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活污水应用于淡水养鱼,不仅具有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等特点,而且鱼种生产的效果更为突出。北镇县沟帮子渔场利用生活污水养鱼,在八一年小面积(8.4亩)亩产成鱼630斤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进行了成鱼养殖的尝试和鱼种试验性生产,得到的结果是,成鱼小面积亩产量提高到760斤,鱼种试验68天,亩产350斤,规格4.1寸,其中一个培育池亩产鱼种400斤,规格4.2寸。对照池亩产鱼种100斤,规格2.2寸,现将鱼种试验性生产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鄂城县黄龙水库管理处于1982年初,将一口面积为三亩的鱼种池以生产大鱼种3万尾的合同包给了两名职工,验收结果为:平时陆续投库的3寸以上的鲢、鳙、草鱼种6.87万尾,1,823.4斤;9月7目因气候突变,泛塘死去0.4万尾,221斤;鱼池尚存0.8万尾;共计生产鱼种8万余尾,2,100多斤,收入3,000多元,亩产达700余斤,为一般鱼种池产量的2~3倍。  相似文献   

3.
姚先清 《水库渔业》1984,(3):F003-F003
湖北省漳河水库养殖场自1977年以来,因地制宜,进行鱼池种稗淹青培育大鱼种,成绩显著。如1983种稗57亩,长稗草54万斤,培育出3寸以上的鱼种1.87万斤,平均亩产328斤。下面是该场今年鱼池种稗养鱼一组场面。  相似文献   

4.
我们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认为:提高当年草鱼种产量的关键,是饲养管理方法要符合草鱼的生活习性,做到并保持水质清,无病害源,溶氧量高,饲料对口,草鱼种成活率及其产量就能提高,而成本降低。我们在5亩塘内育种157天,共获4—5寸草鱼种2,000余斤,成活率达75%,比原用肥水为主混养草鱼种的方法提高成活率达2倍,获4—5寸鲢鱼种275斤,5  相似文献   

5.
《水库渔业》1984,(4):27-28
培育优质大规格鱼种,是夺取大库成鱼高产的关键措施。1981年以来,我们在山区自然条件差的情况下,积极挖掘鱼池生产潜力,开辟饲料来源,提高鱼种产量,取得了一定成效。1983年31.8亩鱼种池,总产13,318斤,平均规格4.41寸,亩产418.8斤,比1982年亩产增加155.8斤,最高的亩产鱼种580.8斤,规格5.2寸。各池产量情况见表1。现将1983年鱼种培育情况及有关技术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草,是指茎叶幼嫩、容易腐烂、没有毒性的陆草。一般艾、蒿、野菊花等均属优质大草。大草堆放水中容易腐烂,使水质变肥,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增加鱼苗鱼种食料。我省山坡沟旁,湖滩草地大草资源十分丰富,用大草培育鱼苗鱼种,饲料充足,可以节约精料,降低成本。采用大草培育鱼苗鱼种,一般在鱼苗鱼种下塘前十天左右投放大草,每亩投放500—600斤,二、三天后腐烂分解,水色呈褐色。鱼苗鱼种下塘前二、三天每亩再投大草200—300斤,做到肥水下塘。鱼苗鱼种下塘后,每隔3—4天投放一次,每次100—200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八一年开始的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试验的同时,着重草鱼种生态防病主要因子的研究。试验要求每亩池塘总产鱼种400斤,规格五寸以上,其中草鱼种过200斤,成活率超过70%。总结出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的生产模式,找出生态防治草鱼病,提高草鱼成活率的主要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8.
《淡水渔业》1981,(4):25-27
湖泊、水库、河沟等大水面渔业增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合理投放鱼种,但在生产中往往存在商品饵料和鱼种数量不足的问题。我场的金鸡湖10,768亩,目前年产110-130万斤。单产100-121斤。每年需投放4.5-5寸鱼种250万尾(20万斤)。按常规每亩鱼池仅能培育上述鱼种4,000-5,000尾,  相似文献   

9.
革胡子鲶(CLarias Ieather)原产非洲尼罗河流域,1981年由泰国引进我国,又称泰国塘虱,在广东、广西等省广泛养殖。重庆市1984年由广东引进,养殖效果较好。这种鱼体型较大、食性广、生长迅速。在水温较高饵料充足的情况下,全长1寸左右的鱼种经4个月左右的饲养,体重普通可达1斤以上,大的4——5斤。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文登县侯家乡下郭家村养鱼专业户于国殿被人们称为“有道眼”的人。去年,他承包了一个20亩的小水库和水库边上的20亩草夼,一年产商品鱼一万斤,出售3—5寸的鱼种6万尾,净收入达1.21万元。  相似文献   

11.
《淡水渔业》1977,(1):30-30
我场1976年池堰种水稻养鱼种175亩.投放鱼种85万尾,预计养成大规格鱼种50万尾,据10月初检查,大多数鱼种过4寸.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不单节省了商品饵料8万多斤,而且收获了稻谷6.3万多斤,基本上实现了鱼粮双丰收。现将1976年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2.
我县于一九八二年在桓仁县鱼种场大川分场,利用一亩稻田养草鱼、鲤鱼种试验,获得亩产四寸规格的草鱼、鲤鱼种63.55斤,水稻增产4.5%。  相似文献   

13.
《水库渔业》1981,(1):44-45
我库鱼种池池底肥沃,进、排水方便,根据外地经验介绍,可以试种稗草,培育大规格鱼种。我们从1979年起试种稗草淹青育种。两年来种植稗草的鱼种池有17口,共12.98亩,收稗草13.25万斤,平均亩产10,200斤,解决了40亩鱼种池的肥料,共节约精饲料1,300斤.肥料480担,节约成本564元。  相似文献   

14.
鱼苗、鱼种,是食用鱼养殖的物质基础。苗种培育,对整个养鱼生产有根本性的影响。主要养殖鱼类的苗种培育,一般分鱼苗和鱼种两个阶段,即:将孵化后数天的鱼苗,经15~20余天养成1寸左右的夏花;将夏花经3~5个月养成3~5寸以上的当年鱼种。对草、青鱼鱼种,也可再经1~2年培育成体重0.5~1.5斤的2~3龄鱼种,以养  相似文献   

15.
<正> 生活污水应用于养鱼,特别是培育鱼种,具有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等优点。北镇县沟帮子渔场利用生活污水养鱼,1981年8.4亩池塘亩净产成鱼520斤。1982年进一步进行了池塘成鱼养殖和培育鱼种试验,结果是:成鱼亩净产712斤,鱼种试验68天,亩产鱼种358斤,规格4.1寸,其中2号培育池亩产鱼种400斤,规格4.2寸。现将用生活污水培育鱼种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淡水渔业》1975,(9):21-23
在快速培育大鱼种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试验,取得了一定经验。1974年、5月起,先后入池鱼苗1.280万尾。到7月中旬止,共育鱼种529万尾,平均成活率42%,其中投放。大湖4—6寸规格共7.4万尾,3—4寸规格鱼种85.6万尾。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技情报》1975,(6):7-9,6
大规格鱼种是保障鱼类安全越冬和来年养殖商品鱼的物质基础,两年来,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大规格鱼种,均取得了较好效果。1973年培育鱼种304万尾,亩产12,666尾。1974年又利用240亩池塘(包括60亩越冬池和4.8亩鲤鱼产卵池在内)生产出鱼种320万尾,平均亩产13,333尾,其中合格鱼种达到70%,为9,320尾(草鱼有90%达到3寸以上,并有多数草、鲢、鳙鱼种达4寸以上;鲤鱼43%达到2.5寸以上),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沙洲县杨舍乡北庄村许巷生产队许龙根,去年承包了生产队3口鱼塘,5亩多水面。培育4寸以上大规格鱼种3万余尾,2.76亩成鱼池,亩净产达到1.447斤。全年养鱼净收入6,200元。 1982年许龙根在成鱼池中套放了夏花,培育成0.7~1.0斤的草鱼、花白鲢和4寸以上的团头鲂等鱼种。  相似文献   

19.
《广西水产科技》1979,(4):11-14
贵县鱼种场养殖成鱼的东湖,面积460亩,每年需要圭殳放3—4寸的大规格鱼种15万尾。为了培育这些鱼种,要占用鱼种塘14亩,同时需要大量的肥料和商品饵料。每生产1万尾3寸以上的大规格鱼种,生产成本要340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摸索培育大规格鱼种的经验,我们于一九八三年在沅江榨南湖渔场进行了试验工作。试验面积15亩,平均水深1.7米,排灌方便,池底为黄粘土质,饲料地3亩,占水面的百分之二十。总产二龄老口鱼种15082.7斤,亩平毛产1005.5斤,亩平净产892.2斤,总产值15008.94元,利润9370.70元。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1、鱼种放养: 本试验采用越冬后不能投放大湖的3寸以下的小鱼种进行饲养。主要品种于三月七日一次放足,重量1700斤,亩平113.3斤,以鲢鳙鱼为主,草、鳊、鲤、鲫为辅。其中鲢鳙1190斤。占70%,草鱼、鳊374斤,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