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发展农区、半农半牧区的畜牧业主要靠秸秆加工技术,对我区来说每年8~10月份是制作青贮的最好时期.为了保证青贮饲料的质量,在青贮料的调制过程中,需加入青贮饲料添加剂.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能增加青贮料的营养物质含量,促进乳酸菌的作用,抑制有害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减少青贮料中氧和水分的含量,防止腐败.青贮添加剂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农用塑料薄膜的应用,把我国农牧业生产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被农牧民欣慰地称为“白色革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用后的塑料薄膜处理不当,又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危害。目前,在农村牧区或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废弃的塑料薄膜残片,成堆或散落于田埂、地头、丛林和草场。被放牧的羊、牛吞食后即可致病,尤其在早春羊群“跑青”季节,半饥饿的羊、牛因吞食塑料薄膜而发病的更多。这种情况,在一些  相似文献   

3.
从饲草生产现状、青贮饲料生产关键控制点、青贮添加剂的使用、青贮用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川西北高寒牧区青贮饲料生产技术研究现状,认为:低温是川西北高寒牧区青贮饲料生产推广的重要限制因素;通过控制饲草物候期,适当萎蔫,增加发酵底物,前期维持较高贮存温度,能够促进乳酸发酵,缩短青贮时间,可确保川西北高寒牧区饲草青贮成功;开发环保、无污染、高效的青贮添加剂(尤其是乳酸菌制剂),确保乳酸发酵充分,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并从反刍动物采食量、生产性能、免疫力调控、肉质(奶质)等方面评估青贮产品,优化青贮调制技术。因此,通过青贮调制技术示范辐射作用,能够有效利用饲草资源,缓解牧区日趋尖锐的草畜矛盾,增强抗灾保畜能力,促进高寒牧区草牧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麦秸制作氨化饲料简便易行,能提高秸杆的饲喂效果和利用率,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养牛、养羊中应大力提倡采用。现介绍二种制作技术: 一、堆垛法:用液氨处理成垛的麦秸,再用塑料薄膜密封。这种方法在丹麦、加拿大等国已使用十多年,简单适用。秸秆打垛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捆草垛;另一种是散草垛。捆草垛整齐,垛可打得高,节省塑  相似文献   

5.
一塑料薄膜壕沟型青贮法挖成地下壕沟,其周围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青贮的优良品质。青贮窖的构造与青贮饲料的品质,详见图一及表一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我们安达市种植“吉字号"玉米面积比较大,1986年全市种植面积达二十多万亩,占全市玉米总面积的50%以上。“吉字号”玉米的特点是植株高大,果穗成熟后整个植株还是绿色的,体内保持一定的水分和糖分,是青贮的优质原料。由于“吉字号”玉米籽实产量高,又可制作青贮饲料,故在农区、半农半牧区种植“吉字号”玉米具有重要意义。一、制作优良的青贮饲料,促进奶牛业发展(一) “吉字号”玉米品种在奶牛业生产中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利用“吉字号”玉米制作优质的青贮饲料,发展奶牛  相似文献   

7.
青贮饲料是发展草食畜禽不可缺少的基础饲料之一。特别是在牧区和半农牧区,将玉米秸秆和其他青饲料加工、调制和青贮,并使粗老硬化的玉米秸秆软化,能长期保持青绿多汁,具有酸甜适中、适口性好和易于消化的特点。玉米秸秆青贮饲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白旗地区推广青贮饲料的情况,特别是农村牧区充分利用青贮方法,提高饲料利用率,扩大饲料来源,对发挥农村牧区的优势,促进农牧结合,发展畜牧业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实例详细地分析了青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青贮饲料和干草粗饲料对提高奶牛产奶量作用分析,结合山地牧区实际,提出推广应用全株青贮饲料和干草技术,以及商品化、产业化发展措施建议,从而促进奶牛营养均衡,不断提高奶牛生产潜力,使奶牛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天祝高寒牧区藏羊冷季掉膘损失,本试验于2013年12月1日-2014年5月15日在天祝县抓喜秀龙乡高寒牧区开展藏羊补饲燕麦秸秆青贮料和精料试验,分析了藏羊增重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精料+青贮饲料试验组比放牧+精料对照组体重平均少减少4.39kg/只,。平均每只试验组藏羊比对照组多增收124.2元。说明在高寒牧区,青贮饲料的饲喂可以有效缓解冬春季藏羊掉膘的问题。而且,在饲喂青贮料后生产效益显著提高,也为当地牧民带来更多收入。  相似文献   

11.
1未开窖前常查看青贮饲料装封之后,若发现覆盖的塑料薄膜有破损,要及时补封,并严防雨水流入窖内,使草质受损。2开窖之后观质量青贮饲料经40d的发酵即可开窖取用,要从颜色、气味、质地上判断青贮饲料质量的好坏。一看颜色:若青贮前的秸秆为绿色,那么青贮后的颜色则应呈青绿色或黄绿色,近于原色者为优良;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来草原草场因连续干旱,优质类牧草锐减,导致家畜体质普遍下降。为了保证家畜营养均衡,广大牧民打破传统粗放饲养方式,采取饲料多元化补饲家畜,走科学养畜之路。除补饲精饲料外,还购买了青贮饲料。青贮饲料在农村属于常见饲料,但牧区是近年因饲料不足才进入草原的饲料,普遍缺乏对青贮饲料的质量好坏的鉴别,家畜因食霉变青贮饲料中毒死亡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如何合理利用青贮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青贮饲料在利用过程中造成的损失,现将青贮饲料的合理利用措施阐述如下:1日常维护青贮原料装封后,要经常对青贮窖的顶部及周围进行检查,及时补封破损的塑料薄膜,填堵鼠洞,并严防雨水、融化的雪水流入窖内,使草质受损。2质量鉴定青贮饲料一般经40~50天的发酵后即可开窖取用,取用前要通过感官从颜色、气味、质地上对青贮饲料的质量进行简易的鉴定。一看颜色:青贮饲料的颜色,因原料而异。一般是越接近于原料原色,品质越好,品质优良的呈绿色或淡绿色;品质中等的呈黄褐色或暗绿色;品质低劣的呈黑色或褐色。二闻气味:品质优良的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4.
半干青贮是近年来,欧美各国采用低水分青贮法,亦称半干青贮。苜蓿常规青贮不易成功,国内外目前采用半干青贮,是使苜蓿迅速风干,含水量降到40%~50%再进行青贮。这种青贮饲料兼有干草和青贮的优点。用此方法调制的青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在平山湖高寒荒漠牧区选择饲养规模、放牧条件基本一致的4个养殖户中的9~10月龄绒山羊100只,其中50只采用当地常规传统方式饲养(对照组),另外50只采用当地常规传统方式饲养+补饲青贮饲料(试验组),开展对绒山羊补饲青贮饲料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期内只均增重0.9kg,对照组期内只均增重0.5kg,两组相比,试验组增加0.4kg,提高81.75%,体重增长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期内无疫病、死亡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6.
青贮饲料质量下降的最普遍的原因,是制作时违背了工艺技术原则。为此,全苏畜牧科学研究所进行了试验,旨在阐明工艺技术条件对于青贮饲料、半干青贮饲料的营养所产生的影响。制作半干青贮或青贮饲料的原料为禾本科混合牧草,各放在4个试验容器内。每个试验样品的压实程度,都模仿在生产条件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国13个省(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线上调研数据,定量分析了新冠疫情发生对农牧民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疫情对牧区半牧区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但整体来看影响低于东南沿海地区。储备饲草料习惯、家畜饲养规模和家庭净收入对农牧民抵御疫情影响的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牧区半牧区发展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表现出一定的适应能力,是我国牧区政策、牧区地缘优势和农牧民生产生活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牧区存在的风险与发展短板,从完善牧区政策和市场条件、创新生产模式和社会化服务模式及加强基础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牧区半牧区草原畜牧业平稳有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半农半牧区草原执法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半农半牧区草原执法监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半农半牧区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半农半牧区草原执法监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四川省牧区牦牛和半农半牧区黄牛产奶量低的问题,在纯牧区的红原县,半农半牧区的马尔康县引种(黑×黄、西×黄)奶牛,半农半牧区的汶川县引种黑白花奶牛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进高寒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奶牛能适应其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在舍饲和半舍饲条件下,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良好,繁殖成活率达80 77%~83 33%,泌乳期分别为红原210天、马尔康240天、汶川270天,一胎次产奶量相应为1772 41±69 74kg、2073 64±11 04kg、2351 71±40 80kg。  相似文献   

20.
山羊绒细且光泽好,素有"软黄金"之称,是畜产品中的珍品。绒山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羊绒生产国,羊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以上。我国羊绒产量大部分来自牧区和半牧区的草地牧场,其中内蒙古羊绒产量居全国首位。养殖绒山羊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牧区和半牧区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我国绒山羊养殖多采用放牧饲养的方法,由于绒山羊食性杂,不仅采食牧草,而且也采食幼嫩的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