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鲜食糯玉米春季播种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广东目前推广的鲜食型糯玉米品种香白糯为试材进行春季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糯玉米的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缩短,产量显著下降;晚播的籽粒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早播,而晚播的籽粒淀粉含量显著高于早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广州地区适宜的春季播种期.  相似文献   

2.
对3个洋葱品种的4个播种期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洋葱先期抽薹率与品种和播种期密切相关,产量与先期抽薹率呈显著负相关。江苏地区适宜的播期为9月中下旬,9866为较适宜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播种期和密度等栽培措施会影响品种熟期和产量。为了确定狮山菜薹适宜播种期,以红菜薹改良十月红为对照,在武汉地区的3个试验点进行了播种期影响狮山菜薹抽薹始期的试验,各设置4、7、7个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狮山菜薹比改良十月红早熟,是早熟品种;狮山菜薹播期弹性大,育苗移栽时,狮山菜薹在播期8月16日、8月26日和9月10日时播种至始摘薹天数为51~55 d;直播时,在播期8月20日、8月30日、9月9日和9月24日时播种至始摘薹天数31~34 d。9月底及以后播种,会延长播种至始摘薹天数,且降低菜薹产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浙江省金华地区马铃薯播期差异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播期可显著影响马铃薯产量,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最佳播种期为2月4日左右。  相似文献   

5.
大棚春大白菜播期和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春大白菜栽培对播种期要求非常严格 ,播种过早由于低温春化易引起先期抽薹使生产蒙受经济损失 ,播种太迟则在生长后期遇到高温导致包球不实或叶球腐烂。不同地区由于气候的差异应选择不同的播种期。为此 ,笔者进行了北京春大棚大白菜栽培的适宜播种期试验 ,以期为春大白菜生产提供技术指导。1 材料和方法1.1 大棚播期试验 以北京蔬菜研究中心新育成的春大白菜品种京春王为试材 ,1997年春季于温室采用营养钵播种育苗 ,设播期处理为 2月 19日、2 6日 ,3月 11日 ,育苗温度保持在 13℃以上 ,苗龄 1个月 ,分别于 3月 2 1日、2 8日 ,4月 10日定…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种期对水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波  严妍  汪力威 《长江蔬菜》2010,(24):49-52
以生菜品种绿领和弘农为材料,研究了春季不同播种期对水培生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下生菜的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差异,早播和晚播均降低生菜的产量和品质,播期为3月17日时产量最高,绿领和弘农分别为271.19 g/株和243.67 g/株;此播期的2个生菜品种VC含量也最高,且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表明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有助于提高生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圆春甘蓝的丰产栽培技术,在河南郑州地区进行了圆春甘蓝播种期及种植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河南地区圆春甘蓝的适宜播期为9月30日至10月5日,适宜株行距为35 cm×45 cm.  相似文献   

8.
单成海 《长江蔬菜》2012,(18):40-41
在3个不同的播期对中日照白皮洋葱品种12C1进行栽培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日照白皮洋葱品种12C1适宜在西昌春播秋收,最适播种期为1月19日,最适收获期为8月14日.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探讨了甘蓝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期对先期抽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对先期抽苔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同一品种不同播期的先期抽苔率也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对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而不同播期对产量影响不显著。春甘蓝的适宜播期为10月下旬,通过提前播种的方法筛选不易先期抽苔的春甘蓝品种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播期对中熟秋甘蓝新品种中甘101在荆门地区收获期及产量的影响,设置5个播种期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月6日和8月13日播种的甘蓝产量最高,但生育期较长;7月16日播种的甘蓝生育期最短,但产量最低;7月23日和7月30日播种的结球甘蓝农艺性状大致相同,能够在相对较短的生育期下获得比较稳定的产量,因此认为7月23日—8月5日为秋甘蓝中甘101在荆门地区的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11.
淮北冬播豌豆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传俊 《蔬菜》2011,(3):52-56
为筛选适宜淮北地区栽培的豌豆品种,提高豌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豌豆品比和播期、密度试验,结果表明:FH06-01、淮豌1号、FW06—01,FW06—02和中豌6号适合在淮北地区种植;产量与播期、密度呈二次曲线关系;各生育阶段所需天数、积温随着播期推迟趋于减少,多呈直线相关关系;所需积温变异系数低于所需天数。淮北豌豆冬播的适宜播期为11月25日-1月10日,播种密度为25万~35万株/hm^2。春播宜早不宜迟。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探讨了不同播种期对红菜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薹色随播期的延迟逐渐加深:薹叶/薹重量百分比以9月4日和9月14日播种的最低;薹皮/薹肉重量百分比随播期的延迟逐渐降低.9月4日和9月14日播种的菜薹硫氰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各期;可溶性糖以9月4日播种的含量最高;9月14日播种的Vc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各期;9月以后播种的各期总游离氨基酸及相应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以前各期;粗蛋白质含量随播期的延迟逐渐增加。同一播期不同层次菜薹的各项品质均有较大差异。采样当候的日均温对各项品质有影响。权衡各播期的产量及各项品质指标,早熟红菜薹的适宜播期为9月上旬。  相似文献   

13.
为在河北省推广种植黄秋葵,在安国、保定、邯郸、衡水和石家庄5个试验点进行黄秋葵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石秋葵1号、红玉和五福3个品种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石秋葵1号、红玉和五福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3个品种的茎粗大致呈逐渐增高的趋势,株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除2018年的红玉外),单株结果数则先增加后减少,单果质量(除五福外)逐渐增大;以4月20日、25日和30日为播期,得到的黄秋葵单株产量和折合667 m~2产量较高。综合得出,河北省黄秋葵种植以4月20日、25日、30日为播期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鄂豇豆8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襄樊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豇豆新品种鄂豇豆8号配套栽培技术,为其栽培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鄂豇豆8号播种期、种植密度双因子试验,研究筛选适宜当地的最佳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组合。结果表明:9个处理中5月1日播种、667m2种植4400穴和4月24日播种、667m2种植3700穴的产量居第1、2位,667m2产量分别为2119.74、2098.87kg,二者间差异不大。考虑到上市早价格高的因素,建议在温度稳定上升后宜适当早播,即4月中下旬播种,密度适中,667m2最佳种植密度为3700穴。  相似文献   

15.
胡萝卜播期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通过开展胡萝卜不同播期对比试验,以确定当地适宜的播期,提高种植经济效益,稳定产业发展。结果表明,4月18日左右播种的胡萝卜综合性状较好,产值最高,能增加经济效益,是适宜永昌县胡萝卜早春茬播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豫生4号甘蓝新品种的播期和密度试验,探讨出豫生4号甘蓝在豫中南地区适宜播期为7月3日左右;最佳播种密度为50cm×45cm和50cm×50cm。  相似文献   

17.
芋育苗移栽适宜播种期试验表明,3月中旬采用保护地育苗,苗高25 cm左右,叶数2~3片时移栽,对武芋2号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最为有利。播种育苗期以不迟于4月中旬为宜。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3个播种期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3个播期内红秋葵均能正常生长发育,正常结果采收。3个播种期均可进行生产栽培,但是不同播期间产量差异显著,以播期A生长势最好,收获期最长,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大棚长豇豆春季高产优质制种技术,寻求大棚豇豆春季种子获得高产的最佳播种期和密度,以绵豇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播期、密度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豇豆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豇豆春季制种产量随播期的推迟和密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和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先增加后降低,早播和迟播均不利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质量的提高,密度对百粒质量的影响不显著;A2B3(3月15日播种,密度为9000株/667 m2)是最适播期和种植密度处理组合,种子产量达154.98 kg/667 m2.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蚕豆新品种在湖州市的适宜播种期,以双绿5号、金农1号为试材,分别在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进行了蚕豆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10月11日-11月30日播种期范围内,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蚕豆产量逐渐下降,每丛分枝数、每丛总粒数均逐渐减少,株高也逐渐降低。浙北地区双绿5号和金农1号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11日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