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确定奶牛日粮中复合处理玉米秸与苜蓿及精料的最佳组合,将复合处理玉米秸与苜蓿、复合处理玉米秸与精饲料以及筛选出的复合处理玉米秸与苜蓿的最优组合与精饲料均以0:100、20:80、40:60、60:40、80:20、100:0的比例进行组合,通过短期人工瘤胃技术测定饲料不同组合对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不同组合对瘤胃液pH影响均不显著(P>0.05);对氨氮浓度影响显著或极显著(P< 0.05或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在微生物蛋白产量方面,复合处理玉米秸与苜蓿及复合处理玉米秸与精饲料比例为80:20的组合均极显著高于其他比例的组合(P<0.01),复合处理玉米秸与苜蓿的最优组合(80:20)与精饲料比例为60:40的组合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比例的组合(P< 0.01或P<0.05).在乙酸浓度和三种挥发性脂肪酸总浓度上,复合处理玉米秸与苜蓿、复合处理玉米秸与精饲料及复合处理玉米秸与苜蓿的最优组合(80:20)与精料均以比例为60:40和80:20的组合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比例的组合(P< 0.01或P<0.05).除精料比例为80%和100%的组合外,所有组合的乙酸丙酸比均在正常范围内.由此可见,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奶牛日粮中复合处理玉米秸与苜蓿比例为80:20的组合、复合处理玉米秸与精饲料比例为80:20的组合以及复合处理玉米秸与苜蓿的最优组合(80:20)与精饲料比例为60∶40的组合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复合化学处理麦秸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2因素3水平完全交叉试验设计,将尿素和氢氧化钙均按麦秸干物质质量2%、3%和4%的量分别添加,共9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原麦秸),通过短期人工瘤胃技术研究不同水平尿素和氢氧化钙处理麦秸对瘤胃液pH、氨氮(NH3-N)质量浓度、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和挥发性脂肪酸(VFA)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尿素和氢氧化钙处理麦秸对瘤胃液pH影响不显著;对NH3-N质量浓度影响显著或极显著,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在MCP产量方面,8、9和10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及2、3、4、5、6和7组,分别比对照组高33.73%、34.94%和31.33%,8、9和10组3个组间无显著差异;在乙酸、丙酸和丁酸3种VFA总质量浓度上8、9和10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余6个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高73.55%、76.50%和64.24%,8组和9组显著高于10组,且无显著差异。在试验设计条件下,尿素和氢氧化钙复合处理麦秸时最适宜的添加水平分别为其干物质质量的4%和2%。  相似文献   

3.
以青贮玉米秸、氨化麦秸、干玉米秸为基础日粮饲喂育肥牛,对育肥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对青贮玉米秸、氨化麦秸的干物质、有机物的瘤胃降解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秸组、氨化麦秸组、干玉米秸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20±0.040kg、1.16±0.049kg和0.96±0.086kg,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以青贮玉米秸组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青贮对玉米秸营养价值及其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玉米秸经青贮后可极显著提高(P<0.01)DM中CP、Ash含量,分别提高25.51%、9.04%,极显著降低(P<0.01)NDF、ADF含量,分别降低16.37%、23.66%,青贮可极显著提高(P<0.01)玉米秸DM、OM、NDF有效降解率,分别提高20.72%、16.91%、10.43%。青贮可提高玉米秸DM损失11.52%。结果表明,青贮可提高玉米秸营养价值及其在瘤胃内的消化率,但同时又提高了玉米秸营养物质的损失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生物制剂对玉米秸青贮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和瘤胃内降解率的影响。本试验用纤维素酶1g/kg和乳酸菌0.025%分别添加制作玉米秸青贮;用3头装有永久性瘘管荷斯坦乳牛,按3×3拉丁方设计,对不同处理的玉米秸青贮进行了瘤胃内降解率测定。结果为:①未处理、酶制剂处理与菌制剂处理的去穗玉米秸青贮的NDF和ADF含量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即未处理>菌处理>酶处理。酶处理和菌处理的去穗玉米秸青贮的CP含量分别比未处理组高1.54和1.57个百分点(P<0.05)。②各种处理去穗玉米秸青贮DM和NDF有效降解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酶制剂处理>菌制剂处理>未处理;生物制剂处理的去穗玉米秸青贮ADF和CP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但酶制剂和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酶和菌制剂处理均能提高去穗玉米秸青贮品质及其主要营养成分降解率,但在DM和NDF有效降解率指标上,酶制剂处理去穗玉米秸青贮效果优于菌制剂处理。  相似文献   

6.
此研究探讨了添加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制剂对玉米秸青贮营养含量变化及其瘤胃内有效降解率的影响。以去穗玉米秸为试验材料,设5个处理,分别为未处理组(E1)、乳酸菌制剂处理组(E2)(1.56/kg)、纤维素酶制剂处理组(E3)(1g/kg)。5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5X5拉丁方设计对不同处理的玉米秸青贮主要营养成分进行瘤胃降解率的研究。结果表明:①酶制剂和菌制剂处理的去穗玉米秸青贮CP含量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NDF和ADF含量显著低于未处理组(P〈0.05);②各组去穗玉米秸青贮DM和NDF有效降解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酶处理〉菌处理〉未处理的去穗玉米秸青贮;酶和菌制剂处理的去穗玉米秸青贮ADF和CP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但酶和菌处理的玉米秸青贮对ADF和CP有效降解率的效果相似。通过试验综合评价,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处理均能提高青贮的营养价值及其瘤胃有效降解率,但在DM和NDF有效降解率指标上,酶制剂处理去穗玉米秸青贮效果优于菌制剂处理。  相似文献   

7.
日粮精料水平对玉米秸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粮中精料水平的高低对反刍动物瘤胃的消化能力及日粮的利用率有较大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的精料添加水平下试验绵羊对玉米秸的瘤胃降解率,揭示精料添加水平与粗料瘤胃降解率的关系,为日粮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添加酶制剂对青贮玉米秸采食量和瘤胃内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了添加酶制剂对青贮玉米秸采食量和瘤胃内降解特性的影响。试验设 4个处理 ,分别添加酶制剂 0 (C)、5 0 0 (LE)、75 0 (ME)、1 0 0 0 (HE)ml/t原料 (DM)。用 4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青年湖羊 ,按 4× 4拉丁方设计进行试验。添加酶制剂的各试验组均提高了青贮玉米秸的采食量 (DMI) ,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1 4 .8%、1 2 .6%和 3 6.9% ,HE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 5 )。各组青贮料DM在瘤胃内的快速降解部分分别为 2 3 .8%、2 3 .0 %、2 6.6%和 2 9.5 % ,HE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P <0 .0 5 )。各组青贮料的DM和NDF在瘤胃内的缓慢降解部分、降解速度及 4 8小时的降解率 ,各组间无显著差异。添加酶制剂对瘤胃液的各项参数无显著影响 ,但试验组的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的浓度随酶制剂用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 ,丙酸的比例逐步提高 ,丁酸的比例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单宁酸和乳酸菌单独以及组合添加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本试验以晾晒至含水量约为55%的初花期紫花苜蓿为青贮原料,设无添加剂为对照组(CK),单宁酸(Tannic acid,TC)、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和单宁酸+乳酸菌(Tan...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评价阿魏酸酯酶在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秸秆等木质纤维性饲料中的功效,本研究采用短期人工瘤胃体外发酵试验,结合发酵产气自动记录技术,研究了在羊草、玉米秸、稻秸及麦秸4种不同粗饲料中添加2%比例阿魏酸酯酶39℃预处理16 h后对72 h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前后干物质消失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添加阿魏酸酯酶后,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产生量由高至低依次为羊草、稻秸,玉米秸、麦秸;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阿魏酸酯酶后TVFA增幅由高至低依次为麦秸(+13.9%)、玉米秸(+13.6%)、羊草(+7.6%)、稻秸(+3.0%)(P<0.05).此外,添加阿魏酸酯酶亦可显著提高羊草和麦秸的体外发酵产气量(42.2%和16.6%),麦秸体外发酵产气速率提高37.5%(P<0.05).用阿魏酸酯酶预处理农作物秸秆等粗饲料,可促进瘤胃微生物对饲料细胞壁的降解,为今后进一步通过开展动物饲养试验来研究和开发酯酶的饲用价值提供了实践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以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为发酵底物,分析不同添加水平[0(对照)、0.25×107、0.50×107和0.75×107CFU/m L]植物乳杆菌对发酵底物体外发酵产气量(1、2、4、6、12、24、36、48 h)、产气参数、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发酵液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态氮(NH3-N)浓度及p H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植物乳杆菌能显著提高玉米秸秆发酵初期产气速率和产气量(1~24 h)(P0.05),以添加0.75×107CFU/m L效果最为理想;添加植物乳杆菌能显著提高水稻秸秆体外发酵后期(36~48 h)产气量(P0.05),而以添加0.25×107CFU/m L效果最为理想。随着植物乳杆菌添加水平的增加,2种底物体外发酵液NH3-N浓度均呈现显著的线性增加效应(P0.05)。不同植物乳杆菌添加水平对2种底物体外发酵NDFD、DMD、发酵液VFA(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和戊酸)浓度以及p H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试验结果推断,添加植物乳杆菌能促进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体外发酵及其氮代谢,同时对维持p H的稳定平衡具有积极作用,最佳添加水平分别为0.75×107和0.25×107CFU/m L。  相似文献   

12.
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12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各组分别灌服0(对照)、20、30、40 g/d茶皂素,茶皂素与水混匀灌服,进行预试期14 d,正试期35 d的饲养试验。正试期期间每隔7 d,在晨饲前1 h用口腔采样器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测定瘤胃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显著降低了瘤胃液p H(30、40 g/d组)、氨态氮的浓度(20、30、40 g/d组)(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范围值;茶皂素显著提高了微生物蛋白(30、40 g/d组)、丙酸(20、30、40 g/d组)和丁酸浓度(20、30、40 g/d组)(P0.05),30 g/d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提高了20.20%;但茶皂素对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浓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各组的瘤胃液原虫、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甲烷菌、白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真菌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补饲茶皂素改善了奶牛瘤胃发酵模式,并显著影响了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30 g/d的剂量对奶牛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模式及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4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泌乳奶牛(体重为483 kg±21 kg,泌乳日龄为175 d±6 d),研究4种日粮,分别为30∶70CW(粗料由羊草组成)、30∶70CCA(粗料为玉米青贮+苜蓿+羊草混合型)、50∶50CCA、65∶35CCA日粮对泌乳奶牛瘤胃内pH、NH3 N浓度、VFA的动态变化及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每期23 d。结果表明,精粗比为65∶35CCA日粮条件下奶牛瘤胃内pH显著低于其它组(P<0 01), 65∶35CCA及50∶50CCA日粮组瘤胃内NH3 N浓度显著高于精粗比30∶70 日粮组(P<0 01),瘤胃内乙酸浓度随精料比例的提高而降低(P= 0 10),丙酸浓度、丁酸浓度及乙酸/丙酸比例差异均为极显著(P<0 01);在不同精粗比日粮条件下,乳脂率差异显著(P<0 01),以30∶70CCA组为最高;产奶量、乳蛋白率及非乳脂固形物含量均呈极显著差异(P<0 01),均以高精料组65∶35CCA组为最高。  相似文献   

14.
15.
本试验采用体内逐渐提高奶牛饲粮精料水平与体外批次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模型,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对硫胺素微生物净合成量的影响,以及添加硫胺素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状态下奶牛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采用2×4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因素1为硫胺素添加水平,设0和180 mg/kg 2个水平,因素2为饲粮的精粗比,设4个水平,分别为40∶60、50∶50、60∶40、70∶30。试验共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于体外培养0、3、6、9、12 h后采集样品。结果表明:随着精料水平的提高,培养液中硫胺素的微生物净合成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精粗比为40∶60、70∶30的饲粮组培养液中硫胺素的微生物净合成量在3、9、12 h时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精粗比为50∶50和60∶40的饲粮组(P<0.05或P<0.01)。在12 h时,随着精料水平的提高,培养液pH极显著降低(P<0.01),精粗比为70∶30的饲粮组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与未添加组相比,添加硫胺素组培养液pH极显著提高(P<0.01)。在6、9、12 h时,精粗比为60∶40和70∶30的饲粮组培养液中乳酸浓度极显著高于精粗比为40∶60的饲粮组(P<0.01);在3、9 h时,添加硫胺素可极显著降低培养液中乳酸浓度(P<0.01)。饲粮精粗比对培养液中溶纤维丁酸弧菌和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的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培养液中牛链球菌、乳酸杆菌和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P<0.05或P<0.01);与未添加组相比,添加硫胺素组培养液中牛链球菌的数量降低了3.84%(P<0.01),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提高了4.02%(P<0.01),但乳酸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数量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由此得出,在高精料饲粮条件下,瘤胃中硫胺素的微生物净合成量降低,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添加硫胺素可通过提高瘤胃pH,降低乳酸浓度,以及调节瘤胃菌群结构来缓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研究木薯渣与甜菜颗粒粕组合用作泌乳中后期奶牛饲料的可行性及适宜组合比例.试验设计7个处理:木薯渣分别以0%(对照组)、5%、10%、15%、20%、25%和30%与甜菜颗粒粕(风干物质基础)组合,使用AGRS-ⅡI型微生物发酵产气系统进行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试验,监测体外培养3、6、12、24、4...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的外源性复合酶制剂对体外瘤胃发酵以及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在培养底物中添加0(对照)、0.5、1.0和2.0g/kg的复合酶制剂,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48h,测定底物的营养物质降解率、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及体外发酵参数。动物试验利用高产荷斯坦奶牛开展,选择80头产奶量和泌乳天数接近的经产奶牛,分为4组,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相同胎次的牛随机分配到各组中,分别饲喂0(对照)、10、20和40g/(头·d)的复合酶制剂,试验期56d。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底物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体外48h总产气量、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各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除异戊酸含量外)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发酵液pH(P=0.04)。随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增加,乙酸含量呈线性增加的趋势(P=0.10),丁酸含量呈线性下降的趋势(P=0.07)。复合酶制剂的添加显著提高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P0.01),而且发酵液MCP产量随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7)。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40g/(头·d)组产奶量和4%校正乳产量在数值上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4和2.6kg/(头·d)。除非脂固形物率外,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乳成分含量及产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10g/(头·d)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在数值上最高,分别比对照组高0.25和0.01个百分点,且该组奶牛的非脂固形物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4)。由以上2部分试验结果可见,添加外源性复合酶制剂会影响体外瘤胃发酵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并潜在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含量,且与复合酶制剂的添加量有关,综合考虑,推荐饲喂量为10g/(头·d)。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竹叶提取物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产气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用于瘤胃液的采集,以精粗比为4∶6的全混合日粮作为发酵底物。试验组分为6组,各组分别添加0(对照)、0.75、1.50、3.00、4.50、6.00 mg/g的竹叶提取物,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个批次。体外发酵24 h后,记录产气量,测定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各组的发酵液pH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发酵液中氨态氮(NH_3-N)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3.00和4.5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NH_3-N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组的发酵液中干物质消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4.50、6.0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5); 3. 00、4.50、6. 0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乙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5); 4. 50、6.0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3. 00、4. 50、6. 0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丁酸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6.0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异戊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发酵液中异丁酸、戊酸浓度以及乙酸/丙酸均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组的体外发酵甲烷体积和甲烷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体外发酵产气量无显著差异(P> 0.05)。综上所述,体外条件下添加竹叶提取物在不影响瘤胃发酵模式的同时可以显著降低甲烷排放,其中添加4.50 mg/g竹叶提取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应用EM发酵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以观察两种方法处理的玉米秸秆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用EM发酵的玉米秸秆饲喂奶牛较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每天每头奶牛采食量提高1.03%,平均产奶量提高2.02%,经济效益提高0.13元;EM原液发酵的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1∶1混合饲喂奶牛,每天每头奶牛采食量、平均产奶量、经济效益分别比饲喂青贮玉米秸秆的奶牛提高2.85%、2.99%和1.15元。  相似文献   

20.
甜菜碱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研究甜菜碱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添加0、1.2、3.6 mg甜菜碱于45 m L瘤胃发酵液和300 mg奶牛全混合日粮中进行发酵,于3、6、12、18和24 h读取产气量,并测定6、12、和24 h的p H,干物质降解率,氨氮、挥发性脂肪酸、乳酸和菌体蛋白含量。结果表明:1)在各时间点试验组的产气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在3和6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随着发酵时间延续,发酵液的p H逐渐减小,且在6 h试验Ⅱ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干物质降解率和菌体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在6 h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组在12 h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24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发酵液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在6 h,试验Ⅱ组的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12 h,试验组的异丁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异戊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戊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乙酸/丙酸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添加1.2和3.6 mg的甜菜碱可以降低瘤胃体外发酵p H,提高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氨氮、菌体蛋白、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