“岗课赛证”标准的衔接,同时,丰富了教学体系,深化“三教”工作内容改革,在施教中不断吸取教学经验,改变教学路径,设置成果导向、持续改良的多元评量机制,制定了“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策略。在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同时,提高了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够为相关领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相似文献   

16.
李琼  冯琛  黄颖  高东玲 《南方农机》2023,(21):178-180+187
【目的】新时代下,单一的线上或线下教学模式,都无法满足对新一代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有必要突破人才培养瓶颈,寻找“新常态”的教学模式。【方法】课题组以“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课程为例,分别从教学内容和课堂体系两个方面,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与实施。【结果】该课程于2019—2020年第二学期首先以虚拟示教的形式进行在线展示,包括机器人的操作和在线编程。经过实际操作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远远高于先前的学习,学习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覆盖面更广。【结论】受线上教学效果的启发,“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由先前的实训室设备教学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未来将继续深化课程的有益成果,整合线上资源、小组讨论等有利因素,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加强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结合民用航空器航线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情况,探索高职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1+X证书制度课证融合的路径,在对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框架,通过重构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开发符合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实训课程资源,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可供推广的高职飞机维修类专业1+X课证融合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8.
温成卓  刘红  郑虎  赵艳妮 《南方农机》2023,(14):166-169
【目的】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双高”建设深度融合,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课题组以“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结合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和课程内在素养要求,合理设计和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基于项目化教学思路,根据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点设计了包含6个教学项目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整体教学方案,并以项目五“工业机器人在线编程与调试”为例,设计以“中国太空站灵活的机器人手臂展科技实力”为主题的课程教学,通过课前咨询预习、课中导学汇报、课后巩固拓展等环节全方位展示了教学实施过程。【结果】“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切实提升了立德树人的成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治学严谨、敢于挑战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思政素养,为相关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思  易铭  刘修泉 《南方农机》2023,(15):169-172
课题组针对高职“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缺乏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资源、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度不够高、考核评价方法存在弊端的问题,进行“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于竞赛和考证平台开发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相关的联调实践项目,校企合作开发企业案例教学资源,组建师生科研团队,鼓励学生参与到开发专利、撰写论文、课题研究等科研活动中,并将创新实践能力考核纳入考核评价方法中。教学实践表明,应用改革后的“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参加课外相关科研活动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培养高素质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方法】课题组以“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对策为研究对象,从人才需求与供给状况、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等方面剖析该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阐述“岗证课训赛”对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进而提出了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拓展实践教学与实习机会等措施,以满足社会对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结果】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同时,“岗证课训赛”的引入可以更好地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结论】通过“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的实施,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为我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