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稻超高产育种杂种优势的有效利用、目标性状的选择和评价过程。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落后于实践,这种局面长期制约了水稻更大范围内有效利用杂种优势。本文简要地分析水稻超高产育种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评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栽培水稻起源于我国,我国以稻米为主食有着超过3 000年的历史,水稻研究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回顾我国一百多年来水稻育种历程,育种手段从简单的品种比较发展为以科学理论为支撑的纯系育种、杂交育种和生物育种等,期间取得了矮化育种、三系法育种、两系法育种和超级稻育种等重大突破。文章根据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将该历程总结为3个发展时期,分别为科学育种初期、独立发展时期和逐步领先时期,对各个时期的主要育种手段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列举了我国近现代水稻育种历程的一些关键基因,并对水稻育种新技术及今后我国水稻育种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韩国水稻育种目标和育种体系的变迁,详细地描述了韩国水稻优质品种的米质特性及水稻育种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型育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一直是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目标.育种技术的改进有利于育种效率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水稻育种技术也在逐步完善.对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目前水稻育种中广泛使用的育种技术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展望了不同育种方法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水稻种业发...  相似文献   

5.
第三次水稻育种革命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三次水稻育种革命展望华南农业大学张桂权卢永根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水稻育种上发生了两次大的革命。第1次是50年代的矮化育种。第2次是70年代的杂种优势利用。这两次大的革命均首先发生在我国。这两次革命使水稻育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我国及世界的水稻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福建省水稻育种发展过程中,曾两次促使水稻产量上新台阶。我省水稻用种以靠外调,转为成果输出大省。论述了我省水稻育种的重要性、优势及存在问题。指出必须继续开展全省水稻育种协作攻关,并保证中间试验经费和相对稳定的育种队伍。在育种目标上,除考虑口粮用种外,还要培育“超高产饲料型”水稻品种(组合)。“九五”期间水稻育种重点仍应是常规育种和三系育种,加强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尽快开展“福建超级稻”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丹东地区水稻育种的优势,阐述了水稻育种的概念,针对丹东地区水稻育种存在的 水稻育种技术相对落后,栽培技术体系不完善和研队伍薄弱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提出要在强化技术储 备,改进传统育种方法的基础上,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和采用多种育种方法,从而改善稻米的品质的策略。 通过分析研究,促进水稻育种技术的改进,实现提高丹东地区水稻产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水稻育种发展的概况及高产育种所取得的经验,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研究与育种实践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9.
水稻品质与产量的结合是水稻育种发展的重要方向。利用杂种优势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香型杂交水稻育种日益成为水稻育种的重要趋势之一。文章对香型杂交水稻育种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稻超高产育种新技术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水稻超高产育种进行了探索,对远缘杂交育种技术进行了论述,认为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