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原则:施足基肥,科学追肥。即轻施苗肥,稳施花蕾肥,重施花果肥,早施翻秋肥。基肥亩施腐熟厩肥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定植前10天左右施。追肥以适量的粪肥作苗肥,忌多施。花蕾肥亩施人粪肥1000公斤加尿素5至8公斤。花果肥亩施畜粪肥2000公斤,磷肥25至40公斤,尿素10公斤,每15至20天一次,共追肥4至5次。翻秋肥亩施畜粪肥1000公斤,复合肥20公斤,于立秋和处署前后各追施一次。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德宏州主推鲜食玉米品种的高效施肥模式,为大面积玉米高产提供技术支撑,特开展鲜食甜玉米肥料试验。结果表明纯氮30kg/亩施肥模式适合德宏冬季甜玉米生产,具体施肥方法为:底肥一次性施用复合肥(N:P:K=17:17:17)40kg。追肥用纯氮30公斤/亩,分为苗肥、拔节肥、穗肥、粒肥等4个时期施用,施用比例为15%、20%、50%、15%。  相似文献   

3.
为给小麦机条播技术的推广及绿色、高产、高效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扬麦11"为材料,在秸秆全量还田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氮肥运筹对机条播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氮量处理中,产量、有效穗数及千粒重均以施氮量为255kg/hm~2处理最高,每穗实粒数则以施氮量为300kg/hm~2处理最高;在不同氮肥运筹处理中,有效穗数、产量均以基苗肥∶返青肥∶穗肥为60∶10∶30处理最高,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则以基苗肥∶返青肥∶穗肥为40∶10∶50处理最高。综合考虑产量及其结构、茎蘖动态和氮肥利用率,机条播小麦氮肥施用量宜为255kg/hm~2、氮肥运筹以基苗肥∶返青肥∶穗肥=60∶10∶30~50∶10∶40为宜。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科学施肥是获得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 要重视追肥 肥在玉米生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追肥以速效氮为主,并根据玉米不同生育时期配以磷、钾肥。通常分3次追肥,即苗肥、拔节肥、穗肥。苗肥应早施,拔节肥和穗肥要多施。夏玉米在拔节和孕穗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速度非常快,对氮、磷、钾需求都比较多,因此,拔节期和孕穗期的施肥好坏对产量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5.
需肥特性小麦生育期较长,需肥较多,大致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吸收氮素约3公斤,磷1-1.5公斤,钾2-4公斤;小麦各个生育时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不同,在出苗到拔节阶段和拔节到孕穗阶段需氮较多,在分蘖孕穗到成熟期需磷较多,在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需钾较多,到开花时,钾的需求量达到最大值,所以在施肥时要注重氮磷钾的配合施用。另外,小麦有“麦收胎里富,底肥是基础”,“三追不如一底”之说,所以要施足基肥,适期追肥。栽培技术与施肥方法1、整地施基肥:一般亩施一定量的有机肥(根据各地用肥情况自定),30%蓝马硫酸钾复混肥30-40公斤,均匀撒施。2、种子的选择与处理:选种、晒种、药剂微肥拌种。3、播种:(1)播期:小麦发芽适宜温度为15-18℃。在10月2日-25日播种。(2)播种量:以品种和地力而定,一般要求亩基本苗高产田8-12万,中产田12-18万,低产田13-16万。(3)播深:一般3-5公分。4、田间管理:小麦施肥以基肥为主,早春雨水合适时可追肥。(1)春小麦追肥:第一次在3叶至3叶1心时进行,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60-70%;第二次在小蘖心叶不再伸长,颈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雄蕊形成至药隔期,旺长型及高秆品种...  相似文献   

6.
1、整地 耕深以18-24cm为宜.对土壤肥力高,耕层厚,基服施用量大,耕深可达20-26cm;反之则宜浅,以免翻起生土层.一般粘土、壤土可稍深些,沙土可浅些,春玉米可深耕,夏、秋玉米则宜浅耕.整地一般要求细碎,平整,沟渠畅通. 2、施肥:玉米施肥重点是底肥和攻苞肥,看苗巧施苗肥和拔节肥.亩用35%复混肥30公斤或50%的BB肥20~25公斤,另加人畜粪水1500公斤,在重酸性和石灰性土壤每亩加锌肥1.5公斤作底肥.移栽时施好定根肥,移栽后在5叶期亩用500公斤清粪水加3公斤碳铵混施作苗肥;6~7叶时亩施人畜粪水500公斤加尿素10公斤作拔节肥,10-11叶大喇叭口期亩用人畜粪水1500公斤加尿素15~20公斤作攻苞肥.发现脱肥早衰地块可酌情亩用尿素5公斤作粒肥,或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加尿素500克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7.
棉花花铃期施肥,可以增加铃重,提高成铃率,是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本文报道花铃期施氮肥对棉铃发育和糖氮代谢的影响,阐明其生理特性,为施肥提供理论根据.材料和方法供试品种为岱字棉15号.1979年5月4日播种,5月12日齐苗,每亩3636株.6月15日现蕾;7月11日开花.试验分两个处理:(1)施花铃肥:5月21日亩施苗肥硫铵15斤,6月30日亩施当家肥菜籽饼100斤,7月21日亩施花铃肥硫铵30斤.(2)不施花铃肥:5月21日亩施苗肥硫铵15斤,未施当家肥及花铃肥.  相似文献   

8.
施肥三原则     
<正>一、合理定量,多次施用施用化肥超过最佳定量,既提高生产成本,造成化肥浪费,又易引起肥害.据全国化肥试验网多年的研究结果,北方两季粮食,一般每季每公顷施纯氮150~225公斤(亩施10~15公斤),南方亩施7~10公斤.在此前提下,还必须实行底肥、苗肥、中期续肥、后期追肥分次施用,不能一次过量猛施.  相似文献   

9.
一、试验处理设置。该试验设有四个处理:1、空白区(不施任何肥料);2、常规施肥区;基肥亩用碳铵40公斤普钙30公斤,追肥亩用尿素5公斤。返青拔节肥亩用尿素lO公斤,孕穗肥亩用尿素5公斤。  相似文献   

10.
2015-2016年度开展不同播种量和施氮量下超迟播稻茬小麦氮肥运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超迟播稻茬小麦的产量及产量结构在不同播种量和施氮量下任一氮肥运筹方式及其与播种量、施氮量的互作效应与对照相比都达极显著水平。每增播种子1 kg/亩,5种氮肥运筹方式亩增产范围在0.67~24.83 kg,每增施1 kg纯氮各处理亩增产10.92~56.42 kg。产量最高的分别是亩播种量为32 kg时"轻施返青肥,重施基肥和拔节肥"处理、亩施氮量16 kg时"氮肥后移、返青肥和孕穗肥等量"两个处理。  相似文献   

11.
3.中耕培土.科学施肥 绿豆虽然较耐贫瘠.为了使绿豆获得稳产、高产.利学施肥是关键。施肥应掌握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使用.施足基肥.适当追肥的原则。施肥量视土壤肥力和生产水平而定,在土壤含全氮量低于0.05%的情况下.施用少量氮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尿素3公斤~5公斤作提苗肥.  相似文献   

12.
小麦早春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巧施返青肥普施拔节肥 晚苗、弱苗个体小,群体不足,返青后应促进搭好丰产架子,实现群体总茎数85万/亩,确保成穗率35%~40%的指标.每亩可施尿素15公斤、氯化钾5公斤.当小麦基部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伸长,叶色自然退绿时,每亩普施尿素10公斤.对长势较旺,叶色浓绿的麦田,可少施肥或不施肥.  相似文献   

13.
大小麦高产施肥必须坚持稳氮增磷补钾配微,氮磷比要达到1:0.4-0.5,晚麦达到1:0.6以上。从进一步优化群体质量出发,要求施足基肥,早施壮蘖肥,高产田不施返青肥,分次重施拔节穗肥,后期勤喷叶面肥。  相似文献   

14.
在降低氮肥施用量的前提下,为确保江苏省江阴市小麦产量和种植效益,现从品种筛选、播种方式、氮肥运筹等方面,对江阴市小麦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扬麦25"的理论产量高、抗病性好,可作为江阴市高产、抗病小麦品种进行推广种植;通过耕翻后机条播再开沟覆泥的播种方式,能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从而显著提高其理论产量;在小麦全生育期施用纯氮240 kg/hm2(即比常规施肥降低纯氮用量30 kg/hm2)的基础上,采取基肥∶苗肥∶拔节肥∶孕穗肥=7∶0∶0∶3的氮肥运筹方式,理论产量与常规施肥(施用纯氮270 kg/hm2)相近。  相似文献   

15.
1982~1988年在本校农场进行本试验。共设3个处理:①5000公斤/亩土杂肥②秸杆肥(每亩麦田的秸杆经堆制而成,约500公斤/亩)③氮素化肥(处理,纯氮10公斤/亩)。品种为鲁麦5号。有机肥于秋耕前撒施,氮肥以基肥和拔节前追肥各半。耕前各处理均亩施P_2O_5 7.5公斤、K_2O10公斤。1.肥料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985年前处理产量高于或接近处理,后3  相似文献   

16.
玉米对氮肥的吸收数量,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是不相同的。只有适时、适量地施肥,不断满足植株对肥料的要求,才能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和施肥经济效益。经研究确定,河西灌区春玉米整个生育期施氮可遵循以下原则:种肥15%,拔节肥30%,大喇叭口肥55%,或种肥15%,拔节肥30%,大喇叭口肥40%,吐丝肥15%。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谷子高产施肥中氮肥的最佳组合和施肥方式,以谷子品种张杂谷1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谷子农艺性状、群体特征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个处理:(1)全生育期不施肥(CK);(2)30%和阳菌肥(15-7-8)40 kg/亩;(3)50%艳阳天控释肥(28-12-10)32 kg/亩;(4)40%心连心控失肥40 kg/亩;(5)30%和阳菌肥(15-7-8)20 kg/亩+追施20 kg/亩尿素,10 kg/亩氯化钾肥。结果表明,钾肥施用量相同时,施氮量与产量间呈线性相关,籽粒产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增势显著;施氮总量相同条件下,底施+孕穗期追施的处理产量有明显增势。孕穗期追施氮肥和钾肥,可显著增加谷子叶面积、单穗重和穗粒重。  相似文献   

18.
少、免耕小麦百公斤籽粒耗氮量较翻耕麦低,在同等产量水平下,植株总吸氮量较少。少耕、免耕小麦前期群体发展快,发根早、吸收氮、磷、钾量比翻耕麦多,这段时期在其一生中,吸肥总量的比例高;但中后期的吸肥量下降。稻茬少耕、免耕后,0-40cm土层的供氮量一直低于翻耕地;但其0-10cm的表土层供氮能力在拔节前相对较高,拔节后下降。因此,少耕、免耕麦应在施足基肥基础上,早施苗肥促早发,重施拔节肥防早衰。  相似文献   

19.
<正>1看苗追肥冬前长势较差、早播、徒长脱肥的麦田,应早施、重施返青肥,一般在地表开始化冻时亩追碳铵20公斤左右,缺磷麦田同时追施过磷酸钙15公斤左右。麦苗叶色嫩绿,叶片披垂,无脱肥现象,群体较大的麦田,一般不施氮肥或少施氮肥,可追施磷、钾肥料10~12公斤;土壤肥力差,播种偏迟,苗相长势较差,单株分蘖少,群体数量小的麦田,应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并配合追施过磷酸钙和氯化钾5~6公斤。苗数较多或偏旺而未脱肥的麦田,则不施返青肥,推迟到起身期追肥。  相似文献   

20.
对新整治地进行施肥试验表明,在氮磷钾用量相同的基础上,同一用量的有机肥,而施用方式不同时,植株性状、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等有差异,其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基肥75%,苗肥5%,拔节肥5%,穗肥15%的处理最佳;基肥50%,苗肥20%,拔节肥10%,穗肥20%次之;苗肥50%,拔节肥20%,穗肥30%(对照)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