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正镶白旗坚持不懈地开展以“南治沟坡,北治沙漠”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攻坚战,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人工种草、小流域治理、封沙育林育草、飞播治沙种树种草工作,共营造农防林7.9万亩、牧防林1.2万亩、水土保持经济林6万亩,建设以林为主的林草机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民承包荒山所存在的治理速度慢、效果差等问题,对联户承包元宝山小流域治理进行科学指导。以生物措施为主,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配合下,通过种树种草综合治理。引导农民种草发展畜牧业,合理搭配造林树种,沟道营造速生杨树用材防冲林,坡梁面栽植油松、樟子松等目的树种与沙棘,形成乔灌混交型的生态经济林。沙棘做为伴生树种,既促进目的树种生长,加快林分郁闭,又为沙棘的开发利用提供原料资源。治理后,林草覆盖率达95%,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户均收入增加2.2万元,并且为周边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3.
卜立新 《沙棘》2007,20(2):30-32
为进一步理清沙棘在小流域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相关文献调研,就沙棘的生态、生物学特性,沙棘在小流域治理中应用的成就,以及一些科研成果,沙棘果实初加工的经济效益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综述.沙棘显著的生态效益和水土保持效益以及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发挥的经济效益,在中国近20年的小流域治理与管理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证实,并在中国西部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太行山石灰岩低山区水土保持防护林高效空间配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对太行山石灰岩低山区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林种结构、树种配置优化进行判断。结果表明,该区水土保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山坡水土保持林为主,多林种多树种结合,山坡水土保护林、梯田经济林、山顶防护林、沟头防护林、沟底防护林、沟边固岸林的比例分别为28.6%、18.2%、17.5%、17.4%、10.3%  相似文献   

5.
雷林1号桉生长表现,产量与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雷林1号桉作为短轮伐期人工林经营的适宜密度,1984伐期人工林经营的适宜密度,1984年在海南省东部滨海丘陵台地区采用1.0m×1.0m、1.0m×1.5m、1.0m×2.0m和1.5m×1.5m等4种密度进行试验研究。经9年观测,结果表明:前两种密度经营适于短轮伐期薪材林,首采年龄为4-5年;若经营短轮伐期用材林,宜采用1.5m×1.5m或1.0m×2.0m的密度,植后8年左右采收。雷林1  相似文献   

6.
井沟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林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河北省涿鹿县井沟河小流域为例,详细探讨了永定河上游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林体系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并对其经济效益、水保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估算。本设计可在相邻地区类似小流域水土保持林体系设计中参照应用。  相似文献   

7.
冀西北黄土沟壑区营造柠条水保林生态经济效益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表明,在冀西北黄土沟壑区,结合工程措施,营造以柠条为主的农田水土保持林,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是进行低产坡耕地改造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冀西北黄土沟壑区进行综合生物治理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赤峰市郊区波罗和硕乡横牌子村,为改变家乡面貌,近年来在干旱坡地上大面积营造山杏水土保持林,目前长势良好,前景喜人. 横牌子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丘陵山区村落,绝大部分土地为沙壤土,受风、水的侵蚀较为严重,生态失衡,农牧业生产受到影响.面对这种现状,横牌子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果断决策:大面积营造山杏水保经济林,全面进行小流域综合治  相似文献   

9.
对贵州西部毕节、六盘水等县(市)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对该地区实施的各种治理模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岩溶石山区治理模式主要有全面封山育林植被自然恢复模式、人工促进封山育林植被恢复模式、生态移民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陡坡退耕地生物治理模式主要有林草结合模式、针阔混交模式、经济林模式、林竹模式。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石漠化问题严重,贫困发生率较高。对贵州省石漠化地区林业生态治理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的林业生态修复模式、以林业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模式、小流域农林综合治理模式、生态移民恢复模式及喀斯特生态旅游模式进行研究,提出重点关注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问题,适度发展相关林产业,采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的治理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