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牛瘟为害我省的历史很久,损失也大。一百七十年前我省名兽医付述风著《养耕集》一书中“治牛瘟疫法”篇谈到我省牛瘟流行为害的情况、1926年安福县城附近的枫田、瓜伞一带发生牛瘟,死了很多耕牛,群众叫“烂肠瘟”,曾记得三十里外的亲戚送头牛来我家避难,十多天后牛发病死亡,不久传及我家和全村的牛都发病死亡。从年头  相似文献   

2.
<正> 解放前,我省有26个县是牛瘟流行地区。龙南、定南、全南、信丰、崇义等县常年受到牛瘟的危害,严重地影响着农牧业的生产发展。据高令老农反映:龙南县的一些村落,在1927年间,牛瘟猖獗流行,几乎出现“十个牛栏九个空”。崇义县上堡、关田等地有一年大面积发生牛瘟,死亡不胜计数,不少农户缺牛,只好靠人拉犁翻耕田地,艰困之至。可是,就在这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面前,尽管有的兽医专家和好心人  相似文献   

3.
牛瘟是一种病毒性、热性、急性的传染病,也被称为烂肠瘟。本文就牛瘟病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关于牛瘟的防控建议,希望能够为牛瘟疾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1牛瘟的流行特点牛瘟流行病学的分析探讨可以从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染动物群体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牛瘟最大的传染源就是病牛,患病无明显症状处于潜伏阶段的牛与病牛的排泄物和口鼻分泌物中含有许多牛瘟病毒,特别是鼻液的分泌中牛瘟病毒含量特别高,可以经过牛消化道系统或者直接接触感染。除病牛外,带有牛瘟病毒的家禽、犬类、猫科类、饮水、饲料等均可间接传染牛瘟,不过受牛瘟病毒自身较低的抵抗力影响,这些间接传染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4.
在1920年,一群由印度运往巴西途经比利时感染了牛瘟的瘤牛,将牛瘟引入比利时.这批牛在安特卫普港进行了2周左右的隔离观察,在此期问与来自美国将被运往布鲁塞尔和根特的屠宰牛有过接触.在根特,这些牛继续感染了从德国进口的健康牛,然后这些牛随后被运往全国各地,也将牛瘟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尽管运输途中就有7只瘤牛死亡并且随后多次暴发牛瘟,但直到3周后,才正式确诊.在随后的工作中,仅仅卫生预防工作(疫区周围进行疏散)就用了大约5个多月的时间.牛瘟在欧洲的重新出现,迫切要求加强国际合作以控制重大家畜和野生动物传染病.牛瘟在比利时的蔓延让法国感到十分震惊,于是1920年,在法国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来讨论如何控制全球传染性动物疾病.这次会议也促使了1924年国际兽疫局(OIE)的诞生,2005年正式更名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相似文献   

5.
<正> 江西兽医专科学校的创办人,全国闻名的兽医界老前辈—王沚川先生与世长辞三十年了。这位桃李满天下的兽医学者、热心兽医事业的科学家,解放前在江西从事兽医工作数十年。当时旧社会畜、禽疫病频繁,牛瘟泛滥成灾,死亡惨重。农民迷信思想严重,听到发牛瘟胆战心寒,在科学处于落后状态的旧中国,只有枉费心机的用烧香拜佛驱逐“瘟神”。可是牛瘟发病死亡与日俱  相似文献   

6.
<正>一、牛瘟根除的可持续性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病原根除应该是最可持续的措施,因为一旦清除,病原将无法恢复。不过,情况可能不一定与天花根除方案所呈现的历史经验一样。很难说服各个国家销毁其储存的病毒,即便这是经各个国家批准的国际公约,也不足以对官方的病原库采取这样的措施。如果牛瘟病毒已经停止在家养的牛、水牛群和野生有蹄动物(曾经是牛瘟病毒的天然宿主)中传播,那么必须搞清楚是否存在疾病死灰复燃的  相似文献   

7.
<正> 牛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对牛只的为害具有毁灭性。解放前每年因此病而死亡牛只数以若干万计。在牛瘟流行时,有的村落,牛只死亡殆尽,故农牧民深引为苦。由于牛瘟为害如此巨大,故各国均予重视。国际上,常以一个国家消灭牛瘟与否来作为衡重一个国家先进的指标之一。所以解  相似文献   

8.
1伴有体温升高 牛流涎伴有体温升高主要见于发热性传染病,如牛瘟、恶性卡他热、口蹄疫、牛黏膜病、牛茨城病、牛暂时热等。牛瘟和口蹄疫的传染性极强,呈暴发性。牛瘟以消化道黏膜炎症、出血、糜烂和坏死为特征。患口蹄疫的成年牛以口腔黏膜及鼻、蹄和乳头等部位的皮肤出现水疱和烂斑为特征,犊牛多因心肌受损而死亡。牛黏膜病表现为黏膜炎症、糜烂、坏死和腹泻。牛暂时热主要发生于蚊、蝇滋生的季节,消化型主要表现出血性胃肠炎,呼吸型以气喘为主,瘫痪型则出现运动障碍。牛茨城病主要表现口腔黏膜坏死、溃疡,咽喉麻痹,关节肿胀,蹄部溃疡。  相似文献   

9.
牛瘟是一种对牛危害极大的疾病,死亡率高达95%以上。本文讨论了牛瘟的致病性和流行病学特征,并对牛瘟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牛瘟的诊断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防治方法,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病毒性疾病 牛瘟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牛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厌食、便秘,呼吸和脉搏加快,流泪,眼睑肿胀,流粘性鼻液,口腔黏膜充血、出血、糜烂,流涎。后期病牛腹泻,粪便混有血液、粘液、黏膜等,迅速消瘦,卧地不起,衰竭死亡。牛消化道黏膜炎症和坏死是本病的特征。牛恶性卡他热由主要发生于黄牛和水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马、牛、羊传染病的防制技术工作中,以消灭牛瘟、牛肺疫和控制马传染性贫血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建国前牛瘟流行几乎遍及全国。建国初期在十几个省区的牛瘟疫情仍然十分严重,党和政府极为重视牛瘟的防制工作。全国推广应用我国陈凌风、袁庆志等研制的牛瘟兔化弱毒、牛瘟山羊化兔化弱毒和牛瘟绵羊化兔化弱毒疫苗,积极开展扑灭牛瘟的工作,到1956年全国已不再有牛瘟发生。自1949年算起,只用了6年的时间,在幅员辽阔、交通不便、养牛7000万头以上的国家彻底消灭了牛瘟,其速度之快是世界各国所少见的,这为我国近代兽医史写上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1牛瘟、炭疽和出血性败血症 牛瘟、炭疽和出血性败血症都是急性传染病,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牛瘟还伴有口腔溃烂,溃疡表面有伪膜,抹之即去,留有红色糜烂面。眼结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恶寒、战栗、腹泻等烂肠瘟症状。牛炭疽有特征性快速死亡,死后天然孔流血,瘤胃臌气,血液呈酱油色,凝固不良,血液中有炭疽杆菌,死后不能剖检。  相似文献   

13.
<正>一、欧洲牛瘟根除的早期历史世界上暴发牛瘟的文字记载相对较少,以至于很难从过去记载的事件中找出牛瘟的流行方式。由于牛瘟大流行、零散感染长期存在,病毒持续感染的总体情况往往被忽视。一般而言,我们只会报告异常情况,现在尤其如此。由于牛瘟对国际牲畜贸易的影响,报告牛瘟疫情变成了一个敏感问题。不过,将记载的历史结合对"灰色文献"的理解,可以洞察病毒  相似文献   

14.
印度试验,对欧洲杂种牛、哈里亚纳牛与摩拉水牛接种牛瘟组织培养疫苗后,测定病毒中和抗体,在免疫三周后,其抗体效价的最高平均数:杂种牛为2±0.47,哈里亚纳牛为1.7±0.65,摩拉水牛为1.9±0.6。用牛瘟强毒攻毒结果,所有22头杂种牛、4头哈里亚纳牛与4头摩拉水牛分别在64-100,20与20个月还保持临床免疫力。攻毒前  相似文献   

15.
201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联合宣布根除牛瘟。这是历史上首个消灭的动物疫病,也是继天花之后全球第二个被消灭的传染病,自此,世界进入“后牛瘟时代”。牛瘟再暴发风险依然存在,维持全球牛瘟无疫状态意义重大。就维持全球牛瘟无疫状态的框架性文件、牛瘟病毒保藏机构以及宣布消灭牛瘟后所发表的实验性研究等进行了综述,为提升公众风险意识、应对牛瘟再暴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牛瘟(Rinderpest,RP)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的牛、水牛等偶蹄动物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发热、粘膜坏死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畜禽疫病是畜牧业发展、生产最大的敌人,而畜禽防疫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线,据历史记载,我国在20世纪30-40年代,每年死于牛瘟的牛达到200多万头;20世纪90年代末,欧洲疯牛病,给养牛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直至社会发生动  相似文献   

18.
动物免疫学是近代生物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代人与动物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牛痘疫苗的开始普及应用,到现在实现了人类痘病的绝迹。这是应用疫苗免疫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一个成功典范。1950年开始消灭牛瘟的战役中,疫苗免疫有效地切短了传染病传播中三个环节中的一环,把易感动物牛变成了对牛瘟病毒无敏感性的动物,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消灭了牛瘟病。  相似文献   

19.
《四川畜牧兽医》2014,(4):46-46
<正>小反刍兽疫(又名小反刍兽伪牛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1病原学小反刍兽疫病毒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与牛瘟病毒有相似的物理化学及免疫学特性。病毒呈多形性,通常为粗糙的球形。病毒颗粒较牛瘟病毒大,核衣壳为螺旋中空杆状并有特征性的亚单位,有囊膜。2流行病学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羚羊、美国白尾鹿等小反刍动物,山羊发病比较严重。牛、猪等可以感染本病,但通常为亚临床经过。  相似文献   

20.
1伴有全身体温升高 患口蹄疫、牛瘟、牛流感的牛不仅有咀嚼、吞咽障碍,体温升高,而且是流行快、波及范围广的急性传染病。患牛口腔、蹄头、蹄叉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出现溃疡,主要在口腔、蹄头,其他消化道黏膜损伤不明显,也无血便现象。牛瘟大面积流行在我国已不存在,但周边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仍存在。牛瘟时口腔变化与口蹄疫类似,即从结节转为溃疡、糜烂,但极少有水疱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