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资》2013,(11):3
<正>本报讯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各类新型肥料企业共计约2300家,其中中小企业占95%以上。2012年新型肥料总产值约为649亿元,同比增长27.0%;销售额605亿元,同比增长25.0%;其中新型肥料销售额仅占我国肥料总销售额的7%左右。2012年,新型肥料总产能约1600-1700万吨,其中微生物肥料和缓控释肥料产能分别为930和350万吨,占  相似文献   

2.
<正>几乎所有新型肥料都是在传统肥料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所谓新,仅是有别于传统肥料。它是一个动态概念,是新形势下,肥料家族中不断出现的新成员、新类型、新品种,是对传统肥料的提升。传统肥料产业日渐式微产能过剩。中国化肥工业发展迅速,2000-2013年年均生产增长率6.4%,目前化肥产能近9000万吨,产量约在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科技》2014,(10):38-40
<正>当前,虽然新型肥料总产能仍仅占我国肥料总产能的5%左右,销售额占我国肥料总销售额的7%左右,但在我国化肥行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新型肥料以其高效、稳定、环保等性能特点,异军突起,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形成肥料行业的新增长点。据统计,2012年我国新型肥料总产能达到1600万~1700万吨,总产值约为649亿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国化肥行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传统化肥应用增长幅度逐渐减少,而具有各种功能的新型肥料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使用,发展前景广阔。通过近些年的发展,中国新型肥料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主要依靠进口到供需自给有余,发展非常迅速,产业规模逐渐壮大。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新型肥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近10年的发展,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在新型肥料产业中,缓释肥、水溶肥和部分生物肥料增长最为迅速。同时,新型肥料企业快速增加。截至2013年底,中国各类新型肥料企业共计约6500家,其中中小企业占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肥料     
《中国农资》2013,(23):3
<正>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有机类肥料及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产业正在快速成长。目前微生物菌肥年产量900万吨,年产值150亿元,出口产品种类和数量也显著增加。截至2013年4月,获农业部登记证的微生物肥料产品已达到1816个,企业总数850个以上,累计应用面积超1.5亿亩。  相似文献   

6.
贾然然 《中国农资》2014,(44):13-14
<正>11月7日,由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主办的中国磷肥工业协会新型肥料分会一届二次会议暨第二届新型肥料高峰论坛在浙江宁波召开。新型肥料高峰论坛上,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副主任商照聪、国际锌协会中国项目主管樊明宪、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段留生、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文胜等与会专家对新型肥料标准化发展方向、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新研究进展、肥料增值技术以及功能性肥料未来发展等课题进行热烈探讨。与会专家认为,为保证新型肥料市场的有序发展,业内人士应该遵循以下几点:一是发挥好企业之间的纽带关系;二是企业要加强与政府合作、信息交流,为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世界竞争力,共促新型肥料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同步营养肥是缓控释肥料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缓控释肥料发展现状据统计,2010/2011年世界缓控释肥料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产能:世界产能约291万吨,中国产能200万吨。消费:我国90%以上在国内消费,生产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66%以上。产品:控释掺混肥约为356万吨,稳定性肥料约110万吨。所占化肥总量的比例:仅为世界化肥消费量的2%左右缓控释肥面临的第一大问题是产品的问题,目前缓控释肥料的控释效果良莠不齐。其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国内新型肥料生产企业达到6600多家,其中中小企业占95%以上,新型肥料品种达到5000多个,新型肥料的产量为3500万~3700万吨,应用面积达9亿亩左右,实现生产总值近900亿元,利润达到近120亿元。眼前,新型肥料迎来了"肥料减施"的新机遇,但却仍陷足于炒概念、轻质量的泥沼之中,新型肥料产业如何迈向新未来?6月27日,由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中国肥料产业链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的"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发展报告(2014)"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宏大厦正式召开。发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资》2012,(1):19
<正>记者:佛山住商肥料有限公司上马30万吨项目的同时,住商肥料规划在2020年前逐步完成100万吨肥料的产能建设,公司是否考虑了国内复合肥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现实?住商肥料:好肥料并没有过剩。  相似文献   

10.
<正>本报讯国内微生物肥料行业投资最多、产能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环保新型肥料研发、生产基地——湖南浏阳经开区豫园农业科技园开工建设,这一项目总投资2亿元,投产后将形成年生产各类功能菌剂5万吨,复合农用微生物菌剂5万吨、水溶肥料1000吨,环保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12月,在潍坊召开的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脲铵产品推介会上得知,经过技术创新产品更新,公司新型肥料产品脲铵氮系列产品,在提高肥料利用率方面效果显著,自上市就备受追捧,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而同期,在青岛召开的(阿康中国)北京永盛丰农资公司的经销商年会中通报,公司从2008年至今连续三年销售量保持50%的速度增长,"产品套餐化供应"与"360度服务"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新型有机肥、水溶肥、缓控、功能性肥料产品比例占据公司全系列产品的半壁江山。相比于当前传统化肥销量与销售额攀升艰难的现状,这个数字令所有来宾为之一振。实际上,不仅仅是华昌与永盛丰,行业调研信息显示,这一年,传统化肥企业销量与利润额下滑,而大多数新型肥料企业却在年末总结会中捷报频传,凭着可观的利润额和精细化的农化服务迅速夯实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资》2012,(19):14
<正>本报讯日前,江苏华昌化工(涟水)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新型生态肥料项目在涟水县小李集化工园区隆重奠基。此项目落地涟水,是华昌化工发展新型肥料的里程碑,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完善产品体系,牢固确立在新型肥料领域的领军地位,对华昌化工加快发展意义重大。张家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仲高,市人大副主任徐根法,涟水县四套班子领导及各部委机关负责人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我国缓释肥料产能达到250万吨,年产量70万吨,占到世界缓释肥料消费量的1/3。中国缓释肥料发展的主战场是大田作物,但是大田作物需要什么样的缓释肥料?也即大田作物对肥料养分缓释性要求如何?这是我国缓释肥料产业发展必须首先研究和明确回答的重要问题。国外缓释肥料大都主要用在非农领域,对于大田作物需要什么样的缓释肥料,并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要回答大田作物需要什么样的缓释肥料,首先不能将肥料的缓释性和供肥性混为一  相似文献   

14.
<正>水溶肥发展带动腐植酸肥料产业化肥行业至今为止,已经进入了最寒冷的冬天。目前我国肥料产能达到7000万吨,是世界上产能最大的国家,同时,肥料使用量也位居榜首,为世界平均用肥量的3.7倍。但是,我国的肥料利用率世界最低,仅为25%-35%。与此同时,我国耕地占世界的9%,也就是说,我们用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化肥,每公斤养分增产的粮食不及世界水平的二分之一。肥料利用率低造成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以  相似文献   

15.
围绕2010~2015年期间广东省新型肥料企业数量变化、委托登记的试验数量、取得的肥料登记证数量、新型肥料品种发展这4个方面分别介绍相关情况,并针对广东省当前新型肥料的发展情况,提出新型肥料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2015年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年会"在北京召开。从会议获悉,经过三年的发展,我国增值肥料技术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产业逐步壮大,增值肥料产业格局已显雏形。据了解,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三年来队伍不断壮大,联盟企业已增加到33家,增值尿素产能400万吨,产量达到50万吨;增值磷酸二铵产能60万吨,产量达到10万吨;增值复合肥料产能100万吨,产量达到  相似文献   

17.
陈清 《中国农资》2014,(3):21-21
<正>新形势要求农资企业转型2013年,国内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产能均超出实际需求量的50%以上,全国磷酸一铵总产能已经达到1700万吨/年,2012年实物产量也达到1454万吨,每年国内需求量仅700-800万吨,出口量一般在50-80万吨之间,国内一铵产能过剩量在500多万吨/年。产能过剩导致市场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市场过度竞争,价格过低,企业效益差;同时,行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新型肥料出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由于肥料具有高效、专业、绿色环保、长效缓释等特点,市场上一些水溶性肥料、控释、缓释肥料、海藻肥等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在国际方面,新型肥料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发展,并显示出其优越性。中国的新型肥料发展较晚,但是速度不慢,科技水平也在世界前列。对新型肥料未来如何高效利用,各国的生产商有不同的声音,但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中央号文件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从注重数量转为数量质量并重,以可持续的方式确保农产品数量、质量双安全。为保护生态红线,不仅要加速创新农化产品,更要做好农化服务。化肥企业在维护粮食安全、保护耕地质量方面责任重大,但目前我国化肥施用过量和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必须加速我国肥料结构调整,促进土壤生态用肥,努力发展新型功能性肥料。功能肥料应体现肥料与土壤的和谐功能性肥料是当前我国肥料行业,尤其是新型肥料发展的关键和重点。传统肥料关注的是提供作物的养分,新型肥  相似文献   

20.
国家“863”高科技成果——新型缓释/控释作物专用肥料,近日在湖南益市阳投入产业化生产,并可实现年产10万吨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