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检测细胞凋亡的常用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细胞凋亡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凋亡小体的形成,过去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实际上,细胞凋亡的发生远远早于典型的形态变化。怎样将病理形态和代谢结合在一起来观察细胞的凋亡,是多年来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将近年来常用于细胞凋亡研究的十种新方法作以简介。这些方法包括碘化丙啶荧光染色法、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吖啶橙活细胞悬液染色法、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简易末端标记法、5’末端^32P标记法、荧光原位末端标记技术、酶原位末端标记技术、PI染色的流式细胞分析术和Hoechst-P1染色的流式细胞分析术等。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生理性死亡形式,受包括caspase、Bcl-2家族蛋白等在内的许多因素的调控并与其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机构,诱导细胞凋亡并对其进行严密的调控。根据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改变,通过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等仪器设备,采用凝胶电泳及原位标记法等方法对凋亡细胞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3.
早在1972年Kerr等已发现从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和生化变化等方面来分析,细胞有二种死亡形式,一种是早被熟知的细胞坏死(Necrosis),另一种是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凋亡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疾病发生。因此,近年来对于细胞凋亡与疾病间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界的关注热点。细胞凋亡是机体维持细胞群体数量稳态的重要手段,细胞凋亡失调(凋亡不足或/和凋亡过度)可成为某些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早在1972年Kerr等已发现从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和生化变化等方面来分析,细胞有二种死亡形式,一种是早被熟知的细胞坏死(Necrosis),另一种是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凋亡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疾病发生。因此,近年来对于细胞凋亡与疾病间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界的关注热点。细胞凋亡是机体维持细胞群体数量稳态的重要手段,细胞凋亡失调(凋亡不足或/和凋亡过度)可成为某些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54-158
使用NIH3T3细胞进行试验,利用RNAi方法抑制TDRKH的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RTqPCR等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等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敲减TDRKH表达并不会明显导致NIH3T3细胞的凋亡,凋亡相关基因Bax、P53mRNA表达量无显著性变化,但Bcl-2、Survivin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Bcl-2/Bax值显著降低。结果表明:TDRKH虽然不能直接诱导细胞凋亡,但可通过其他潜在基因调控通路影响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诱导体外细胞产生病变及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本研究应用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细胞活性计数(CCK-8)等方法检测PEDV感染Vero E6细胞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内病毒含量、细胞活性、凋亡小体的形成,以及相关凋亡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后24 h细胞内病毒含量开始明显升高,48 h时达到峰值。同时在病毒感染24 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感染48 h后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细胞聚堆,细胞核内染色质固缩,形成凋亡小体。CCK-8分析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病毒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另外,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促凋亡因子蛋白水解酶Caspase-3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被活化。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PEDV感染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其中Caspase-3的激活在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细胞凋亡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是受到包括基因在内的多种因素调节的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随着对细胞凋亡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在致病作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简述了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细胞凋亡的生理意义及细胞凋亡与疫病的关系,通过对细胞凋亡的研究。为预防,治疗,诊断某些疾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细胞凋亡的途径以及细胞凋亡在乳腺发育过程和乳腺疾病的发生及防御中的表达。研究乳腺细胞凋亡的基本规律和基因调控过程,能更好的了解乳腺发育过程,并用相关基因作为诊断乳腺疾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以鸡胚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镉影响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应用酶标仪、倒置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毒性、细胞形态、凋亡率、细胞周期与线粒体膜电位及胞内钙离子稳态。结果表明:镉处理后,细胞活性下降,呈现凋亡形态学变化,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细胞凋亡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大。研究发现,镉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影响胞内钙离子稳态来诱导鸡胚成纤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乳腺发育和乳腺疾病中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其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细胞凋亡的途径以及细胞凋亡在乳腺发育过程和乳腺疾病的发生及防御中的表达.研究乳腺细胞凋亡的基本规律和基因调控过程,能更好的了解乳腺发育过程,并用相关基因作为诊断乳腺疾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JA1体外诱导HCC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宁  赵丽  方梅 《中国兽医学报》2005,25(3):281-283
采用噻唑蓝(MTT)还原法,测定了梯度浓度的某植物种子粗提物JA1对人肝癌细胞株HCC增殖作用的影响;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DNA凝胶电泳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在体外观察了JA1对HCC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显示,JA1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HCC的增殖,而且这种抑制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经JA1作用后的肝癌细胞HCC检测标本中有明显的DNA低含量颗粒(“亚G1期”峰);凝胶电泳呈现出典型的DNA梯形条带;电镜下出现细胞凋亡典型的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2.
流式细胞术及其在动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简单介绍了流式细胞仪和流式细胞术的主要功能,并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讨论了流式细胞术在动物分子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检测免疫细胞的分化抗原、细胞凋亡、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吞噬机能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无毛基因的突变对小鼠卵巢的影响,采用病理组织学和流式细胞术研究豫医无毛小鼠卵巢的形态学以及卵巢颗粒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显示6月龄无毛小鼠卵巢颗粒细胞Ap峰和G0/G1期显著高于2月龄无毛小鼠和2、6月龄昆明小鼠。该研究表明,无毛基因的突变诱发了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雌性突变小鼠怀孕困难。  相似文献   

14.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photodynamic hyperthemal therapy (PHT),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and hyperthermia (HT), on the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progression of murine melanoma B16F10 cells. The percentage of apoptotic cell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using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conjugated Annexin V and propidium iodide (PI) double staining. The cell cycl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PI staining with flow cytometry.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s and 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 were examined by a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PHT induces death in B16F10 cells, and PHT-mediated apoptosis occurred acutely and persistently in vitro. Our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PHT using indocyanine green (ICG) and near infrared (NIR) light source induces apoptosis and G0/G1 cell cycle arrest in the B16F10 cells.  相似文献   

15.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中细胞凋亡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中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以不同浓度氯化铵诱导BHK-21细胞凋亡,每隔12 h收集细胞,采用台盼兰形态学排染法、吖啶橙和溴化乙锭双重荧光染色法、FITC-Annexin V/PI双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法、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FCM)法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方法检测结果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但吖啶橙和溴化乙锭双重荧光染色法是一种简单、易行、准确、全面定性细胞凋亡的较为可靠的方法,而FITC-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能特异地、准确地检出早期凋亡的细胞,是较为理想的凋亡定量检测方法。这2种方法的联合运用更适应于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过程中细胞凋亡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实验旨在研究 BMAL1基因对睾丸间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以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系为研究对象,使用小干扰 RNA(siRNA)抑制 BMAL1的表达,使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表明:干扰组睾丸间质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伴随着促凋亡蛋白 BAX 显著上调和抑凋亡蛋白 BCL-2 表达下调(P<0.05)。结果显示,BMAL1作为核心的生物钟基因,可抑制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miR-193a在致细胞病变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cp BVDV)感染MDBK细胞过程中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试验利用TargetScan和Microcosm Targets等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预测凋亡相关的miR-193a靶基因Bax,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193a的靶基因;用过表达miR-193a的慢病毒pre-miR-193a-lv和抑制miR-193a表达的慢病毒pre-miR-193a-inhibitor-lv分别侵染MDBK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通路中Bax的表达水平及MDBK细胞凋亡率。结果预测并验证了miR-193a的靶基因为Bax;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miR-193a能直接结合到Bax 3'UTR区域中的miRNA反应位点,并极显著下调Bax的表达水平(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显示,感染pre-miR-193a-lv慢病毒的MDBK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miR-193a能直接靶向凋亡通路中Bax基因,从而促进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试验利用口蹄疫病毒感染BHK-21细胞,通过MTT法、Hoechst 33258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流式细胞术和链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分别就口蹄疫病毒对BHK-2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凋亡峰的出现和细胞周期的变化以及口蹄疫病毒基因组在BHK-21细胞内的复制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口蹄疫病毒可抑制BHK-21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产生凋亡,呈现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出现细胞凋亡峰并且细胞周期明显被阻滞在G1/G0期,同时对凋亡率和口蹄疫病毒基因组复制的关系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断喙应激对雏鸡胸腺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断喙对鸡胸腺淋巴细胞的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到断喙对胸腺淋巴细胞产生明显的影响,断喙组胸腺细胞内可看到细胞核明显的应激反应,细胞核凝集,较致密,部分细胞核即将溶解,并出现一定数量的凋亡和坏死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对照组和断喙组的胸腺内淋巴细胞都是以G1期为主,但断喙组G1期淋巴细胞数量比试验组高;对照组和断喙组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率在断喙后5d时差异显著(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断喙应激没有影响Bcl-2和Bax蛋白在免疫器官内的表达部位;但有降低Bcl 2在胸腺细胞内表达量的趋势;有提高Bax在胸腺细胞内表达量的趋势.结果表明断喙应激促进了雏鸡胸腺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明确新城疫病毒(NDV)溶瘤作用是否依赖其复制水平,并改进NDV溶瘤机制研究模型。以NDV疫苗株LaSota感染人肿瘤细胞系HCT116、A549和人非肿瘤细胞系HEK293T为研究模型;RT-qPCR检测NDV在各细胞系的基因组复制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DV在各细胞系的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DV感染对各细胞系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NDV在三个细胞系内的基因组复制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对三个细胞系的溶瘤作用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NDV感染能诱发HEK293T和HCT116的细胞周期发生G1期停滞,但对A549的细胞周期没有明显影响;此外,NDV感染24 h后,A549细胞以早期凋亡为主,而HCT116细胞以坏死/晚期细胞凋亡为主。NDV的溶瘤作用并不依赖于其复制水平,而且NDV对不同类型肿瘤细胞的溶瘤作用存在不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