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云南省第八套甘蔗品种区试中,临沧蔗区参试品种13个,各品种间出苗、分蘖、成茎、蔗产量和糖产量等均表现出较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高产、高糖品种有云瑞99/155、SP71/6180、云瑞96/58和桂糖90/95;表现较优的品种有云蔗92/19、云蔗89/351、云瑞96/57和云蔗94/375;表现一般的品种有新台糖25号、粤糖89/240和云蔗94/343,云蔗94/81和云蔗95/128表现不及桂糖11号。  相似文献   

2.
全国第三轮甘蔗品种2001年联合区试,参试的15个品种出苗、分蘖、生势、蔗产量和糖产量等在云南蔗区表现出较大差异。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高产、高糖品种有早熟种云蔗92/19、早中熟种云蔗89/351和粤农91/854;表现较优的品种有福农91/4710、闽糖86/2121、川糖89/103、桂糖92/262和闽糖93/246;表现一般的品种有湛江92/126、C25、湛江93/159、桂糖93/103、福农93/3608、粤糖92/373和川宁85/78。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6个甘蔗品种8个参试点两年新植一年宿根24次试验结果的收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表现为高产的品种有:VMC88-354、德蔗05-77、云蔗05-197、云蔗04-621等;表现为高糖的品种有:德蔗04-1、Q124、德蔗05-77、云蔗06-267等;单位面积含糖量较好的品种有:德蔗05-77、VMC88-354、云蔗05-197、云蔗04-621等。多年多点试验结果为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4个甘蔗材料9个参试点两年新植一年宿根试验结果的收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表现为高产的品种材料有:德蔗03-83、云蔗03-103、云蔗02-2332等;表现为高糖的品种材料有:云蔗02-588、德蔗03-68、云蔗99-91、云蔗03-422等;单位面积含糖量较好的参试品种有:德蔗03-83、云蔗03-103、云蔗02-588、云蔗02-2332等。多年多点试验为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甘蔗品种第九套区试弥勒试验点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4个甘蔗品种的2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参试品种在弥勒蔗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综合农艺性状、工艺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是CP85-1308、云瑞99-113、云蔗98-236、云蔗98-46,4个品种产量高、糖分好、增糖显著;尤其是云蔗98-46表现出早熟高糖.  相似文献   

6.
甘蔗品种同异分析法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同异分析法对参加云南省第八套区域化试验的13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SP71/6180、桂糖90/95、云蔗89/351、云蔗92/19、云蔗94/375、粤糖89/240、云瑞99/155、云蔗94/81、云蔗95/128九个品种表现优良,可考虑给予示范、繁殖、推广。其余4个品种表现一般,需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7.
8个参试品种通过1年新植、2年宿根生产示范试验,6个品种云蔗03-194、VMC88-354、福农39号、柳城03-1137、德蔗07-36、云蔗01-1413表现较好,前5个作为旱地品种已在生产上进一步示范;云蔗01-1413作为水田品种已在生产上进一步示范;云蔗03-258、福农40号由于晚熟低糖不再进行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第12轮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个甘蔗品种材料6个参试点2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结果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表现为高产的品种材料有:云蔗06-160、Sp81-3250、Sp80-3280等;表现为高糖的品种材料有:云蔗05-211、德蔗06-24、云蔗05-194等;单位面积含糖量较好的参试品种有:云蔗06-160、Sp80-3280、Sp81-3250等。多年多点试验为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国家甘蔗技术体系表证示范品种德宏点试验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2014年在德宏综合试验站对国家体系表证示范9个参试品种进行1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示范,从产量、糖分、含糖量及抗逆性等性状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现好的是柳城05-136、云蔗03-194、云蔗05-51、福农39号四个品种,值得在适宜蔗区进行推广种植。其余品种表现一般,不推广。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第11套甘蔗品种2新1宿区域试验,在德宏水田点的试验结果表现为:14个参试种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是云蔗01-1413、云蔗05-197、云蔗06-267,VMC88-354,以上4个品种在德宏蔗区已经进行扩繁、示范;其余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1.
青稞籽粒淀粉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特色淀粉青稞材料,采用双波长法测定和分析了来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国外的栽培青稞以及野生裸大麦共469个青稞材料的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这些青稞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24.65%,变异范围为4.09%(昆仑8号)~39.72%(长芒红四棱),其中西藏材料最高(26.87%),甘肃材料最低(21.23%);支链淀粉含量平均为31.76%,变异范围为15.24%(康青1号)~60.09%(喜玛拉雅2号),其中野生裸大麦最高(35.51%),西藏材料最低(30.17%);总淀粉含量平均为56.00%,变异范围为31.28%(阿青5号)~74.41%(阿里当地青稞),以野生裸大麦最高(58.11%),青海材料最低(54.19%)。根据淀粉含量分布特征将不同来源青稞材料间直、支链及总淀粉含量都分成4个级别,这些青稞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分布在第3级,支链和总淀粉含量主要分布在第2级。从中筛选出18份具有特殊淀粉含量的青稞材料,可用于专用青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在2012-2013年柳州点区域试验中,14个参试材料进行1新1宿的试验结果表明,柳糖07-95、桂糖04-1045、桂糖04-1545等参试材料综合表现较为突出。其中柳糖07-95含糖量名列第一,平均蔗糖分及蔗茎产量均名列第二;桂糖04-1045含糖量名列第二,平均蔗糖分及蔗茎产量分别排名第三、第四。  相似文献   

13.
燕麦品种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燕麦品种的鉴定、推广以及改进区试资料的评价分析方法提供依据,利用秩次分析法对2003-2005年国家燕麦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6个燕麦品种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品种的秩次值、环境区分指数、秩次均方等统计数的计算,比较了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秩次分析法能够客观、准确的评价参试品种的优劣,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参试的燕麦品种中蒙燕833-1-1具有优良的丰产性和较好的稳定性,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14.
秩次分析法评价非平衡玉米区试产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川  郑祖平 《玉米科学》2005,13(4):053-055
利用中长期滚动式品种比较试验非平衡数据资料的秩次分析法,研究四川省1998~1999年杂交玉米区域试验产量性状资料,对各试验环境进行常规方差分析,并定义三个统计数:平均分级值H(1Mi)、产量秩次值H(2Mi)、环境区分指数Y(M)。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2个品种中2738、SAU97-1、78599/200H、雅941这4个属于高产稳产性强的品种;秩次分析法较经典方法更全面、更合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金华市于2013年引入21个杂交籼稻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超过对照两优培九的品种有8个,表现较好的品种为A五优143、中新优30、五优930、浙辐优11-19。简述了表现较好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16.
秩次分析法对作物品种区试产量性能评价的有效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秩次分析法对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性能的评价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数据处理方法.利用大豆多年多点、供试材料频繁更换的中长期滚动式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事例,验证了秩次分析法在大豆品种区试中应用的有效性,用该方法筛选出的优良材料中75%通过当地品种审(认)定.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淮南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3—2014年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承担了"江苏好品种"的展示工作。通过试验,从中筛选出宁麦19、苏麦8号等表现突出的小麦新品种,适宜在苏中地区推广。总结了表现较好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18.
LENG Yan  HONG De-lin 《水稻科学》2004,11(4):165-170
The performance and inheritance of 7 quality traits were studied using F2 rice grain derived from 8×8 diallel crossing made by employing 8 parents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japonica rice types. Differences in each trait among 8 parents were not obvious, but in F2 generation, transgressive phenomena were found in all the traits studied, indicating that the genes controlling these traits among parents were segregated. The inheritance of grain width, grain weight, chalkiness score (CS),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GT) and gel consistency (GC) were suitable to additive-dominant model, and dominant effect contributed mainly for the 5 traits. The inheritance of grain length (GL) and amylose content (AC) did not fit into additive-dominant model, existing epistatic interactions. Dominant genes for grain width and grain weight had the efficiency of decreasing effect, and dominant genes for CS, GT and GC had the efficiency of enhancing effect. Koshihikari contained more recessive genes for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than other varieties. Zhendao 88 had more dominant genes in grain width and grain weight than other varieties. Xiushui 04 possessed more dominant genes for GL and GC, and more recessive genes for CS than other varieties.  相似文献   

19.
三熟制模式下南方双季稻茬口衔接季节紧张是协调双季稻周年增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前人在三熟制模式下水稻品种搭配以及肥料利用率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是三熟制模式下南方双季早稻产量及其养分积累分配相关性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比较南方双季早稻养分积累分配特征,本文以15个水稻早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水稻品种的秧苗素质、基本苗及分蘖动态、经济性状、营养元素积累及分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秧苗素质存在显著差异,‘株两优819’的叶龄、苗高、百株鲜重等多项指标优于其他品种,秧苗素质表现佳。分蘖动态调查表明不同品种达到分蘖峰值的时间不同,其中以‘株两优929’的高峰苗最大,1 hm2达616.65万茎蘖数,‘株两优929’与‘中早39’高峰苗差异最为显著,‘株两优929’较‘中早39’显著增加33.62%。氮、磷、钾总养分的积累方面,‘株两优929’和‘陵两优942’养分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311.88 kg/hm2和376.35 kg/hm2。‘陵两优942’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为12 028.09 kg/hm2。‘株两优929’的实际产量最高,为7873.01 kg/hm2。成熟期水稻品种养分积累量与子粒产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氮、磷积累与有效穗均呈显著正相关(r=0.62*,r=0.50*),株高与千粒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76**),结实率与千粒重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68**)。通过关联度分析表明,‘陵两优942’和‘株两优929’的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其他品种。本研究对南方多熟制稻区早稻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5年上杭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引进3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晚稻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旗1优366综合表现最佳,生育期适中,产量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增产3.08%;福龙两优6387表现其次;华丰两优673表现一般。总结了各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