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试验以野生中华鳑鲏鱼为试验对象,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铅、镉单一污染物对中华鳑鲏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确立了铅和镉对中华鳑鲏鱼的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  相似文献   

2.
鳜鱼俗称桂花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以鱼虾为主食。当鱼苗刚孵出能水平游动时,即行吞食与其个体相仿的鱼苗。长到4~5厘米,以小虾为食;体长10厘米以上,以虾和鲫、(?)条、鳑鲏等小鱼为食。人工饲养可喂死鱼虾,亦可繁殖罗非鱼幼鱼作食料。鳜鱼生长较快,当年可达50—100克,翌年达500克左右,第三年长到  相似文献   

3.
常年提供     
全国各大名牌鱼药厂鱼药、草鱼疫苗、鱼用催产激素、兽药1000多个品种。湘潭市畜牧水产局技术服务中心联系人:邹奇志13973207772银鲫、澎泽鲫、淡水白鲳、叉尾鱼回鱼、黑麦草、苏丹草。湘潭市畜牧水产局水产站联系人:唐卫红13807324103常年提供  相似文献   

4.
白洋淀中华鳑鲏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洋淀野生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 Gunther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种群仅由Ⅰ龄鱼构成;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0.021L2.714、生长良好;雌鱼的平均肥满度为1.12、雄鱼则为1.20;中华鳑鲏为杂食性鱼类;属分批产卵型鱼类;标本雌雄性比为1∶1.22;雌鱼平均绝对生殖力为93枚,平均相对生殖力为270枚/g。  相似文献   

5.
将性成熟的鲤鲫杂交鱼一代(F1)的雌鱼与雄性红鲫鱼杂交,获得了回交鲫子代,分析了平均体质量94.2g的1龄回交鲫子一代的细胞染色体核型,测定了其DNA含量。肾细胞直接制片法表明:回交鲫子代染色体由147条组成,即3n=147,NF=222,其核型公式为:3n=51m+24sm+27st+45t。流式细胞记数法结果表明:在20尾鱼中有14尾回交鲫子代细胞的DNA含量是对照鱼(红鲫鱼)的1.5倍,占总鱼数的70%;6尾在2~3倍体之间,非常接近三倍体,占总鱼数的30%。本结果与其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该鱼是以三倍体为主的回交种。  相似文献   

6.
湘云鲫(鲤)长沙中试基地4排1号鱼苗池面积2335mz。1998年4月20日放养湘云鲫水花40万尾,经过10d豆浆培育长成16mm左右的乌仔。5月1日,在池塘下风处发现有10多条已死和将死的鱼苗。病鱼体色变黑,反应迟钝,病鱼吻端至眼球前端皮肤腐烂为乳白色絮状物,病鱼唇似肿胀,张闻失灵,呼吸困难,一般头朝上尾朝下,漂浮于下风处。初认为是车轮虫引起的再感染(因为鱼苗在孵化槽中曾得此病)。于是用0.7g/maCUSO4与FeSO.(5:2)合剂全地遍洒,施药两天后鱼仍然死亡,情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剧,一天死亡上万尾。从鱼苗没有跑马症状,加…  相似文献   

7.
芙蓉鲤鲫     
《海洋与渔业》2012,(1):52-52
芙蓉鲤鲫(原名芙蓉鲫。品种登记号:GS-02—001—2009),以散鳞镜鲤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鲤鱼品种间杂交,获得芙蓉鲤。芙蓉鲤再与红鲫进行属间远缘杂交,即是芙蓉鲤鲫。它是运用鱼品种间杂交、属间远缘杂交和系统选育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技术培育成的新型杂交鲫鱼。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依靠10余项发明专利,研究育成超级鲤、乌克兰鳞鲤、津新鲤、黄金鲫、彭鲫等18个优势淡水品种,推广区域从华北、西北地区发展到云南、广西、广东、江苏和安徽等21个省、自治区,为北鱼南调做出重大贡献。七年累计推广优质鱼140亿尾,推广养殖面积260亿亩。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尚志市老街基乡渔民崔福山自2007年小面积试养二龄湘云鲫成功后,又于2008年利用10亩池塘进行湘云鲫夏花当年育成商品鱼的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该乡是湖南省三大专业淡水捕捞乡之一,7个村共10084人.大多居住在南洞庭湖16个小岛上。近年来大力发展网箱养殖鳜、大口鲶、乌鳢、草鱼、优质鲫(主要是湘鲫,湘云鲫、异育银鲫、彭泽鲫)等名优鱼。养捕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98年共设置名优鱼网箱1404只,总面积33695m2,总产702.6吨,共收益1810万元,利润831万元,人均824元,并为洞庭湖水域发展名优鱼网箱养殖积累了经验。各名优鱼具体如下:沅江市万子湖乡发展名优鱼网箱养殖@柳富荣$沅江市水产局  相似文献   

11.
王新 《科学养鱼》2005,(1):18-19
鲤、鲫、鲂鱼作为我市及周边地区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其养殖方式主要是年初一次放足,年底集中上市。由于鲤、鲫、鲂鱼集中上市,量大价低,影响了养殖效益的提高,我们总结了一套鲤、鲫、鲂鱼周年高效养成配套技术,很好地规避以上风险。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3种[鱼央](白缘[鱼央]Liobagrus marginatua、拟缘[鱼央]Liobagrus,marginatoides、黑尾[鱼央]Liobagrus nigricauda)肝、肾、肌肉和尾鳍4种组织中铬、锰、铁、铜和锌的含量,并将其与鲫(Carassius aura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鱼体5种微量元素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白缘[鱼央]、黑尾[鱼央]、拟缘[鱼央]、鲫、黄颡鱼;肌肉中5种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拟缘、黄颡鱼、鲫、黑尾[鱼央]、白缘[鱼央];白缘[鱼央]对铬和锌的富集作用比较突出,在上述几种组织中肝脏的富集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3.
蛋白磷酸酶PP-1c在不同倍性鱼6种组织中的分化表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二倍体父/母本(湘江野鲤/红鲫)和子代三倍体湘云鲫等为实验材料,运用Western-blotting技术及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实验手段,分析了PP-1的催化亚基在上述不同倍性鱼体内的表达模式:蛋白水平检测发现PP-1c在不同倍性鱼的大脑、心脏、肌肉、肾脏、肝脏和性腺6种主要器官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不同的组织中显示了明显的差异表达模式,而PP-1c在这4种不同鱼的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更显著,其中在异源四倍体鲫鲤中表达最低,在父/母本红鲫中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子代三倍体湘云鲫中的表达最高,这种差异性可能从生化的角度说明了子代与父母本之间的变异性。免疫荧光组化实验结果显示,从整体水平来看,4种不同鱼的同一组织中,PP-1c的表达模式是非常相似的,这可能从蛋白和细胞的水平说明了异源四倍体鲫鲤与其二倍体父/母本及子代三倍体湘云鲫之间的遗传相似性。但对于同一组织的不同细胞的具体表达部位是有差异的,具有细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内陆水产》1985,(4):30-31
鲫鲤杂交鱼是由省鲫鲤杂交协作组采用湘阴渔场经过数代自然繁育的母本红鲫与父本湘江野鲤杂交而成。我场于1982年便开始了推广养殖试验,1983年在我场大面积推广获得成功。今年,为了更进一步推广养殖,我们进行了杂交鱼和本地鲫鱼在鱼种池率的混养对比实验,以观察杂交鱼和本地鲫鱼在池塘中生长情况,现将实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考查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幼鱼的集群行为,研究选取248尾幼鱼,组成1、2、4、8和16尾高体鳑鲏幼鱼的群体(N = 8),在(25 ± 1)℃水温条件下进行15分钟的视频拍摄、运动轨迹提取和分析。结果显示:①高体鳑鲏的自发游泳速度多介于0-10 cm/s之间,其速度中位数随群体大小上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 ﹤ 0.05),但各组间游泳速度的同步性随群体大小的上升而下降(P ﹤ 0.05);②焦点鱼和群体中其它个体的最近邻距离(NND)多出现在0-10 cm之间,且2和4个体组的NND显著大于8和(或)16个体组(P ﹤ 0.05);③2和4个体组排列的极性显著高于8和16个体组(P ﹤ 0.05)。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大小对高体鳑鲏集群行为的特征有显著影响,随群体大小上升,凝聚力上升,但协调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地山坪塘大多主养鲢、鸵、草茵等上中层鱼类,鲤、鲫等经济价值高的底层鱼由于起捕困难较少考虑,故整体经济效益长期徘徊不前。为提高鱼塘的经济效益,探索增加经济收入的新途径,笔者于1995年开展了山坪塘设置小网箱养殖彭泽鲫的试验。现综合如下:1材料与方法1.1鱼  相似文献   

17.
《内陆水产》2003,28(4):44-44
前几期我们已对湘云鲫、湘云鲤的来源、特点、繁殖、苗种培育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下面我们将对湘云鲫、湘云鲤的各种养殖方法进行介绍。本期我们主要对池塘养殖湘云鲫、湘云鲤成鱼进行探讨。池塘养殖是目前湘云鲫、湘云鲤成鱼养殖范围最广,养殖效果最佳的养殖方式。池塘养殖又包括单养和混养,其中又包括当年鱼苗直接养成商品鱼和春片鱼种养成商品鱼。鉴于湘云鲫、湘云鲤的养殖方法区分不大,我们特以湘云鲫为例介绍。1当年鱼苗直接养成商品鱼由于湘云鲫的生长速度快,耐低温、生长季节长,在我国南方各地均可将快速育成的大规格夏花鱼种投放到水…  相似文献   

18.
松浦银鲫主要形态学性状:体高/体长比为42.6%,头长/ 体长比为26.7%,体厚/体长比为20.3%,尾柄长/体长比为12.7%,尾柄高/体长比为16.8%,背吻距/体长比为49.9%,背尾距/体长比为56.2%,体厚/头长比为76.4%。侧线鳞数和侧线至背鳍基部及侧线至腹鳍基部的鳞片数为327/7,第一鳃弓左鳃耙数为50.5个,体背部青灰色,体侧淡绿色,腹部姜黄色。上述指数除头长/体长比外,都与方正银鲫明显不同,而细胞遗传学特征与方正银鲫相同,群体中雄性极少,为雌核发育群体。松浦银鲫个体较大,生长较快,一龄鱼稍快于方正银鲫,体重30克以上;二龄鱼体重约160克。群体生产力,在与鲤、链等鱼混养情况下,亩产30-45公斤。由于松浦银鲫体高较高,1-3龄鱼的肥满系数明显高于方正银鲫,鱼肉营养成份中,粗脂肪在鲜肉(3.6%)和干肉(14.8%)中都明显低于正方银鲫, 这是松浦银鲫的一个极有价值的指标。松浦银鲫和方正银鲫一样繁殖力极强,2龄极能成熟和繁殖,因此其生产能力很大。  相似文献   

19.
两种鲤鲫杂交回交子代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制备两种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鲤鲫杂交♀×德国镜鲤♂;鲤鲫杂交♀×鲤♂)的染色体。结果表明:两种鲤鲫杂交回交子代染色体组由150条染色体组成,按着丝粒位置染色体组型可分为四组,每个染色体小组均由三条同源染色体组成。其中鲤鲫杂交♀×鲤♂回交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染色体臂数NF=234,其核...  相似文献   

20.
达里湖和岗根湖东北雅罗鱼和鲫四种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达里湖和岗根湖的东北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和鲫(Carassius auratus)肌肉、肝脏、心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的差异。结果显示:达里湖中东北雅罗鱼和鲫在心脏和肝脏中POD、EST含量均高于岗根湖,而肌肉中含量相对低些;MDH、LDH在三种组织中的含量达里湖中的东北雅罗鱼和鲫也高于岗根湖。由试验结果可知,东北雅罗鱼和鲫心肌和肝脏中四种同工酶的含量高于岗根湖,肌肉中四种同工酶的含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