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2.
3.
4.
本文利用长株潭城市群1999~2008年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对长株潭城市群的耕地利用现状和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得出,长株潭城市群耕地面积在研究的10年内呈现出逐年减少的总趋势;再者,研究区域内人口、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与耕地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并针对上述研究,还提出了相关建设性意见加强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5.
6.
为了进一步加强长株潭城市群的土地管理,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对长株潭19962008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因素,集中表现在耕地的减少与建设用地的增加;2、人口是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增加及交通用地的增加;3、政策是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的又一重要驱动力;4、土地合理利用要以政府为主导,各方参与,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相似文献
7.
8.
以南京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20年5期遥感影像提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从扩张强度及扩张强度差异指数、聚类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及多元回归模型对南京都市圈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扩张强度指数分析,2000—2020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扩张强度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2015—2020年城市用地扩张强度最高。基于城市用地扩张强度差异指数分析,南京都市圈高速扩张区域集中在都市圈边缘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与西南方向,城市用地扩张布局向均衡化发展。基于聚类分析模型分析发现,南京都市圈城镇用地扩张2000—2010年呈随机分布,2010—2015年城镇用地扩张呈高值聚集,2015—2020年用地扩张呈随机分布。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发现,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扩张集聚度逐渐提高,斑块分布愈发集中化,斑块形状在不断整合扩张中趋向复杂化,城市用地斑块内交通连接度不断提高,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扩张向协同化发展。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增长、城市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等因素为推动城市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长株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是湖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长株潭作为湖南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其独特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在分析长株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种对策.认为其中劳动力内转移是一种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12.
我国以农业立国,农业景观是我国国土的基本面貌与存在,但这种普遍的存在,往往容易被忽视和轻慢。作为新兴的设计类型与意识形态,城市农业景观的发展必将极大地影响当下城市空间的肌理与结构。本研究利用潍坊市城市农业产值数据和社会经济资料,构建了一套能定量分析影响潍坊市城市农业产值变化的驱动力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的指标体系。在时间尺度上,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4个方面初步筛选驱动力原始指标,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从原始指标中筛选出15个子驱动力,再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各驱动力对潍坊市城市农业产值增加量的影响程度,建立驱动机制模型。结果表明:对潍坊市城市农业产值增加量正影响程度较大的因子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驱动指数分别为0.2509、0.1019、0.1655、0.1332,负影响程度较大的因子为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驱动指数为-0.2146。该研究为城市农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选取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提取林地、草地、农地、水体、建设用地、其他未利用地共6类土地覆盖类型,以行政区划为单元来分析1988—2018年土地覆盖变化的特点;通过熵值法与灰色关联法来分析不同时间段内影响滇池流域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988—2018年,滇池流域内林地、建设用地、其他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长,而草地、农地、水体面积持续减少。1988—2018年,建设用地为最大的转入类型,林地、草地的转出面积较多。1998—2018年,滇池流域内土地覆盖变化最为剧烈的为官渡区、五华区与呈贡区,其余区县的土地覆盖变化过程较为缓和。1988—2018年,人均道路铺装面积、社会销售品销售总额与客运总量这3项因子与建设用地的关联度较高;1988—2008年间,经济驱动因素与人口驱动因素的贡献比重较高;2008—2018年,教育、卫生条件驱动因素与基础建设驱动因素的贡献比重较高。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最大似然法、空间叠加技术和转移矩阵,提取1993、2001和2007年厦门市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分析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城市扩展空间特点及其驱动力,探讨优化厦门市城市空间扩展的策略.结果表明:1993--2007年,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面积高达35.79%,其中1993--2001年的变化面积为2001--2007年的两倍多;14年间,建设用地面积扩展年变化率为6.35%,扩展面积中耕地所占比例超过50%;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外商投资、政策法规及自然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7.
库车县人口驱动力对耕地变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49~2004年的统计资料,对库车县人口和耕地的时间变化做出定量分析, 建立耕地与人口相关模型并分析了库车县耕地与人口相关性变化趋势.研究并分析了50多年来人口数量和质量给库车县耕地带来的影响和压力.结果表明:①50年来研究区耕地面积三增三减波动变化,耕地面积峰值呈减小变化趋势;②利用50年耕地与对应的农村人口数据建立非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发现耕地面积与农村人口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③鉴于库车县的现状提出解决人地矛盾的对策和建议:控制人口总量,提高当地人口素质,并通过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益,运用法律手段等措施来减轻人口素质给耕地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湖北省耕地、建设用地变化趋势,其中,1988~2003年是耕地面积减少时期,2004~2007年是耕地增加时期;1998~2002年是建设用地缓慢增长时期,2003~2007年是建设用地增加时期。基于1988~2007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运用SPSS软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定量对比分析了湖北省耕地、建设用地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影响的异同。结果表明,各驱动力因子对耕地面积变化呈负向驱动作用,对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呈正向驱动作用,且各驱动力因子对耕地、建设用地驱动作用强弱差异明显;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以及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是构成影响耕地、建设用地变化的3个主分量,但3个主分量对耕地建设用地变化的敏感性程度不同,且作用方向相反,其他一些因子驱动能力相对较弱,这些因子对建设用地驱动作用一般强于对耕地的作用。提出湖北省应从促进土地利用集约节约、加强规划政策约束以及提高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上考虑,对土资源实行合理配置,科学合理使用,以期保证耕地安全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云南省怒江州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而为改善其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基于1996年与2012年怒江州土地利用相关数据,利用GIS技术及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数、变化量与变化率指标分析怒江州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来源.结果表明:16年间,怒江州土地利用总体处于发展期.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是林地、建设用地增加,耕地、草地、未利用地减少,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当地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以及年平均气温等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