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绍兴市斗门镇地处宁绍平原,土地疏松、肥沃,农民一直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年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在5000亩以上,以瓜类生产为主,且形成了几套高效栽培模式。现将其中的南瓜、豇豆、南瓜大棚蔬菜茬口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7年以来,如东县加强了以玉米为主体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其中"大麦、鲜食玉米、山芋"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效益明显,笔者介绍了该模式的相关种植技术,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7年以来,如东县加强以玉米为主体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其中"地膜花生+地膜鲜食玉米、山芋、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效益明显。笔者介绍了该模式的高效种植技术,以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棚番茄、丝瓜、大白菜、芹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门地区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栽培习惯和市场需求,对大棚蔬菜高效茬口布局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批设施蔬菜多元、多熟的高效种植模式,其中"大棚番茄、丝瓜、大白菜、芹菜"一年四熟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适宜其他蔬菜基地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玲玲 《当代农业》2014,(18):31-31
江苏省启东市是粮、棉、油、菜多元多熟制种植地区,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特点突出。近年来,启东市农技部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村工作方针,通过试验示范形成多种高效种植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其中蒿菜、青玉米、小辣椒种植模式已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经济效益显著。该模式亩产蒿菜5000公斤、青玉米果穗800公斤、小辣椒(鲜椒)655公斤,亩产值3550元,亩效益2500元。  相似文献   

6.
小麦套种青菜,青菜收后种植特种玉米,次年8月初种植西葫芦,这种一年四种四收的栽培方式,是一种操作简便、投入较小、效益好的立体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应用大棚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哈密瓜、芹菜、糯玉米,年亩效益可达1.5万元,本文将报道该连茬种植模式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试验探讨栝楼与生姜立体种植模式的效益。从栝楼和生姜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栝楼与生姜的多个产量、品质指标,并对栝楼园立体种植模式种植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该区域栝楼园立体种植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溧阳市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粮食作物与蔬菜多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发展了菜篮子工程。其中青棒玉米、大蒜、苋菜一年三熟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丰厚的经济效益,笔者介绍了该栽培模式的特点、产量与效益、茬口安排以及栽培要点,以供其他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10.
该模式为一年四熟粮、菜、经间套复式种植模式,在江苏省启东市推广面积较大,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如东县是江苏省主要的出口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为提高出口蔬菜种植效益,我们进行了多种蔬菜套间种试验研究,其中总结探索出野渍菜、甜玉米、西兰花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一般亩产野渍菜4500kg,亩产值2500元;甜玉米(鲜穗)1000kg,亩产值1600元;西兰花1200kg,亩产值1900元,全年亩产值6000元左右。现籽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西瓜、鲜食玉米、秋萝卜间套复种立体种植模式不但充分利用土地与光温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还可实现粮菜双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任丘市出岸镇出岸村王球子采用这种种植模式,平均亩产西瓜4000千克,鲜玉米1900多穗,萝卜4300千克左右,亩产值3000余元,成为该村和附近村民的种植典型。其栽培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3.
黄陆飞 《农家致富》2009,(18):32-32
该模式中大叶菠菜为出口蔬菜,小辣椒是重要的加工外销经济作物,平均亩产蚕豆175公斤、大叶菠菜2000公斤左右、青玉米棒850公斤、鲜椒500公斤,年亩产值3150元,亩效益2420元。一、茬口配置 该模式为一年四熟粮、菜、经间套复式种植模式,每2米为1组合,10月中旬种植2行蚕豆,小行距0.5米,穴距0.2米,每亩播种量8公斤;  相似文献   

14.
巩固  张战伟 《农技服务》2004,(10):10-10
小麦、油菜、棉花、花生间作套种是商丘市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一般年亩产小麦400公斤,油菜80公斤,皮棉80公斤,花生200公斤,亩产值达2000元以上。现将该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市大力发展春辣椒种植,至今已形成2000亩的青椒生产基地,其中大棚春辣椒、秋黄瓜(其他蔬菜)模式种植面积近50%。据调查,每亩大棚春辣椒产量达3865kg,产值4727元,大棚秋黄瓜产量达2800kg,产值3360元,总产值8087元,物化成本2025元,用工80元,净收入6062元,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6.
瑞安市梅屿乡大棚番茄基地是我省颇具规模的番茄基地,常年种植大棚番茄600hm^2。该基地一直以来,以种植一季番茄为主,因连年种植,造成土壤板结、养分失调、病害严重,生产效益不太理想。近年来,当地农民积极探索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应用水稻、番茄水旱轮作、粮经结合的种植模式,使侵害番茄的病菌大幅度减少,病害发生减轻,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据2004年调查:该模式亩产番茄5869h,产值10564元。纯收入达7037元,是常规种植(品种为“合作903”)的2.38倍,还增收粮食613kg,实现粮经双丰收。该种植模式的推广,既解决了蔬菜基地农民的口粮问题,又为实现大棚番茄可持续、稳定发展找到了有效途径。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该模式为一年四熟粮,菜、经间套复式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秋播到玉米播种前的空幅,增种一季榨菜,在我市推广面积较大,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临海市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种植西兰花,现已在沿海地区形成7万多亩的生产规模,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和东南亚等地。目前,大多采用西兰花、西瓜种植模式,现把该模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麦、菠菜、西瓜、棉花、大白菜(萝卜)一年五种五熟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显著,且技术简单,易于推广,现将该模式介绍如下: 一、经济效益 该模式667m2产值4950~5900元,其中小麦667m2产500公斤,1.2元/公斤,产值600元;菠菜产300~400  相似文献   

20.
花生、芝麻间作高产高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西半干旱区,对花生、芝麻进行了两种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配套栽培技术,花生、芝麻间作经济效益显著增加,与清种花生相比,模式⑴和⑵分别增加经济收入1878元/hm^2和7652.8元/hm^2,是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