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联璧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88-190
巨额外汇储备和"流动性过剩"成为2006年以来中国的热点话题。本文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外汇储备F为主要研究样本,通过格兰杰引导关系检验,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引导关系。过度外汇储备会造成流动性过剩,同时,货币发行过多对外汇储备也具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GDP水平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货币供应量也大幅上升,现用Eviews软件对2002—2008与2009—2013两个时间段内的GDP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虽然2008年以后的货币供应量增幅变大,但其对GDP增长的影响反而减少,故进一步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保持快速增长,央行被动大量收购外汇并以外汇占款方式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为此,央行运用了调控再贷款规模、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比率等措施来消除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对国内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运用VAR模型实证研究2002年9月~2007年8月期间央行货币冲销措施的操作和冲销效果,发现提高准备金和再贷款控制的中长期冲销效果优于央行票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7年1月到2014年2月我国货币供应量和农产品价格月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与农产品价格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与农产品价格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货币供应冲击在5%置信水平上显著;基于此,对稳定农产品价格提出一些建议:短期应该关注游资炒作和协调农产品的供需;长期应该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和研究货币供给对农产品价格的传导路径。  相似文献   

5.
对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究竟应该使用货币供应量还是利率,一直是国内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的分析,认为现阶段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合理有效的,但从长远来看,利率是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6.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后,时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物价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低通货膨胀和低利率的经济环境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显现出来。而这些矛盾并没有在货币供应量上得到应有的反映,也无法单靠货币供应量调节和解决。本文对货币供应量目标进行了实证研究,以分析中介目标是否到了改革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周小川在谈到"热钱"问题时提出了一个"池子理论",央行依据该理论连续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从政策依据来看,如果货币流通量与外汇储备存在线性关系的话,说明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就调节货币流通量来调节国家的外汇储备,进而缓冲资本异常流动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选取2008~2010月度货币流通量(M0、M1、M2)与外汇储备(FER)的数据对二者进行线性回归,对该理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为了厘清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从货币供应的角度,分析了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综合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把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外汇储备→货币流通量→通货膨胀"的机制是非常突出的,外汇储备、货币流通量和通货膨胀之间有着均衡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9.
徐彩 《农业与技术》2005,25(3):154-156
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进入经济紧缩时期,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现象,银行存贷差不断扩大,消费指数持续低迷。近两年。在政府积极财政货币政策的拉动下,紧缩现象明显好转,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物价也呈上升态势。经分-内部也出现了引发通货膨胀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外汇储备是一国国际储备的主体,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问题,它关系着一国对外支付能力、货币汇率稳定以及对该国债信和货币稳定性的信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外汇储备规模应该多大一直是理论界中争议的一个问题,但建立适度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  相似文献   

11.
应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与因果检验,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政策与物价变动的影响,以此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特别是80年代以来推行的市场经济改革,增强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可操作性,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达到间接调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给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带来巨大的压力,通过创建模型测算出汇率、利率波动给外汇储备带来的损失以及利用投资国际证券市场以及组建专业的投资公司所获得的收益测算出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从而为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配置、投资品种的合理选择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通货膨胀的阴影继续笼罩中国。2月9日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部分工厂生产指数继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随之而来的是物价指数以15个月以来最快的速度上涨,货币供应量也在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中国贸易收支顺差逐年减少、特定条件下的较高的外汇储备、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等方面的探析,认为中国人民币汇率近期应该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1997—2016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与小麦价格的月度数据,运用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SV-TVP-VAR)模型,在综合考虑多种宏观经济因素的基础上,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中国小麦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小麦价格波动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响应具有持续性的时变特征,即不同时期小麦价格波动呈现正负向交替的差异化波动特征;基于时变视角来看,国内小麦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响应相对“温和”且响应程度始终为正,即伴随着时间变化,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量始终对小麦价格波动产生正向影响;小麦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相互的冲击响应均显著为正,这意味着小麦价格与CPI之间存在“成本—价格”螺旋效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外资进入速度明显加快,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持续加深,有必要就此影响进行系统测度,为下一阶段银行业开放政策提供参考。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度量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并建立logit模型分析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总体有利,有必要继续加快银行业开放进程;经济增长、外汇储备水平、货币供应增长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为正;行业集中度提高、利率和汇率波幅加大会降低银行体系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一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进口下降,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逆差转变为顺差.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19.8亿美元,同比增长0.6%.其中,出口额为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7.5%;进口额为59.0亿美元,同比下降12.4%.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逆差15.7亿美元转变为顺差1.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干预外汇市场,导致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加,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缓解外汇占款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包括收回再贷款、正回购、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冲销措施。本文对中央银行货币冲销措施一一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它们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增加,国家外汇储备投资的风险偏好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借鉴J.H.Makin(1971)的方法,构建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配置理论模型,讨论在效用最大化的情况下,储备资产投资如何在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原则间进行权衡。假设外汇储备仅投资于美元和欧元两种币种资产,选取2000年初~2014年第三季度的10年期美国国债和欧元区公债季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等方法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储备货币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与储备货币收益率及其三阶矩显著正相关,国家外汇储备投资总体而言是风险规避型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长期存在,基于中国的经济现实从中央银行货币冲销操作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动调整机制无法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银行对增加的大部分国外资产的有效冲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