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当前,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社会治理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农村的作用是个变数,既可能是稳定的根源,也可能是不稳定的根源。因此,必须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2.
推动民族地区村级干部薪酬制度改革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实 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 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牢牢抓住村级干部这个“牛鼻子”,集中力量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 的薪酬待遇问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管理服务作用,不断推动基层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模式创新,努 力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理念,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这一基本理论。基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将农村社会治理提上日程,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促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该文以乡村振兴为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社会治理的内在联系,并针对目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治理理念误区、治理结构和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主体的职能作用、调动农村群众积极性、树立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积极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等治理建议,以期农村地区早日全面实现治理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乡村治理事关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和农村的社会稳定,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的重要内生动力,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宅基地治理是乡村治理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其严重落后于现实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5.
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是完善政府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农村是一个复杂多变、形态多元的网络社会,传统的农村公共管理秩序已被打破。首先充分了解我国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分析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障碍、信息化对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影响。随后,探索"互联网+"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加强信息化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智慧乡村社会治理创新云平台,集成电子政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于一体。实现社会治理信息高速流转、互联互通、多方共享,是推动农村社会综合治理,适应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新需求,全方位服务群众,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经济飞速发展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必须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试以“公地悲剧”博弈理论模型揭示农村环境治理失灵的内在机理,揭示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政府、企业和村民各自为政、相互博弈的现实困境。因此,只有政府发挥好“元治理”角色,转变发展理念,加大监管力度;企业调整产业结构,重拾社会责任;村民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履行义务,才能促进治理现代化,达到善治目的,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是国家的重要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回应,也是实现农村基层有效治理的必然途径。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化、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利益分配格局重新调整等各类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给农村治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深化村民自治实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和冲突,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其中,德治的作用不可忽视。农村德治总体取得很大成绩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婚丧陋习、孝道式微等,为此,要以家风促乡风、以媒体促宣传、以改革促创新,发挥德治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农村“两委”“一肩挑”体制建设是我国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和提高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的必要举措。而加强农村 “两委”“一肩挑”体制建设基于三个现实需要:一是有助于加强党在基层的领导;二是提高村民自治的能力;三是提升 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一肩挑”体制建设也面临着制度执行困难、监督体制不完善、乡村人才不足等 问题。为此,加强“一肩挑”体制建设就要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执行能力、完善监督机制合理约束权力、健全选人用人 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级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村级治理中村民参与程度不高、管理组织效率低下、农村人才外流,降低了村级有效治理的程度。基于这些农村问题,在浙江省枫桥镇"枫桥经验"指导下,伴随着政府职能下沉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得到强化。社会组织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治理活力,耿集乡贤工作协会作为农村组织在理论创新、文化引领和实践探索方面为我国村级治理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样本。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社会治理综合服务的"基本单元",在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背景下,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提升农村社区治理能力已成为迫切需求。本文从农村社区治理现状、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尝试对农创新困境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国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大战略,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要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超越农业、农村、农民的范围加以思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农产品加工业贯穿一、二、三产业,衔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组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6):179-182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的迫切要求,包括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基层社会自治创新和基层社会基础工作创新三个方面。基层社会基础工作是农村社会治理的"根基",探索基层社会基础工作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省大竹县庙坝镇为例,重点分析了庙坝镇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的社会基础工作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治理的创新是我国当前对社会治理所做出的重要战略调整,近几年农村地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普遍农村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仍然面临着文化素质低、不动产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以农村地区为例,探究社会治理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路径。在文中开端对当前农村社会治理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包括村民委员会、基层组织、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其次,对农村社会治疗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经由以上分析提出优化农村社会治理效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阐释了天津市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总结了天津市农村社会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包括农村公共事业的整体运行状况、新时期农村社会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天津市农村社会治理情况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三农"问题的难点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基于“三农”问题在我国现代化全局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针对农村发展新阶段的历史性难题 ,突破性地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指导方针。这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创新之举 ,是破解“三农”诸多难题的基本思路和行动纲领。笔者结合唐山实际 ,就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三农”问题面临的诸多难题是经济环境三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 ,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 ,并在农村卓有成效地实施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八部分是改善‘乡村治理机制’,对新形势下的农村社会管理作出了重要部署。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下,农村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组织体系、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基层治理方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新的形势下,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确保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农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清华大学教授汪晖委员说。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村还存在环境破坏大、缺乏人才、产业方向不明确、乡村治理体系落后等问题。本文以绍兴稽东镇大桥村为例,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现状,提出了整治环境、回笼人才、文旅融合、推进民生等解决方法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但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农村秩序由"精英政治"向"强力政治"重构、村民关系由"熟人社会"向"利益导向"转型、基层政府部门与基层党组织对农村治理能力不足、法治化在农村基层社会实施的有效性不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参与度和文化可及性两个方面重点考量当前江苏省苏州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发现当前苏州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存在下列问题: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利用“重对外服务性、轻居民可及性”,影响体验效果;农村公共文化治理过程中“重行政力量参与、轻社区力量支持”,影响有效治理的可持续性。应从转变政府职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强化村庄共同体这些方面来破解问题,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