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国内研究的和生产中应用的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指标都不具有动态特点。防治指标的动态性包括时间动态和空间动态。本文建立的水稻纹枯病经济阈值模型为: f(x_2)-f(x_3)=C×F/(Y×P×E) x_2/(1-x_2)=[x_1/(1-x_1)]×e~(r.t) E=1-(x_3-x_1)/(x_2-x_1) f(x)=1-exp{-[(x-a)/b]~c} 该模型能计算出水稻不同生长阶段(时间)、不同种植区域或不同年际间(空间)的稻纹枯病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2.
通径分析在毛竹枯梢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通径分析的原理 ,对 1 988~ 1 989年在尤溪设立的 8个标准地所收集的气象因子和病速的观察资料进行研究 ,力图剖析各因子对毛竹枯梢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程度及其因子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平均气温与病速是决定毛竹枯梢病病情指数的主导因子 ,平均相对湿度对毛竹枯梢病病情指数的直接作用不大 ,但通过平均气温对其间接作用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3.
毛竹枯梢病是国内重要检疫对象。对该病进行灾区区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区划理论,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将福建省毛竹枯梢病灾区分为重灾区、轻灾区和基本无灾区3个区及Ⅰ级、Ⅱ级、Ⅲ级3个危险程度等级,并按照不同的危险程度等级区域,分别建立了发生面积预测预报模型。该模型经检验,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推广应用。表2参9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毛竹枯梢病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在林间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应用I_(wao)方法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5.
毛竹枯梢病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竹健株和病株技和叶与抗枯梢病有关的生理生化动态反应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与健株相比,病株在被侵染过程中蒸腾强度,呼吸强度,细胞质膜透性及各种氧化还原酶系统的活性明显增高,含水量和光合作用强度显著降低,这些抗病的生理生化反应与株间毛竹枯梢病的病状表现趋势是一致的,可以作为毛竹抗枯梢病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毛竹枯消病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健株和病株技和叶与抗枯梢病有关的生理生化动态反应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与健株相比,病株在被侵染过程中蒸腾强度,呼吸强度,细胞质膜透性及各种氧化还原酶系统的活性明显增高,含水量和光合作用强度显著降低,这些抗病的生理生化反应与株间毛竹枯梢病的病状表现趋势是一致的,可以作为毛竹抗枯梢病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毛竹枯梢病侵染循环与病原菌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毛竹枯梢病在福建以病竹竹筒内菌丝体及1~3级病侧枝的子实体越冬,翌年4月底至5月初产生大量的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当年新竹展枝放叶期的1~3级侧枝节叉处形成的自然伤口侵入,潜育期1~3个月,有的长达1~2年。7~8月高温干旱季节为发病高峰期,10月底基本停止扩展,11月至翌年2月为病菌越冬期。毛竹枯梢病的侵染循环属于多侵染点一次性侵染的单循环病害类型。自然条件下,竹喙球菌在病竹侧枝节又处产生单生或混生的子囊壳和分生孢子器,其生活周期属于真菌的完全发育循环类型。  相似文献   

8.
毛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马场林场毛竹主要病虫害,如竹笋夜蛾、竹螟、刚竹毒蛾和毛竹枯梢病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枯梢病是樟子松人工林主要病害之一,本文从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及为害症状、发病及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樟子松枯梢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樟子松枯梢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毛竹枯梢病综合防治的效果。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个处理;清理病原结合垦复抚育;清除病原结合应用7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原粉进行飞机超低容量喷雾;清除病原。不处理为对照区。研究结果表明,3种处理的防治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区,其中清除病原结合垦复抚育的防治效果最佳,是当前防治毛竹枯梢病最有效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环境因素对荸荠秆枯病流行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系统调查荸荠秆枯病的流行规律。建立病害流行预测方程D=5.5547-0.031x1+0.049x2+0.5233x3-0.3487x4。病害流行与田间种植密度及7-9月间温湿度、雨日雨量、露日等环境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1984年晚季水稻及其田边几种植物上飞虱着卵株率与密度调查结果表明,飞虱着卵株率与卵密度呈曲线相关,着卵株率随卵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可用方程式P=αe~(bx)表示。当卵密度低时,着卵株率上升较慢,卵密度较高时,着卵株率上升较快。上述理论曲线是以卵的密度来计算着卵株率的。但在实际运用上要求以着卵株率来估计卵密度,这样省工、省时.又能准确估计卵的密度。文中列出了7种植物上飞虱卵密度与着卵株率的关系方程式,可供估算这几种植物上飞虱卵密度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稻纹枯病的危害及经济阈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人工接病菌的条件下探讨了水稻纹枯病的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及经济阈值,结果表明:产量损失率与不同调查日期的纹枯病病情指数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根据病丛率、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以孕穗期和抽穗期病丛率为指标的经济阈值的动态模型,即:XET1=10.0495ln(109.3733C/YPF)-3.7883;XET2=18.1932ln(109.3733C/YPF)+2.2609.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枯梢病短期测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1991年在黑龙江省勃利县通天一林场设立固定标准地,通过孢子扑促和病情调查,搞清了勃利县落叶松枯梢病流行规律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根据落叶松枯梢病流行规律,利用前1年6、7、8三个月的平均温度(X2)和平均降雨量(X3)为自变因子,采用回归测报方法多元线性回指数。又采用了灰色理论中的灰色预测模型。两种方法对模型内外的实际病情检验,证明预测模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5.
应用灰色GM (1 , 1)模式理论与方法, 建立了临安市大气二氧化硫质量浓度的灰色残差预测方程x (t +1) =-0.107 432 e-0.095 872 t +0.123 917 , 并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介于0.56 %~ 14.51 %之间, 预测结果后验比与小误差概率分别为0.280 2 和1.0 。表明模型与实测值拟合程度好, 达到了较高精度。表3 参10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年的调查资料,利用全过程流行速率模拟叶枯性病害流行动态,同时筛选出四个主效因子,并用四个主效因子进行几种预测方法的比较,结果是以回归预测准确率最高并建立了蜡熟期病指的回归预测式:Y=-23.8602+11.0346x1+0.6175x2-6.3786x3-0.1263x4  相似文献   

17.
以白三叶为试验材料,叶长、叶宽为测定指标,计算出叶面积与有关指标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与指标均达极显著直线相关,尤其是叶长、叶宽等指标与叶面积的多元回归方程y=-1.8467+0.337x1+1.9705x2-0.568z3+0.6292x4,相关系数高达0.9873.结果为白三叶叶面积的测定提供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1~2013年醴陵市晚稻纹枯病病株率数据田间观测资料,建立了基于气象因子的水稻纹枯病发生等级预报模型,并进行了回代预测检验。结果表明:晚稻日病株率分别与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日照时数、日平均相对湿度进行统计分析,晚稻纹枯病发生与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得到了纹枯病日病株率预报方程,最终建立了晚稻纹枯病发生等级预测模型。经过回代预测检验,准确率达到95.8%,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能反映病情的发生情况,对纹枯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紫外双波长一阶导数光谱法对水中NO3-和NO2-进行同时测定,并且借助MATLAB和SA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用紫外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硝酸根时,测定波长为209 nm;用紫外一阶导数双波长等吸收法测定亚硝酸根时,波长为210.5和222 nm。借助SAS,得到硝酸根导数吸光度绝对值(y)与硝酸根含量(x)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其方程为:y=0.023 55+0.018 34 ln(x),模型的R2=0.965 3;同时,得到亚硝酸根导数差值吸光度(y)与亚硝酸根含量(x)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其方程为:y=0.019 03+0.003 31 ln(x),模型的R2=0.981 8。通过BP算法对2种离子含量预测的结果表明,硝酸根含量预测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范围为0.155%~2.040%,亚硝酸根含量预测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范围为0.952%~8.330%。结合MATLAB和SAS,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一种求解病虫害防治指标的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农业学报》1999,11(4):46-50
根据经济阈值定义的模式“挽回收益= 防治成本”及公式“挽回减产率= 对照减产率- 防治区减产率”,提出了一种求解病虫害防治指标的新模型。若病虫害为害量(x)与作物产量损失率[f(x)]关系用线性模式f(x)=ax+ b 表示,则新的防治指标(x)求解模型为x=( C·FN·E·P)×1a ,而传统的防治指标(x′) 求解模型为x′= ( C·FN·E·P- b) ×1a 。从推导过程和计算结果对两种求解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的防治指标求解模型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